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破产的有两种人,一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一种是什么都知道的。”

糖总总 糖总总 2019-12-27


文 | 糖总总 weibo@糖总总



这篇文章是最近的一点思考,结论很简单:


千万不要贪,把钱留住可能比赚钱更值得你关注。


看了很多资料,有新闻,也有旧闻,不小心写成了金融科普研究报告。阅读需要 7 分钟,说的都是不太顺耳的话,如果最近不想节省,大可不用看。


如果你对信息流和钱流的逻辑感兴趣,建议你花点时间,慢慢读完。


结尾有继续的福利和我发起的2020社群活动,如果你对我的经历熟悉,对培养自己的信息和媒介素养感兴趣,可以拉到最后先占个座。


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


1. 今天的我们 ,和100年前美国二十年代的年轻人,为什么很像?

2. 最聪明的人,为什么和我们一样会破产?


毕竟,双十一又要到了,在一个媒体明星网红都变电视导购、广告比电影还好看的时代,保持大脑清醒真的蛮难的。



昨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连续第五次下调 2019 年经济增长预期,外部经济环境真的很糟糕。潮水退去,谁在裸泳,一眼看见。


最近有两则新闻,放在一起看挺有裸泳的深意:


第一则是融 360 最新的《 90 后人群消费趋势研究报告》显示,90 后平均负债12.79 万,群体负债率高达 1850%,在消费贷款群体中占比达 43.48%,以贷养贷用户占比近三成。


第二则是贾跃亭已于10月13日在美国主动申请个人破产重组,同时乐视网于10 月 14 日晚间公告,预计前三季净亏损 101.97亿元-102.02 亿元,第三季度净亏损 1.51亿元-1.56 亿元。公司目前正在积极要求贾跃亭对其造成的上市公司关联债务问题负责,切实解决其对上市公司构成的实际债务。



就像美国经济学家亨利·考夫曼说过的那样:

“破产的有两种人,一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一种是什么都知道的。”


001 人间百年 社畜未变


蚂蚁金服和富达国际《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这届年轻人是真的穷。

据悉,1.7 亿90后就有 4500 万人开通蚂蚁,也就是说每四个人就有一个人用花呗,花呗已经成为年轻人的破产姐妹。


双十一的时候,花呗给用户疯狂提额,2017 年每一个花呗用户平均提额2200 元,也就是说在”双十一“当天,蚂蚁花呗至少给 8000 万用户追加了1760 亿的信用额度。


最后,双 11 过后,年轻人都破产了。


当你被贪欲所填满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最新金融服务就会在你身后露出微笑。



刚从学校毕业的五年内,我也真的很难存下钱来。当然,当时我也觉得很多很多都值得花。


我记得刚去央视的时候,工资其实非常低的,但我也第一时间给自己分期换了当时最新的 iphone。


确认这份工作之前,因为我学校是在上海,所以在北京待着实习也没有现成住处,都靠自己同时做两份实习和奖学金来支付房租。


看似光鲜的中央媒体实习,往往也都没有工资的。


因为北京、上海包括南京都有可能的工作机会,毕业前一年内我经常自费跑三个城市面试。


一个刚毕业的女孩子,自己觉得应该拥有的"标配"旅游、包包、衣服、鞋子、化妆护肤品和咖啡,都没办法不剁手。


我当时想,我这么辛苦工作,拿到钱后去拥抱世界、投资自己、节省时间,有什么不对的?



不仅是我,整体""中国式标配"的门槛已经变得越来越高了:


小孩子的标配,是家教、外教和游学。


女人的标配,是 Lamer、Dior 和LV。


男人的标配,是年薪百万、车房和手表。


老人的标配,是保健品、单反和出国游。


直到我有一天突然发现,虽然我毕业后我的收入一直有增加,自己的信用卡却好像永远都还不完。


从没认真看过银行账单的我研究了一下,细思极恐。信用卡是按月复利计息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在最后还款日还清了全部账单金额,很好,你不需要支付任何的利息和滞纳金,能够享受到银行给予的免息期;


如果你哪次当月的账单没全部还清,哪怕只有 1 毛钱,那么你也没有免息期了,所有的消费都要从你消费当天开始算每天万分之五利息,按日计息按月复利。


简单讲,利滚利的复利曲线对别人来说是长期获益;可如果是债,等同你的复利曲线前面加了一个负号,加上时间的维度则可能越来越难翻身。


在假象繁荣上谈成长,有什么意义?


