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过花甲还能和90后、00后打成一片?教了一辈子,爱了一辈子!

新媒体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6-11

何东健

教了一辈子 爱了一辈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637p4eqhj&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从1985年硕士毕业走上讲台,何东健的三尺讲台之旅已经走过了三十三年。33年,岁月改变的是容貌,不变的是初心——教书育人。33年,岁月偷走的是青春,回馈的是硕果——栋梁之才。

  今年已过花甲的何东健,一如既往地活跃在课堂上,同90后甚至00后打成一片,毫无违和感。三尺讲台,一方教室,教书育人,矢志不渝。岁月考验了他的初心,也证明了他的初心。而为了坚守这颗初心,他教了一辈子,学了一辈子,爱了一辈子。

教了一辈子

  

  “是何老师的‘科研基本方法’这门课程,将我引上了科创的道路,未来我想在智能农业方面发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6级学生胡正东在去年11月“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大赛”中夺取全国二等奖,对于在大二就能拿到国家级奖项,他将此归功于何老师的课程引领和悉心指导。

  33年的教书生涯,何东健讲授了“农业机械学”“流体力学”“人机工程学”“数字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科技动态”“科学计算与程序设计”“农业信息技术”“科研基本方法”等9门本科生课程,以及“数字图像处理”“人工神经网络原理与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农业工程专论”“农业工程研究进展”“农业电气化与信息化工程专题讨论”等6门研究生课程。

  无论是本科生课程,还是研究生课程,他的课总是深受学生欢迎,好评如潮。2015级机制专业王修远说:“何老师的课堂总是生动有趣,让我对数字图像处理领域充满了好奇,希望继续探索下去。”从北京交通大学考入我校的2017级硕士生刘建敏在谈起选择“人工神经网络原理与应用”这门课程时表示,当时选课的人非常多,很多没选上课的同学采取旁听的方式学习。


  1985年硕士毕业后,有着大好前程和更优选择的何东健在系主任的挽留下,走上了教师岗位。当时的教学,板书是一门硬工夫。加上工科的模型图比较多,要把“农业机械学”讲好很不容易。

  何东健在导师李飞雄教授的指点下,以“铁棒磨成针” 的恒心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挑灯夜战,钻研琢磨,做到了胸有成竹,脱稿上课。一个课时下来,十几板工整严谨的板书,新颖有趣的课堂内容,折服了很多师生。

  “当时我搜集了各种资料,寻找各种文献,怎么样讲清楚,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仔细构思后做成教案。一堂课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怎么过渡,怎么转折,重点如何突出,提前都准备得清清楚楚。”回想起初登讲台,何东健笑着说,“那可真是下了死工夫的。”

  当初养成的好习惯和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一直贯穿了整个教学生涯,即便到现在,无论是讲哪门课程,何东健依然都是提前做好充足准备,课堂信手拈来。是什么力量引导他兢兢业业,诲人不倦?他说,“在我心中,教育是一种伟大的事业,教师是一种神圣的、崇高的职业。作为一名教师,既要授业解惑,更重要的就是要传道,也就是说要做中国有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中华民族复兴梦的传播者,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祖国建设的接班人。”

  这不是什么大话、套话或空话,何东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30多年来,他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心系学生,以德育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我们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在他带领团队的悉心培养下,本科生的发明创造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培养质量等得到显著提升。以2015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学生获得授权专利9项,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篇,先后获得各类竞赛奖励5项。


  除了数以万计的本科生外,他指导培养的研究生也成为行业中坚力量。114名硕士毕业生中,有35名奔赴德国慕尼黑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荷兰莱顿大学、阿姆斯特大学,英国国家动漫中心,法国贝尔福蒙贝利亚技术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日本神户大学、岩手大学等高水平大学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27名博士毕业生像他一样,成为高校教学和科研骨干。


学了一辈子

  

  33年教学一线,15门主讲课程,15年院长生涯,在一个人有限的时间和生命里是巨大的挑战。何东健却以顽强的意志力,巨大的精力和超强的学习能力做到了:“如果需要一碗水,我就储备一潭水。知识的储备需要终身学习,通过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新的技术丰富和完善自己,活到老就学到老。”

