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0年3月1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美酒,基因,数学……这三个学院不止这些!

新媒体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03

学院介绍第六弹来啦!

今天小西要带大家走进

葡萄酒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理学院




学院简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于1994年4月20日成立,其前身是1985年创办的“葡萄栽培与酿酒”专科,是亚洲第一所专门从事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推广,培养葡萄与葡萄酒生产、营销、管理及科研推广高级专业人才的学院。

学院创始人李华博士率领葡萄酒学院,构建了以葡萄学为基础、葡萄酒学为核心、葡萄酒工程学为手段、葡萄酒市场学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为特色,涵盖了由土地到餐桌完整产业链需求的葡萄与葡萄酒学科理论及中国葡萄酒产业技术体系。


师资力量


国际一流的葡萄酒工程实训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48人,专任教师30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2人。学院拥有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教学平台1个,国际合作交流平台2个。

葡萄酒学院具备学士、硕士、博士等学历教育资质,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葡萄酒工艺学》、《葡萄酒品尝学》。学院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涌现出全国先进班集体和国家级“三好”学生。“中国葡萄酒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拥有35件国家发明专利,培育了2个葡萄新品种。

学院与国内外著名的葡萄酒教育、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友好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国内建立各类基地40余家,在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等建立海外实践教学基地16家。每年4月份举办的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学术活动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迄今学院已组织国际学术研讨会或高级研讨班20届,发起成立了“丝绸之路葡萄酒科技创新联盟”暨“丝绸之路葡萄酒研究院”。


学科特点



学院创办的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直接间接推动了国内20所高校葡萄酒专业的开办,目前国内高校使用的80%的培养方案、70%的专业教材、70%的专业师资均来自我校。2018年我们发起成立了“中国葡萄酒高等教育联盟”。32年来,学院培养的葡萄与葡萄酒专业技术人才占全国葡萄酒行业的2/3左右,在已上市的11家葡萄酒骨干企业中,有8家的技术总监或总工程师由我校毕业生担任,推动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国。

学院一直秉承“耕土耕心,酿酒酿人”的院训,始终引领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推动出台了第一个葡萄酒国家标准,建立了符合中国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的产业区划布局,提出了“小酒庄,大产业”的产业发展思路,推动了我国葡萄酒产业的科技进步。帮助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利用非农耕地发展酿酒葡萄65万亩,年产酿酒葡萄30万吨,发现并促进新兴产区葡萄酒产业的崛起。学院被行业誉为“人才的摇篮、技术的源泉、产业的支点、文化的平台”。


学科介绍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 专业特色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以葡萄学为基础、葡萄酒学为核心、葡萄酒工程学为手段、葡萄酒市场学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为特色,涵盖了由土地到餐桌完整产业链需求的葡萄与葡萄酒学科理论及中国葡萄酒产业技术体系。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按照“能力主线、需求引领,行业指导、分类培养”的原则实施,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循序渐进、模块衔接的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充分体现本专业葡萄学、葡萄酒学、葡萄酒工程学和葡萄酒市场学四大模块“从土地到餐桌”全产业链的特色。形成了“感性认知—单一实践—综合实践”渐进、连贯、循环加强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过程为从第一、二、三学期的“感性认知”,过渡到第四、五学期的“单一实践”,再到第六、第七学期的“综合实践”,构成渐进、连贯、循环加强、贯穿大学本科四年的完整教学体系。

>>>> 研究方向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是一门关于“人民幸福生活”的学科。本专业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特色专业,也是陕西省的特色专业。专业建设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在办学条件、教材编写、课程体系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进展,专业建设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2006-2016年我校葡萄与葡萄酒学科领域SCI论文总量全球名列第三,仅次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康奈尔大学,国内名列第一。

>>>> 核心课程

本专业的主要专业课有:葡萄栽培学、葡萄生态学、葡萄品种学、葡萄酒工艺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资源共享课)、葡萄酒品尝学(国家级精品课程、陕西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葡萄酒化学、葡萄酒工程学原理、葡萄酒市场学、葡萄酒标准与法规等。

