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川书画地图•知识闪卡】成都篇丨《二祖调心图》:中国减笔人物画开山之作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二祖调心图》是五代画家石恪创作的一幅纸本水墨画,共二轴,均水墨纸本,各高35.5厘米,宽64.2厘米,现收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画面内容及风格特点

画面描绘了二位禅宗祖师调心习禅的情景。根据学者考证的说法,上图,双足交叉趺坐、一手弯膊支肘托腮的一人,为二祖慧可;下图,匍匐虎背蜷缩一团的一人,为丰干。两图湿墨淡染,再加粗笔浓墨草勾,腕力劲健,运笔流疾,笔墨纵逸苍劲,墨色浓淡有致,苍润多变,其画法,头部五官用细淡的黑线勾勒,衣纹则粗犷奔放,三五笔而成,极水墨淋漓之致。


《二祖调心图》是中国减笔人物画的开山之作。此画收录于《一生不可不知道的中国绘画》 《一生不可不知道的中国人物画》 《一生不可不知道的中国绘画》 《中国美术名作鉴赏辞典》《中国历代绘画鉴赏》等书籍,是中国画的珍品之一。
作者石恪介绍
石恪,字子专,大约生活于五代北宋初期(公元965年左右),四川成都郫县(今成都郫都区)人。宋灭蜀后,石恪至当时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受命为皇家寺院大相国寺作壁画《神仙图》,后授以画院之职,石恪坚决不受,而要回蜀,皇帝只好同意。遗憾的是,他在返回成都的途中去世了。
石恪是南宋画院待诏。工画佛道、人物、鬼神,笔墨纵逸,所画形象多丑奇倔,不专规矩,在五代北宋画坛中独树一帜。他“画鬼奇怪,笔画劲利,前无古人,后无作者”。石恪创造了一种“惟面部手足用画法,衣纹乃粗笔成之”新法,“纵逸不守绳墨”,以破墨减笔进行衣纹线的处理,自擅逸笔,甚至不用笔法,简纵狂逸,将疏体人物画在张僧繇、吴道子的基础上继续向前推进,从而开启了减笔人物画和大写意人物之先河
石恪之后能够承继其画法并发扬光大者有粱楷、牧溪(法常)、玉涧等人。世界级大画家、四川内江人张大千在谈到石恪与梁楷的承递关系时,为自己的四川老乡石恪感到自豪,说:“平生低首梁风(疯)子(梁楷),减笔通神《六祖图》。谁把金针度人世?西川石恪是前驱。”
石恪是中国减笔画一派的开山祖

川妹推荐

暴雨+地灾预警齐发!涉及四川64县市区
成都这些高校最新通知!
通关秘籍在网盘自取?玩羊了个羊小心被骗了又骗!
贵阳3名干部因三荔高速重大交通事故被处理

 热门视频推荐 更多精彩视频欢迎关注四川新闻网视频号


来源丨四川新闻网

资料丨唐林《四川美术史》及相关文章图源丨网络截图编辑丨雷雨、阎婧钰(实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