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全国监狱系统启动罪犯离监探亲 圆满收官获舆论盛赞

2018-03-03 王媛 车智良 罗佳 法制网舆情中心

编者按:此前,司法部下发通知,部署在2018年春节期间集中开展一次罪犯离监探亲活动。随后,各监狱部门积极就离监探亲工作开展安排。春节期间,共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11所监狱批准999名罪犯离监探亲,截至2月20日已全部安全顺利返回监狱。这一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舆论纷纷对这一举措给予充分肯定,盛赞其为“新时代监狱执法工作‘破冰’之举”,是“新时代监狱教育改造情与法的融合”,也是贯彻落实宽严相济政策和司法部治本安全观的深刻践行。法制网舆情中心(ID:fzwyqzx)通过梳理事件脉络,总结舆论场中的各类观点和舆情特征,以期为政法机关开展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舆情综述


1. 部署:司法部下发通知拉开离监探亲工作序幕


2017年12月20日,司法部下发《关于开展监狱在押罪犯离监探亲工作的通知》,部署在2018年春节期间集中开展一次罪犯离监探亲活动,这一消息引发舆论关注。2017年12月底,一些地方监狱试水元旦假期服刑人员离监探亲的报道零散出现,如《成都女子监狱三名服刑人员元旦踏上“感恩归途”》《嘉陵监狱11名服刑人员回家过元旦》等,拉开了离监探亲工作序幕。


(服刑人员与民警挥手告别) 


2. 落地:司法部、各地监狱部门积极部署响应


进入2018年2月,随着春节的临近,以司法部为首的司法行政部门部署离监探亲工作的脚步明显加快:2月10日,司法部部长张军就离监探亲工作到燕城监狱调研慰问;2月12日,张军部长提出具体要求,强调要发挥好离监探亲的正向激励作用,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把握离监探亲条件和审批程序,有效预防各类风险,确保稳妥放出去、安全收回来。此后,新华社、中国新闻网等中央重点新闻媒体,《法制日报》等政法媒体及《新京报》《华商报》等各地方媒体网站纷纷掀起“离监探亲”报道热潮。这期间,各地监狱整体筹备情况、离监期间如何对服刑人员进行管理等成为报道重点内容。


(司法部部长张军到燕城监狱调研慰问)

 

3. 团聚:服刑人员返乡上演“温情团聚”


2月15日,舆情热度延续,获准离监探亲的服刑人员相继踏上回乡路与家人团聚。媒体报道多以“团聚”为主线,角度多样且内容丰富,其中,法制网微信公号连续刊发《归途启程,不负春暖不负情》《愿七年时光的磨洗 留下的总是新生与希望》《时隔六年!北京监狱离监探亲工作重启,“幸运”为何选择了他?》三篇文章并配发相关视频,还原团聚瞬间,被司法部、北京监狱等多个微信公号积极转发,点滴真情感动了无数网民。部分媒体还将关注视角对准为离监探亲工作保驾护航的“幕后英雄”,如郴州监狱警察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等。此外,陕西省崔家沟监狱离监探亲服刑人员王某及时救助病发老人的义举也获得广泛报道,吸引舆论纷纷为监狱改造成效点赞。


(法制网微信公众号系列报道截图)

 

4. 归监:服刑人员全部回归标志离监探亲工作圆满收官


2月19日以后,各地监狱相继通报服刑人员返监情况。据新华社、央视等媒体报道,春节期间,共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11所监狱批准999名罪犯离监探亲,截至2月20日,已全部安全顺利返回监狱。这一阶段,离监探亲的活动成效逐渐成为中心议题,舆情掀起第三轮高潮。媒体刊发了大量服刑人员与亲人团聚的感想类报道,其中内蒙古、北京等地监狱举行座谈会,离监探亲服刑人员代表积极宣讲回家过年的经历和深刻体会,被媒体赞为“出去一个、教育一片”。2月25日晚,央视《东方时空》栏目推出报道《离监探亲·回家 走出高墙 服刑人员洪芳回家过年》特别报道,再次引发舆论关注离监探亲活动效果。


(呼和浩特第一监狱春节离监探亲服刑人员感悟宣讲大会)


舆论观察


01

肯定离监探亲的积极意义


在司法实践中,有关“离监探亲”的内容在监狱管理的法律法规中已有明确规定,但正如媒体所称,“在全国范围内如此大规模的离监探亲活动,这么多年在司法行政系统尚属首次”,必然汇聚舆论目光,在短期内形成关注热潮。


综合来看,舆论主要从四方面肯定离监探亲活动的积极意义:

  • 一是认为有助于发挥亲情的感化作用,如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王平称,“离监探亲将中国人对‘家’这一特殊含义进行了创新和延伸”。

  • 二是认为离监探亲是让迷途者融入社会的好归途,如光明网分析称,一些服刑人员能被准许离监探亲,意味着其服刑期间一贯表现良好,这就是肯定与鼓励。同时让他们感受到家庭、家乡的新变化,可以激发他们改造热情,争取早日减刑。

