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微博热搜!世界级研究成果背后,西农这位教授感动无数网友……

新媒体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6-20

近日,我校许晓东课题组在病毒中首次发现朊病毒该消息迅速被多家中央级媒体关注报道,今天也登上了微博热搜#世界首例病毒中的朊病毒#,快来和小西一起看一下吧!


新京报我们视频报道,点击量591万次





先让小西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许晓东老师吧!


许晓东,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67年10月出生,黑龙江省甘南县人。1989年在北京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专业获学士学位,1995年在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9年在英国雷丁大学(University of Reading)病毒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9年11月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主讲本科生“分子生物学”、研究生“分子生物学进展”、“高级生化”等课程。2019年1月22日,他和他的团队在病毒界首次发现了朊病毒,有关科研结果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



人民日报、新华网、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中央媒体以及北京青年报、今日头条等多家媒体纷纷报道了许老师的研究成果和成果背后的故事,快来和小西看看吧!


人民日报


我国首次在病毒中发现朊病毒

或将为防治老年痴呆提供思路



北京时间1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许晓东课题组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一个具有朊病毒特性的病毒表达因子(A viral expression factor behaves as a prion)”的研究论文。这标志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朊病毒、特别是病毒朊病毒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许晓东副教授说,朊病毒最初是在动物中发现的一类具有感染性的蛋白。这种蛋白发生错误折叠后能在动物间传染,导致动物神经系统的疾病。上世纪引起人们极大恐慌的疯牛病就是一种朊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这类蛋白能对抗对高温和其他化学试剂的灭活,所以在临床上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传染性病原。1997年美国生化学家斯坦利·普鲁西纳因发现朊病毒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与最初发现这类蛋白时的认知不同,后来发现的此类蛋白并不都有致病性,有些朊病毒还能帮助人们抵抗病毒的感染。这类不致病的朊病毒不仅存在于动物中,在真菌中也有发现。由于看到了朊病毒温情的一面,科学家们就推测,朊病毒应该广泛存在于各类生物中。但遗憾的是,到现在为止,科学家也没有建立简便易行的办法搜寻朊病毒,几十年间发现的朊病毒寥寥无几。

2016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苏珊·林奎斯特院士课题组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报道了第一个在植物中发现的朊病毒。紧接着的2017年,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们在《科学》杂志上报道了第一个在细菌中发现的朊病毒,他们认为朊病毒在23亿年前就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

此时此刻的结果似乎很完美了,动物、植物、微生物中都发现了朊病毒的踪影。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他们能广泛引起动植物的疾病,如人类的天花、麻疹、流感、艾滋病等等。那么,有别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病毒到底能不能产生朊病毒呢?这引起了许晓东的思考,他和研究生南昊在研究昆虫病毒时发现,病毒的一个蛋白具有非常明显的朊病毒特性,并且这种特性能控制病毒在细胞中是立刻繁殖还是暂时按兵不动。这种有趣的现象可能是病毒对抗昆虫的一种策略。

此间专家认为,病毒中朊病毒的发现,使科学界中朊病毒广泛存在的假说最终得到了确证。

许晓东表示,随着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痴呆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这个医学难题的一个原因就是病因不清。令人振奋的是,科学家们发现了老年痴呆病与病毒的感染相关。许晓东课题组根据这些研究基础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设,既然病毒可以产生朊病毒,那么老年痴呆病就有可能是病毒的朊病毒引发的神经系统疾病。如果这个假设一旦证实,那么,老年痴呆病的防治就有了希望。

点击查看原文



新华网


我国专家在病毒中发现朊病毒


新华社西安1月29日电(记者 许祖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病毒学课题组日前在《自然·通讯》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一个具有朊病毒特性的病毒表达因子》的论文,该课题组在病毒中发现朊病毒,这一发现或为阿尔兹海默症的防治带来曙光。

朊病毒是一类具有感染性的特殊蛋白,这种蛋白能将某种构象在同种蛋白甚至不同种蛋白间传递,最终导致所有蛋白都发生变构。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在研究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时发现了朊病毒的存在。美国生化学家斯坦利·普鲁西纳因发现朊病毒获得了199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近40年来,科学家们陆续在动物、植物、真菌和细菌中都发现了朊病毒。但是,作为自然界中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分布甚广的生命形式,病毒中是否存在朊病毒一直不为人所知。

受限于朊病毒的预测和鉴定手段,2016年以前,人们对朊病毒的认识局限于动物界和真菌界。2016年,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者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报道了第一个在植物中发现的朊病毒。2017年,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们在《科学》杂志上报道了第一个在细菌中发现的朊病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许晓东课题组在研究杆状病毒表达因子LEF-10时偶然发现,该蛋白具有不同寻常的聚集行为,这种现象与朊病毒的聚集特征非常类似。通过实验,他们在LEF-10中鉴定出一段仅有23个氨基酸残基的朊病毒结构域,不同于所有已知朊病毒结构域。在病毒感染的昆虫细胞中,高表达的LEF-10可以从可溶态转变成聚集态,进而调控病毒的增殖。

