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共创丝路农业教育科技合作美好明天
7月2日至5日,由我校举办、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承办的第二届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合作论坛在哈萨克斯坦成功举办。来自7个国家45个科教单位的150余名农林科学家齐聚美丽的阿斯塔纳,在伊希姆河畔共同讨论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联盟的深化合作事宜,为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联盟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战略、造福沿线国家和人民凝聚了力量,达成了共识。
哈萨克斯坦农业部第一副部长阿依图干诺夫·海拉提,国会农委主任、议员吾玛罗夫·撒帕尔汗出席开幕式。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改平院士以及国内外参会代表参加开幕式。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校长库热西巴耶夫主持开幕式,孙其信校长致辞。
孙其信代表联盟理事会对参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首次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先生提出“光明之路”全面对接“一带一路”,成为中哈合作的大方向。因此,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合作论坛在这里举办意义非凡。
在对联盟秘书处及成员单位在短短8个月的时间里开展的卓有成效的工作进行了高度肯定后,孙其信对联盟需要继续加强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强调:一是加大对沿线国家农业科技人才的专项培训;二是进一步扩大沿线国家特别是联盟成员单位之间留学生教育的发展;三是筹建联合实验室共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四是进一步加大在沿线国家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示范和推广;五是积极扩大企业在丝路沿线国家开展农业投资、农业合作、农产品贸易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众人拾柴火焰高,联盟明天更美好。”孙其信强调,丝路沿线国家农业发展有相似的生态环境条件。农业发展面临着相似的农业技术需求,农业合作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进一步密切农业科技教育合作是沿线国家的共同期盼,也是我们联盟应当承担的历史责任。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是加强成员间沟通协商的桥梁,是深化合作的平台,希望联盟成员单位坚持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与丝路沿线国家大学、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开展双边甚至多边的农业教育科技合作,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强大的农业生产力,为沿线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作出重要贡献!
本次论坛,共设有两个议题:一是线路沿线国家农业教育普遍存在问题以及解决途径;二是农业领域的高端创新:丝路沿线学者们合作的新视野。参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共作了26场报告,共同探讨农业教育科技合作大计,切实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人民。
围绕第一议题,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改平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李雄,俄罗斯滨海地区农科院院长,波兰克拉冠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副校长芒来,俄罗斯雅库斯克国立农大校长,塔里木大学副校长张爱萍,南京农业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刘志民,塞尔维亚植物所副所长萨加,土耳其卡塔摩努大学,宁夏大学副校长谢应忠等,分别从共建农业合作平台,分享技术创新成果,加强沿线国家留学生教育,推动农林教育合作等方面作了精彩报告。
在第二议题中,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教授彼特、新疆农科院院长陈彤、俄罗斯鄂姆斯克国立农业大学校长,山西农业大学副校长刑国明,波兰波兹南生命大学副校长,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院长侯扶江,哈萨克斯坦植保研究院院长、植物产业研究院院长、水经济国家研究所所长,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所长吉力力,贵州省农科院亚热带植物研究所所长雷朝云等,从农作物新技术应用、水资源利用研究与对策、荒地开发利用、农业经济持续发展挑战、畜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见解。
我校农学院单卫星教授、食品学院刘学波教授、动科学院姚军虎教授、经管学院朱玉春教授、水保所研究员冯浩,从国际农业园区建设、农产品深加工、畜牧产业发展、中俄农业科技政策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水的有效利用等方面交流了思考与经验。
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国内外高校,以及中国农科院、新疆农科院、甘肃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代表围绕报告内容进行了交流讨论。独到的见解,深入的思考,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不仅为联盟更好开展工作及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营养,而且吸引了同行专家的兴趣,探讨更深层次的合作或未来计划成为会场间隙和会后的主题。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创下了我校历史上也是中国农业高校历史上首次在国外办会的历史,取得了丰硕成果,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尊重与口碑,在一带一路国家深深地烙上了“西农”印记和良好声誉,为联盟成员的长远发展和强力作为注入了极大信心。
