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专题纪录短片《潘承洞》:斯人已去,风范长存
1950年,苏州桃坞中学的教室里有些喧闹。老师正为一件事感到不可思议,班里的一名学生,发现了著名数学教材《范氏大代数》中的一处错误,并给出了修正的答案。这名学生叫潘承洞,他已经感受到了解决数学问题的快乐。
不久后,潘承洞考上北大数学力学系,师从闵嗣鹤,学习数论。
潘家璞(潘承洞侄女):
(潘承洞)暑假寒假有的时候要回苏州的,他姐姐有的时候跟我讲起,你看他穿了不一样的鞋子就出来了,满脑子都是数学。
1953年,大数学家华罗庚开办了一个“哥德巴赫猜想”讨论班,潘承洞在这里认识了王元与陈景润。华罗庚说:“哥德巴赫猜想真是美极了,现在还没有一个方法可以解决它。”这样的美,深深吸引了潘承洞。
毕业后,潘承洞被分配到山东大学。深夜里,常有人看见一个瘦高的身影,急匆匆跑进数学系教室。他后来回忆说,“那段时间,梦里常会浮现出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问题,灵感一旦出现,就再也睡不着,只能跑去教室,彻夜工作。”
1742年,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了一个猜想,也就是“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猜想在后来的两百年里,进展缓慢。但在1961年的山东大学,潘承洞在给王元的信中,竟然提出了一连串惊人的方法,将极大推动猜想的证明。
王元教授不太相信,说你这个把世界上没解决的“1+5”问题,你解决了,不相信。
1962年,潘承洞发表了“表偶数为素数及殆素数之和”的论文,也就是著名的“1+5”命题。
一年后,潘承洞与王元分别证明了“1+4”;又过了三年,在这个基础上,陈景润做出了划时代的“1+2”。
彼得·萨那克(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沃尔夫奖与邵逸夫奖得主):他们都师从华罗庚。同样的学派和导师,教导了潘承洞和陈景润这些年轻人,在素数理论中取得了这些里程碑式的结果。
1982年,潘承洞与陈景润、王元一起,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86年,他成为山东大学的校长。
在数学论证中,开疆拓土。在工作中,他主持了山东大学威海校区的建设。在证明中,常有跳跃式的远见,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看到了数论在密码学上的应用。
今天,密码学已经成为保护信息安全的核心力量。潘承洞还看到了数学在金融领域的作用。1993年,金融数学家彭实戈发现了期货市场上的潜在危机。
校长的工作异常繁忙,但在他的心里,似乎总有一个随时可以进入的特殊空间。
不管多忙,他始终在指引自己的学生,去完成自己未尽的方向。
Peter Sarnak:
We of course wrote some papers around conjectures that are now studied greatly, and our results still stand as the cutting-edge results in a certain direction. The new generation, thanks to people like Jianya, are advancing the theory.彼得·萨那克(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沃尔夫奖与邵逸夫奖得主):我们(刘建亚和萨那克)合作了一些被广泛研究的论文,并取得了现在看来依旧处于最前沿的成果。以刘建亚为代表的新一代人,正推动着数论的进步。
数论之路,异常艰难,也异常优美。
The field of analytic number theory has a great tradition in China in the 20th century and the 21st century. The names of Hua, Pan, Younger Pan, Chen, Yitang Zhang, Jianya Liu, have impacted the subject greatly.
数学之美,无法言喻,但它能让我们理解世界,也让我们了解自己。
Peter Sarnak:
I think in terms of the tradition in classical analytic number theory which is, to me, one of the greatest subjects, China is still absolute leader, and Shandong in particular.彼得·萨那克(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沃尔夫奖与邵逸夫奖得主):在我看来,经典解析数论是最伟大的学科之一,中国,尤其是山东大学,一直是绝对的领导者。
素材来源 | 数学学院
编辑 | 孙彤慧
责任编辑 | 蒲帅
审核 | 林竹 冯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