从开始认真算帐的那天开始,我发现自己好像换了一个人。尽自己最大努力迅速解决负债,尽量理性负债。


我突然发现,拥抱世界、投资自己、节省时间其实用不着花什么钱,或者说根本不是品牌广告里说的那样。


乔布斯说过,我人生中最喜欢的东西,一分钱也不用花。很明显,人生最宝贵的资源,我们每个人都有,那就是时间。对于一穷二白的年轻人来说,注意力和时间也是唯一的财富



花2分钟来简单看一下 100 年前的美国旧闻,就会更明白自己正处于什么样的结构之中。


你并不孤独。


旧闻就是历史,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真的像一面镜子。我们来看《 100 年前的社畜》这篇文章的回顾,很精彩。


20 年代的美国,构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开创性的社会结构。


从那时起,城市成为景观,消费主义迅速爆发,各行各业的富豪开始形成垄断,以洛克菲勒和摩根为首的八大财团控制了美国经济的各个命脉,他们盘踞在美国的东北部大城市,并大肆兴建摩天大楼。



△尖顶的克莱菲勒大厦是20年代纽约的标志性建筑


大量办公室岗位的增加,吸引了大量美国青年来到大城市生活。今天的中国青年一往情深的是北上广,美国青年一往情深的是纽约、芝加哥和华盛顿。


纽约的房地产开发商乐疯了,他们在城郊大批兴建住宅,忙得不亦乐乎,但是增加的住宅数量依然抵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也正是这时,美国的第一批“社畜”出现了。




这些青年就跟今天北上广的同学们一样,在城郊的公寓楼里合住,每天搭着拥挤的巴士前往市中心的办公楼打卡上班。即使现实里他们只能做摩天大楼里的一颗小螺丝钉,纽约的神话依然让他们趋之若鹜。


没有人不痴迷城市给人带来的便利——只有在这里才全城通电,夜晚不再是一天的结束,而是自由时间的开始。


人们说这里遍地是机会,到处是黄金,所有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拼命工作。


居伊·德波在《景观社会》中讲,城市的本质是一座造梦的景观。它们用高大的建筑物、斑斓多彩的灯光和广告牌、丰富的娱乐和服务将城市变成一座充满吸引力的景观,而你将被牢牢吸引在这儿,心甘情愿地为它消费,再为了消费心甘情愿地赚钱,再也无法离开。


这就是消费主义的魔力。


而刺激消费的第一步,就是打广告。


这其中最经典的案例当属可口可乐。最早的可口广告简直是虚假广告的鼻祖:



大海报上赫然印着“理想的大脑滋补品!可治疗头痛,缓解疲劳!” 论吹牛,连脑白金都得叫它一声祖师爷。


而后期的广告策划则动用心理学,把这种引导变得更加隐蔽。


比如下图这张:



海报上印着享受阳光沙滩的美女,暗戳戳地发出“上流白富美都喝可口可乐”的信号,跟今天奢侈品们打造上流印象吸引中产购买的手法,是不是差不多?


记得在新闻学院上广告课历史的时候,我们就讨论过,这些媒体中运用的心理学劝服手法,最早都是运用在一战二战之中用来打仗的。


和平年代,需要攻克的也只剩大众的钱包了。



广告的本质,就是定义什么叫时髦,什么叫高贵,什么叫上流,先抛一个诱人的概念,再告诉你买了我的产品就能获得。


而今天汽车广告贩卖“家庭幸福”的传统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如果一个家庭能买一辆汽车,你们就能获得“全世界最高标准的生活”。


