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预案没通过?再来!国风塑业再次拟建PI膜项目

2017-08-17 CARL unima薄膜新材网


8月16日,国风塑业披露,为发展高端功能膜材料,公司拟自筹资金1.79亿元投资建设年产180吨高性能微电子级聚酰亚胺膜材料项目。


项目拟建设2条聚酰亚胺薄膜国产生产线,年产聚酰亚胺薄膜180 吨。项目建设期为1.5年,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9000万元,税后利润2000万元。



这不是国风塑业第一次发布电子级聚酰亚胺膜项目预案。


2016年11月,国风塑业曾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27亿元,全部用于高性能微电子级聚酰亚胺膜材料项目和高性能材料研发与应用研究中心项目,项目建设期36 个月,预计达产后年产聚酰亚胺薄膜 790 吨。



但该次预案并没有被通过。


2017年1月,公司以现场结合网络投票方式召开2017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经股东现场和网络投票,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相关议案未获得股东大会通过。



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相关报告,2015 年全球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产能约为 10,050 吨。


聚酰亚胺薄膜主要供应厂家有杜邦、日本钟渊化学、日本宇部兴产、韩国 SKC、台湾达迈等五家公司,它们占据全球9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与全球市场需求相比,产能有较大的缺口。国内聚酰亚胺薄膜生产厂家以电工领域产品为主,柔性覆铜板用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约 85%需要依赖进口。


2015 年我国聚酰亚胺薄膜消费量约 8,045 吨,销售市场规模约60.4 亿元,但国内 PI 薄膜厂家产能仅为 3645 吨。


细分来看,我国的低端电工级聚酰亚胺薄膜已经基本满足国内需求,而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超过 80%依赖进口,更高等级的 PI 薄膜则仍处于空白领域。


根据西南证券研究报告《聚酰亚胺材料—产业化和进口替代逐步加速》,我国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需求约为 5,000 吨,市场容量超过 50亿元,其中 FCCL 约消耗 3,000 吨,轨交、航空航天和微电子封装等领域的聚酰亚胺薄膜总需求约为 600-800 吨。国内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厂家产能远低于市场需求,替代进口的市场空间巨大。



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9月23日,同年11月1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0859。


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单位有薄膜一分厂、二分厂、三分厂、电容膜分厂, 注塑厂和复合材料分公司,以及全资子公司芜湖国风塑胶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国风木塑科技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宁夏佳晶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形成以塑料薄膜为主,木塑新材料、工程塑料和蓝宝石为辅的规模化生产格局。


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570.4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00.4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9%。


 


 


报告期内,公司年产3.5万吨BOPP薄膜生产线开始搬迁,二期项目全面铺开;成功开发50μm热封型标签膜、12μm无底涂剂BOPP预涂基膜、包覆共挤木塑新材料等多个高附加值新品,主持制定的两项行业标准已正式通过工信部批准发布。

继电容膜项目、预涂膜项目顺利投产后,公司继续积极谋划电子信息用的高端功能膜材料项目,推动公司的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unima新材网


猜你喜欢

● 国风塑业押注“黄金薄膜”折戟,产业转型升级遭挫

● 国风塑业:拟募资9.27亿元进军PI膜,推动业务转型

● 透明PI,让原本关系亲密的韩国Kolon和SKC产生隔阂


为中华膜企之崛起而奋斗


上周热文

● 玻璃都这样啦,还要窗帘干啥

● 一张图看懂苹果2017供应商

● 斯迪克新材拟A股上市,石墨烯导热膜产业园开建

● 又一导电膜企——宝兴威新三板上市,主攻纳米银方向

● 说一说,国内3家通过收购跻身窗膜市场的膜企


不妨看看


一起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