>>>> 就业方向

目前与学院建立协同育人关系的高校为30家(食品科学或葡萄酒工程专业),企业45家,其中海外酒庄16家。在协同育人单位中,既涵盖了中国葡萄酒行业实力最强的张裕、长城、威龙、中信国安等葡萄酒龙头企业,又涉及到了分布在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国著名的葡萄酒庄。

学院先后与法国勃艮第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西班牙拉里奥哈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英国普兰普顿学院等世界知名葡萄酒大学建立了“3+2”、“3+1+1”、“2+2”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在法国百特、拉格罗斯、德国格林根宝、意大利酒庄建立了16个海外实践教学基地。每年约20名学生赴海外进行葡萄酒生产实习。

长期聘请4名外籍教师(Alessio和Dennis,意大利酿酒师,欧盟葡萄酒硕士;Zhi Min Xu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Tao Jiang 法国第戎大学)作为我院专业教师,为本科生开展专业课程的教学。

葡萄酒学院从建院之初就把培养卓越的酿酒师和葡萄栽培师作为重要的使命。我院校友遍及我国葡萄酒产区,为我国葡萄酒产业培养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学院毕业生主要从事葡萄酒工艺、栽培、市场、文化推广等方面的工作,近年来逐渐出现了葡萄酒培训讲师、媒体从业人员等新就业去向。




学院简介


生命科学学院起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在石声汉、闻洪汉、荆家海、王韶唐、汪佩洪等老一辈学者悉心打造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重视实践和能力培养的传统,秉承着“厚德、励志、笃学、创新” 的院训不断发展壮大。


师资力量



生命科学学院现有教职工210名,其中教授37名,副教授59名,博士生导师25名,硕士生导师49名。学院有国家人才项目专家入选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青年人才项目专家入选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8人,陕西省“百人计划”入选者7人。



学科特点


学院设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生物科学系、微生物与生物工程系、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植物研究所5个教学系(中心、所),涵盖了11个教学研究室、生物学教学实验室、生物学教学科研平台(测试中心)、生物工程实验实训中心和全国高校最大的植物标本馆;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生物质能研究中心、微生物研究中心、生物信息研究中心。学院承担着全校生物类基础课及本院专业课的教学任务。

学院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自设)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自设)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3个本科专业。植物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为陕西省重点学科,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

生命科学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和生命科学学科发展任重而道远,学院全体师生正踏着老一辈人留下的足迹,充满希望地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不断奋斗!


学科介绍


生物技术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 专业特色

生物技术,对生物或生物的成分进行改造和利用的技术,是应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利用生物体(包括微生物,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或其组成部分(细胞器和酶)来生产有用物质,或为人类提供某种服务的技术。近些年来,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利用生物转化特点生产难以得到的化工新产品,解决长期被困扰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两大棘手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校生物技术专业成立于1998年,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陕西省名牌专业,2017年入选陕西省一流专业(培育项目)。在“2017-2018年中国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生物技术专业在全国251个开设该专业学校中排名第9,在农业大学中排名第2。

>>>> 研究方向

为服务“一路一带”国家战略,支持旱区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快速发展,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设立植物逆境分子生物学、功能基因与基因组学、蛋白质与酶的结构与功能等研究方向;遗传学学科设立植物分子遗传学、进化遗传学等研究方向。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多组学研究成为新的学科增长点,产生了浩如烟海的生物学数据。为了满足当今社会对生物信息学人才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生物信息学学科设立基因组序列分析与信息挖掘、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分子设计、比较和进化基因组学等研究方向。

>>>> 核心课程

生物技术专业核心理论课程为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军训、劳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生物学实习、工程训练、生物化学综合大实验、分子生物学综合实验、蛋白质纯化综合大实验、基因工程实验技术、毕业论文(设计)等。

>>>> 就业方向

经过十几年的建设,本专业拥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博、硕士授权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从入学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在科研和实践方面的兴趣。与中科院系统多家研究所等国内顶尖研究机构合作,组织学习和交流。同时积极拓宽校企合作途径,加强公司企业在全过程育人中的参与度,形成了短期“参观学习+岗位体验”与长期“实习工作+毕业设计”相结合的工作方案。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一次就业率5年平均在92%以上。


