查看原文
其他

聂树斌案再审改判无罪舆情研究

2016-12-08 王灿 法制网舆情中心

综述


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对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再审案公开宣判,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最高法的宣判为这起历时21年、数次中止、四次延期复查的重大疑难案件画上了句号。而这场正义“长跑”的结束也在全社会引发聚焦、讨论和反思。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通过梳理案件始末,总结舆情规律以供参考。



 舆情事件 


1.最高法指定异地再审获得关注

2014年12月12日,据新华社报道,备受关注的河北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一案出现关键性“转机”。最高法根据河北省高院的申请和有关法律规定的精神,决定将河北省高院终审的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一案,指令山东省高院进行复查。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舆论热议,该案也被称为“异地复查”第一案,公众纷纷称赞看到了法治进步的力量。


随后,中新社报道称,山东省高院5名法官组成合议庭复查此案。2015年3月16日,山东省高院正式通知聂树斌代理律师可以阅卷。17日,两位律师来到山东省高院,阅卷工作正式开始。这是案发20年来第一次完整阅卷,其意义被媒体所称道。


2015年4月28日,山东省高院召开关于聂树斌案听证会。期间,聂树斌案律师指出了在阅读卷宗后发现的种种疑点,引发舆论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山东省高院通过“@山东高法”对听证会情况进行了播报。在此次听证会上播放的视频材料中,河北省高院首度承认聂树斌案存在程序方面瑕疵。

 

2.案情复查四次延期引发争议

2015年6月11日,据中新社报道,山东省高院聂树斌案复查合议庭向申诉人聂树斌的母亲张焕枝等近亲及其申诉代理律师告知,因案情重大,经最高法批准,决定延长聂树斌案复查期限三个月,至2015年9月15日。


2015年9月15日,大众网报道称,经最高法批准,山东省高院决定再次延长聂树斌案复查期限三个月至2015年12月15日。


2015年12月14日,新华网报道称,从山东省高院获悉,经报请最高法批准,决定再次延长聂树斌案复查期限三个月,至2016年3月15日。


2016月2月20日,据人民网报道,因第三次延长复查期限内,申诉代理律师于2016年2月再次递交新的证据材料及线索,经报请最高法批准,山东省高院决定再次延长复查期限三个月,至2016年6月15日。


聂树斌案宣布复查之后,舆论对于结果公布的期待颇高,但是案件的四次延期,不断引发公众的讨论。在每次宣布延期之后,“复查为何一再延期”、“法院是否要无限期拖延”等质疑声音逐渐浮现。

 

3.最高法提审本案令舆论期待

6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公告称,已于6月6日决定依法提审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一案,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并于6月8日在山东省高院向聂树斌的母亲送达了再审决定书。最高法罕见提审案件,一时间获得了网民的热议和关注,舆论对于最高法能加速冤案平反表达期待。


7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通报称,当日上午,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再审一案合议庭全体成员约谈聂树斌母亲张焕枝及其代理律师李树亭。


11月25日,新华社报道称,当日在最高法第二巡回法庭第一法庭听取了申诉人张焕枝及其代理律师李树亭意见。据悉,本案再审期间,申诉人及其代理人充分行使了调查取证、提交证据、发表意见等诉讼权利,代理人查阅了本案的全部卷宗材料。

 

4.再审改判无罪舆情触顶

12月2日,新华社报道称,最高法第二巡回法庭对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再审案公开宣判,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据悉,该案后续的国家赔偿、司法救助、追责等工作将依法启动。


随后,“@最高人民法院”和新华社同时发布了《依法改判无罪汲取深刻教训——最高人民法院负责人就聂树斌再审案答记者问》一文,最高法对“该案的再审发现了哪些问题”、“为何最终改判聂树斌无罪”、“审判机关从该案中应汲取哪些教训”等几方面予以阐释。


当日11时23分,河北省高院官微“@河北高院”就聂树斌案再审宣告无罪发文表态,向聂树斌的父母及其亲属表达诚挚的歉意。同时,河北省高院及时启动国家赔偿程序,并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依法作出赔偿决定。河北省高院表示,将汲取此案的深刻教训,并就是否存在违法审判问题及时展开调查。


