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年赵洪璋|恩师的学术思想和实干精神永放光芒

新媒体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6-10


赵洪璋院士写给学生的两封信


编者按  2018年6月1日是赵洪璋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赵洪璋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先后主持育成并推广了以“碧蚂1号” “丰产3号”“矮丰3号”和“西农881”等为代表的四批优良品种,被誉为小麦育种学界的科学巨匠、农业科教战线的一代宗师,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赵劳模”。毛泽东主席亲切称赞他:“一个小麦品种挽救了大半个新中国。” 为深切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弘扬他的科学精神、感悟他的科学情怀,特刊出赵洪璋先生的先进事迹和纪念文章,同时以纪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西农精神”,为新时代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谱好新华章、奏好奋进曲。


1974年9月8日的一封信


丕皋、如敏同志:


  我最近特别忙,昨天半夜起床,给你们写了那两封信,因为身边没有大信封,早晨没能投邮,巧的是,下午又收到丕皋4日的来信,于是再写几句。

  今年西农没有参加试验的新材料。矮丰3号比矮丰1号、矮丰2号可能稍微全面些,你们试验用,种子不够可派人来取。

  红卫麦怎么办呢?我今年没有抓渭北的品种试验,一是没有适当的试验点,二是工作太忙。我的意见,把红卫麦分寄到有关市、县农技站,交贫下中农推广。这就是丰产3号的试验推广办法,也是依靠主力军——广大贫下中农的办法,建议你们这样干。

  今年西农两个品种试验报告,内容形式和过去不一样。这次的试验报告,目的是帮助同学学习、具体分析试验结果和如何评价品种,这样可以避免试验的局限性。

  要做一件事情,很不容易,必须有一班人马。北方冬小麦育种试验任务重大,关系到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江苏、安徽、甘肃等省。一年四季要工作,西农必须参加各种工作,经常要投入一个人,这就是盼望你们能来西农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祝

洪璋

1974年9月8日晚



1974年9月24日的一封信


丕皋、如敏同志:


  久未通信,长念。

  参加延安会议并到西农在延安绥德教学基地后,9月8号赶回西农,接待了美国代表团(其中有勃劳格),接着到兴平、户县去了几天,国庆过后去西农陕南教学基地,前天回到西农。事乱如麻,疲于奔命。
       最近省委开会,我因事请假,未来西安,所以写这封信。

  (1)我想西安市小麦丰产方面,明年一定会取得更大成绩,这是决战的一年。河南、西安、宝鸡等地已经开始重视矮秆小麦,今秋播种面积很大。

  延安会上,我带了多份材料,记得还交如敏给你带了一套,因为会期短,也未和如敏研究。最近,我觉得小麦试验要强调三点:

  一是冬前促,返青后浇,枝节后促,抽穗后浇水。抽穗后浇水并不是小麦生育的规律,而是为了防病、防晚熟、防青干。因此要适当掌握,这样才能克服矮秆品种上的缺点。

  二是矮秆品种分蘖多、密度大,在水大、肥大的高产栽培条件下,容易过稠、生病。要注意合理密植,抽穗后浇水,化学喷雾石硫分剂防病(如白粉病),这样才能保证亩产800斤。

  三是冬前由于缺水、土壤干旱等原因,苗不壮时,冬前分花期要浇水追肥,把三类苗消灭在冬前。这对三类田变成为丰产田作用很大。希望你们在西安市广泛宣传推广。

  (2)我看,现在提矮秆品种,要注意抗多种病害,这样才能稳定并大大提高产量,勃劳格育成的“墨西哥小麦”就是提高品种的高抗病性。现在我们病害知识太差,也还没有找到抗病原始材料,要学习、收集抗病原材料。

  (3)墨西哥小麦品种要继续试验,有的材料早熟性好,但抗病性如何?还不清楚。看到墨西哥小麦在试验中,种早了易受冻,春种密不好,但晚秋播种结合增加播种量,看来有希望。

  我最近想介绍一下“墨西哥小麦”的试验资料,并且在西农进行晚秋播种期和增量联合试验。希望你们把西安实验结果寄我一份,并且继续进行试验。

  祝

你们好

洪璋

1974年9月24日晚



严威凯:恩师的学术思想

和实干精神永放光芒


1988年,赵洪璋(中)与严威凯(右一)

在蒲城郭村观察小麦育种试验田




  作为赵洪璋老师的学生,1982至1993年,我有幸在他的指导下在西农学习和工作了近12年。虽然赵洪璋老师离开我们已经24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他学术思想和实干精神至今仍然在指导和影响着我的工作和生活。