生物工程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 专业特色

生物工程,一般认为是以生物学(特别是其中的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化工、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工程技术,充分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就,自觉地操纵遗传物质,定向地改造生物或其功能,短期内创造出具有超远缘性状的新物种,再通过合适的生物反应器对这类“工程菌”或“工程细胞株”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以生产大量有用代谢产物或发挥它们独特生理功能一门新兴技术。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医药、食品、农林、园艺、化工、冶金、采油、发酵罐新技术和新底物的环保等方面。许多现有的以微生物学为基础的工业,依靠基因工程、利用而得以改进,同时还缓解了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

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始建于1999年,为教育部第一批开设该专业的高校,经过多年的建设,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以及校内外相结合的实验实践技能训练平台;确定了“发酵工程”和“生物制药”两个专业培养方向;初步形成了以微生物发酵生产抗生素类药物技术为主线的专业基础实验与实践技能培训的技术体系;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其毕业后能在生物工程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和生产管理等工作,成为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在“2017-2018年中国生物工程专业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在全国305个开设该专业学校中排名第10,在农业大学中排名第2。

>>>> 研究方向

生物工程专业研究方向分为发酵工程和制药工程,发酵工程方向的研究内容包括发酵过程中有普遍性意义的工程技术问题,发酵工程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扩大,在医药、食品、农业、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广泛应用,已经成为科技发展的重大推动力,是解决人类健康、环境、资源等社会和经济问题的有效途径。制药工程方向的研究内容包括化学药物、中草药、生物制品及其相关的生物医药产品的生产和制造。由于全球对人类健康越来越重视,“药品”作为保证人类健康的最重要商品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药的品种、质量、效果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医药产业对社会经济的重要性及其发展的前景使之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新药的不断发现和治疗方法(如基因研究)的巨大进步,促使医药工业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对于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相对较高。

>>>> 核心课程

本专业选择了该领域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的生物制药和发酵工程作为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发展方向,开设相应的专业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增开新生研讨课、专题课程(如基因组与蛋白质组学专题、抗生素生物合成专题、生物安全专题、生物能源专题)、实用技术课程(如食用菌生产技术)及本专业领域研究前沿专题。加强对学生工程素质能力培养,如生工综合大实验课程开设过程中,根据学科发展动态和课程扩展适时地进行调整,将实验内容调整为与生产相关的5个综合性、设计性仿真实验;在此基础上,依托新建设的“生物工程实验实训中心”,以微生物发酵生产土霉素等抗生素原料药及其GMP制剂加工为主线,学生由计算机仿真模拟实验开始,通过实验室小试和中试规模的试生产,直至生产出合格的成品药物制剂,为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完成本专业的发酵工程和生物制药两大体系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工程领域实践的实训能力及创新性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专业一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强调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不仅掌握从事生物工程领域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技能,还具备自主学习创新能力。

生物工程专业在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实现产业化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属于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领域,在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研究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就业方向

生物工程专业拥有细胞工程、化工原理、微生物学和工程制图等4个专业基础实验室,1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实验实训中心”,同时,也已与省内相关大型生产企业合作建立了7个校外教学实验实习基地,实现了本专业本科学生课堂理论和校内外实验与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此外本专业学科有微生物学博士点和硕士点、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点。

本专业积极与国内知名的相关生产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签订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合作协议,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定期到校外基地进行实习。通过教学实习、专题讲座、科研训练等多种形式培养专业兴趣。与多家企业有校外合作关系,聘请了多名客座教授。


生物科学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 专业特色

生物科学(也被称为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从本质上说,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揭示生命活动规律和生命本质的科学。生物科学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目前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近十年,以计算机科学及信息技术、生物科学及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迅猛发展,生物科学已发展成为21世纪最活跃的学科之一,生物科学对人类经济、科技、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将是全方位的。

