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360水滴直播平台舆论风波观察

2017-12-29 彭晓月 法制网舆情中心

编者按:

近日,一篇热传网文将360旗下的水滴直播平台涉嫌侵犯公众隐私的行为曝光,引发强烈关注。舆论在谴责直播平台和商户涉嫌侵犯隐私的同时,也从履行平台审查和监管义务、厘清法律界限、增加惩处力度等方面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目前,360宣布主动关闭水滴直播平台,该舆情已趋于平息,但舆论场中有关个人隐私保护的讨论还在持续。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通过梳理此次事件发展脉络和舆论反馈,解析舆情发展态势,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舆情综述

1

一篇文章引发“蝴蝶效应”

12月11日,一篇名为《一位92年女生致周鸿祎:别再盯着我们看了》的自媒体文章,对360的水滴直播业务进行了质疑。文章提到,水滴平台部分用户在网上直播他们营业场所的场景,导致去消费的客户、甚至是路过的公众都被放在了网上,如网吧上网的顾客、健身房自拍的女孩、同桌吃饭的男女等在网上接受陌生人的评头论足,而被直播的消费者却并不知情。几小时内,该文阅读量达10万+,点赞上千次,大量网民刷屏转发,不少人直呼“恐怖”,怒斥水滴直播是“偷拍”。因相关内容与一部电影情节类似,此事件被部分媒体和网民称为现实版“楚门的世界”。一篇文章在网络上掀起“蝴蝶效应”,立即将360公司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据公开资料显示,水滴直播于2015年年初上线,是一款基于360智能摄像机的用户分享平台,也就是说,只有购买了360智能摄像机的用户才能进行直播。而对于没有购买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下载360摄像机App或在PC端登录水滴直播官网观看其他人直播。

2

涉事双方“花式互怼”引发网络围观

12日下午,360对此回应,智能摄像机出厂时的直播功能是默认关闭的,需要用户手动操作五步,并按照互联网直播相关规定实施严格的后台实名验证才能开启,否认了个人用户不知情开启的可能性。


13日,360董事长周鸿祎通过个人微信公号“老周开讲”回应称,网传文章误导读者,混淆视听,有“黑公关”之嫌。他称,该自媒体公号在停更10个月后突然更新,是有人背后指使,并调侃称“这回被黑,肯定是又断了别人财路了。”周鸿祎还宣布要拿出几个比特币悬赏,寻找“幕后黑手”。随后爆料人再次发声否认收钱,双方通过不同渠道连续发声,开始了你来我往的“花式互怼”,吸引大规模围观。


3

官方表态、央媒发声推高舆情热度

从14日起,360将水滴直播平台上所有涉及到有人员流动的公共场所直播全部下线,仅保留精准扶贫、生态农业等纯公益性直播。另据媒体报道,一些描述酒店房间内部的不雅视频中,多次出现360智能摄像头的产品标识,这些内容很可能以非法形式获取,并一度获得可观的流量。对此,15日下午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宣布:近日媒体反映网络上大量传播利用某企业网络摄像产品录制的不雅视频等有害信息情况,一经查实将予以严惩,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8日,新华社文章以《摄像头直通网络平台,日常生活遭遇“全民目击”》为题讨论个人隐私保护,文中提到我国网络直播用户接近4亿,网络直播不断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公民个人信息面临着随时暴露的风险。19日,《人民日报》刊文评水滴直播隐私风波,指出平台应承担审查义务,如审查直播区域有无明显直播提示,直播提示有无出现在画面中等等。央媒、党媒相继发声讨论,加剧了网络舆论发酵态势。期间,多家媒体纷纷发表评论,围绕如何加强个人隐私保护展开讨论。面对舆论热议,水滴直播平台负责人曾向新浪科技坦言,“压力很大”。

4

平台关闭获肯定,争议仍在持续

12月20日上午,360公司通过官网微博宣布主动、永久关闭水滴直播平台,并同时发布了一篇名为《水滴直播产品经理的反思》的公开信,信中承认水滴直播平台未考虑到被直播用户的感受,一些功能存在争议,也存在被恶意利用的可能。360突然宣布永久关闭水滴直播,给这场关于“窥私”的争论强行画上了休止符。此举虽获得了舆论肯定,但“水滴直播”是否有不设防、乱直播的行为、擅自打开摄像头开通直播的究竟是直播平台还是无良商家等纷争仍无定论,不少媒体仍在追问



