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西农第十年!讲述渠美的故事……
从2012到2022,渠美走过风风雨雨,扎根杨凌,将一腔热血奉献于事业。无论是身份还是学科的转变都不曾磨去她的热情,她以始终如一的态度度过这十年。结缘西农,情系西农,她与西农的故事还在继续……
渠美,女,共产党员,理学博士,经济管理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3年考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森林培育方向研究生;2004至2007年于东芬兰大学和瑞典农业大学,获欧洲林业双硕士学位;2009至2011年于东芬兰大学,获生态环境管理理学博士学位;2012年至今在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工作。
今年,渠美在西农经管学院已经工作了整整十年。结缘西农经管学院,对于她来说是一次偶然的机遇。
2003年,渠美作为一位西农林学院的在读硕士,她的优秀与勤恳得到了认可。在导师赵忠教授的推荐下,渠美参加了欧洲林业硕士项目。硕士毕业之后,她恰好赶上了留学基金委的第一批公派留学项目,于是她抓住机遇,最终获得生态环境管理理学博士学位。
硕士+博士,渠美在国外整整待了七年。硕士在读期间,渠美的研究方向是生态系统管理,属于自然科学领域。而攻读博士期间,渠美的研究方向转为资源经济环境管理,属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领域。能够成功地从一种学术风格跨越到另一种,其中的艰辛是不言而喻的,但这也为渠美回国参与西农经管学院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我觉得西农十分好,当时考研究生的时候就特别想来西农,而且西农的独特定位十分适合我的研究方向。”谈到回国工作的选择时,渠美毫不犹豫地说道。
渠美主要从事农林经济管理和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领域的研究。“我的研究,像生物质能源和低碳建筑,都是比较小众的研究。但我觉得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我们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农村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木结构建筑,像是生物质能源或者低碳建筑这些也会慢慢推广起来的。”提及自己钻研的方向,渠美思路清晰、表达准确,言语中透露着无限的活力热情和思辨理性。
小众,意味着要在空白处拓荒,没有太多经验可循,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意义。在众多选择面前,渠美结合自身优势与知识储备,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深耕,用自己的头脑和多年的累积,为学科发展奉献一份力量。无人开路就自己扛起工具,没有经验就去创造经验,渠美毅然踏上了这样一条道路。十年间,西农见证了她的成长与收获,她也深深眷恋着这片支持她的土地。
如何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是每位导师都要面临的考验。当时的渠美,刚刚脱离学生身份,还未完全适应导师这个新定位。在不断摸索中,渠美回想自己的所见所闻,从过去的导师身上找到了初期的适应方向。“因为我的导师对我一直都是那样和蔼可亲,哪怕我写的东西不够好,老师也不会选择严厉地责备我,而是和气地让我发现、理解问题,然后引导我解决问题。所以我一开始带学生,就从不严苛地要求他们,比较随性。”
但随性不等于懈怠。她带的第一位研究生,给了渠美很深刻的印象。那位学生十分刻苦努力,清晨早起就开始阅读文献,灵感涌现时,即使已到半夜也会主动找渠美讨论问题。见证了学生日复一日的努力,渠美在她导师生涯的起步阶段,就意识到,作为导师需要用心地引导、鼓励学生,更需要做好表率,兢兢业业,肯花费时间和精力,做到“脚踏黄土,砥砺前行”。
谈及过往岁月,渠美感慨:“在西农的这十年,西农给我的感觉是特别朴实的,周围的许多人对我影响很大。”
在西农的十年,渠美全身心投入工作和生活,心态从青涩变得成熟,职称也从助理研究员到了研究员。她能获得这些成就,“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要热爱科研事业,要肯努力下功夫,要保持好奇心;其次要多和同门一起讨论问题,这种互动也是十分有意义的,不论是在论文写作还是项目申报上。”四季轮替,一个个奋斗的日子,一次次克服困难的过程最终没有辜负她。
这十年,是渠美的职称升迁史,更是她追求卓越的奋斗史。十年间,她主持过7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16篇。科研领域的累累硕果,离不开她自身的天分与努力。同时,科研氛围浓厚的学院,友好的领导同事也给了渠美很大的帮助与启发。她在工作中学习,在困境中成长,带着毫不动摇的初心坚持钻研,是“甘于吃苦”让她深入科研,是“追求卓越”让她从不停止前进的步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渠美对西农的当代大学生也充满了期待。她说:“大学生未来一定会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不论是考研还是工作,我希望你们能够精通自己所学的专业范围,多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多去思考、去实践,少一些人云亦云,多一些独到见解。”
图源:唐虹雨
文字:邵子航 林意涵
视频:张婷婷 王梓骏 王艺静
非凡十年|盘点2019:深化巡视整改与本科教育建设年!
“阳过”啥时候可以返岗?哪些地方要注意?收下这份指南!
非凡十年|盘点2018:基层党建和学科建设年!
网络编辑:唐思琦
责任编审:王 婷
终 审:徐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