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院抢先看|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
1
学院简介
农学院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1936 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60 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学院现设农学系、植物科学系、种子科学系;有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 3 个本科专业;有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设有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作物遗传育种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是陕西省重点学科。
2
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 233 人,其中专任教师 140 名,具有正高职称 45 人,副高职称 82 人;具有博士学位 109人,硕士学位 46 人;博士生导师 32 人,硕士生导师86 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 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 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1 名、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 1 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1 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2 人、陕西省教学名师 1 人、“三秦学者”各 2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4 人;陕西省“三五人才” 8人; 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 4 人。
现有在校学生 1260 人,其中本科生 730 人,硕士研究生 375 人,博士研究生 155 人。自设系建院以来,先后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 14939 人。著名小麦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赵洪璋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树迅研究员、中国农业区划的开拓者沈煜清教授,原农业部副部长路明同志,现任陕西省人大副主任朱静芝同志,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获得者王辉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学科杰出人才李立会、著名旱地小麦育种家梁增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许为钢、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耀祥等是校友中的杰出代表。
2012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获得者
小麦育种专家王辉教授
长期以来学院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旱区农业发展为己任,立足西北旱区,面向国家粮食主战场,致力于小麦、玉米、油菜和小杂粮等旱区作物遗传育种与种质资源、旱作农业理论与技术的创新,其中小麦遗传育种研究保持国际领先,旱作农业和小杂粮研究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小麦遗传育种居于世界领先水平。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育种、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据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情报研究中心研究,2014-2015 年小麦研究领域通讯作者发文量、JCR期刊特征因子前 10% 的论文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小麦品种选育长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目前西农 979 为全国第三大主栽品种。
旱作农业研究特色鲜明。率先开展的“旱作农田作物降水生产潜力”等方面研究,丰富发展了旱农科学理论与实践;近年来提出的“旱区稳定型种植制度”、“旱地秋覆盖春播”、“旱作农田集雨种植”等技术,在北方旱区广泛应用,构建了富有区域特色的现代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基于长期研究积累,开了“旱农学”课程,并成立了干旱农业研究中心。
经过长期凝练,作物学一级学科下设了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作物杂种优势理论与技术、作物分子生物学基础、旱区高效农作制度与作物栽培技术和农业区域发展与循环农业 5 个研究方向。
火地塘实习
学院现拥有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单位)、国家杨凌农业生物技术育种中心、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杨凌分中心、国家玉米改良中心陕西杨凌分中心、小麦育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西北地区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西北旱区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陕西科学观测实验站等 16 个国家、省部及校级科技创新研究平台,1 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12 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主办《西北农业学报》、《麦类作物学报》学术刊物。是陕西省农作物学会和陕西省遗传学会的挂靠单位。
3
学科特点
学院积极围绕国家和地区战略需求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工作,取得重要进展。黄淮麦区四次换代更新的 6 大品种中学院培育了 4 个,在我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更新换代中起了主导作用。上世纪 50 年代,赵洪璋院士选育的“碧蚂 1 号”年推广最高面积达九千万亩,创我国单个小麦品种种植面积的最高记录;上世纪 80 年代,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研究员选育的“小偃系列”品种累计推广面积 4 亿多亩,获国家发明一等奖;上世纪 90 年代,宁锟研究员选育的小麦“陕农7859”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学校的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持续保持该领域国际前沿水平。学校实现了陕西省玉米品种的 3 次更新换代,林季周研究员先后育成武字号、陕字号玉米杂交品种 20 多个,是我国较早提出和利用玉米单交育种的农学家之一;俞启葆研究员创立了棉花病圃选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年来,学院在杂交小麦选育等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院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不断强化服务“三农”的能力。当前,正在努力加大国家及省级审定品种的推广工作。以“西农“979”为代表的小麦优良品种正在陕西及黄淮麦区推广;以“秦研 211” 为代表的油菜新品种向长江中下游流域推广,目前在黄淮麦区建立示范园 20 个。经过不懈努力,小麦优良品种“西农 979”在河南省年推广面积超过 1000 万亩,成为全国三大主栽品种之一。
学院将坚持人才强院、学科主导、产学研紧密结合,强化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工程技术与传统学科的渗透交叉,全面提升传统优势学科水平,为建设以我国旱区农业为特色的世界一流农学学科而努力奋斗。
4
本科专业