此外,在监控基础上添加直播功能,一直受到争议。早在今年4月,有媒体曝出360水滴平台直播全国多所学校、幼儿园的教师和宿舍画面,被诟病为侵犯学生隐私。彼时360紧急下架了相关内容,但水滴直播继续运营下去。直至这次,关于水滴直播所拍内容商业化的讨论,激发了网民的情绪点。舆论认为,水滴直播被关闭只是第一步,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工作依旧任重道远。截至12月28日12时,相关信息量 ,其中新闻2010篇,微博18009条,微博话题“#水滴直播#”“#水滴直播隐私风波#”等阅读量超过7000万人次,微信文章1440篇。


舆论观察

梳理网络舆论场发现,在此次风波中,媒体舆论场、自媒体舆论场、网民群体三者表现出趋同性,并未产生明显的错层或分歧,舆论关注焦点主要包括对水滴直播平台的涉嫌侵权行为进行分析、讨论,并从完善法律法规、提高侵权成本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关注点一:讨论水滴直播是否侵权

对于部分媒体和网民关于水滴直播侵犯隐私等权利的指责,法学专家、律师等专业人士看法不一。有专家表示,隐私权的行使受场所性质限制,商家的视频监控是基于履行作为公共活动组织者的保障义务,明示后就不构成对隐私权的侵犯。有律师指出,智能摄像头的使用者未经其他用户同意,擅自将监控内容实时上传到直播平台,涉嫌侵犯其他用户的肖像权和隐私权问题



关注点二:探讨商户的直接侵权责任

部分舆论认为,开通直播功能后未经顾客许可并上传监控摄像的商家是直接侵权人,也应承担相应责任。如搜狐号“IT观察”用“刀”“杀人者”和“刀具厂”来比喻摄像头、商户和直播平台三者之间的关系,追问“水滴平台关了,而那些泄露和消费用户隐私的侵权者却依没事,这合理吗?”也有大量律师和网民持类似观点,指出直播内容提供者是直接侵权人,被直播的人可以直接向其提出诉讼请求。



关注点三:平台的审查和监管责任不可推卸

360卷入舆论纷争根源即在于其作为平台开发方和运营方但未承当相应责任,如《人民日报》评论文章明确表示,平台应尽到审查义务。《深圳都市报》进一步指出,360公司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造成现在局面的原因要么是疏忽大意,要么是有意放任侵权内容带来流量红利,区别仅在于有意无意。此外,红网等媒体则披露摄像头直播市场现状,指出只要是网络摄像头,都可以利用软件开通直播功能,事实上就有部分知名摄像监控企业,其产品即附带着网络直播功能,并为用户搭建了直播平台,使用方法与水滴直播类似。



建议一:呼吁通过完善相关法规厘清界限

部分舆论从法律监管角度探讨监控摄像与安防产品、直播与监控的法律界限。据了解,2016年,公安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起草了《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首次在全国层面明确了公共监控的各环节主体责任,覆盖生产、销售、安装、使用、管理、传输等各个环节。而对于小商家、个人等安装使用监控设备的管理则几乎处于空白,国内并未有具体的针对个人在非公共空间安装使用摄像头的政策法规。而且,类似360智能摄像机这样的产品到底属于普通的娱乐数码产品,还是安防监控产品,也引起了部分人士的疑问,如网民“@LiuBoBoxxx”认为,搞安防监控的企业就不该在产品上添加直播功能。因此,《中国消费者报》《工人日报》等媒体均呼吁建立完善的直播规则与评判体系,为公共场所直播行业立下权责的规矩并划定清晰的法律边界。


建议二:建议增加处罚力度,提高侵权成本

还有部分舆论从事后处罚角度讨论隐私保护问题。如《新京报》评论认为,利益驱使是直播平台侵犯公民隐私行为愈演愈烈的一个重要原因,相对于侵犯隐私权的维权成本较高,侵犯隐私权的违法成本却很低,甚至还能成为商家的获利手段。因此,该文章呼吁增加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建议三:通过立法应对技术创新的挑战

