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光明日报整版聚焦!山东大学: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

2017-09-01 山东大学


编者按:

2017年9月1日,光明日报“砥砺奋进的五年 迎接党的十九大特刊”推出山东大学专版,整版报道了十八大以来山东大学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的新发展新跨越,聚焦山东大学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的实践、成就和足迹。



光明日报整版


彰显文化育人特色   服务立德树人根本


山东大学党委书记 郭新立

山东大学校长 樊丽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考察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既深刻阐明了中华文化发展繁荣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也为高校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化血脉,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基本遵循。


近年来,山东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增强“四个意识”,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扎根齐鲁大地办社会主义大学,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创新的大学功能和孔孟之乡、学科综合、文史见长的先天优势,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大学文化育人功能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34 31856 34 10867 0 0 2487 0 0:00:12 0:00:04 0:00:08 2487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近年来,山东大学积极整合人文领域学术力量,扎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组建儒学高等研究院,牵头成立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着力打造儒学研究重镇,精心办好《文史哲》《周易研究》《民俗研究》等人文期刊,产生了《两汉全书》等一系列标志性研究成果。山大牵头推动实施“全球汉籍合璧”重大文化工程,发起组建“全球汉学联盟”,着力推动全球汉学研究,参与主办“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致力于推动世界不同文明开展对话。2015年成功举办有“史学奥林匹克”之称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这是大会115年来首次走进亚非拉国家。山大还牵头承办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致力于推动世界儒学研究与发展,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提升文化内涵品位。山东大学推动实施文化建设工程,着力守护大学传统、弘扬大学精神、构建大学制度、美化校园环境、丰富师生活动、创建文明校园,努力营造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良好教育生态。山大加快以《山东大学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充分利用校史馆、博物馆、中华文化体验馆等文化展馆资源,搭建校园文化宣传展示平台。山大还打造“尼山国学大讲堂”“文学大讲堂”“齐鲁大讲坛”“山大日记”为代表的一批高端文化活动品牌,培育组建一批学生精品社团,积极营造健康进步的校园文化氛围。


凸显文化育人特色,服务立德树人根本。山东大学创办了尼山学堂,培养传承、研究、创新和传播中国古典学术的高水平专门人才。大力实施通识教育,构建了“三层次、七模块”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华传统文学修养》《中华民族历史与精神》《中国审美文化史》等一批特色课程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山大建设了国内高校首家集成式中华文化体验馆,系统开展“中华文化体验与教育活动”,有效提升了中外学生的人文素养。此外,山大试点探索本科生社区书院制,引导激励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光明在前,使命在肩。面向未来,山东大学将不忘初心、奋发有为,抓住“双一流”建设的重大契机,植根齐鲁文化沃土,切实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语言学家许嘉璐与山大学生亲切交谈

山东大学校园一角

山东大学校园内的孔子像

毕业生与山大校园内闻一多雕像合影

留学生从山大校园内“八马”雕像处走过



为天下储人才 为国家图富强

——山东大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诲立德树人


赵秋丽  李志臣  辛文


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南大门,硕大的校规石上镌刻着“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无声地提示着每一位山大人,要有“为天下”“为国家”的责任意识,要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使命担当,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


7月7日,山东大学成仿吾英才班在济南开班,30名“小青马”成为首批学员。成仿吾英才班的设立,就是让“小青马”们通过制度化培养,更快更好地成长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让美好的个人梦与伟大的中国梦同频共振。这是山东大学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成果之一,也是山东大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谆谆教诲的重要实践。


勇担助力国家战略的历史责任


今年9月举行的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将由山东大学承办。儒学的故乡赋予山东大学天然的禀赋——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的自觉。


文史见长,从来都是山东大学最为鲜明的办学印记。2002年文史哲研究院成立,让山东大学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在体制机制上走在全国最前列。2012年,借全面启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东风,文史哲研究院提升为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大学始终如一地自觉担当着国学研究者的重任。令人惊喜的是,如今山东大学不懈地坚守与国家战略相契相合。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在曲阜,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2014年,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


山东大学牢记总书记嘱托,勇于担当进取,扑下身子实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阐发所获甚丰。山大学者完成了国家重大课题《清史》编纂的多个项目,推出了大型著作《两汉全书》《百年易学研究菁华集成》《山东文献集成》《杜甫全集校注》,目前正在陆续出版大型丛书《子海》,已经启动重新校注《十三经注疏》和“百年儒学研究精华系列”工程,并与多所国际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推进全球汉籍合璧与传播工程。其中,由山大三代学人历时36年完成的《杜甫全集校注》荣获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国学成果奖。


