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来了!从今天开始,持续40天……


一年中最“热辣”的日子来啦!

那就是

三!伏!天!



今年的入伏时间是7月16日(本周四),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就要到了,

而且,今年三伏天长达40天!





2020年三伏天时间:共40天


初伏7月16日至7月25日,为10天;中伏7月26日至8月14日,为20天;末伏8月15日至8月24日,为10天。

你没看错,
今年三伏天从7月16日起,
长达40天的加长版!!


 8月24日才出伏啊!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从整个三伏期间看,最高温大致出现在7月中旬后期和8月上旬中期。




入伏,意思是进入“三伏天”
标志着一年中气温最高
且潮湿闷热的日子来临了


四川新闻网 张燃/摄 


就今年而言

初伏7月16日至7月25日,为10天

中伏7月26日至8月14日,为20天

末伏8月15日至8月24日,为10天

 

四川新闻网 张燃/摄 


“夏至三庚数头伏”

每年入伏时间不尽相同

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

初伏为10天

中伏为10天或20天

末伏为10天


四川新闻网 张燃/摄 

 

三伏天的“伏”一般指“伏邪”
即所谓的“暑邪”
“伏”也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
夏季炎热,尤以三伏为盛
人们在伏日常有避暑之举

四川新闻网 张燃/摄 


三伏养生 重“养心”过度贪凉易伤身


虽然说“三伏”期间,高温、高湿“超长待机”,十分难熬。但是,老祖宗的经验告诉我们,切不能在此时过度贪凉,越是热的时候越要有所节制。


人们都能感受到,入伏以后虽然有的地方气温并不是特别高,但湿度加大,出汗增多。而大量出汗容易引起心的气阴损伤,从而更容易受到暑湿邪气的侵入,因此在“三伏”期间的养生要特别注重“养心”。


四川新闻网 张燃/摄 


比如,有条件的话中午尽量要小憩一会儿,保持下午的精力旺盛;也可以在清晨或黄昏适当做一些户外活动,帮助放松肌肉、骨骼。


四川新闻网 张燃/摄 


此外,三伏期间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虽然天气酷热,但反而不能在此时贪凉。如果贪图一时痛快,大吃寒凉性食物,身体的气血遇热则行,遇冷则凝,反而将散热渠道堵塞了,更容易中暑。所以,适当喝些热水、热茶,出出汗,才是“三伏”的养生之道。





7月17日~7月26日共10天



7月27日~8月15日共20天



8月16日~8月25日共10天

三伏天饮食

1



中医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酸性的食物。比如可常吃些小麦制品、李子、桃子、橄榄、菠萝、芹菜等。中医注重天人合一,阴阳互补,因此,在夏季人们要多吃酸甘的食物外,尽量不吃辛辣温燥食物。还要避免生食冷饮过度导致伤及人体内的正气而诱发疾病。


2



在烹调方面,凉拌、清炒是夏季最佳吃法,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蔬菜的营养;再辅以适量的醋、酱、葱、姜、蒜和芥末,可促进食欲和消化外,还抑菌、降脂、调血压。西瓜、苦瓜、冬瓜、黄瓜、丝瓜、番茄等瓜茄类果蔬有利尿补水的作用,是首选祛暑食物。此外,入伏饮食还要注意增加营养,食物以易消化为宜,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少饮酒、少抽烟。



3



此外,夏天大量流汗会引起盐分大量流失,使血液中形成胃酸所必需的氯离子储备量减少,从而影响胃液中盐酸的生成,不利于铁和钙的吸收,所以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补水汤茶饮料是个不错选择。汤类含有大量的水分和钠、钾、镁等有机盐,而茶水可生津提神,减轻疲劳。不过,这些汤茶热着喝才最能起到解暑的功效,因为温热的茶饮能通过舒张汗腺将体表温度降低1~2℃,消暑效果远优于冷茶。




川妹推荐

教育部发话:严查!
注意!微信再发重要提醒!
重磅官宣!恢复!
定了!禁用

综合 | 中国天气网、中国新闻网、多彩贵州网

编辑 | 张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