许晓东介绍说,人们很早就发现疱疹病毒感染与阿尔兹海默症之间存在某种关联,倘若疱疹病毒也可以编码朊病毒,那就有可能在人体中诱导阿尔兹海默症,这或许为阿尔兹海默症的防治带来一线新的曙光。

点击查看原文


科技日报


病毒中首次发现朊病毒

我科学家为老年痴呆病的防治带来曙光


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西安1月23日电(记者 史俊斌 )记者22日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分子病毒学实验室许晓东副教授团队通过对杆状病毒表达因子LEF-10多年研究,确定其为一个病毒编码的朊病毒,为老年痴呆病的防治带来曙光,其相关科研成果以《一个具有朊病毒特性的病毒表达因子》为题,于1月21日在《自然·通讯》杂志在线发表。

聚集态的LEF-10阻止了病毒的增殖

近40年来,科学家们陆续在动物、植物、真菌和细菌中发现了朊病毒。但是,作为自然界中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生命形式,病毒中是否存在朊病毒一直不为人所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晓东副教授团队在长期研究杆状病毒表达因子LEF-10时发现,该蛋白具有不同寻常的聚集行为,这种现象与朊病毒十分类似。在酵母鉴定系统中,LEF-10表现出了典型的朊病毒特征。而在病毒感染的昆虫细胞中,高表达的LEF-10可以从可溶态转变成聚集态,进而调控病毒的增殖。这些结果表明,LEF-10是一个病毒编码的朊病毒。该发现解释了生物制品工业的一个困惑,即接种杆状病毒的数量与外源蛋白产量缺乏相关性。另外,人们很早就发现疱疹病毒感染与阿尔兹海默病具有某种联系;既然病毒可以编码朊病毒,那么这种联系的中间环节很可能是疱疹病毒编码的朊病毒。

此项研究将朊病毒存在的范围拓展到生命形式的最后一个领域——病毒界。至此,“朊病毒广泛存在”假说终于得到了确证,为科学家解决老年痴呆病的防治带来曙光。

朊病毒(prion)是一类具有感染性的特殊蛋白,这种蛋白能将某种构象在同种蛋白甚至异种蛋白间传递,最终导致所有蛋白都发生变构。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在研究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时发现了朊病毒的存在,美国生化学家斯坦利·普鲁西纳因发现朊病毒获得了199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点击查看原文



中国青年报


中青在线西安2月1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孙海华)记者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分子病毒学课题组日前在《自然·通讯》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一个具有朊病毒特性的病毒表达因子》的研究论文,该课题组在病毒中发现朊病毒,这一发现或为阿尔兹海默症(即老年痴呆病)的防治带来曙光。

朊病毒(prion)是一类具有感染性的特殊蛋白,这种蛋白能将某种构象在同种蛋白甚至不同种蛋白间传递,最终导致所有蛋白都发生变构。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在研究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时发现了朊病毒的存在。美国生化学家斯坦利·普鲁西纳因发现朊病毒获得了199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近40年来,科学家们陆续在动物、植物、真菌和细菌中都发现了朊病毒。但是,作为自然界中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分布甚广的生命形式,病毒中是否存在朊病毒一直不为人知。

在研究杆状病毒表达因子LEF-10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许晓东课题组偶然发现:该蛋白具有不同寻常的聚集行为,这种现象与朊病毒的聚集特征非常类似。

在酵母鉴定系统中,LEF-10表现出了典型的朊病毒特征。而在病毒感染的昆虫细胞中,高表达的LEF-10可以从可溶态转变成聚集态,进而调控病毒的增殖。这些结果表明,LEF-10是一个病毒编码的朊病毒。

据介绍,人们很早就发现疱疹病毒感染与阿尔兹海默症之间存在某种关联。既然病毒可以编码朊病毒,那么这种联系的中间环节很可能是疱疹病毒编码的朊病毒。

此项研究将朊病毒存在的范围,拓展到生命形式的最后一个领域——病毒界。至此,“朊病毒广泛存在”假说终于得到了确证,为科学家解决阿尔兹海默症的防治带来曙光。(健康中国)

点击查看原文


世界级的研究成果背后,必然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持和付出。十年来,坎坎坷坷,但认准的科研目标从来没有放弃;为了节约课题经费,他买耗材一毛一毛砍价;为了实验的成功,学生不计报酬,毕业后辞职继续做实验。文章发表学生署第一作者,他说:学生贡献大,理应是唯一第一作者。许老师团队的故事感动了无数网友……


