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宣传解析 | 政法机关迎接十九大舆论宣传工作解析

2017-10-26 罗佳 王媛 尹斌 法制网舆情中心

编者按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会议召开前后,各大媒体纷纷展开预热报道,网络舆情热度不断攀升。这其中,政法机关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执行者和落实者,其工作领域的成绩自然倍受关注。各类媒体、网站纷纷就政法机关这五年的工作成就,展开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的报道,营造了强大、积极、有力的舆论氛围,充分展现了各级政法机关以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思想政治和纪律作风建设等为着力点,深入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过硬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政法工作能力和水平,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结合相关宣传报道情况,解析宣传特点和重点。


宣传概括


01

舆论热度呈阶梯状上升趋势

自9月以来,政法机关与十九大相关的信息总量达85.8万条。其中,媒体报道约31.2万篇,微博约24.7万条,微信文章约12.6万篇。数据显示,自8月31日十九大召开的时间确定之后,政法宣传报道量总体走向呈阶梯状上升趋势,至10月18日舆情到达顶峰。


可以看出,围绕十九大召开,政法机关所做的宣传预热工作充足,宣传节奏把控合理,在会议召开前期围绕议程设置形成多次舆情高峰,为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了正向热烈的舆论氛围



02

全视角切入解读收效好

纵观十九大召开前后,舆论场中围绕“十九大”、“依法治国”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报道和讨论,呈现出“热度高、话题强”的特点。


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网等一批中央重点媒体刊发了多篇报道,如《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实现历史性突破 迈出法治新步伐》、《十八大以来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最丰硕的五年》、《十八大以来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过硬队伍建设深入推进》等,从宏观视角对我国五年来取得的法治成就给予肯定,抢先定下宣传基调。


中国长安网、《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等中央政法类媒体侧重于各政法机关的工作成果汇总,如《司法公开像一扇窗让公平正义的天空更加透亮》等,以翔实的案例和数据进行佐证,受到舆论肯定。


另外,各地的党报、都市报、政法类报纸以及地方网站,多以当地法治创新为切入视角,如《南方法制报》刊发报道《【特刊】粤警 这些年,那些事》、大河网刊发报道《精准精细司法 铸就“四个”罗山》,报道内容微小而生动,收效良好。


同时,各大境外主流媒体也聚焦会议召开,俄新社、美联社、《纽约时报》、英国广播公司、《联合早报》等媒体,纷纷以醒目标题和突出位置盘点报道中国五年来的法治建设,并给出积极评价,称“中国近年来发展速度惊人”、“彰显了大国担当”。


03

多渠道发力有声有色

除了传统媒体外,社交媒体积极发挥舆论宣传作用。


微博中,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司法部”为代表的政法官微领跑政法宣传,内容涉及执法规范化、打击犯罪、司法体制改革、司法行政改革等多个工作领域,平均日发微博量近20条。同时,“#司法行政系统在行动#”、“#十九大政在说#”、“#检察改革进行时#”等多个微话题形成聚合效应,阅读量分别为3846.6万、2956.5万和2377.8万,“@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主持的微话题“#迎接十九大忠诚保平安#”阅读量更是高达2.9亿。


此外,微信也成为政法机关的宣传主阵地,普法宣传、惩治贪腐、纠正冤假错案等专题文章随处可见。与媒体报道和微博相比,微信文章话题性和内容性均较强,更容易形成传播力。截至25日12时,微信平台的文章数量约为12.6万篇。


宣传特点


1

一条主线:

法治精神贯穿媒体报道始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被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重要意义毋庸赘言。十九大召开前夕,各类媒体以十八大作为时间基点,历数五年来政法机关在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不同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收获点赞无数。但不论是公安机关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还是人民法院以立案登记制破解“立案难”,不论是检察机关启动公益诉讼守护青山绿水,还是司法行政部门以律师调解制度化解纠纷,“依法治国”的法治精神和理念始终在媒体报道中一力贯穿。


2

两个“主动”:

媒体、政法机关自觉宣传动力足


媒体和政法机关宣传的自觉性、主动性成为促成舆论传播的重要驱动力,在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方面,作为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全国媒体以高度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开展报道宣传,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和特点,运用网站、报纸、电视、客户端等多个渠道传递“政法好声音”,力图做到“大事说透、喜事说够”。另一方面,政法机关的正面宣传意识显著增强。作为此次舆论宣传中的“主角”,也是第一手信息源的掌握者,各政法部门主动以自身官网、微信公号等平台作为信息出口,内容涵盖工作动态、典型案例、先进事迹等多个方面,形成了导向鲜明、富有“十九大”特色的强大舆论声势。


3

多种角度:

“花式”报道政法工作覆盖全舆论场


层次丰富、角度多样也是此次宣传工作的一大亮点:从报道层级上来看,既有央视、《光明日报》等这样的重量级媒体积极报道,如《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述评》,也有各地媒体推出的地方创新,如《公安“岳阳模式”成全国响亮名片》等。在报道着眼点上,既有《政法机关惩腐节奏快力度大效果好》这种宏观定论,也有《基层政法人眼中的5年政法工作》这样的微观观察。此外,宣传视角通过聚焦司法改革进程、宣传基层政法故事、展示反腐正风成果、落实惠民服务政策等方面切入,全面呈现了十八大以来各地政法机关的精神面貌及工作成效,真正在内容上实现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的“无死角”覆盖。