农学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专业特色:农学专业是教育部特色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执行专业。该专业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作物种质资源创制与保护利用,农业生态环境因子与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作物新品种培育及绿色高效高产栽培,作物种植制度与区域规划布局,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与综合开发等方面。随着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农业产业链高度融合,推进了农业经营模式日益创新,在农业新态势下,农学专业在彰显传统优势与特色的同时,将更具活力和吸引力。
主要课程: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生物信息学、土壤学、试验设计与分析、农业生物技术、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农作学、创意农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近三年平均就业率约为 98%,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作物种质资源创制,作物遗传改良、作物生产管理、农业生物技术、农业规划设计、农业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每年约 50% 本科毕业生继续攻读研究生,其中约 54% 毕业生被推荐免试到国内顶尖“985 工程”和“211 工程”高校或知名科研院所学习深造。
发展前景:农学专业人才是现代农业产业领域宠儿。作物种质资源创制、作物绿色高效生产、农业生态管理、现代农场管理、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美丽乡村规划、创意农业设计等方面对农学专业人才需求迫切。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专业特色: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教育部植物生产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点。该专业在学术研究上,属于应用基础学科,可以为国家粮食安全生产、生态文明建设、能源结构优化等方面做出重大理论创新;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在植物遗传改良、农业信息技术研发、植物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生态环境及植物产品质量安全、植物资源开发与保护、植物产品贮藏与加工、植物产品营销与市 39 34122 39 13551 0 0 5487 0 0:00:06 0:00:02 0:00:04 5486开发、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方面做出技术创新,在未来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发展远景。
主要课程:遗传学、生物化学、基因组学、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植物资源学、植物生产学、植物育种学、农业生态学、试验设计与分析、农业生物技术等。
就业方向:近三年平均就业率约为 97%,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植物资源开发与保护、植物资源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植物产品研发、植物生产与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每年约 48% 本科毕业生继续攻读研究生,其中约 50% 毕业生被推荐免试到国内顶尖“985 工程”和“211 工程”高校或知名科研院所学习深造。
发展前景:该专业属新兴农林类学科基础专业,专业知识涉及面广,就业口径大。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 , 需要更多的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高级人才。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专业特色:种子科学与工程是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该专业历史积淀深厚,人才辈出,成绩斐然。作物品种选育保持着强势的地位。以赵洪璋院士、李振声院士为杰出代表的作物育种团队所选育的小麦品种引领了解放后黄淮麦区 6 次小麦品种更新换代中的 4 次,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作物遗传育种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全国第一本《作物育种学》统编教材就是由我校专家主编。厚重的历史底蕴和强劲的发展势头都昭示出我校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的巨大潜力和辉煌未来。
主干课程:植物生理学、遗传学、植物育种学、试验设计与分析、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检验学、和市场营销学等。
就业方向:近三年平均就业率约为 97%,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植物育种与种质创新、种子生产与加工、种子质量检验与评价、种子市场拓展与营销、种业企业管理等方面工作。每年约 48% 本科毕业生继续攻读研究生,其中约 50% 毕业生被推荐免试到国内顶尖“985 工程”和“211 工程“高校或知名科研院所学习深造。
发展前景:民以食为天,粮以种为先。种子产业的发展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随着种子产业全球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国内外大型种业、国家各级种子管理机构对种业人才的需求将更加迫切,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优秀人才必将大受社会欢迎。
2
学院简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可以追溯到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 1936 年组建的植物病虫害教学组。1936 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60 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学院现设植物病理学系、昆虫学系、农药学系 3 个教学系和植物病理学研究所,昆虫学研究所、农药学研究所以及一个植保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有植物保护、制药工程 2 个本科专业;有植物保护一级学科博士点 1 个,植物保护博士后流动站 1 个,有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有害生物治理生态工程、植保资源利用等 5 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植物病理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农药学是陕西省重点学科。
学院有植保资源与害虫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与系统学重点开放实验室、陕西省植物源农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业有害生物无公害控制技术创新中心、陕西省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太白小麦条锈病菌重点野外
科学观测实验站、国家“985”工程“农业有害生物治理与生物源农药创新”科技创新平台及教育部、国家外专局“创新引智基地”、学校应用昆虫学重点实验室等12 个省部以及学校科技创新科研平台;有一个中试基地及 11 个校外教学实践基地;目前亚洲最大的昆虫博物馆为学院创办,主办《昆虫分类学报》;收藏昆虫标本 120 多万号,植物真菌病害标本 5 万多号;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植物抗病育种专业委员会、陕西省昆虫学会、陕西省植物病理学会、陕西省植物保护学会均挂靠在学院。
