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全球1650万顶级富豪竟都在卖房炒股!惊叹!

2017-10-09 暴财经 干部早读

作者 | 暴哥

来源 | 暴财经(ID:icaijing123) 原创作品,转载请联系baoge-cj或评论留言


究竟如何在物质上(非精神层面)成为一个富人?


这个问题其实没什么意思,但又确实有点意思。说它没意思是因为,很多读者朋友肯定觉得,废话,要是知道财富密码,早就成富人了,成了富人这就不是一个问题了;说它又确实有意思是因为,正因为大部分人没富起来,所以才想知道如何富足。


兜了一圈,如何成为富人,这个问题好像成了摩比斯环,又回到了原点。


那么,成为富人,这个难解之谜,是不是就毫无规律可循呢?


暴哥以为或许还是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供我们参考,起码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是这样。


俗话说思想决定行为,这个规律性的东西尽管最终是体现在结果上(也就是财富增长),但本质上起源于思想。这个思想暴哥称之为是富人思想。


什么是富人思想呢?暴哥此前在文章中其实有过涉及,就是无论你有钱没钱,都应该以富人的思维来进行资产的配置,尽可能的让资产的收益最大化,让风险减少,而不是逆势而为,死钻牛角尖。


最近凯捷咨询发布的一个报告就为我们粗略的描绘出富人在投资层面的共性,或者说一种富人思想。


我们先来看看整体的结论:


根据凯捷《2017年全球财富报告》,2016年全球高净值人数增长了7.5%,(超远世界GDP的平均增长速度)总人数已经达到1650万人,创历史新纪录。


其中美国、日本、德国、中国、法国在高净值人数方面排名前五,中国高净值人群为130万,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



从拥有财富的规模来看,这1650万人目前拥有财富63.5万亿美元。凯捷还预测,到2025年,全球高净值个人拥有的财富总和将突破100万亿美元。



(所谓“高净值个人”,指的是那些资产价值(除主要住所之外)至少为100万美元的富豪。这里要注意,高净值人群的资产中不包括自住房,中国北上广深不少人住在价值不菲的房子里,但没有其他可供投资的资产,因而并不算在高净值人群。这一点要明确,不然可能和大家的印象不一致。)


那么这些高净值人群是怎么实现财富快速增长呢?


从凯捷提供的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变化中可以一窥端倪。


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变化


可以看到,2015年到2016年,富人投资最大的变化在于降低了股票、现金(等价物)的配置,提高了房地产、固定收益类产品、以及大宗商品等投资。


尽管现在有点后事之师,但是2016年房地产确实是全球大涨、商品也是。而股票则相对表现一般。


2017年上半年又如何呢?


截止前两个季度,高净值人群中股票投资的比例大幅度提升,从24.8%提高到31.1%;现今及其等价物也大幅度提高,从23.5%提高到27.3%;降幅最大则是房地产资产配置以及商品等其他资产配置。


上述资产配置变化,如果我们拆分为不同地区,那么会发现符合不同市场走势的资产配置结果。


比如,美国股市2017年大涨,三大股指连续多次创历史记录。在这种市场氛围中,高净值人群股票投资比例大增,相较于2016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这是非常恐怖的数字。而房地产和商品等其他投资则大幅下降,降幅分别为4.4%和6.1%。


北美地区


欧洲股市近期的表现也还不错,但相较于美国股市要差一些,所以股票投资的表中提高幅度也相较于美国要低一些,不过仍然很可观,2017年前两个季度一共提高了6.3%;


欧洲地区


而我们中国所属的亚太地区则表现出自己的特色。香港、日本等多地股市连创新高,股市投资的比重自然也是节节攀升,2017年前两个季度一共提高4.4%。房地产投资尽管也在下降,但是相对美国和欧洲卖房炒股的比例人数要少得多,2017年前两个季度,房地产投资的比重降低1.8%。同期欧洲和美国同侪为3.8%和4.4%。


亚洲地区


凯捷咨询调研高净值人群后,得出以下结论:


2017年,53.3%的高净值人群表示,股票投资是最重要的财富增长配置方式;固定收益排第二,为21.2%,房地产第四仅为10%;


对于资产贡献重要性排名


未来又会如何?


2017年已经过去十个月了,想必富人 44 26448 44 11867 0 0 1887 0 0:00:14 0:00:06 0:00:08 2333的资产配置又会有新的变化,尽管我们无法时时的掌握具体数据,但可以用富人思维揣测一番。


投资传奇加哲学家索罗斯曾经说过,真正要赚的其实是泡沫的钱。泡沫的形成其实是一种预期加上自我强化机制,比如特朗普上任时,对于他的施政预期、放松金融监管预期让美股大涨。而美股的大涨又加强了上涨的预期,并令更多参与者入市,继续推动这种预期,最终成为一个自我强化的正循环。


正向循环和负向循环其实一样,当越来越多的人预感股市难以为继的时候,就会卖出手中的股票,股市从上涨转为下跌,随着下跌的逐步扩大,人们的预期更加悲观,抛售的人也开始增多,最终就变成逆向循环。


这两个过程常常处于卡尼曼所言的非理性,即过于乐观导致的过高上涨,过于悲观导致的过快下跌。对于高净值人群来说,他们常常是在乐观情绪渐浓时,逐步减仓,在悲观情绪增多时逐步加仓,始终在非理性中保持着一份理性。


对现在而言,不同地区的市场有所不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股市,在暴哥眼中越来越接近调整,楼市也是这样,因此或许高净值人群会逐步的扩大现金及等价物的比重,降低股市和楼市的比重,而股市的降低比例或许又要高于楼市;


而我们亚洲市场,可能从趋势上来说和欧美发达国家整体类似。但就局部结构而言,股市的降低幅度要低于欧美国家,楼市的降低幅度要高于欧美国家。


那么中国呢?


从市场各方面博弈的现状来看(包括政府、投资者等多方力量),股市目前是相对比较乐观的,因为各方做多的情绪和力量更浓,更容易形成一致性的预期和合力,不过这个合力会随着股市的上涨而逐渐衰减,从过程来看,如果上涨不快,那么慢牛走起,时间拉长绝对是好事,如果太快那么对谁都不是好事,离场的日子也就越快到来;


而楼市(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显然多空博弈激烈,这种情况下,短期而言,楼市除了潜在的稳定和下跌,基本看不到合适的买点。


此外,随着利率的走高,人们对于持有现金和固定收益率产品的偏好,也会让资金进一步向这两方面流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