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水这个大宗祠“威水”,人民日报等央媒实地采访!

→点击蓝字关注 三水发布 2021-07-07


“陈氏大宗祠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2013年重修竣工并对外开放,不管是本地人,或是外地人,都可以到祠堂里感受祠堂文化、本地文化、红色文化。”陈氏大宗祠内,守祠人陈达荣为央媒采访团介绍祠堂情况。


8月23日,由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社、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央媒记者组成的采访团到三水区白坭镇开展实地采访,深入了解三水“祠堂+文化”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下基层、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的作用。



兼容并蓄 陈氏大宗祠打造服务基层新阵地
在陈氏大宗祠内,看着《陈氏宗谱》,有采访团成员表示:“有族谱是真的好啊,能清晰地反映历史发展进程。”据悉,长达145米、合共17册的《陈氏宗谱》完整地记录了700多年来,陈氏族人在白坭西江边繁衍生息的全过程以及规范家族道德秩序的族规、族约,为研究几百年来农村基层治理提供了珍贵的范本。


陈氏大宗祠内,守祠人陈达荣为央媒采访团介绍《陈氏宗谱》。


“目前,陈氏大宗祠建设了宗祠文化馆、家风家训馆、名人馆等场室,还将‘市民学习中心’延伸,在陈氏大宗祠建设基层乡村图书馆和‘学习天地’,并在萃庆堂的基础上,变身为面向社会开放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扶持培育了包括乒乓球协会、书画协会、曲艺协会等13个文体协会,协会会员总数超过400人。”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陈氏大宗祠内,陈氏大宗祠守祠人陈达荣带央媒采访团来到2020陈氏大宗祠第九届暑期夏令营书画培训现场。


近年来,陈氏大宗祠积极探索祠堂功能的蜕变,将祠堂打造成基层善治阵地、文化集散阵地、传播新时代先进文化的阵地,在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下基层、乡村文化振兴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三水众多祠堂中,白坭陈氏大宗祠是当之无愧的扛鼎者。
“和其他地方相比,陈氏大宗祠的一大不同就是365天都对外开放,不仅仅是进行宗族活动,而是把外地人也联系进来。我觉得这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一个好的切入点,也是宗族内部文化向外传播的一个好的实践。”人民日报记者郑海鸥说,这对基层治理来说有很大的好处,也能提供更多的好经验、好点子、好做法。


以文化为魂 “祠堂+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祠堂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符号,三水以保存有大量祠堂而闻名,区内共有400多座祠堂,保存完好的有近200座。
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近年来,三水启动了“祠堂+文化”——乡村振兴中的基层文化发展模式创建工作,通过“1+4+N”创建模式,对已建成的30个祠堂示范点进行硬件的升级改造,使之功能活化拓展,承载村史馆、乡村图书馆、文体活动场馆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实现文化聚民、文化悦民、文化惠民。


陈氏大宗祠内,守祠人陈达荣为央媒采访团介绍祠堂。


所谓“1+4+N”,依托祠堂打造1个阵地,按建成1个村史馆、打造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场所、开展1系列民俗文化活动、打造至少1支文艺队为标准必须配备4个要素;N为自选项目,N个文化元素包括图书阅览室、文化室、数字服务能力、文化服务人员、文化志愿服务队、公益电影播放等。
2019年2月,“祠堂+文化”入选第三批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名单。
平时到宗祠内读书、看报、唱曲、练习书法、健身,已成了周边群众的日常文娱消遣。”上述负责人表示,作为全省乡村振兴县区级试点,三水将祠堂阵地导入乡村振兴,通过实施“祠堂+文化”创建,为古祠堂注入更多的新动能。同时,通过开展文化服务下基层等相关活动,以展览、讲座、阅读营、民俗文化活动等形式,丰富活跃村居一线基层群众文体生活。


往期内容




1、三水这个“广东第一村”的一砖一瓦竟隐藏着大玄机!

2、事关秋季开学,官方明确了!

3、“城市三水”谱新篇:乘势而起,共谋高质量发展





资料:佛山日报周传勇

编辑:佛山新闻网

审校:陈文钰、麦丽敏、李细妹

了解更多三水新闻资讯,您还可以关注@三水发布微博,或下载“南方+”手机app并关注三水频道。


来个“赞”、点“在看”,转发横冲分享给更多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