宣传重点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推进作出了重大部署,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出了系统化的顶层设计。在习近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法治思想指引下,各政法机关深度挖掘各自领域的工作亮点,围绕工作的新变化、新发展、新成就,进行了集中、深入、持续的宣传。具体来看,公检法司政法委各机关宣传内容各有侧重:


1.公安:

以社会治安大局为中心 精准把握“重点”

公安机关的舆论宣传主要聚焦于执法规范化、推进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三大议题,并将“维护社会治安”这一条主线贯穿始终。首先,执法规范化建设是最受舆论关注的热点,在公安宣传报道中56.7%的文章提及该内容。从执法办案场所的标准化建设,到执法用语的统一规范,再到执法录音录像的明确规定,这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和实施,各大媒体均给予了积极正面的评价,社交媒体上广大网友也积极讨论并予以赞许。其次,近年来公安推出的一系列便民利民服务也是媒体重点报道的内容。户籍制度改革、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工作机制、在居住地就近办理出入境证件政策等举措被《法制日报》、《中国公安报》等多家媒体关注,并将其形容为“制度‘破冰’、百姓受益”之举。最后,公安机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接连破获电信网络诈骗、传销诈骗等一批群众诉求强烈的犯罪案件,展现了雷霆万钧、绝不手软的决心,获得了舆论的广泛赞誉


2.法院:

改革创新成果突出 善于突出“特点”

法院系统十九大相关报道巧做“创新”文章,全面展现新作为,据统计,超过五成的宣传报道以创新成就为切入点展开论述。首先,司法责任制改革新成果成为社会关注的重中之重,如新华社、《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持续关注的员额制改革,其全面落实向公众显示了最高法实现司法资源合理配置的决心。其次,跨行政区划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破产审判庭、知识产权法院、互联网法院、家事审判庭等一系列法院创新之举也是媒体重点推广的对象,被媒体高度评价为“树立起一个个崭新的里程碑”。再次,法院扩大司法公开范围,创新司法公开形式,也引发了舆论大量关注。尤其是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的全面建成,屡屡被媒体报道。最后,法院创新执行方法,强力惩戒失信被执行人,破解“执行难”问题,让“老赖”无处遁形,在全社会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舆论氛围。


3.检察院:

全方位展现职能 敢于攀登“高点”

检察机关相关报道主要涉及检察工作职责、各项检察工作业务、检察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与保障民生等方面。其一,检察机关组织查处的薄熙来、刘志军等一批身居高位人员的严重腐败案件,社会关注度极高,21.3%的报道给予了重点阐述。其二,大量媒体报道了检察机关推动纠正聂树斌案、呼格吉勒图案、张氏叔侄案等重大刑事冤假错案。其三,全国检察机关全面开展公益诉讼工作,也是舆论最关注的话题之一,19.4%的新闻报道进行了重点推介。另外,深化检察改革,优化检察职权配置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遴选员额制检察官、制定司法责任制改革实施意见、出台检察官司法办案权力清单等成为高频词汇,经统计,相关报道中累计出现232次,在所有词汇中排名第一。


4.司法行政:

聚焦重点领域 有效推介“亮点”

司法行政方面,主要围绕司法鉴定、公证、律师等重点领域,进行了全方面、多层次、宽领域的展现。第一,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内容受到超二成媒体关注,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和网络三大平台的建立,被网民誉为“解决群众诉求法治新路径”。第二,完善律师制度,保障律师执业权利也是热点议题。《光明日报》等重点媒体进行了大篇幅的论述,《法制日报》点赞称:“为广大律师依法履行职责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三,加强司法鉴定收费的管理工作也引发了舆论广泛关注,“天价诉讼费”现象有望得到整治,备受舆论好评。第四,公证行业改革创新的舆论关注度较高,相关报道数量占比约15.2%。尤其今年以来各地集中进行的公证行业体制改革被舆论寄予厚望。


经验总结

作为全国人民政治生活的大事,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无疑受到国内外舆论的高度瞩目。本次舆论宣传具有宣传周期长、舆情热度高、内容导向正、覆盖面积广等特点。政法机关借此良机对自身工作进行了全面宣传,让公众对政法机关的工作成果有了进一步的深入认知,更加坚定了公众同心协力建设法治中国的信心。近五年来,我国依法治国建设驶入“快车道”,政法机关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为媒体报道提供了丰富而鲜活的素材。此次舆论宣传工作还启示政法机关,实体工作和舆论宣传相辅相成,只有工作上“出成绩”,宣传才能“有内容”。舆论宣传工作须建立在扎实的实体工作基础之上。相对应的,政法机关的舆论宣传只有切中公众信息诉求,并采用喜闻乐见的传播渠道抵达受众,才能达到宣传目的、取得宣传成效。



来源:法制网舆情中心(ID:fzwyqzx)

独家原创作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分析师:罗佳 王媛 尹斌 实习生 谭耀华

编辑:王灿 牛佳宇


公众号:法制网舆情中心

ID:fzwyqzx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