“生物科学研究对象是整个自然界所有生物,研究它们的发生、生长发育、发展及绝灭。这当中有两个研究热点,一个是微观世界,从分子到细胞结构内部的生命现象,比如研究人类疾病的分子机制,植物光合作用的机理等;另一个是宏观世界,研究生物和生物的关系、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研究自然界中的几百万种生物是怎么来的?它们如何进化?物种和物种之间的关系,物种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通常说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我们要搞清自然界生物的基本规律,保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以此来保护我们的环境,使人类能够可持续发展。”

我校生物科学专业是在基础课部生物科学课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础学科专业,立足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培养生命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教学与管理工作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在“2017-2018年中国生物科学专业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在全国399个开设该专业学校中排名第18,在农业大学中排名第3。

>>>> 研究方向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一带一路”进一步深化推进,对生物医药产业、中医药产业、大健康产业、生物教育等产业的需求逐步提高,对生物科学专业人才需求急剧增加。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在生物医药产业、中医药产业、大健康产业及生物教育等产业发挥重要作用。

我校生物科学专业以厚基础、强技能、多元化为指导思想,注重基础理论、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将生物科学科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专业,依托生命科学学院的遗传与生物信息学和细胞与生物大分子两个支撑平台,在植物逆境生物学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药用植物次生代谢调控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当前重点突破的研究方向为植物非生物逆境响应的分子基础,包括植物非生物逆境响应的分子基础和作物抗逆关键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

>>>> 核心课程

核心和特色课程包括: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生物学基础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生物科学相关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技术和研究进展;现代生物科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研发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现代生命科学与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掌握生物学知识产权、生物安全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基本知识。

>>>> 就业方向

本专业为学生提供的发展平台及毕业生发展情况校外实习实践基地3个(火地塘实验林场、陕西康盛堂药业有限公司、中药指纹图谱与天然产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本专业学科分别有植物学和细胞生物学2个博士点和2个硕士点。

积极与国内知名的相关生产企业、省内相关中医药管理部门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签订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合作协议,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定期到校外基地进行实习。通过教学实习、专题讲座、科研训练等多种形式培养专业兴趣。




学院简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前身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应用数学系和应用物理系,其历史可追溯到1934年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成立时的数学、物理和农业气象教学组。200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200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学院现有数学、物理和气象3个学科。设有大学数学教学中心、大学物理教学中心、数学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数学建模指导中心等5个中心;设有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系、应用气象系等3个系;拥有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2个本科专业,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生物物理学博硕点。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120人,其中专任教师103人,副教授以上职称4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60%以上。在校生368人。其中,博、硕士研究生57人,本科生233人,少数民族预科生87人。


学科特点


学院始终坚持教学立院,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十二五”期间,获“宝钢优秀教师”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主持教改项目30余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0余篇。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省级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二等奖各1项;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省部级教材10余部;组织指导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国家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20余项;组织指导大学生数学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80余项。培养博、硕士研究生、本科生400余人,就业率均在90%以上。

学院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发展理念,积极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十二五”期间,主持科研项目7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省部级项目8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论文92篇(一区SCI论文16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

学院将继续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坚持人才强院战略,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发展理念,加强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建设,深入开展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和过程管理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积极开展数理基础研究及其与农林学科交叉的应用基础研究,为把学院建设成在全国农林院校具有引领作用的理学院而努力奋斗!

学科介绍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 专业特色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原名“计算数学”,1987年更名为“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1998年教育部将其更名为“信息与计算科学”,是以信息领域为背景,数学与信息,计算机管理相结合的数学类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强数学思维及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能解决信息技术、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实际问题的专门人才。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专业教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十几项。

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体现在扎实的数学基础之上,通过数值分析、空间解析几何、数学分析等课程基础知识教育和软件开发训练、算法分析与设计、应用领域建模等各环节实践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解决科学计算、软件开发和设计、信息处理与编码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的学生综合能力强,能在金融、统计、计算机领域中,尽快成长为杰出创新型人才。