如《北京青年报》评论文章指出,在网络发达、数据爆炸的时代,安全的风险可能更多藏匿于日常生活情境中。互联网科技类新媒体“36氪”认为,大数据商用最常见的落地方式“个性化精准推荐”,就建立在对个人数据的采集和商用上,目前对隐私数据的保护缺乏明确的边界和法律界定,让立法跟上行业发展速度,会是接下来最大的挑战


舆情解析

1. 隐私与商业的较量折射出公众的网络隐私焦虑

此次360水滴直播的舆论风波,让舆论再次聚焦到网络隐私保护议题上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直播和监控是两个概念,一种是基于盈利需要,一种是基于公共安全需要。目前已有的社会共识是,个人隐私可让位于公共利益,如公安机关可通过监控查看、搜集以及公开进入公共场合里的个人照片或视频,为案件侦破提供便利。同时,监控视频资料的调阅和查看需要根据严格的规定才有可能进行。但是,水滴直播却打破限制,将公共场合中人们的言行通过网络平台加以直播,甚至用作招徕顾客的营销手段,这必然会引起舆论的反感和抵制


同时,不少媒体在关注此事时强调,当前无处不在的高清监控摄像头和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使得互联网公司可以轻易获取网民的爱好、职业、交际圈,导致网民的大量隐私信息处于“裸奔”状态,面临泄露危机。这些内容加剧了信息的传播和焦虑情绪的扩散,使得有关网络隐私保护的话题热度不断升高


2. 技术创新与法律治理的困境呼唤跟进互联网管理能力

舆情不仅能反映出社会心理状态,还能一定程度地折射出社会现实基础。目前,我国对隐私数据的保护缺乏明确的边界和法律界定,触碰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的事件频频发生。与之相对应地,关于互联网违法犯罪的治理却面临着主体不明确、取证难、执法难度高、立法滞后等困境。此次直播平台事件只是互联网时代技术创新与法律治理困境的一次再现,尽管这种治理困境已经在互联网金融、共享经济、视频技术、无人驾驶等领域多次出现。


技术变革带来层出不穷的新挑战和冲击,导致公共管理类舆情热点多发,舆情集聚和累积效应明显。因此,不难理解,舆论在讨论水滴直播事件时,呼吁加强平台监管、完善相关立法声音集中释放。这不仅是社会理性思考的表现,也反映了公众对政府部门提升互联网管理能力和水平的良好期待。


法制网舆情分析师点评

分析此次网络舆情的应对工作,对于360公司来说,作为直接舆情主体,存在两方面的失误,使得自身深陷舆情。一方面,面对网文爆料指责,互联网大佬直接入场“开怼”网络爆料人。双方财富、地位、声望等悬殊的身份差异不仅引发大量网民围观,不断推高舆情热度,还使得网民在情感上倒向了为消费者仗义发声的爆料人。由此产生的汹涌民意令360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公司也无法直面,无怪乎有媒体评价此事“不仅是一个92年女孩面对周鸿祎的胜利,也是广大消费者面对巨头企业的胜利”。另一方面,360公司虽在舆情爆发后第一时间予以回应,但“甩锅”商户、辩称“被黑”的回应既未切中舆论关注焦点,也未表达认错歉意和整改诚意,这样的回应和解释,显然无法廓清公众的担心和忧虑。就在舆论还在“讨说法”的时候,360直接宣布一关了之,强硬且敷衍的做法无益于问题的真正解决。


目前舆情已渐趋平息,并未波及到政府部门,但此次舆情事件表现出来的舆论倒逼监管跟进这一典型特征还需相关部门加以关注和重视。类似舆情事件爆发后,除了喧闹纷争,舆论还希望看到此类社会问题能有所改善。如果不能满足公众期待,长此以往,政府部门的权威和公信必将受到损耗。此外,公共管理类舆情事件涉及众多利益主体,一旦出现利益受损情况,极有可能会将舆情延伸到司法领域,最终归口到政法机关,致使其在后续应对引导工作中面临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和舆情风险。因此,面对多发的此类舆情,相关部门还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跟进立法修法工作,完善事前监管措施,加大事后惩处力度,不断提高互联网治理能力和水平,从源头上减少或避免负面舆情波及政法机关的可能性。



来源:法制网舆情中心(ID:fzwyqzx)

独家原创作品 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分析师:彭晓月

编辑:彭晓月 牛佳宇



公众号:法制网舆情中心

ID:fzwyqzx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