  • 三是认为离监探亲彰显了法律温情,如红网评论文章指出,离监探亲让依法治国和庄严的法律彰显出了人情味儿。

  • 四是认为体现了刑罚的人道主义,如《新京报》评论称,这一举措符合当今刑罚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02

盛赞离监探亲是治本安全观的实践验证


西北政法大学校长杨宗科教授认为,治本安全观坚持以改造人为中心的刑罚执行理念,不是消极的做到“关得下、管得住、跑不了”,而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引导罪犯向“不想跑”“想变好”的方向努力。这种积极的改造观以重新实现罪犯改造后的社会价值为目的,具有价值目标的合理性,实践也证明了其可行性。同样,《法制日报》认为,将罪犯教育改造成守法公民,消除其重新犯罪的隐患,才是积极有作为的改造观。


03

认为离监探亲是传统恤刑思想的现代发展


在各监狱对离监探亲活动进行宣传后,华东政法大学前校长何勤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马小红、上海社科院法学所副所长殷啸虎均提到了唐代贞观年间“纵囚归家”的历史典故。马小红教授认为,新时代离监探亲是传统恤刑思想的现代发展;殷啸虎教授认为离监探亲是中国古代法律传统文化与现代司法文明的完美结合。


04

建议将离监探亲活动常态化


节前,针对离监探亲活动,网民多关注离监罪犯的审核标准,建议对罪犯加强监管,司法部以及相关监狱在宣传中,对上述疑问进行了广泛释疑。节后,面对活动取得的成效,舆论对相关活动开展进一步提出合理化建议。


  • 一是建议离监探亲活动常态化,如网民“李云勇”称,“离监探亲”活动应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中逐步推开并实现常态化,引导帮助罪犯改过自新、顺利回归社会、成为守法公民;

  • 二是建议离监探亲作为假释的前置程序之一,如同济大学法学院教授金泽刚提出,对于具备假释条件的先实行离监探亲,可打通离监探亲与假释的“最后一公里”。


舆情解析


1. 多渠道传播、全方位视角助推内容全景呈现


此次离监探亲活动舆论反响热烈,媒体多渠道、全方位视角的报道力度无疑使得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大大拓宽。在传播渠道上,中央重点新闻媒体、政法媒体和地方媒体网站各显身手,司法部的官方微博、微信连推多条消息,媒体、微博、微信、论坛、博客等多渠道传播方式形成了信息合流,增大了舆论影响力。另外,媒体报道视角也呈“百花齐放”之态:有的侧重于各地监狱近年来离监探亲工作开展情况,有的聚焦于离监探亲人员的犯罪经历,有的介绍监狱民警如何部署、开展工作等细节,还有报道细致呈现了服刑人员与亲人团聚后的温情瞬间,为公众勾勒出全方位视角下的离监探亲活动“全景图”。

 

2. 跟踪报道拉近受众距离增加情感共鸣


此次报道中,不少媒体采用记者跟踪拍摄的方式,将服刑人员当下归家后的所思、所言、所感一一记录,并以平实的文字缓缓道来,用词朴素、平实但却直击人心。如《法制日报》刊文《缕缕春色透监门 丝丝亲情满庭芳》,以记实文章的形式描绘全国监狱春节启动罪犯离监探亲活动,这种贴近报道对象的报道方式能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最大程度地做到公开透明。此外,服刑人员与亲人间的点滴小事,如给“年迈的父亲泡脚”“看着家人入睡”细节等也被写进报道,极大激发了公众情感共鸣,增加了报道感染力


(服刑人员回家为母亲按摩、给父亲洗脚)


3. 监狱等部门多保障举措打消舆论顾虑


离监探亲工作并非没有风险。服刑人员离开监所后,监狱部门如何远程监管、各地公安社区等有无配合义务、能否如期返回等,必然是公众最关心的问题。而在媒体报道中,监狱部门对以上问题均有明确回应。最后,官方通报“春节期间311所监狱999名离监探亲罪犯全部回归”,标志着此次春节期间离监探亲工作最终圆满收官。整体来看,监狱等部门各项保障举措周到、严密,既对舆论场中“作秀”质疑给出有力回击,也最大程度破除舆论对服刑人员脱逃、再犯罪的担忧,有效维护了社会安宁与稳定


 (监狱民警给服刑人员戴上电子手环)


4. 精密部署成就服刑改造和舆论口碑双赢


从此次媒体报道可看到,服刑人员离监探亲不论是对其自身改造,还是改变社会公众对监狱的原有认知,都收到了较好的舆论效果。对于服刑人员来说,离监探亲不仅可以让其有机会看到社会的巨大变化,激发其真诚悔罪、积极改造的内生动力,提高改造质量,还能引发其他罪犯仿效,营造起监狱内部向好向善的整体氛围。此外,有服刑人员在探亲期间向家人积极宣讲监狱政策、汇报改造成果,这种“现身说法”对于促进狱务公开、普法释法大有裨益,也成就了社会公众了解监狱工作、重新认识监狱形象的一次绝佳契机。



来源:法制网舆情中心(ID:fzwyqzx)

独家原创作品 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分析师:王媛 车智良 罗佳

编辑:彭晓月 牛佳宇


公众号:法制网舆情中心

ID:fzwyqzx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