  12年的时光里,记不清有多少次跟赵洪璋老师及小麦研究室其他老师和同事,在小麦育种圃里徘徊,在下乡的路上颠簸,在农民的土炕上过夜;也记不清有多少次听赵老师在会议室里谈育种,在下班路上谈育种,在我的宿舍和他的家中谈育种。下班回家时,常常是我推着自行车,他左手扶车把,右手拎着那个简易的公文包,边走边谈。很多次,回家之前他先来到我的宿舍,坐在我的单人床床边,背靠我的铺盖卷,一聊就是一两个小时。

  12年里,跟赵洪璋老师学到的东西很多,让我终生受益,永志难忘。感受最深的,一是他的学术思想,二是他的实干精神,三是他的高尚情操。赵洪璋老师是中国公认的最成功的、贡献最大的小麦育种家。他把小麦育种过程概括为三大环节:育种目标、亲本选配、后代选择。三句话十二个字说起来简单,实为育种家一生的功课,更是育种行业永恒的主题。育种目标是育种工作的方向。育种目标是否正确,取决于育种家对目标环境、生产实际、市场走向的认知程度。亲本选配是育种成败的基础,亲本选配的好坏取决于育种家对现有品种优缺点的认识和对种质资源的掌握及了解程度。在亲本选配方面,赵洪璋老师有一个著名的口号:“少而精”。也就是说,组合不要多,但每个组合都要有希望出品种。这个原则是建立在对育种目标和育种材料特征特性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的。一般的育种家通常会做很多组合,然后通过多个世代选择,逐渐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数几个有希望出品种的组合上。这个去粗取精、费时费力的过程,是在赵老师脑力劳动中完成的,他也要求我们这样做。能做到少而精的育种家过去不多,现在也很少,但它应该是育种家追求的最高境界。

  回顾赵老师几个里程碑式的小麦品种,以及后来的“881”组合,都是“少而精”思想的具体体现和验证。我做过的组合中,有一个叫“8727”。赵老师看过后说,这是个好组合。果然是那些组合里唯一出了品种的组合。后代选择方面,赵老师的提法是“先看后称”。也就是说,在不能进行产量试验的早代,以目测选择为主;在可以进行产量试验的高代,以实际数据为主。早代选择做得好,可以大大降低高代选择的工作量,从而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测试最有希望的品系。现代育种的所有技术,包括目前最热门的全基因组选择技术,目的不外乎于此。但是目测选择,对一般育种家的确很难。目测选择是靠“育种家的眼睛”选择,靠的不是育种家的运气,不是育种家的魔法,而是育种家基于知识的判断。不仅需要把看得见的性状与看不见的性状联系起来的知识,需要把个体表现与大田表现联系起来的知识,更需要的是把单个环境下的表现与整个目标环境下的表现联系起来的知识。获得这种判断能力,也是育种家追求的最高境界。

  赵洪璋老师能把其学术思想物化为一个个划时代的小麦品种,靠的是他的丰富知识和经验,后者又来自他对小麦育种事业的执著和实干精神。赵洪璋老师在37岁的时候就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著名小麦育种专家。虽然是教授,但他衣着朴素,像个农民,虽然是学者,却像个“师傅”。有些人背后不称他赵教授,而称他“赵劳模”,其中不乏贬抑之意。事实上,正是这个“像”字,形象地道出了赵老师育种成功的真谛:接地气、实干。植物育种是积多学科之大成的学科,所以要求育种家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同时它又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所以到试验点、下试验地,过去是、现在是、一百年以后恐怕也还是育种成功的必由之路。

  除了工作,赵洪璋老师更是言传身教,教我们生活和做人的道理。他推崇的一个词是“特立独行”,鼓励我们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敢为人先。他常跟我们强调:“任何机会既是成功的机会,也是失败的机会”,告诫我们戒骄戒躁,不要急着出风头,搞短期行为。他还常说:“我可以不说话,但我不能说假话”,教我们踏实工作,诚实做人。

  与赵老师朝夕相处的12年里,受到过赵老师的“溺爱”,也遭到过赵老师的严斥。回味起来,那都是浓浓的师生情。在赵洪璋老师诞辰100周年之际,抚今追昔,思绪万千。匆匆此文,挂一漏万,聊表对赵老师深深的崇敬、景仰和怀念,也借此机会向当年西农的老师、同事和朋友们致意。






  严威凯,山西洪洞人。1982年初山西农大毕业,进入西北农大攻读研究生,师从赵洪璋教授。1985年获硕士学位后在西农小麦研究室工作,1993年赴康奈尔大学合作研究。2006年后获聘加拿大农业部渥太华研发中心研究员,主持加拿大东部燕麦育种。他所选出的品种目前已是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的主栽品种,也是加拿大东部有史以来产量最高的品种。


相关阅读

4/38!西农13项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

暑假想充电?实习招聘会岗位多、可靠、含金量高!

百年赵洪璋|为中国小麦育种史写下光彩夺目的篇章


党委宣传部 新媒体中心
 

来  源:新闻网

 网络编辑:胡海莲 

编  辑:张 琳

责任编辑:王 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