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果不上西农,我可能就一直流浪......

新媒体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6-10
编者按 

1949年5月20日,王震将军率部解放西农,号召大学生参加人民解放军队伍,投身解放大西北、建设大西北的伟大事业中。5月23日,101名学生被批准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随王震将军西进,在革命熔炉中学习、锻炼,在解放大西北、进军新疆、建设边疆的伟大事业中成长。现刊发当年随王震将军进疆的校友陈冰专访,纪念学校解放69周年。


2017年10月23日上午,当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闫祖书一行来到珠海,专程看望我校园艺学院1949届毕业生陈冰时,91岁的陈冰精神矍铄,热情地迎接来自母校的客人。两个多小时促膝交谈,陈冰校友回忆了自己在西农求学的难忘岁月,跟随王震将军进疆,奉献美好青春年华的艰辛历程。


西农改变了我的人生


“如果不上西农,我可能就一直流浪,是西农改变了我的人生。”陈冰饱含深情地说。

陈冰,原名陈泽民,1926年9月出生于山东青岛。小学毕业后,山东沦陷,陈冰憧憬继续上学的梦想被日寇铁蹄踏碎。他求学心切,只身离家,在沂蒙游击区临时中学初中上了一年,13岁被迫开始了流亡学生生活。当时举目无亲,身无分文流浪到安徽,进入一个收容性的临时中学,跳级考入高中,只上了短短8个月,1941年日寇进逼,由于战事吃紧,学校解散,15岁的陈冰继续北上流亡,徒步从安徽经河南洛阳,扒难民闯关火车到达西安。

在西安街头流浪了几个月后,当时国民党为争取青年学生,提出只要有同等学历的高中证件,可以免试入黄埔军校,或由八路军西安办事处辗转护送去延安,但陈冰选择了最艰难的一条路——自学考大学。“知识最重要”,陈冰暗下决心,一定要上大学,不能如愿就去延安。

一个偶然的机会,陈冰从报纸上得知,西安成立了流亡学生就学辅导处,这让近5年在生死线上挣扎的他有了一线希望。1943年8月,陈冰进入西安流亡学生收容站,9月在风翔流亡学生辅导处补习功课。1944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北农学院园艺系,当他走进校园时,感觉西农不仅实现了他求知的梦想,更像回到了一个久别温馨的家。

同年10月,怀着对日寇侵略罪行的刻骨仇恨,陈冰响应号召,投笔从戎报名参加中国青年远征军,1946年6月退役回母校继续完成学业。复学后,陈冰十分珍惜校园生活给自己带来的幸福感,认真攻读学业,担任班长之余,还被推选为园艺学会会长、山东同乡会会长、学校战区灶灶长,他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文体活动,把被战争夺去的时间和青春年华找回来。

1949年3月至4月,作为学生骨干,陈冰参加护校斗争,5月提前毕业。5月20日,王震将军率部解放西北农学院,鼓励和号召西农学生参加解放军,解放大西北,解放全中国。陈冰等100余名学生报名参军,随王震部队挺进大西北,来到新疆。参军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兵团二军司令部参谋,一兵团酒迪运输司令部汽车保养团军代表,赴湘、陕招聘团副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九军司令部农业组组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部综合计划科科长,新疆自治区石河子地区计委主任、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计委主任,生产兵团第八师师长,新疆自治区改革开放办公室主任直到1990年,是自治区党委特批延期离休至65岁的厅级干部,这时,被称为“活地图”“化学脑袋”的陈冰已经在新疆奉献了41年。“一生踏遍万重山,足迹长留大漠间;自信不曾虚度日,余晖映红迟暮年。”陈冰用这样一首诗概括自己的人生历程。

进疆初期,陈冰曾陪同王震司令员,张仲翰政委走遍新疆,参与了勘测、定点、布局等,规划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未来发展蓝图,在广漠的戈壁荒滩中建起一座座现代化农场和绿洲新城。改革开放后,陈冰创造了四个第一:第一个在农八师开展农业国际合作,与澳大利亚在新疆建立起第一个合作植棉基地;第一个大面积推广滴管和地膜棉;第一个把新疆棉花打入国际市场。调入自治区后,他直接负责全疆开发区和边贸口岸的规划建设。“可以说,我没有辜负母校期望,在实现国家西部大开发,深化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中尽了自己的一点力量。”陈冰自豪地说。


参加中国青年远征军


1944年4月,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节节胜利,日本侵略者在海上交通线被切断后,急于打通从中国东北到印支的陆上交通线。中国在正面战场与日军作战中遭受重大挫折,长沙、衡阳等失守,短短几个月,豫、湘、桂、粤、闽等大部失守,当时中国政府急欲组建一支身体素质好、文化素质高的军队,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发起了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在全国掀起的知识青年从军热潮中,西农发布号召,时任宝鸡专署专员温崇信也来校演讲动员。当时是在三号楼大礼堂宣传,讲台黑板上贴了一张地图,日本占领的沦陷区用红笔标注得清清楚楚,温崇信号召说,抗战已经到了最艰苦、最危险的时刻,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军,打回老家去。全场同学痛哭流涕,纷纷咬破手指,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签上自己的名字,场面十分热烈。

