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格森:悔改的特征(强烈推荐)
点击上方“恩典在召唤”即可关注平台!
本文摘自《磐石之上》。改革宗出版社出版,本文标题由本台添加。
悔改的特征
傅格森
西敏斯特小要理问答中有一条问题问:悔改以致得永生是什么意思?回答是:悔改以致得永生是上帝所赐的救恩,使罪人因真正觉悟自己的罪,又确知上帝在基督里的恩慈,就痛心懊悔,恨恶并离开自己的罪,归向上帝,立志竭力重新顺服。
悔改包含些什么呢?悔改的实际经验和用情深度是会因人而异的,也会因各种各样的人生背景和生活环境而各不相同。但在不同之中,有某些特征是相同的。
1、羞愧感的产生。
当我们认识到罪已经使我们堕落,而且更重要的是,罪已经夺去了上帝在我们身上所有的荣耀形像时,我们便产生出悔改的心。这悔改的心往往与一种自觉羞己辱神的感觉一起产生。所以保罗说罗马的信徒会觉得有“现今以为羞耻的事”(罗 6:21)。
2、谦卑感的产生。
很奇怪的,当一个人开始为自己以往的所作所为感到羞愧时,他内心很可能会被他的傲慢所充斥,于是他开始为自己找借口!他的心也就因此变得越来越刚硬。但当上帝叫我们真悔改时,我们则会感到无法狡辩,唯有在上帝面前认罪、谦卑降服在他的审判台前(参罗 3:19)。
3、忧伤悔疚之心的产生。
被上帝降服后,我们因看到了自己的现状而会悔不当初,乃很自然、也很必要的事。我们会为自己曾经对不起上帝、对不起别人、对不起自己而感到痛悔不已。我们问自己:从前怎么会浪费了那么多的恩典,虚度了那么多的光阴呢!
4、恨罪之心的产生
这些只是为真悔改而铺路。真悔改会产生一股对罪恨恶的心,也就是悟罪时的感觉,因为那时,我们尝到了罪真正带来的苦头;这也是上帝光照人心时所作的工作,叫我们全面认清罪的丑陋和可怖。我们不仅为罪所带给我们的后果和不便而懊悔,我们更会像诗人大卫一样,说:因为我知道我的过犯;我的罪常在我面前。我得罪了你,惟独得罪了你;我行了你眼中看为恶的事,因此,你宣判的时候,显为公义;你审判的时候,显为清正。看哪,我是在罪孽里生的;我母亲在罪中怀了我。(诗 51:3-5)
我们也会像寇佩尔(William Cowper)那样说:我痛恨罪,罪使你伤透心,罪使你远离我灵。
5、对上帝赦罪之恩的认识
还有一点常会被人遗忘,也许是由于这一点与以上四点看上去不属同一类吧。真悔改一定包含对上帝赦免之恩的认识。
就好像西敏斯特小要理问答所言,我们悔改因为我们“确知上帝在基督里的恩慈”。就是这恩慈,我们才懂得惧怕;也因这恩慈,我们得以从惧怕中得释放。对这一点的阐述,最具代表性的经文要数诗篇 130篇了。马丁·路德称这篇诗作“保罗之诗”,也就是这个原因。在这首诗里,诗人对自己的罪认识得极为深刻,几乎要被这悔疚感所吞没,他从深处向上帝发出呼求(第 1节),他知道在上帝那里有他犯罪的档案(第 3节),他也不能妄想自己能够在上帝面前站立得住(第 3节)。但是,他的盼望是:但你有赦免之恩,为要使人敬畏你……耶和华有慈爱,也有丰盛的救恩(诗 130:4,7)。只有当我们的双眼不再注视着自己的罪,而是定睛在上帝的慈容上,看到祂的赦罪之恩,我们才会开始悔改;也只有当我们看得到原来上帝是有恩典、有赦免的,我们才敢悔改,敢回到上帝跟前,敢与祂契合。
因此,在新约里,悔改被视为福音的礼物,是藉着耶稣基督赐给我们的(参徒 5:31、11:18;提后 2:25)。保罗说领我们悔改的是上帝的恩慈(参罗 2:4)。律法或许能使我们知罪,带给我们一种罪疚感,正如让保罗感受到的那样(参罗7:7-13)。但是,只有当恩典从水平线上升起来,把上帝的赦免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的心才会被上帝慈爱的阳光所溶化,以致能够回心转意归向上帝。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可阅读平台所有信息
恳请弟兄姐妹为平台的文字及辅导服侍多多代祷!愿主纪念!
长按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进入“查看微信公众号”即可关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