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创作从来没有公式可循。” | 葡萄牙绘本作家Isabel Minhós Martins独家专访
100+全球童书创作者采访计划
第84位
Isabel Minhós Martins凭借作品Don't Cross the Line!
荣获2017年德国古斯塔夫·海涅曼少儿图书和平奖
(Gustav-Heinemann Friedenspreis Prize)
01
从艺术学院到橘子星球
Q:您毕业于里斯本艺术学院的传媒设计专业,在学生时代或许接触了很多图像和插画。我很好奇,您是如何成为一名童书作家,开启写作事业的?
Isabel:我与橘子星球出版社(Planeta Tangerina)的联合创始人玛达莱娜·马托索(Madalena Matoso)和贝纳多·卡瓦略(Bernardo P. Carvalho)在高中同窗了一年。我从小就大量阅读和写作,所以高中那会儿总想着进入大学后要学习文学或新闻专业。
后来我上了艺术课,非常喜欢。课上所学的一切和我平时熟悉的内容截然不同。学习艺术时,我感觉像是自己大脑中的其他区域在运转着。
Planeta Tangerina出版社的几位联合创始人
Photo by David Clifford
不过我没有什么创作艺术的天赋,也很确信自己不知道如何画画,它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然而我当时舍不得朋友们,并且喜欢艺术传媒的某些方面,比如可以设计项目等等,所以我最终还是决定去里斯本艺术学院上学。
我一直深爱童书。随着年龄增长,我也会读其他类型的书,比如小说、散文、诗歌等等,但我始终没有放下童书。哪怕成年后,读童书对我而言依然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上大学时,我去参观了博洛尼亚插画展。那时候我忽然意识到,自己童年时读过的那些书,和在插画展上见到的作品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沟壑。尽管葡萄牙有绘本,但那些绘本中的图文之间似乎总是存在着“冲突”——文字往往更重要,插画不过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于是我想,我可以试着创作一些图文关系更和谐、彼此相辅相成的绘本,这就是我开始绘本创作的初衷。
Storyland图书馆收藏的Isabel的代表作
Q:迄今为止,您已经有二十多年的绘本创作经验。写绘本时,您通常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
Isabel:因为前期已经阅读了大量的绘本,其实创作绘本对我而言不太难,或者说,我在运用绘本这一门“语言”时感觉很自如。
难的是如何追求创新,而不是重复已有的内容。身为创作者,必须保持耐心,留意市面上现有的书籍。同一主题的书肯定已经有很多了,所以要寻找不同的切入视角,确保有新的内容可探讨。
创作绘本的另一个挑战在于:精简文字。我非常热爱写作,也常常能写出漂亮的句子和段落。然而写绘本不同于写小说,有时候对着那些文字,我会开始思考,此处有插画来表达同样的意思了,所以我得删掉这些文字。总之,在写作时,得做好心理准备进行这样的修改。不过我现在对这个已经习以为常,不再会因为删减文字而感到痛苦了。
绘本的成品是整本书,如果拿做菜作为比喻,文字和插画都是这道菜的配料。
此外,我也尝试创作能够触及所有读者的书,而不只是写给孩子的书。当孩子对一本书感到困惑时,理应有一位家长或是其他成年人去帮助他/她,共读这本书。我曾经读到过一位作家写的一段文字,说得非常好:
“很多书只有在孩子和成人共读时,才是真正被读完了的。因为孩子能够看见大人看不到的细节,反之亦然。”
Isabel在葡萄牙北部的公立学校做讲座
02
诗是世上最大的谜
Q:您刚才提到自己从小就对阅读和文字深怀热爱。那么您童年最喜欢的书有哪些?有自己喜爱的作家吗?