  在攻读博士期间,何东健就表现出了对学习的顽强意志力。他整天泡在计算机房里,把键盘磨平了,脚下的防护地板踩穿了。走上工作岗位后,何东健发现,社会的发展需要老师不断开发新的课程,开拓新的领域。在杨青教授的支持下,他通过不断学习研究,开发出了教学生涯中的首门课程——“人机工程学”,现在依然是车辆工程系的重要课程之一。“博士导师熊运章教授、杨青教授等老师给我灌输了终身学习的理念,熊老师现在90多了,依然每天学习。”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研究中一个新的领域,其动机在于建立、模拟人脑进行分析学习的神经网络,它模仿人脑的机制来解释数据,例如图像,声音和文本,这两年非常的火爆。但早在2001年,何东健就以超强的前瞻性开始上“人工神经网络原理与应用”这门课程,至今已经十七八年了。“举个例子,以前识别一头奶牛靠标签,现在只要通过奶牛的体斑图像就可以实现无损、远程的个体识别。”

  2000年,因学校发展需要,何东健挑起了信息工程学院发展的重担。2002年在尚未有本科生毕业、师资队伍薄弱、科研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他敢想敢干,锐意进取,抓住学科建设这个龙头不放,整合机电学院、水建学院、植保学院、水保所等校内资源,煞费苦心挖掘特色和亮点,不眠不休主笔撰写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授权点申请书。” 2003年,学校成功获批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于当年开始招生。2004年,何东健以农业领域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为目标,把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农业、生物、环境等紧密结合作为特色,又牵头申报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并于2005年开始招生。

  硕士点的获批,为信息学院的学科建设和新专业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学校的支持下,何东健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计算机行业发展趋势,挖掘资源开办了3个新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和软件工程专业,让信息学院拥有了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内的4大专业,每年培养的学生在1200名左右。

  “信息学院从只有1个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发展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软件工程4个硕士点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何老师功不可没。”信息学院李书琴教授表示,何东健的突出贡献使计算机学科建设飞速发展。

  2009年,52岁的何东健服从校党委安排,又挑起了机电学院院长的担子。当时的机电学院是个教学大院,2400名学生的人才培养工作压力不小。何东健带领班子理清思路,狠抓教学,率先在全校探索人才分型培养,取得了良好效果。2013年,他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对车辆工程专业人才的紧迫需求,策划、牵头组织推进车辆工程专业申报并获批,于2014年开始招生,目前首届毕业生就业率明显高出其他专业。

  在工作和教学中,何东健十分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到机电学院之后就创建了电子创新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从2010年以来已经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学生累计获得A类竞赛的国家奖和省部级奖28项,其中国家级9项,在农业院校中我们名列第三。”机电学院副教授胡谨自豪地表示。

  2015年卸任院长后,根据学校“双一流”需要,何东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农业工程学科平台建设方面。他带领团队紧抓现代农业发展机遇,凝练了研究方向和特色,昼夜奋战,于2016年12月获批“农业部农业物联网重点实验室”,2017年12月获批 “陕西省农业信息感知与智能服务重点实验室”,实现机电学院部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为开展高水平研究和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平台支撑。


  “何老师腰椎不好,但他从前到后带着我们加班熬夜准备申报材料,通力配合迎接现场考察。在因大雪高速路封闭的情况下,为了能准时到省科技厅进行汇报沟通,连夜坐火车赶到西安。”机电学院副院长张海辉教授表示,何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品格为年轻人树立了学习的典范。

爱了一辈子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何东健热爱教书育人,对学生也好,对青年教师也好,总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教学活动中的一言一行,以德施教,以德立身,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春风化雨地滋养他们。

  在2015级硕士研究生牛金玉的眼里,何老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对学生用耐心、细心、真心“因材施教”。“在科研上我走过一次弯路,对一个方案原理没弄清楚就盲目将其用在研究中,导致试验结果不能达到预期,浪费了时间。我将研究方案和试验结果向老师汇报后,他没有批评我,而是与我一同分析原因,指明新的研究思路。”

  从本科生做科创时就跟随何东健的2014级博士研究生雷雨说:“何老师在工作、生活中总是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一有空闲时间总会找我们沟通交流,了解家里是否有困难,科研上是否遇到了瓶颈,像朋友一样总是能解开我们心里的疙瘩。何老师是真的做到了:我们学生哪里需要他,哪里就会出现他的身影!”