说到汽车,就不得不提刺激社畜们消费的第二招,分期贷款。让今天的社畜们忍不住剁手的花呗、白条,早在一百年前就被大佬们玩过了。


最早玩分期的是竟然不是华尔街,而是缝纫机。在成衣业不发达的时代,下图这样一台手摇式缝纫机,是每个主妇梦寐以求的。然而社畜丈夫们却很头痛:那时买一台缝纫机相当于花掉一家全年的收入。




为了提高销量,Singer公司的推销员想出了让主妇们先租用缝纫机,然后分期付款的促销方式。凭借这种玩法,Singer缝纫机每年的销售数量超出26万台,一跃成为行业老大。


而真正把分期付款发扬光大的却是汽车。


通用汽车公司凭借着分期付款的营销思路,一举干掉了当时的汽车老大福特,也顺利将“汽车消费贷”推广到了全美国。到20年代中期,全美已经有四分之三的汽车都可以分期付款,大部分美国社畜只需付出不到一年年薪的钱,就能开上汽车,这让全美迅速掀起了购车狂热。到1925年,每6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拥有汽车。




对20年代的美国人来说,美国从来没有这么热衷赚钱。各种致富计划都在标榜:不要犹豫!投资你的现金!


人人都渴望成功,都梦想着一夜暴富,而越是做白日梦的人越是好骗。先不说他们背着家里的房贷车贷消费贷,本来就没多少可支配收入,更要命的是,大部分社畜对金融一窍不通,根本无法分辨什么是诈骗,但这依然拦不住他们疯狂投资。


当然美国的繁荣是杠杆式繁荣。到 1919 年,美国的政府债务滚到 270 亿美元,债务/GDP比为 30 %,此后一骑绝尘。这两个数字在一百年后分别是22万亿与 105 %。


接着,美国人迎来的就是一轮轮投机狂热与泡沫的破碎。


1929 年 10 月 24 日,史称“黑色星期四”。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跌入深渊,价格下跌快得连行情显示器都跟不上了。


1929 年 10月 29 日,纽约证券交易所里的所有的人都开始疯狂抛售,股指从之前最高点的 363 骤然下跌了 40 个百分点,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眼睁睁看着他们一生的积蓄在几天内烟消云散。从 1929 年 10 月 29 日到 11 月 13 日短短的两个星期内,300 亿美元的财富瞬间蒸发,这笔钱相当于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总开支。


可怕的连锁反应很快发生:银行在疯狂的挤兑下倒闭了,工厂纷纷关门,大批社畜失业,很多人因还不起房贷而被赶出家门变成了流浪汉,这其中甚至不乏曾经成功的商人和银行家。一夜暴富变成了一夜暴穷,社畜们的梦想破灭了:他们不得不赤裸裸地面对在精神和物质上都一无所有的自己。




就像我们的 2015年,大量高杠杆的投资者完全不知道风险是什么。


我们心底默认,经济会一直高增长,房价会一直涨下去,股市突破 10000点不是梦。


当借新偿旧的大雪球滚起来,就意味着我们不能让冬天过去,雪不能化。这也就造出一个个类似庞氏的局。


这里,就说到最具有代表性的聪明的人的故事了。



002 最聪明的人,为什么一样会破产?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年轻的庞兹来到了翻滚中的美利坚。而 1919 年作为庞氏骗局的元年,载入史册。


到今年,庞氏正好百年,而人间完全未变。


查尔斯·庞兹告诉投资者,他发现了一种发财的方法,即国际邮票和汇率中,存在着套利的机会,简而言之就是通过货币兑换,把 B 货币换成 A 货币,在 A 地用 A 货币买入 A 邮票,再到 B 地卖掉A邮票,获得 B 货币。


庞兹得出结论,经济越差货币越贬值的国家,我去买回信券就能套到更高的利润,最高利润可达 400 %。字里行间充满了经济学逻辑与国贸概念。


庞兹开始大规模兜售自己的理财产品,投资 90 天,收益率 50 %,后来极端到 45天,50 %。


庞兹不是一个人搞,而是培训了一大堆理财师一起搞,拉人头过来就给 10 %的提成,理财师拉下线理财师,还能再吃下线。


堪称美国微商。


△ 庞氏骗局创始人,查尔斯·庞兹本兹


从这个角度来看,庞兹开创性的把传销和微商的思路融入到拆东墙补西墙的传统套路中,玩出了新意,玩出了风采,骗局以他命名,实至名归。


高峰时期,当地75%的警察都买了庞兹的产品。所有这些人给庞氏带来了一座2000万美元的金山。每个人眼睛里都只有一样东西,每个人看起来都像一个钱疯子(money madness)。