Isabel:我小时候很喜欢读的一本书名叫《森林》(A Floresta),是葡萄牙著名诗人和作家索菲娅·德·梅洛·布雷内尔·安德雷森(Sophia de Mello Breyner Andresen)写的。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11岁女孩伊莎贝尔的故事,和我同名。很巧,读这本书时,我也恰好11岁。
索菲娅·安德雷森作品《森林》(A Floresta)
封面图片由Isabel提供
伊莎贝尔住的房子周围有一座美丽的花园。她在花园里玩的时候,遇到了森林里的一个小生物并和它成为了朋友。
这个故事有关我们小时候想象中的世界,或许因为我和主角同名又同龄,我感觉自己在读的时候真的完全沉浸在了故事中。另外,我也喜欢其他很多葡萄牙作家和诗人。我的姑妈/姨妈说,我小时候总是会脱口而出各种各样的诗句。
Q:您现在还写诗吗?我阅读您的作品的时候,感觉其中不少句子都充满诗意。
Isabel:确实带着诗意,我不确定自己的作品被翻译成中文后,读上去是否也是如此。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太好了。
不过我认为,诗歌不是一个人自主选择或决定去写的东西,它是随着写作而自然发生的。有时候我写的不是诗,但它却渐渐变得读起来像诗。
我热爱诗歌,人们试图通过诗歌去理解周围的世界,诗歌也将我们带向事实,这令人感觉不可思议。究竟什么是诗呢?在我看来,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谜”。
《时间流逝》的一个跨页上
用头发和视力的变化来诗意地诠释时间的流逝
Q:两年前您曾在一次文学节的对谈中,提到自己在创作绘本时,不仅会考虑孩子,同时也想着家长和老师等等。您试图创造一个“会和点”,使得成人与儿童可以在绘本中相聚和交谈。这是否是您创作绘本的原则?距离那次对谈过去了两年多,关于童书创作,您产生了什么新的理解吗?
Isabel:我写作的时候,脑海中通常没有所谓既定的规则。但我会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一本书是否对我有意义。
内心深处,仿佛始终有一个声音在提醒我,创作的内容必须具有“普适性”,面向所有读者,而不是特定的某一位或某个年龄段的孩子。
如果我是为品牌服务,比如教育服务部门希望我为6至9岁的孩子创作一本书,以传递一些信息,那就另当别论。这种情况下,我会遵循要求。然而为橘子星球创作自己的书时,我没有这种限制。相反,我尽力变得更开放。作为创作者,不要自我设限,否则会失去原本能够建立的联结,保持开放性非常非常重要。
Isabel在葡萄牙中南部的
阿连特茹(Alentejo)省公立图书馆做讲座
Isabel和Bernardo在葡萄牙沿海小镇
伊尔哈沃(Ílhavo)公立图书馆做讲座
03
爱是改变的原动力
Q:您有一本十年前出版的绘本,名叫《追鸟的男孩》(The Boy Who Loved Birds),它的中文版去年上市,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是本新书。您能否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内容?
《追鸟的男孩》荣获博洛尼亚童书展的特别推荐
也是葡萄牙“国家阅读计划”的推荐图书
Isabel:这个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名叫里卡多(Ricardo)的小男孩。他出生在一个濒危的星球上,那里充斥着生态问题、能源问题、生物多样性危机等等。里卡多非常有环保意识,尽自己所能地爱护星球,例如坚持回收利用废物、骑车出行、随手关灯等等,为他人树立了榜样。
起初,里卡多每天坚持践行环保理念
接着,里卡多忽然发现周围的人都对环保满不在乎,自己也渐渐心生厌倦。他想:既然大家都不愿意保护环境,我也没必要在乎。于是他一改自己从前的举动,感觉生活好像变得轻松了。