山东大学连续参与举办四届尼山论坛,并承办了素有“史学奥林匹克”之称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为促进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力与话语权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这样的学术平台把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崭新的发展面貌呈现给世界。


潜心打造“以文化人”的山大样本


从立德树人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山东大学紧紧抓住这个根本,让学习的整个过程都蕴含着文化的力量,让知识积累和创新实践都积淀人生的学问。


山高人为峰。山东大学在人才培养上构筑了两座高山,理科看泰山(学堂)、文科看尼山(学堂)。


以孔子出生地尼山命名的山东大学古典学术人才培养实验班——尼山学堂,经过5年建设,在实践与教学、思想道德政治教育等各方面成绩突出,走在了国内最前沿,是山东大学拔尖人才培养的特色区、优势区和示范区,成为山东大学的又一张名片。2014级本科生李举创的论文《论王羲之的书法》,用文言文撰写,角度新颖,有理有据。语言学家许嘉璐先生阅后大为称赞。成立于2010年的泰山学堂,到今年毕业生共计292人,其中275人选择继续深造,为别样精彩的人生积聚更强前行的力量。可以说,“两山学堂”堪称山东大学本科教育成果展示的浓缩版。


近年来,山东大学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2016年的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上,一只机械臂“手”执毛笔写出了板板正正的毛笔字,引起了所有参观者的好奇,最终夺得大赛金奖。这个名为“Dobot机械臂”的项目是由毕业才两年的山东大学校友刘培超开发的。他说:“非常幸运的是,基于山大非常优良的制度,让我们所学的知识能够在学校里面得到充分的实践。”


东方智慧的魅力穿越古今,山大先贤的精神写就青史,创新实践的活力印证时代……山东大学的思考与实践,正是来自于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的深刻理解。


探求契合时代血脉的价值基因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始终是高校的一个根本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办学根本。山东大学自觉增强政治觉悟、提高政治站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方面走在了前列。今年6月,山东大学率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独立设置了“党的建设”二级学科,这是继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首批全国重点马院之后的又一重大突破。这一举措是山东大学在发挥自身学科优势上迈出的实质性步伐,更是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会议精神的主动担当作为。


在山东大学,思想政治课堂与思想政治工作是互融互通的。肇始于2001年的山东大学通识教育改革,除了将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到德育教育中,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总数达到218门的基础上,坚持把课堂教学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艳玲教授主持的“知识—方法—境界”教改实践,通过“经典背后的故事”宣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不仅“授人以鱼”,而且“授人以渔”,入选2014、2015年教育部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项目。


关照现实、破解难题、服务人民,山东大学从未忘记初心。广西平南县矿区多年开采形成了“岩溶地区凹陷开采矿坑涌水”的世界性难题,严重影响了周边生态环境,直接损失达15亿元人民币。2015年他们到山东大学土建学院岩土中心求助,岩土中心成立了攻关小组,并把“党支部建在工地上”。在党支部书记李海燕的带领下,仅用一年时间,就成功封堵了矿坑最大出水点。今年平南县遭遇42年来最大降雨量,矿山安全生产、一切正常,有效保护了周围的生态环境。项目小组以临时党支部为统领,凝聚意志,克难攻坚,让党旗飘扬在科研项目的工程一线。




数读山东大学


五年来共招收本科生50340人(年均1万余人),研究生30045人,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截至2017年1月,进入世界ESI前1%排名学科数达16个,其中数学、材料、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前1.5‰,化学学科进入ESI前1‰


五年来共获批 192 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其中重大项目 14 项。入选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数量 项。


2016年山大SCIE收录论文3998篇,收录数列全国高校第 位。


成功举办了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这是大会115年来首次走进亚非拉国家。90个国家(地区)2700多名中外学者注册参会,载入国际学术史册,创造了大会举办以来在注册参会国家数量等多方面最高纪录。




我看山东大学这五年


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创新创业


孙丕恕

浪潮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


百余年来,山东大学扎根齐鲁文化沃土,始终秉持“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坚持立德树人,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才学出众且质朴厚重、勤勉务实的山大人。齐鲁文化和山大学风也滋养了我脚踏实地又勇于追求的品格,我将其带入了我的职业生涯和工作环境。


最近这五年来,山东大学敢为人先,发起成立了“2025创新创业联盟”,首创创新转化学科,创建国际创新转化学院和创新创业学院,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等,一件件创举让人耳目一新,成为高校践行国家战略的引领者。相信山东大学将一如既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更多优秀的创新人才,能在全球化发展形势下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贡献更多力量,也能早日实现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



内容来自光明日报

图片/杨云雷 刘梦冬

编辑/董旭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完整报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