与主要从民间吸金的庞氏创始人庞兹不同,创造了人类史上最大650亿美金骗局的前纳斯达克主席伯纳德·麦道夫,是金融高材生,凭一己之力炸了整个美国犹太权贵阶层。



他几乎只收跪着的钱,且极为挑食。打入犹太大佬扎堆的棕榈滩俱乐部后,其人脉触角更广,五湖四海,直达天际。他也几乎从来不见投资者,刻意保持神秘感。


他多年来对自己保持每年 10 %稳定盈利的投资策略讳莫如深,真相是,他 20年来,只是在摩根大通开了一个账户,存东墙的钱进去,拿钱出来给西墙。


有人曾花 4 分钟推算、 4 个小时验证了麦道夫的收益数据,发现在当时金融市场的真实情况下绝对不可能实现,于是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整整投诉了十年,但是没人听。


麦道夫后来说,只要 SEC 稍微认真查一下账,就会知道到底什么情况。



麦道夫案暴发之后,SEC 痛定思痛,在 2009 年发布了一份 477 页的报告,调查和反思为什么SEC在这么长时间内没有发现麦道夫的庞氏骗局,最后对8名官员进行了惩戒。


要知道,麦道夫可是在一堆美国最高金融监管机构的董事会名单上,好友级别往上往上再往上,遍布四面八方。


一开始麦道夫只收他亲友小圈子的钱;再后来收一些经引荐的慈善基金;再后来收一些大型投资机构,包括全球各地的银行与对冲基金。


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说,汇丰控股很可能在麦道夫骗局中损失了 10 亿美金。


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也被麦道夫骗走了 30 %的退休储蓄(他买的基金投给了麦道夫)。他提起这件事时说,当初的回报看起来太舒服了。


这场世纪大骗局在 2008 年底揭开惊人面纱的时候,主要是因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不期而至。


流动性恐慌的时代人人自危,到了十一月,投资者要求抽资 70 亿美元,而此时麦道夫的银行账户里只剩不足三亿。


平民出身的麦道夫最初从场外交易 OTC 里看出了巨大商机。为了与纽交所的做市商竞争,他的公司作为先驱,应用了一套电子交易系统;麦道夫预见到电子化交易系统在 OTC 上的革命,这是他那个年代的人工智能梦想。


而这套系统后来野蛮生长,最后长成了纳斯达克。


除了电子化以外,老麦还摸索出一套商业模式,这套玩法叫 pay for order flow。看了维基百科半天没懂,和 Alpha Academics 交易团队的时贞易时总聊,大概明白了啥意思。


意思是作为做市商,麦道夫会给将交易订单 route 到他手上成交的券商一笔回扣,来吸引流量。他最后会向交易者收取一个极大的spread(价差),足以赚回回扣。这种情况下,交易者是不明情况到底真实价格是如何的,所以很可能overpay。


简单说,就好像比特币8000美金的时候你自己买不到,有人收你1万美金让你买。


你自己认同这个价格,就买了,你自己负责。


这种做法不道德,但完全合法,华尔街一直盛行。


靠着电子交易和 pay for order flow,麦道夫在华尔街如鱼得水。


每次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询问,他都表情淡定地说不违法啊。


麦道夫的前半生是一个典型成功的犹太人富一代,白手起家,做大做强。他喜欢鼓吹自己是纳斯达克的奠基人之一  —— 麦道夫的公司一度是纳斯达克最大的做市商,他也曾经是纳斯达克的董事会主席—— 也不算是完全胡说八道。


2008年12月12日,麦道夫被捕,并坦承11項罪名,被判150年最高监禁。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麦道夫并没有走公开庭审的流程,因为这相当于把整个美国金融体系推上法庭公开审判。整个行业里有多少资产已经庞氏化?这个问题无人可答。


