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调研报告:重大项目如何化解“邻避效应”

2017-01-15 法制网舆情中心

“邻避”一词来自英文短语“Not in mybackyard”,指人们担心某些项目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带来负面影响,希望该项目“不要建在我家后院”,从而采取高度情绪化的集体反对甚至抗争行为。邻避效应具有普遍性,是国内外普遍面临的社会治理难题。


年来,我国进入邻避事件多发期。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随着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以及公众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加之可能存在的各种势力复杂交织,由于邻避效应应对不力、处置不当导致的邻避事件呈高发态势,且往往具有连锁反应和示范效应,严重透支政府公信力与项目业主信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稳定风险。


邻避效应的产生与化解,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梳理近年来国内一些影响较大的邻避事件不难发现,公众沟通不足,是邻避项目工作的一个突出短板,也是邻避事件发酵的一个重要原因。


选址缺乏科学性、科普缺乏针对性、沟通缺乏主动性、补偿缺乏合理性、监管缺乏有效性、运营缺乏安全性……诸如此类的做法和问题,使邻避项目失去了通过公众沟通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的契机,甚至撕裂信任纽带,使重大邻避项目成为“塔西佗陷阱”的隐患点和高发区。



广东是我国发展核电最早的地区,也是目前国内核电项目建成规模与在建规模均列第一的省份。


域内的中国广核集团是我国最大的核电项目运营商,其旗下的大亚湾核电站是国内核电建设运营的开端,陆丰核电项目则承担了环保部(国家核安全局)确定的国内首批进行核电项目公众沟通工作的试点之责。陆丰项目顺利完成专项公众沟通工作,其探索与实践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借鉴价值。


大亚湾核电站


调研中我们感到,做好重大邻避项目公众沟通,关键要实现从管理到治理、从行政许可到公众认可的转变。对各级党委政府而言,重点是打好“两场硬仗”


一场是提升执政能力的攻坚战。重大邻避项目多是全局性、战略性极强的项目,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安全、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


经过科学研判、慎重决策的这类项目不能落地建设,不只影响相关发展目标的实现,更对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执政形象带来极大负面影响。同时也必须清醒看到,在日益开放多元的环境中,“封闭操作”的项目建设老路越来越走不通。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否走出一条符合国情、有效管用的新路,在沟通中化解矛盾、达成共识,已成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风向标,成为新时期践行群众路线、优化基层治理的一块试金石。


一场是党委政府公信力的扞卫战。分析邻避效应产生和放大的原因,既有认知问题,也有利益问题,更有信任问题,后者尤其值得重视和警醒。只有解决了“信”的问题,解释才有用,协商才有效。否则,这边说技术安全,那边却事故频发,前期承诺环保无忧,后期却在偷排乱放,这对公信力的摧毁是致命的。


因此,在邻避项目公众沟通中,既要开放坦诚面对公众,更要说到做到取信于民。只有党委政府重诺重监管,项目业主践诺严自律,重大邻避项目建设才能真正被接受、被认同,并从塔西佗陷阱的隐患点,变成公信力建设的“加油站”,为整个社会信任体系、信任文化的重建提供支撑。



下文所述“七个转变”不是公众沟通工作的全部,而是存在问题很集中、弥补短板很急迫,且事关当前沟通成败的关键所在。


“七个转变”的实现,既要集中力量补短板,更要树立久久为功的理念,把工作做细做到家,尤其要抓早抓苗头,通过有效沟通,把问题解决在前期、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全力防止邻避效应激化为邻避事件。


转变一:沟通主体——从“小马拉大车”向“大马力牵引”转变,构建政府主导、政企合力、上下贯通、统筹推进的工作机制。


首先,顶层发力加强统筹。重大邻避项目公众沟通工作牵涉面广,敏感度高,特别是项目立项开工等前期阶段,正是公众沟通难度最大、达成共识最为关键的时期,单以项目业主及项目所在地的市县党委政府牵头推进,难免“小马拉大车”,对邻避效应的综合应对能力有限。组建更高层级的领导机构,形成更大范围的联动态势,以“大马力牵引”实现重大邻避项目公众沟通的高效稳妥推进,至关重要。


其次,基层给力落实到位。公众沟通要面对面做群众工作,特别是核心区域,必须进村(社区)入户见人。离开有力的基层组织、扎实的基层工作,这项工作做不到也做不好。由此可见,重大邻避项目公众沟通是对基层基础工作的一次综合检验。加强基层建设,发挥堡垒作用,上下同频共振,公众沟通才能落地。


转变二:沟通对象——从“一锅烩”向“开小灶”转变,区分三类群体,因人制宜,分类施策。


首先,区分三类群体。邻避项目公众沟通,面对的“公众”复合混杂,不同人群关切不同、诉求不同,沟通中不能“一锅烩”,应通过细致工作加以区分,分头“开小灶”,采取针对性措施。对于一般公众,是基础性沟通,重在解决认知问题求认同;对利益相关方,是关键性沟通,重在解决利益问题求稳妥;对于借助核电项目进行恶意炒作的发泄者甚至敌对势力,是对抗性矛盾,重在有效防控、坚决打击。


其次,争取关键少数。邻避效应发酵过程中,“羊群效应”明显,加强对关键人物的沟通,可以影响一个、带动一片。调研中发现,项目所在地党政干部、民间威望人士、媒体从业人员、中小学校师生等,沟通辐射效应突出。