直到有一天,他去森林里散步,瞥见一只小鸟从眼前飞过。他一眼爱上了那只鸟,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研究,想了解更多有关这种鸟的信息,比如:它吃什么?天敌是谁?它生活的环境里还住着其他哪些动物?读者能和里卡多一起认识到,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
让里卡多和Isabel都为之着迷的翠鸟
我想这本书的主旨在于,爱是了解事物的原动力。就像我们一旦爱上了一个人,也会希望了解和那个人有关的一切,所有的细节都变得重要起来。
这本书中的故事也是如此,当我们爱上了大自然中的某样事物,会发自内心地渴望了解有关其栖息地、生态系统、食物等相关内容。所以这本书也是关于大自然中的各个元素是如何相互联结的。
里卡多因为热爱而关心与翠鸟相关的一切
Q:这本书是为了引起读者对环保的关注而写的吗?我知道您平时一直非常关注环境问题。
Isabel:确实如此。创作这本书的时候,我是抱着这种想法的。我通常不会带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去创作。但那时候,我特别想通过这本书传递环保的信息。
我有很多朋友是生物学家和鸟类学家,多少有些受了他们的影响。我曾经看过一位鸟类学家的采访,他的经历与这本书中男孩的故事非常相似。因为他对鸟类特别感兴趣,很自然地就十分关心环境。有时候,你只需要爱上什么事物,就可能可以解决一些问题。
“内驱力”伴随热爱而生,里卡多重拾了环保的理念
正如我们一开始谈到的,如今很多孩子与大自然脱了节。假如他们没有关于身处大自然中的美好回忆,比如在河里洗澡,和朋友们去森林里玩耍,感受四周的气味等等……他们就感受不到对于大自然的爱。因此我们也就很难说服他们去改变想法和行动,这时候“爱”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Q:不同于很多直白而略显“说教”的环保主题绘本,您在这本书中,采用了更有趣也更有效的呈现方式,对比了里卡多遇到翠鸟前后的心态变化。您是一开始就想出了这种情节设定吗?
Isabel:是的,我最初就在思考人们的心态会如何发生转变。所以有关里卡多的这一细节,首先出现在了脑海里,接着我才开始构思故事。
我想每个人都体会过那种感觉,当我们觉得周围没有人在乎自己关心的问题时,就一心想放弃。所以里卡多的这种心态是贴近读者的。另外一点相信也令读者感同身受——如果你爱自己养的狗或猫、后院里的树或是喜欢去沙滩,你就会关心你所爱之物的一切。而只要你留心,大自然中总会有你热爱的事物。
Q:作为读者,这个对比让我产生了共鸣。无论是对于成人还是儿童而言,“内驱力”都不是直接能够教会的。当一个人发现了他/她真心喜欢的事物时,自然就会发展出内驱力。这也是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具有启发性的地方。您在创作这本书时,是否遇到了什么挑战?
Isabel:我喜欢翠鸟,觉得它非常漂亮,所以在写这本书时阅读了大量有关翠鸟的文章,边读着这些文章,边想着要在书中加入很多关于翠鸟的细节。但我突然意识到这并不是这本书的创作初衷,这种内容应该写成另一本书,比如科普类读物。
对于小读者而言,这本书应该作为铺垫,先于科普类读物阅读。这就像是你去学校,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如果老师能够将新知识与你本身的兴趣和已知内容产生关联,学习就变得更容易。
最初的里卡多,因为自己成为他人的榜样而感到骄傲
04
创作有温度的非虚构作品
Q:除了我们刚才讨论过的故事绘本,您还写过很多解释抽象或复杂概念的绘本,比如《时间流逝》(As Time Passes)中涉及了时间的概念。提到为儿童创作绘本,不少作者通常或者自然地会从写故事开始。您是怎么想到创作这种偏抽象的绘本的?
哲思绘本《时间流逝》展示了时间的“魔法”
Isabel:我产生创作《时间流逝》这本书的灵感是源于一次雨后的经历。那天我的孩子们在街上玩,当天早晨下了很大的雨,所以街道上留下了大水坑。孩子们骑着自行车,开心地围着水坑转圈。
第二天,我们回到了原地,水坑却不复存在了。女儿问我,那些水坑到哪里去了?