  对任何一名学生,何东健都是关怀备至,一视同仁。1995年,他的工资还很低。一名当年毕业的贫困学生由于重新联系了工作单位需要改派,但10月底还没拿到改派手续,在校生活很困难。何老师得知情况后,塞给他300元帮他度过了难关。还有一名2015届硕士生因导师出国学习缺乏指导,在预答辩后因论文太差导致不能毕业。何东健认为该生研究工作尚可,只是论文撰写问题太多。他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详细指导他修改完善并对该论文修改审阅,学生最后顺利通过答辩。


  33年来,何东健将所有的心血都用在教书育人上。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主旋律,他在教材建设、课程建设上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取得了累累硕果。他开发的“数字图像处理”课程2004年获批陕西省精品课程,也是我校第一个省级精品课程。先后主编出版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数字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网页设计与WEB编程》等专著、教材7部,主审《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大学信息技术》教材2部,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方面,何东健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主持国家级项目4项,陕西省项目2项,到位经费1000余万元。发表的论文被SCI收录40余篇、EI收录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5项。2018年,他主持的“农业院校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六位一体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荣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学本科教育的灵魂之一。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何老师组织我们一批青年教师进行集体攻关,花了九年时间成功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机电学院副教授宋怀波感叹道:“九年磨一剑,这是我们学院历史上第一个教学成果一等奖。”

  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何东健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和心血,甘当他们的“上马石”。青年教师龙燕说:“何老师是一个对待工作特别勤奋认真的人,他办公室的灯总是熄得最晚,并且我们经常会在早上收到他前一天晚上两三点钟给我们发来的邮件,一般是关于论文的修改,以及近期的一个工作计划的邮件。”副教授秦立峰至今都保持着各种“花脸”文件:“我把每一篇何老师给我修改过的论文都保存起来,因为每次看到这样的修改稿的时候,也给我一种警醒和鞭策,我要把这种严谨治学的精神传承下去。”

  “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用言传身教去关心他们,培养一批爱岗敬业、诲人不倦的人才队伍。” 何东健引导青年教师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和教育理念,指导制定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他经常通过听课找出不足,帮助青年教师总结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水平。鼓励并要求青年教师积极申报各类课题,认真帮助修改提高申报书质量。

  杨沛是信息学院的教学骨干,“何老师教会我两件事:一是要为了你的学生而教;二是在教学成绩面前,戒骄戒躁、谦虚而行。”刘斌2014年入职,旁听了一学期何老师的主讲课程“科研基本方法”,“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尤其是将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为我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胡少军副教授是我校首届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硕士阶段师从何东健,在何老师的支持下获得日本岩手大学博士学位。“在何老师的召唤下,我回到母校教书。短短5年,我拿到了教育部、陕西省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个层次的项目,这得益于何老师的悉心指导。”

  “冯妍好!不要气馁,再努力,争取明年听到好消息。”这是何东健在冯妍遇到挫折时给她发的短信。主讲“计算机网络”的冯妍表示,这样的短信手机里有很多。“何老师指导了我十八年,十八年的帮助不计其数,特别是在我无助彷徨的时候,总是给予我帮助和鼓励。”

  无论其他工作再忙,凡涉及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事,何东健从来不会拖延或耽误。2011年5月,他的爱人彭老师生病输液后仍剧烈腹痛一夜,第二天他找同事把爱人送去医院,自己坚持按时参加答辩,答辩结束后才赶到医院陪家属做手术。彭老师经常看到的,是爱人由于腰椎疾病久坐不适,经常垫高键盘站着工作,或趴在床上为师生逐字逐句修改各种材料的身影。

  弹指一挥间,三十又三载,桃李满园;回首来时路,无怨亦无悔,教书育人。优秀教师、优秀党员、优秀教材、各种教学成果奖和科研成果奖,摞起来有一人高的大红证书,是何东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将青春年华和人生心血奉献给西农的无言证明。

相关阅读

重量级校友!张宝文、陈宗兴又回西农啦!

西农发起,全球33家机构同组!弘扬丝绸之路葡萄酒文化!

从《平凡的世界》到《三体》,6位老师的37本书,你看过几本?


党委宣传部 新媒体中心
 

来  源:新闻网

作  者:张 晴

网络编辑:罗可乐

编  辑:张 琳

责任编辑:王 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