再次,“30公里之外”不能忽视。目前核电项目公众沟通工作,以项目周边30公里范围内的公众为主,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邻避事件的发生,恰恰由30公里以外的公众引发。因此,需要对更大范围内的社情民意进行预判和监测,针对特殊问题与苗头性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沟通疏导。


转变三:项目选址——从偏重“专业技术指标”向侧重“系统风险评估”转变,提升项目选址的民意基础。


首先,综合评估慎重决策。不仅要考虑技术性、专业性的“硬条件”,也要重视选址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社情民意特点等“软指标”。选址阶段就要尽可能把各方面潜在的影响都考虑到,在决策时综合评估,起步阶段就作好邻避效应的预防准备。


其次,适时引入公众参与。公众参与度不足,缺乏畅通的民意表达渠道和听证程序,项目选址就容易被公众视为缺乏正当性。建议把专家论证与听取公众意见结合起来,让项目周边群众能在适当时机、以适当方式参与到选址决策中来,以提升选址的民意基础,更好赢得公众对项目的全程支持。


再次,规划先行加强统筹。尽量避免项目选址“空降”落地,与先前规划不衔接,与周边环境起冲突,加大沟通协调的成本与难度。


转变四:科普宣传——从“应急式”向“常态化”转变,将科学常识与思维方法嵌入公众认知体系。


首先,“应急式”科普效果不好。作为打破邻避项目认知误区、提升理性对话能力的基础性工作,科普宣传一定要有提前量、预热期,并持续覆盖项目选址、立项、建设、运营全过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能等到项目建设的节骨眼上才启动,更不能等到邻避事件酝酿发酵时才开展,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


其次,要下功夫提高科普“有效性”。重大邻避项目所涉专业性强,神秘感导致无力感,加剧公众的非理性焦虑。科普宣传一方面要突出专业度、权威性,实事求是,让专业人士、权威专家发声,为科普知识的正确性、可信度“背书”;另一方面要突出通俗化、贴近性,让公众身边人用听得懂、好理解的方式讲,注重科普与文化结合、与日常生活结合。


转变五:信息公开——从“法定公开”向“全程公开”转变,在引入监督中构建信任体系。


首先,“窗口期”切忌草率发布。重大邻避项目信息公开是一项长期动态的工作,项目“生命周期”全程都需要进行信息公开,但关键在前期,成败在“窗口期”,选址阶段的稳妥发布至关重要。在进入法定公开程序前,项目核心区要挨家挨户做好沟通与信息告知,消除信息不对称,主动回应公众关切。重大信息发布不能“单兵突进”,必须以相关工作充分、各项应急预案到位为基础。


其次,更加公开赢得更多信任。目前,关于重大邻避项目的建设信息,特别是环境影响评价,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已明确了信息公开程序;正在审议的《核安全法》,也专章就“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进行规范。但是,法律法规仅规定了信息公开的最低要求,重大邻避项目要得到公众的广泛支持,还需在不折不扣做好法定事项公开的同时,在信息公开的内容、方法上下更大功夫。


转变六:利益补偿——从“博弈性”向“共享型”转变,建立更完善的利益补偿与平衡机制。


首先,合法合理给足经济补偿。一方面在政策范围内,对征地拆迁、移民安置等补偿就高不就低,保障群众最大受益,但政策底线绝不能突破,对无理诉求要坚决说“不”;另一方面按照“谁受益、谁付费,谁受损、谁受偿”的原则,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


其次,共建共享实现融合发展。一方面要高度重视项目所在地周边社区发展和居民生活问题,在社区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就业、医保等领域,企业多出力,政府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要积极融入社区,企业通过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社会责任的履行、社区发展的嵌入,能进一步将矛盾对立方转变为利益攸关方,实现项目与公众、企业与地方的共同发展。比如,中国广核集团提出并践行的“主动沟通让公众安心,友好相处让公众放心,融合发展让公众暖心”理念受到项目所在地公众好评。


转变七:舆论引导——从“单向发布”向“多层互动”转变,精准引导舆情,有力管控舆论。


首先,善管善用各类媒体。邻避问题是舆论引导与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热点。一方面要在发挥传统主流媒体作用的同时,注重对网络空间、新兴媒体、社会力量的运用和管控,比如与意见领袖和第三方团体合作,通过全媒渠道和社交平台,针对特定区域和人群,进行靶向发布与互动引导。另一方面要统筹网上网下、境内境外,严防对邻避项目的妖魔化炒作,特别是境外负面舆论向境内倒灌扩散。


其次,因时因事确定策略。一方面是注重常态舆情有效引导,对邻避项目这一敏感领域,不只政府及其发改、宣传等部门和项目业主,项目所涉各级各部门都要有公众沟通与舆论引导的意识。新闻报道尤其要注重时效的统一,早说不行,晚说也不行,不说不行,说过了也不行,要保持媒体沟通的热度,但不要形成炒作热点甚至舆论爆点。另一方面要滚动进行舆情监测,沉到一线,早发现早处理,对舆情动向及时回应、果断处置。同时,要加强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事件处置与信息发布同步同调,并从舆论角度评估处置方法,及时调整完善。




来源:《学习时报》


法制网舆情中心

法治舆情服务权威品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