另据中国经济网报道,从最高检获悉,检察机关一直高度关注该案的办理,并依据法律规定履行监督职责。自最高法决定再审之后,最高检迅速成立办案组,专门负责审查该案,并对案件中疑点和复杂问题,办案组多次研究商讨案情。


再审宣判之后,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等中央重点媒体网站同步推出相关消息,新浪网、网易网等各大商业门户网站要闻区头条位置均被该案占据,短时间内舆情高热。

 

5.各方热议改判结果再掀高潮

自12月2日起,聂树斌案持续成为媒体报道中心,“回顾聂树斌案22年”、“聂树斌死后的7890天”、“申冤21年”等标签被反复提及,案件经历的艰难历程不断被回顾,持续推动该案平反的原警察郑成月、记者马云龙等也被媒体广泛采访与报道。


为了深入揭示聂树斌案以及昭显公正的再审程序,新华网、《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等多家重点媒体通过采访法学专家对案情进行深入阐释;人民网、《新京报》等采用动画、图谱等方式图解案件改判相关问题。


多家媒体网站纷纷对此案发表评论,新华社、《人民日报》和《人民法院报》发布评论认为聂树斌案历经坎坷终于冤屈得雪,彰显司法正义,通过公正、严谨的再审程序纠正错案,具有重大意义。凤凰网、大公网评论认为案件虽然沉冤得雪,但是应深刻反思与检讨司法程序的缺陷与改革之路。中国青年网、《新京报》等进一步指出聂树斌案未到完结之时,应严格问责背后黑手,启动纠察追责机制。


在微博平台中,公众讨论热情高涨,网民为逝者悼念并感慨改判不易,新浪微话题“#聂树斌案#”阅读量达7081万人次,多数讨论集中于反思冤案的成因、呼吁避免悲剧重演,还有不少网民围绕严格追责展开讨论,舆论场话题层次丰富但焦点集中。


在微信平台中,何兵、车浩、何家弘等多名法律学者以及不少律师、公知人士都发表文章关注此案,反思聂树斌冤案铸成之易与昭雪之难的原因,司法人员应牢记错杀的沉痛教训、在法律框架下改正机制弊端等,成为讨论最集中的话题。


截至12月7日10时,百度搜索相关新闻达8873篇,相关微博讨论45万余条,微信文章4456篇,舆情仍受到较多关注。



 舆情解析 


1

多个“首次”成我国司法史上标志性案件

长期以来,聂树斌案已经在公众心中演化为一种象征,多个媒体评论都将该案冠以“法治中国的‘一道坎’”、“中国司法的‘一个结’”,昭示了案件的社会意义重大,无论是案件发展的特殊性、复杂性、戏剧性,还是纠错过程的时间长、难度大、关注度高,聂树斌案都堪称我国司法史上的标志性案件。


在聂树斌案复查、再审过程中,多个“首次”被媒体和专家重点解读,比如开创我国异地复审的先河、首次由最高法巡回法庭审理指令再审案件、山东省高院前所未有的专门为此案举办复查听证会等,都体现出司法理念和裁判规则的创新,在捍卫事实真相、尊重民意监督的同时,也被舆论所广泛称道。而司法机关在本案中的努力,都是发生在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的节点上,体现了正义在制度化错案纠正中的兑现,对接舆论对于依法治国的期许。

 

2

历程异常艰难让正义“长跑”牵动人心

该案历经21年、几经波折,案情的复杂程度和再审难度超出想象。即便是复查、再审期间,从河北省高院到山东省高院,再到最高法,案件被数次更迭接手以保证程序正义,期间专案组多次重访案发地、询问证人,就多个问题反复咨询学者专家,多次约谈申诉人和律师,这中间异常艰难的过程令正义的回归显得步履维艰。


此外,聂树斌家人长达十数年不屈不挠的申诉、法律人士的路见不平出手相助、一些媒体人的长期奔走呼号,都令该案一直牵动公众的目光。而在聂树斌被宣判无罪之后,让十多年来为此坚守的各方人士终得慰藉。正如“长安剑”文章所指,“在中国法治进程中,终得以纠正的它,相比‘久拖不决’、‘悬而未决’,依然让人嗅得到希望和信念”。