人们喜欢骗自己,也擅长于骗自己。


美国第18任总统尤利西斯·格兰特,这位原本并不缺钱的总统因为退休后的奢华旅行逐渐耗尽了家产,在被“金融界的小拿破仑”(Young Napoleon of Finance)费迪南德·沃德以庞氏骗局骗走最后的 10 万美元后,格兰特最终宣布破产。


据说有位教授写过一本论述人们为何容易受骗的学术专著,结果他竟然也是伯纳德·麦道夫庞氏骗局的投资者。


傻乎乎的消费之外,我也有过极其傻乎乎的投资,互联网圈、币圈也见过一波又一波创业浪潮里有人红起来,有人吹完牛后逐渐销声匿迹,有人在身边赔了很多钱,有人还在说自己一把赚很多快上车。


人性其实都一样的难以把握,没人能站在道德制高点指摘别人。若不是自己克制不住的欲望,也不会上当。




于是,无论看起来多弱智的东西,也总有人趋之若鹜。比如 2019 年处处遍布的沙雕骗局,币圈有 N 多模式币,教育圈有 1 分钟让小学生读完 10 万字的量子速读法。



放眼今天,资本热钱驱动下,有多少创始人和大佬其实是个演员。


大佬贾跃亭不是第一个,肯定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1 %的故事怎么讲都讲不完,雪球也会一直滚下去。


我们学着保持清醒才是。


暴富不仅不易,连达到市场平均水平都很难。看到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宣传与保证,就要开始警惕。


英文里有一个说法叫 too good to be true —— 看起来实在太美,以至于根本不可能是真事。


消费金融并不是普惠金融,如果基本的金融概念都不懂,你花钱的行为都是在赌博。


Always live under your means。这是真的工作很拼命、很有钱却真的很节俭的朋友跟我聊这个话题时,给的建议。


It‘s not about how much money you make. It's about how much you are left with. 不是胜者为王,而是剩者为王。


罗斯柴尔德说过一句话:

“要有极大的勇气和足够的谨慎,才能创造巨额财富。而要守住这些财富,要付出10倍于创造财富所需的才智。”

共勉。


参考资料: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World Economic Outlook (October 2019)

2.融360,《90后人群消费趋势研究报告》

3.蚂蚁金服和富达国际,《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

4.财新通,《贾跃亭欲破产重组,百亿债务和解?》

5.伯尼麦道夫维基百科

6.陈达,《庞氏骗局一百年》

7.阿哲,《100年前的美国社畜在干啥?》


今天看完了有什么心得?记得思考、梳理、评论告诉我,我会抽一位同学加微信,送出当周我的付费购买的电子版外刊,包括《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彭博周刊》。我是按年付费的,按周价格平均大概100元。


没想到上篇注意力内参发出来之后,反应这么大(再次感谢虎嗅的资深编辑子中同学第一时间转载),后台一下子来了很多同学。有同学告诉我最近忘记看宏观的大势,感谢提醒。看来热爱读优质信息的同学也不少。最近准备发起一个2020年一起读新闻、读金融和科技的社群,一起关注、思考、讨论关键信息流和钱流的变化,也共读一些经典的投资书籍,还是不断审视自身关于注意力和钱的思考。经济环境真的很不好,做很多事情都莫名的难,希望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穿越牛熊。


正好刚出差来伦敦,开始走访一些媒体和金融机构的朋友,这个想法他们也蛮喜欢的,会支持我们定期来社群一起讨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阅读原文先占个座申请,会是一笔很好的注意力投资。


这个社群会收一定费用作为门槛,筛选出一些对培养信息筛选能力、认知素养真正感兴趣的读者。也为了保护大家的注意力,只邀请在申请填写中我认为状态合适的同学。人多了,也服务不过来。


我现在住的地方离路透社就好近,站在楼下就能看到路透大楼墙上滚动的全球快讯,开心。



微信公众号糖总总(ID:clairetangmedia)的读者都会记得要看看新闻,也看看旧闻。欢迎转发到朋友圈,低调点击一下「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