1944年10月,陈冰报名参加中国青年远征军,与68名参军学生一起从西安乘飞机,到云南曲靖兵营接受步兵训练。时任青年军总政治部主任的蒋经国负责直接管理他们,当时自愿填报各兵种准备赴一线参战。

随着滇西战役的胜利,陈冰等被编为远征军辎汽十四团(全部是西北各大学大学生),成为一名二等兵,11月乘美军飞虎队飞机夜航,经被称为“死亡航线”的驼峰航线,抵印度兰姆伽美军汽车学校,凭借已有的英语基础和良好的身体素质,经过美国军事教官三个月魔鬼培训,他们“速成”毕业,成了汽车驾驶兵。从印度东北角原始森林的雷多驾驶了一批军用吉普车,组成车队,沿着没有完全修好的泥泞的中印公路(当时称最危险的史迪威公路)艰难前行,经过缅甸,回到云南昆明,在昆明郊区驻军。当时国民党云南警备司令杜聿明以辎汽十四团有共产党组织活动为由就地整训,陈冰、杨好经被列入黑名单,后经同学集体力争未被除名。

1945年,日本投降,学生兵要求提前退伍,11月25日参加了在西南联合大学召开的反内战时政讨论会,并参加了次日举行的示威游行。由于国民党下令辎汽十四团学生兵限期离开昆明,要求他们把一批十轮大卡运送到南京陆军部后退伍。1946年,陈冰等从昆明出发,经过云南、贵州、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六省开到南京陆军部,卡车上缴,任务完成,陈冰也正式退伍。


周伯敏校长救学生


运送途中,陈冰等学生兵没钱,穿得单薄,晚上不能住旅馆,只能在卡车上睡觉,此时已是秋冬季节,早上起来,挂在护栏上的洗脸毛巾很快就结了厚厚的冰碴。由于他们开的卡车不拉私货,国民党又不给好好供应汽油,走到贵阳就停了下来,没办法前进。

陈冰和其他学生兵一起在市区参观。一天,看到电影院有关于抗战残疾老兵免费观影的布告,他们冲了进去,不成想,其中两名学生兵被贵阳警备司令部以聚众闹事罪名被抓走,陈冰等十分着急,多方打听营救方法,得知时任贵州省党部主任委员是曾任西北农学院院长的周伯敏时,初生牛犊不怕虎。陈冰等一行急忙赶往贵州省党部,费了一番周折,见到周伯敏,看到陈冰一行,操着陕西腔的周伯敏问他:“你们找我干什么?”听到来访意图后,他接着说:“1944年学潮你们把我赶走了,现在还认我这个校长吗?”陈冰等笑着回答:“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你是我们的校长,我们岂能不认。”看到这些抗战报国的热血青年,周伯敏心软了,赶紧招呼大家坐下,让学生兵吃了一顿饱饭,席间,特意让每人品尝了一小杯茅台酒,笑着告诉他们,这可是好酒,不过每人只能品尝一小杯。临走时,手书放人的一张便条,让陈冰等直接去贵阳警备司令部带走同学。

1990年底,64岁的陈冰调至中国中信集团,2012年8月,时年86岁的他正式离休。闲暇时,回忆起在母校学习生活的场景,陈冰总感觉历历在目。他饱含深情地说,我现在还能叫得出全班同学的名字,每年的行程单上都安排了西农之行,希望有生之年再回母校,到校园走一走,到三号楼看一看。

“希望进入新时代的母校在农业科技领域有新思维、新成果、新作为,有更加美好的未来!”临走时,陈冰表达了对母校的深深祝愿之情。


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闫祖书带队采访陈冰



陈冰,1926年生,原名陈泽民,山东青岛人。1944年考入西北农学院园艺系,同年参加中国青年远征军。1946年复员后回西北农学院继续学习,1949年在西北农学院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兵团二军司令部参谋、一兵团酒迪运输司令部汽车保养团军代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部综合计划科科长、新疆自治区石河子地区计委主任、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计委主任、生产兵团第八师师长、新疆自治区改革开放办公室主任等,2012年从中信集团离休。


相关阅读

520|最甜的话送给最可爱的你

【一周播报】西农大事件热搜榜

校党委书记李兴旺:让马克思主义成为学校最鲜亮的底色


党委宣传部 新媒体中心
 

  来  源:党委宣传部

作  者:李晓春

网络编辑:符月姣

编  辑:张 琳

责任编辑:王 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