 

3

“反思+追责”成宣判后舆论最强呼声

毋庸讳言,聂树斌案的纠错是“迟来的正义”,虽然案件平反体现了我国司法进步,但是终归不能改变其“悲剧”的底色,其给蒙冤者家庭和法治正义带来的伤害难以弥补。而“如何避免下一个聂树斌的出现”,则成为该案宣判后最受关注的话题。个案的平反能否为司法建设提供改进动力,能否堵住导致司法不公的漏洞,司法机关自我纠错的勇气能否在司法制度框架下得到真正落实,都成为舆论深度探讨、全面反思的基点。


此外,案件的追责问题也备受关注,切实落实办案者个体的责任,让每一个错案责任人都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勿以党纪、政纪处分替代司法追责,不能让法律公信受到二次折损,也为舆论所共同关注和讨论。


网民观点倾向分析图


 舆情点评 


遵循程序透明 保障司法公信

纵观案件再审过程,司法机关将“开门办案”原则一以贯之。在复查工作期间,山东省高院充分保障律师阅卷、提出代理申诉意见等诉讼权利;在再审期间,最高法多次约谈并听取聂树斌亲属及代理律师诉求和意见;最高检也成立了专案组,指派检察人员全面审查卷宗和材料。司法机关以审慎的态度办案,严格遵循程序正义,夯实每一处法律细节,通过媒体向社会传递法治诚意,意在以程序透明托起司法公信,以司法公信凝聚法治共识。

 

勇于直面问题 细致回应疑点

在最高法对聂树斌案宣判后,就案件再审情况答记者问,对案件改判依据、为何不开庭审理等焦点问题都一一回应;再审判决书也没有回避问题,细致回应聂树斌家属及律师的质疑。此外,最高法还详细解释了再审为何时间长、是否遭遇阻力等敏感问题,并提及原审办案存在的问题。司法机关细致回应案件疑点,有助于促进公众对案件再次审视并进行理性思考。而司法机关直面问题、敢于担当的实事求是精神,体现了竭力追求司法公正的决心,其真诚态度也更易打动公众、获得认可。

 

设置多重议题 引领法治精神

对该案的报道中,媒体设置了多重议题,分别覆盖了案情、追责、赔偿、反思等多个方面,有助于满足舆论对不同信息的需求,并有利于普及再审程序、法律依据等法律知识。同时,媒体更多发掘了案件中闪现的法治力量,如最早披露“一案两凶”并致力为聂树斌翻案的警察郑成月、率先报道了“聂树斌冤杀案”的记者马云龙、参与纠错的法官及律师等,正是这些人对法律的坚守和信仰,最终推动案件得以沉冤昭雪。媒体对此予以侧重报道,不仅能弘扬法治正能量,也能淡化案件本身的悲情色彩,传递社会主旋律价值。

 

重视后续工作 保持舆情敏感

从以往类似冤案平反过程来看,后续的追责和赔偿工作往往为舆论持续关注。政法机关在宣判之后也应坚持严谨姿态不变形,保持舆情的高度敏感性,加强信息引导、布控,有意识地将整体工作向后延伸,实现舆论引导过程全覆盖。这期间,政法机关应及时了解公众诉求,顺畅意见表达渠道,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同时强化各类媒体的传播效果,一方面通过正面法治宣传,破除舆论担心追责不利、冤案重现的心理;另一方面,更要发挥个案的示范效应,让舆论目光更多聚焦于案件的正面意义。

 

落脚制度建设 鼓励社会监督

对于部分公众“个案胜利难以复制”的担忧心理,政法机关也应予以充分重视,并以个案为切入口进行深刻反思,把行动力量最终落脚于制度建设之上,让“有错才纠”走向“有疑即纠”,以司法体制改革破除沉疴宿疾,从制度上铲除冤案产生的土壤。在推进改革之时,政法机关不要忘记在聂树斌案等冤案中的社会正义力量,鼓励公众发挥积极监督作用,把司法公开作为破解司法难题、提升司法公信、促进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真正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分析师:王灿

编辑:李佳慧


长按下图关注“法制网舆情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