北京青年报


买耗材一毛一毛砍价 从未想过放弃


许晓东副教授在实验室做实验

因为《自然·通讯》杂志一篇科研论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晓东副教授和他的团队走入公众视野,这个仅有三个人、科研经费不足的团队,攻克下“可入教科书级”科研成果,首次在病毒中发现朊病毒,这一发现或为阿尔兹海默症的防治带来曙光。经过近十年努力,许晓东团队攻克下被外国专家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实验意外发现课题


灵感源于一次意外的实验结果。2002年,仍在英国雷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许晓东,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一个名为LEF-10的杆状病毒蛋白出现在了浓缩胶里,并且信号非常强烈。然而,许晓东多方查阅资料都没能了解异常信号出现的原因。

2009年,许晓东和妻子陈红英回到国内,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教,并建立起实验室。为了实验室的运转,许晓东也做一些其他课题的研究,但浓缩胶里的LEF-10一直是他抹不去的心结。

经过反复摸索实验,许晓东猜测,浓缩胶中的LEF-10可能是朊病毒。此前,科学界曾在动物和真菌中发现过朊病毒,但还尚未有人从病毒中发现朊病毒。这个猜测让许晓东兴奋起来,然而,提出假设到论证结果之间,仍有很难迈过的鸿沟。

为了鉴定LEF-10是朊病毒,许晓东从国外研究者那里借来了酿酒酵母Sup35p鉴定方法,该方法由已故的著名生物学家苏珊·林德奎斯特建立,但此前仅用于酵母领域朊病毒鉴定。国外的研究者曾告诉许晓东,这个实验非常“tricky(棘手)”,即使拿到鉴定方法,也很难获得实验结果。

经费人力不足仍然坚持


实验过程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许晓东介绍,生物实验出结果一般都比较快,但国内在朊病毒鉴定领域尚属空白,很多技术手段不成熟,失败是家常便饭。“别的实验要做出一张图,一两天就够了,我们却需要一两个月”。

更艰难的是经费和人员的短缺。因为实验尚停留在假设阶段,许晓东申请不到科研经费,靠着入校时的科研经费和学院的支持,他支撑了近十年的科研工作,“我后来算了一下,我总共的科研经费是48.5万”。因为经费短缺没有招生指标,2016年许晓东的硕士研究生南昊毕业后,因为热爱这个课题,成为许晓东实验室的编外人员,不拿任何资助,甚至需要在外打零工养活自己。

付出终有回报。许晓东团队首次在病毒中发现朊病毒,这也将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症带来曙光。据了解,朊病毒是一类具有感染性的特殊蛋白,这种蛋白能将某种构象在同种蛋白甚至不同种蛋白间传递,最终导致所有蛋白都发生变构。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在研究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时发现了朊病毒的存在。美国生化学家斯坦利·普鲁西纳因发现朊病毒获得了199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近年来,科学家们陆续在动物、植物、真菌和细菌中都发现了朊病毒。但是病毒中是否存在朊病毒一直不为人所知。如今,许晓东团队的研究填补了这项空白。


未来三年的科研经费落实了


西北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郁飞介绍,许晓东所从事的是基础性科学研究,相对于一些应用性的研究,确实更难获得科研经费。学院在了解到许晓东的困难时,也尽力为他提供一些支持。

郁飞告诉北青报记者,他评判科研人员的一个重要标准是他的工作状态,看到许晓东团队努力工作的情况,郁飞在一些考核指标上也尽力为他创造更为宽松的条件,“不会用一些条条框框的东西卡他”。此外,学院也曾给予许晓东资金和硬件设备方面的支持。“基础科学研究也许不能立马服务国民经济,但这不代表基础科学研究不重要,我一直认为我们国家科研能力的提升,原创性的基础研究是非常重要的。”郁飞说。

郁飞介绍,许晓东的研究成果发表后,学校、学院多个层面已经开展工作,将为许晓东提供支持,“未来三年的科研经费已经落实了,南昊也可以继续跟随许晓东读博士。”郁飞说。



副教授许晓东:学生贡献大 理应给他署第一作者

北青报:为什么在申请科研经费时遇到一些困难?

许晓东:我过后统计了一下,整个课题最后的花费大概是48.5万元,其中包括30万的人才引进经费和学院支持的一些费用。像生物学这样一些还处在假设阶段的课题,一些科研经费不太可能给予支持,因为在实验做出来之前谁也不知道它的价值和意义。

北青报:实验中你们为了节省经费,做出很多努力吧?