河南农大校长张改平院士表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起成立的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引领凝聚国内外农业高校和科研单位力量,为一带一路的农业发展打下科技基础和人才基础,也为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发挥应有作用。这是造福沿线国家和人民的好战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新工作是有目共睹的。作为盟员单位,我们积极响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号召,主动参与,积极担责,坚决为联盟美好明天贡献河南农大的力量。
新疆农科院院长陈彤表示,本次论坛选址阿斯塔纳,为盟员单位进一步密切与哈萨克斯坦农业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新疆农科院会充分利用联盟这一国际化服务平台,把新疆的优势农业及技术引入到这里,造福当地人民。
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高东升表示,很荣幸能够参加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山东农业大学借力联盟“走出去”战略,与以色列、波兰正在筹建联合实验室,正在参与以色列中心生态城建设项目。我们的教师正在按照学校的计划到一带一路的国家进行交流,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拟通过联盟与一带一路国家进行对接,推动联合培养。
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柏耿表示,联盟科技力量强大,影响力巨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马铃薯研究方面具有很高的水平和优势,加入联盟就是想借力科技优势,和西农大及赛福林农大共同选育适合一带一路国家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合力把希森在阿斯塔纳建立的500亩示范基地打造成马铃薯产业的示范样板。
孙其信校长表示,我们要依靠联盟平台,科技搭桥,企业唱戏,发挥好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机制,建成一个在一带一路上最先进的综合性的现代农业示范农场,不光有农作物,还要有养殖业,还要有农产品加工产业,还要有农产品标准化的检测体系,不但要产出足够东西,还要生产出足够好、足够安全的东西,共同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一带一路农业产业合作的巨大合力,造福丝路沿线国家和人民。对此,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力量、有能力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作出西农贡献。
去年11月,在孙其信校长的倡导下,我校发起成立了“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吸引12个丝路沿线国家59个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其中。从联盟成立到第二届论坛举办,8个月时间里开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丝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为联盟成员单位之间农业教育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了西农强音。这标志着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迈向了新阶段,我校农业教育科技服务走向了国际化。
一是吸纳了新生力量。本次论坛又有13家国内外单位入盟,分别是阿塞拜疆国立农业大学、哈萨克斯坦霍尔克特阿塔克孜勒奥尔达国立大学、北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广西农业科学院、俄罗斯滨海边区国家农业科学院、哈萨克斯坦科克舍套国立大学、西哈萨克斯坦农业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白俄罗斯格罗德诺国立农业大学、俄罗斯雅库茨克国立农业大学、俄罗斯季米耶夫国立农业大学,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特别是两家企业单位的加入,不仅为联盟注入了新鲜血液,更为农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途径和平台。
二是新建了专业平台。本次论坛成立了中俄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共有16所高校参与其中。作为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的子联盟,为细化、深化中俄两国全方位农业科技教育合作、经济政策研究以及人文交流提供了专业化平台。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新疆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以及我校分别与俄罗斯国立农业大学、南乌拉尔国立农业大学等8所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
三是赢得了世界尊重。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吸引了数家国内外电视台的关注,为我校赢得了世界信任和良好国际声誉。哈萨克斯坦农业部第一副部长阿依图干诺夫·海拉提对联盟工作表示了肯定、支持和感谢。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教授彼特表示,丝路联盟设计理念非常新颖,相信会对世界农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校长库热西巴耶夫表示,联盟对赛福林大学的科技教育促进很大,提供了战略发展机遇和平台;副校长Abdyrov表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哈萨克斯坦建立农业科技园,种植了37个品种,为哈萨克斯坦农业发展打下了研究基础,为中哈两国人民播下了友谊之种。
四是跨入了世界舞台。联盟成立后,我校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先后建设了7个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园,其中在阿拉木图的哈中现代农业示范园试验种植的冬小麦喜获丰收,比当地传统小麦增产80%。这是中国农业走出去,我校国际化服务的一个重要标志和成果。近年来,在孙其信校长的主导下,我校在双一流建设中提出了三个升级版:升级版的人才强校模式,升级版的大学服务模式,升级版的国际合作模式。本次在哈萨克斯坦举办第二届联盟会议,是我校进一步落实升级版的大学社会服务模式和升级版的国际化模式的积极探索,产生的良好反响和赢得的良好声誉为我校从丝路沿线国家走向世界舞台中心打下了坚实基础。
来源:党委宣传部 国际处 党校办
作者:张晴 康继乐 鲁铁汉 张昆伦
网络编辑:罗可乐
责任编辑:王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