她的提问让我陷入了思考:事物消失之后,究竟去了哪里?于是我开始构思一本书,名叫Where Do We Go When We Disappear?(暂译《我们消失后去了哪里?》)与此同时,我也在酝酿《时间流逝》的内容,因为时间会改变事物。
滑动查看Where Do We Go When We Disappear?内页图
几天后,我去看望母亲,当时她正在做洋葱。我看着那些洋葱的颜色逐渐变得透明,想到这又是一个证明时间会带来事物变化的例子。接着我就开始留心并收集诸如此类的生活细节,创作这本书的想法也开始不断成型。
每个人都喜欢故事,但我觉得书籍未必都要以故事的形式去呈现,或者说故事不一定是一本书的核心,只是专注于概念也可以。我们在看插画时,也会基于当中的人物和地点去构建故事。
你刚才提到这本书有些“抽象”,确实如此。有时候在创作绘本时,我试图将概念或者灵感具象化为文字的形式。
抽象和我们前面提到的自由和开放的思想有关。读者可以根据自己读到的句子去联系生活中的实例,所以这本书充满了开放性,我也期望着这本书始终保持开放性。
用食物的变化展现时间的流逝
Q:除了独立为绘本创作文字,您也经常和其他人合著书籍,那些作者往往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比如,您和我们早些时候采访过的Ana Pêgo合著了环保题材的非虚构作品《海洋塑料:一个入侵物种》;还和神经科学专家、哲学家与心理学家合著了《到里面来!》,探索人类的大脑。您创作的非虚构作品,读上去没有百科全书的感觉,不仅不枯燥,还充满了趣味。您是怎么创作这类非虚构作品的?
《海洋塑料:一个入侵物种》
(Plasticus Maritimus: An Invasive Species)
记录了海洋环保工作者的真实故事
获得了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的推荐
《到里面来!》
(Inside: A Guide to Exploring the Brain)
由神经科学家、脑科学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共同创作
是一本有关思维、记忆和情感世界的“大脑说明书”
Isabel:正如我前面提到的,我喜欢在绘本中保持开放性。如果要通过绘本传播特定的知识,我会更倾向于创作非虚构作品。比如,我之前想了解有关大脑的知识以及和思想、情感相关的内容,我就基于自己的研究或是通过阅读他人的研究去进行创作。
对于非虚构作品,我们也可以采取更诗意、更感性的方式去触及主题,将信息和实例、我们的记忆以及发生在周围人身上的事情联系起来。
红、蓝、黑三色的线条插画增添了轻快活泼的感觉
我始终在尝试创作更有“温度”的书。我想,通过这样的处理方式,这类主题的作品会更吸引读者。
在阅读这本书时,读者并不仅仅是在了解大脑各部位的名称或事实,他们读到的,是和感知、情绪以及和他人联结相关的内容。
《到里面来!》分享了有关大脑的“值得思考的10个观点”
我觉得有关非虚构作品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不是这些问题的专家,只是对它们充满好奇。我想知道当我们感到害羞、坠入爱河、拥有新鲜体验时,我们的大脑和身体里发生了什么变化等等……
所以我们在书的一开篇就写明了,我们是因为对这个主题感兴趣,才把自己的发现写进了书中。这种发现,既包括和主题相关的事实,也包括学习这个主题的经验。我觉得读者在阅读这本书时,也会被这样的热情所感染。
Isabel为撰写《到里面来!》所搜集的资料和做的研究
https://blog.picturebookmakers.com
Q:我目前读过十余部您的作品,它们给我的共同印象是:多元、层次丰富和富有创意。您会用怎样的关键词去概括您自己的作品呢?
Isabel:这个问题非常难回答。我会说,开放性,有时候带着一些诗意。最后一个是富有挑战性。我现在得把这三个关键词写下来(笑)。
一键开启哲思之旅
从书中感受自然的力量
博洛尼亚童书展特别推荐
环保题材佳作
海洋生物学家的真实故事
有温度的非虚构作品
大脑说明书
直达「童书研究所」电台
收听更多播客节目
🎧
本文作者 Jocelyn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