许晓东:那肯定会,为了坚持完成这个实验我们也想了很多省钱的办法。有一次我到哈尔滨讲座时,说到我们用了一个很贵很贵的培养皿。一位听众以为我用了特殊的仪器,我一描述,他才发现就是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皿,四十多块钱一个。但实验中要用很多这种培养皿,我们经费紧张,就买不起,还是其他老师资助的。就连实验室买离心管时,一包十几块钱,我们都一毛一毛地往下讲价。

北青报:您的夫人陈红英教授也支持了您一些科研经费吗?

许晓东:她当时在蓝耳病病毒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因为要为我这个研究争取一些经费,就暂时放弃了蓝耳病毒方面的研究。

北青报:过程如此艰难,有想过放弃吗?许晓东:真的没想过放弃。因为在生物领域发现一个新的课题是很困难的,而且我认为这个课题是能够出现重大突破,在做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曙光,因此,不管多难也得做下去。

北青报:南昊是您的研究生吗?他在整个课题中主要负责什么?

许晓东:南昊是我13级的研究生,到他2016年毕业时,我没有博士生招生名额,当时有其他老师找他,但是他还是继续跟着我做实验,成为我实验室的编外人员,因为经费也紧张,也没给他资助。这个课题中,大部分的实验都是南昊做的,我只参与了一小部分。

北青报:网上很多人说您给南昊署第一作者非常高尚,您怎么看?

许晓东:这个课题绝大部分工作都是南昊做的,我只是做一些指导性的工作,所以他理应是唯一的第一作者。

北青报:论文发表之后,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是?

许晓东:因为我们这个研究属于领域开拓性的研究,往下可以研究的东西非常多。

学生南昊:三年没拿钱 靠打零工挣钱帮老师做实验

北青报:什么时候跟着许老师做这个项目?

南昊:从2012年大四时就开始跟着许老师做研究,2014年开始做朊病毒这个课题。2016年毕业的时候,许老师没有博士招生名额,当时也有其他老师找我读博,但是我很喜欢这个课题,也希望跟着许老师继续研究,就留下来了。当时已经签了待遇不错的其他工作,本想利用闲暇时间做实验,但是精力跟不上,就辞职专心做实验了。

北青报:从2016年毕业到现在经济来源是?家里人支持你这种选择吗?

南昊:毕业之后,我主要是靠在外做一些兼职来养活自己,兼职也都是和本专业相关,比如给一些科技公司做顾问之类的。家里人刚开始也不支持我,毕竟这是一个不同于常人的选择,我就是不断给他们“洗脑”呗,告诉他们我所做研究的重要性,因为这可能是改变教科书中一句话的研究。我妈妈倒是一直很支持我,因为她觉得我从小到大没干过不靠谱的事。

北青报:科研经费紧张会有什么影响?

南昊:有一次实验中需要配重,一般实验室都会采购金属块等,但我们没有经费,我就去楼下的花园里面捡砖头,自己敲碎到合适的重量。但我认为科研经费的紧张也从另一方面锻炼了我的能力。一些经费丰裕的实验室,有时候会花钱雇外包做实验,其实作为学生什么也没学会。因为我们经费紧张,所以一切实验都得自己上,像有个实验我就做了一千多次,那这样的训练对我一辈子的科研都是有好处。所以我认为科研经费很重要,但不能经费多到花钱解决而不动脑子的地步。

点击查看原文


今日头条


拿下“教科书级”成果副教授冷门缺经费 买耗材一毛一毛砍价


因为《自然·通讯》杂志一篇科研论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晓东副教授和他的团队走入公众视野,这个仅有三个人、科研经费不足的团队,攻克下“可入教科书级”科研成果,首次在病毒中发现朊病毒,这一发现或为阿尔兹海默症的防治带来曙光。

许晓东介绍,因为研究尚处实验阶段,没有申请到科研经费,买耗材都要一毛一毛的讲价,他的研究生南昊毕业三年不拿资助,靠打零工坚持做实验,经过近十年努力,许晓东团队攻克下被外国专家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文/本报记者李涛张月朦)

点击查看原文


下面是小西选取的部分网友们的评论哦









许晓东老师这样概括自己的研究历程:“只要是有意义的事情,能坚持十年,那么二十年也当是能够坚持的。”虽然研究的过程总是磕磕绊绊,但是许晓东老师和他的团队初心依旧,目标从未改变,在不断的努力之下终于有所发现。许晓东老师和他的团队坚定不移地走科研之路,他们不仅是科研的坚持者教书育人的奋斗者,更是西农精神的传承者和发扬者

相关阅读

春节漫画第一弹!小西陪你过大年!

西农五福到!

你的西农爱情故事已“配齐”,快来认领吧!


党委宣传部 新媒体中心
 

  来  源:党委宣传部

网络编辑:闫 珅

责任编辑:王 婷

终  审:郭建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