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1年,38部教材,告诉你这个团队的匠心传承!

新媒体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11-07

  什么是好教材,或许每个人会有不同看法。而一本好教材该有的样子,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果蔬贮藏与加工团队给出的答案有些特别。

  在该团队实验室门外的展板上,“部分主编和副主编教材”一栏令人瞩目:10多本教材的封面列成一座大山,直观展现了该团队的成就。

  深入了解之后,却发现该团队教材建设的长长的成绩单和背后的秘密。



著书立说  成果斐然

  合并组建21年来,果蔬贮藏与加工团队共编写各种教材38部,其中主编、副主编、参编高校教材27本,主编培训教材和科技著作11本。

  徐怀德教授主编的《天然产物提取工艺学》是中国轻工业“十三五”规划教材、教育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荣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优秀奖。罗安伟副教授主编的《食品安全保藏学》是“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国轻工业“十三五”规划教材,2009年获陕西省教育厅优秀教材二等奖。任亚梅副主编的《果品蔬菜加工工艺学》是“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被100多所高校使用,正在申请国家级优秀教材。寇莉萍副教授和刘兴华教授主编的《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是“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农业农村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2005年获陕西省教育厅优秀教材二等奖。

  《天然产物提取工艺学》对完善课程体系,推动天然产物提取的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至今,该教材先后被我校及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79余所院校相关专业使用。

  我校葡萄酒学院李华教授评价,《天然产物提取工艺学》教材注重天然产物生产新技术及其应用,突出了环保、绿色和综合加工利用理念,弘扬我国生物、天然产物研究利用、传统中医药特色,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先进性。

  《食品安全保藏学》第三版是2002年我校获批的教育部首个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时编写的专业课程配套教材,是国内首部系统阐述食品特性、保藏原理、保藏技术、物流中的质量变化理论及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的教材,内容体系新、学科适用性强、发行使用量大,总计印刷13次,印数24000册,教材已在66所大中专院校使用,受到广大读者好评。



踔厉奋发  优秀来自传承

  谈起科研和教材建设的初心,团队老师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沉甸甸的关键词:传承。

  陕西省教学名师刘兴华教授是团队的首位领头人,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尽责教学、潜心科研的同时重视教材建设,传给后来者的不仅仅是学术,还是勤勉、严谨的态度。团队成员代代相传,均是教材编写的有心人。作为团队现在的负责人,徐怀德教授深有感触:“编写教材需要耐得住寂寞,更要喜爱这份工作。这段携手并进的经历就是不断前进的动力。”

  寇莉萍副教授认为,教学和科研中只要紧跟着老前辈,就能逐渐认识到编写教材的重要性,当思想上重视起来,日常教学和科研的积累就能“产出”优秀的教材。

  教务处处长陈遇春教授肯定了团队的教材建设工作。他说,果蔬贮藏与加工团队已传承几十年,勇于担当,积极创新,坚持不懈走在教育教学的前方,将教学与信息化结合,教学与产业实际结合,教学体系有创新,是个出色的教学明星团队。

  从油印本到印刷本,从手写原稿去打印部用华光、DOS排版,到如今的智能化排版,这些久远到甚至听上去有些陌生的词汇,正是团队多年以来编写教材的必经之路。跨越几十年的漫长距离,教材设计的方式变得与时俱进,不变的是团队成员一如既往的勤奋和坚持,是那份珍贵的信念与传承。



行远自迩  匠心造就卓越

  教材编写的难度远比想象中高,一部好教材的诞生更需要长久细致的打磨。一份精益求精、协作共进的匠心,成为团队多年来教材高产的密码。

  “任何人都可以写教材。”徐怀德教授认为,但要写出具有可阅读性、系统性、科学性、艺术性的好教材却相当难。教材犹如艺术品,美而雅,协调平衡,有灵魂网脉,有传承创新。知识点是一个综合体,编写教材要看许多经典书籍和文献,进行高效归纳、总结和融合,建立一个完备的知识系统。主编统稿时也很困难,要经过漫长的调整、修改和琢磨参编所写的内容,最终才能形成一本先进、成熟和可靠的教材,“好的教材就像艺术品一样美。”

  谈起编写教材的感受,罗安伟副教授颇为激动,“一部教材从立项到出版,往往需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编写教材是一件耗时且费心费力的事情。”

  罗安伟说:“教材内容要体现学科发展及科学研究的先进性,要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将国内外的先进研究成果融入教材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查阅和整理文献并优选出可用的内容,需要耐心和毅力,更需要责任心。”他强调:“好的教材要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要经得起时间考验  更要与时俱进

  团队成员任亚梅副教授至今还记得一件事:有次出差去北京,为了搜集相关资料,专程往北京图书馆翻阅了大量的书籍,拷贝了中外文文献后满载而归。在图书资料收集不全的年代,她为了编写教材真的很拼。教材纸上写的是逐字逐句修改后的成稿,心里装的是越来越精进完备的知识体系。任亚梅说,经过长期琢磨后编写出的教材才会内容完善,文笔精炼,读来实用,历久弥新。

  好教材要与时俱进。团队每次对教材进行再版编写的时候均要添加新内容,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可靠性和完整性,同时具有前瞻性。此外,团队教材建设还加强了网络联系,响应多元化教学,如《果品蔬菜加工工艺学》第四版中可以扫描二维码获取相关图片、视频讲解、幻灯片等数字课程,成为“立体教材”。

  同时,团队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创新,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探索。《天然产物提取工艺学》第二版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教材,课程中不仅传授专业知识,还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家国情怀。

  编写出一本好教材有这么多付出,为何还要坚持迎难而上?徐怀德教授说,教材是大学生的基本教学资料,也是第一教学资料,编写教材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教学内容,给学生可阅读以及可重复使用的资料,“老师们也能结合区域特点和学校特点,把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实践经验和科研新成果物化传播,虽然辛苦,但有成就。”

作者:祁巧云 付雪 严芸燕 靳军

图片:刘益溦

相关阅读

女排精神在西农!

我们为什么不能忘记?

够香!够酥!够味儿!西农小米锅巴来了!


党委宣传部 新媒体中心
 

  来  源:凤岗通讯社

网络编辑:白 皓

责任编审:王 婷

终  审:徐 海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