2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 153 人,其中教授、研究员 43 人,副教授,副研究员 27 人;研究生导师(博导、硕导)65 人;国家特聘专家 2 人,双聘院士 2 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 人、客座教授各 2 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4 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 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2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13 人,陕西省“三五人才”4人;全国先进工作者 1 人,全国模范教师 1 人,全国优秀教师 1 人,陕西省教学名师 5 人。
学院几十年来先后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 6000 余人。著名植物病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振岐教授、著名昆虫学家周尧教授、著名地衣真菌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魏江春研究员是师生中的杰出代表。 学院现有在校生 1277 人,其中博士研究生 157 人,硕士研究生371 人,外国留学生 31 人,本科生 718 人。
Bernard Dell 教授为同学们作报告
学院在昆虫分类与标本馆建设、小麦条锈病、蚜虫传毒专化性和植物源农药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居国内领先水平。学院始终坚持以农作物病虫害成灾机理与综合治理为主攻方向,先后对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控制技术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其中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小麦条锈病大区流行规律、品种抗病性和病菌毒性变异、杀虫活性物质苦皮藤素的发现与应用研究、小麦赤霉病致病机理与防控关键技术等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近五年来学院共承担国家“973”、“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公益性行业专项及省部等各类科研项目 500 项,科研到位经费达二亿元以上 . 近五年来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以上发表学术论文持续增加,如《中国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报》、《植物保护学报》、《昆虫学报》、《Cell》、《Plant,Cell&Environment》《Physiological and 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Pest Management Science》、《Mycological Reseach》、《Phytopathology》、《Plant Disease》等国家一级学报和国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837 篇,其中被 SCI收录 650 篇,学报级文章 187 篇。
2
学科特点
近 5 年来,学院与国内外 40 多所科教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先后有国内外专家学者 160 余人次前来学院讲学或开展合作研究,派出专家教授 80 余人次前往美、英、德等 10 多个国家进行合作研究,并成功举办国内学术会议 10 余次,在学术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新的时期,植物保护学院将继续弘扬传统,深化改革。以国家“985”农业有害生物治理与生物源农药创制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全面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教学、科研为中心,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团结一致、共同奋进,打造一流人才梯队,创建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争创一流成果,为把学院建成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而努力奋斗。
2
本科专业
植物保护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专业特色: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植物保护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研究潜能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掌握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学、农业病虫草鼠生物学及其综合治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植物有害生物识别、发生规律、监测预报和防治等专业技能,熟悉与农业生产安全和植物保护有关的政策和法规。
主要课程:物保护学、农学、园艺学、生物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在农业、林业、生命、食品等领域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技术推广、产品开发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亦可继续出国留学深造或在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攻读硕、博士学位。近年来本专业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及出国留学人数比例已达 40%。
发展前景: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仿生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活力,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生产、植物检疫、农产品贸易等培养科技人才和提供技术保障。我国在 " 十一五 " 期间实施绿色植保和公共植保计划,全面构建新型植保体系,需要大量具有植保知识的专业人员。
制药工程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特色:本专业培养具有制药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的研究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主要学习制药化学、制药化工等制药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通过农药制药学的系统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了解化学制药、生物制药、药剂加工、药物分析、药物活性及药物环境毒理学等农药制药方面的基本流程和工艺,具有农药产品的生产、工程设计、新农药研制与开发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制药工程、化学、农药学、植物保护学 微生物学、化工原理、制药工程学、制药工艺学、农药学导论、药物合成、农药加工与分析、农药毒理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在农药、生物化工、精细化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部门从事农药、化工产品等的生产、研发、推广应用及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也可继续在本校和其他高校及科研院所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发展前景:医药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竞争的焦点,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建立医药品工业视为国家强盛的一个象征。新药的不断发现和治疗方法的巨大进步,促使医药工业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新型制药工程师掌握最新技术和交叉学科知识、具备制药过程和产品双向定位的知识及能力,同时了解密集的工业信息并熟悉全球和本国政策法规,具备广阔的就业前景。
来 源:招生办
网络编辑:姚梦凡
责任编辑:王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