>>>> 研究方向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以信息领域为背景,数学与信息相结合的专业,研究领域涵盖计算数学与信息技术两个方面。计算数学研究的是数学学科基本理论与发展规律,研究数值算法中的复杂性、稳定性和收敛性等基本理论;信息技术研究的是运用计算数学的方法,结合计算机科学知识,解决信息科学中的问题。该专业培养的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数学以及科学与工程计算领域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 核心课程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主干学科为数学,相关学科为计算机科学、信息工程。核心课程为: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离散数学、实变函数、泛函分析、偏微分方程、数值分析、数学模型、计算机图形学、程序设计基础(C)、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主要实践课程有软件开发训练、应用领域建模、科研训练、算法分析与设计等。

>>>> 就业方向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可申请出国访学项目及“2+2”出国留学项目。该专业毕业生一部分选择继续读研和出国深造,另一部分学生选择就业。因该专业毕业生扎实的数学功底和数据处理能力,其研究生学习领域与就业行业比较宽广,选择读研的学生中,约一半学生选择数学学科为研究方向,另一半学生在金融、计算机与统计领域继续研究生学习。就业学生中有的选择去中小学任职教师,有的进入金融、证券和IT行业从事数据挖掘处理工作。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 专业特色

光电信息技术是由光学、光电子、微电子等技术结合而成的多学科综合技术,涉及光信息的辐射、传输、探测以及光电信息的转换、存储、处理与显示等众多的内容,是现代光学与信息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学、现代测试技术相互渗透紧密联系。光电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各行各业。光电信息技术以其极快的响应速度、极宽的频宽、极大的信息容量以及极高的信息效率和分辨率推动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而使光电信息产业在市场的份额逐年增加。在技术发达国家,与光电信息技术相关产业的产值已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一半以上,从业人员逐年增多,竞争力也越来越强。

我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于应用物理专业,其历史可追溯到1934年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成立时的物理和农业气象教学组。本专业科研平台设施设备完善,有核磁共振成像仪、原子力显微镜等大型仪器10余套,专业教学实验室在工程光学、物理光学、信息光学、激光技术、光电子技术、光电功能材料等专业发展方向上建设了多个大型实验组合。

该专业以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系和陕西省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全面的光电信息知识体系与技术,同时具有广泛的科学技术适应能力及知识更新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在专业教学内容上坚持基础性与先进性的有机结合,注重基础、强调创新,形成了科学的课程体系。所培养的人才既注重理学基础,又强调工程技术,理工兼备。

>>>> 研究方向

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型光电信息感知、生物光学和光电功能材料等。新型光电信息感知方向主要聚焦于针对在农业生产、工业制造、科技研发等领域中遇到的新问题,研发新型的感知探测技术,主要包括新型成像原理、光谱仪器、光电检测技术等的研究;生物光学方向主要聚焦于将光电技术、物理原理在我校优势学科(如生命科学、动物科学、植物科学、农业科学等)中的交叉应用研究,解决优势学科科研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和光电及物理科学有关的科学问题,研发新的技术;光电功能材料主要聚焦于光电能量转换,通过对材料形貌、结构和成分的调整,实现光能到光能(电能)的高效转换。同时,通过制备相应的光电器件实现光电生物检测、光电水处理以及细菌光学研究。

>>>> 核心课程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应用光学、物理光学、激光原理、信息光学、光纤光学、光电图像处理、光学材料、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电子电路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学物理方法、量子力学等。

>>>> 就业方向

我校物理学科目前有生物物理学博士点和硕士点。本专业已与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长春光机所、西安光机所等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和教学合作关系。也与大恒光电、卓立汉光等光学器件公司在学生实习方面达成了合作协议,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

毕业生可推荐或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外,主要在光纤通信、光信息处理、激光与光子学、光电子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或管理工作。代表性的相关公司有IBM、飞思卡尔、华为、中兴、海信、联想、摩托罗拉、长虹电子、海尔、LG等。

图片:师一帆 刘益溦

相关阅读

喜欢电脑和美食?那就快来了解一下这两个学院吧!

手动,自动......这两个学院大有来头!

假期已过半,来看西农er的花样暑假!


党委宣传部 新媒体中心
 

来  源:招生办

网络编辑:闫 珅

责任编辑:王 婷

终  审:郭建东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