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丽绽放!致敬了不起的她们!

新媒体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3-06-03

花蕊初醒,草长莺飞。

又到一年春光烂漫时,

第113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如约而至。

我校8位同志和2个组织分别荣获

国家级、省级和示范区级“三八红旗手”

“巾帼建功标兵”“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














“全国三八红旗手”郑粉莉:

留住水土再富民 四十年初心如磐





“这方水土养育了我,我要回报家乡”

1960年10月,郑粉莉出生在蓝田县,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光。少时,父亲修地堰,田埂边大小沟壑引起了郑粉莉的好奇,父亲告诉她那是下大雨被水冲的,与水土保持措施不完善有关系。

贫瘠的山川,饥饿的村民,给郑粉莉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1983年,西北大学本科毕业的郑粉莉考入了我校水土保持研究所,“当时的想法很简单,这方水土养育了我,希望通过所学,回报家乡父老。”

水土流失是限制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重要环境问题,也是我国头号环境问题,对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黄土高原也因其生态环境脆弱和土壤侵蚀剧烈而闻名于世。

硕博期间,郑粉莉时常和导师们一起,奔陕北、经内蒙、越山西,到华北,调查水土流失的足迹遍布整个黄土高原。

为了避开早上8点以后有现风而导致室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地无法完成的局面,郑粉莉的室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只能选择在凌晨5-7点和太阳落山以后的8-9点两个时间段进行。“51场模拟降雨试验,两个月比别人两年做的实验还要多。”导师们对郑粉莉的勤奋不由竖起了大拇指。

凭着这份热爱和不服输的劲儿,郑粉莉对专业的热爱与日俱增,“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科学进步,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出于这样的“初心”,四十年来,她一直奋战在水土保持教学科研第一线。她先后创建了量化水蚀类型演变过程研究的新方法,破解了动态监测侵蚀沟发育过程的技术瓶颈,揭示了坡面不同水蚀类型的侵蚀过程机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郑粉莉还揭示了我国东北黑土区冻融—风力—水力多营力复合侵蚀的季节交替和空间叠加过程机理,研发了适用于黑土地坡耕地治理的关键技术体系,目前经过侵蚀综合治理的试验示范区平均增产13%以上……

“我要在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的领域一路走下去,为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郑粉莉说。







黄土高原上看“江南美景”;饱受严重水土流失的黑土地丰产又丰收;乡村新生活让城里人都羡慕……

——这是郑粉莉梦想里的图景,为了这个梦,她踩着泥土,一干就是四十年,常年在野外和实验室奔忙。

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二级教授,郑粉莉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黑土粮仓保护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持续攻关,不断挑战土壤侵蚀基础理论研究最复杂的水力(融雪和降雨)、风力、冻融多营力作用的复合土壤侵蚀和沟蚀过程量化研究。

这些研究成果,突破了水蚀过程量化研究的瓶颈,发展形成了复合土壤侵蚀理论,被水利部门和行业标准采用,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为我国水土保持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位刚刚当选为2022年“全国三八红旗手”的女科学家,在永不停息的“水土保卫战”中,交上令万千农民心安的“漂亮答卷”。







薪火相传育桃李

她是第十五届钱宁泥沙科技奖获得者、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世界水土保持学会理事、农业领域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自然)、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40年潜心科研、反哺教学,如今的郑粉莉仍然耕耘在三尺讲台。

她说:“不要叫我教授,请叫我老师。因为做老师是我真正喜欢的职业。”

谈起教师这份神圣的职业,郑粉莉深情回忆了影响她人生的几位恩师。

中国土壤侵蚀学科学术带头人唐克丽研究员和我国人工降雨模拟技术研发鼻祖周佩华研究员为人谦和低调,“他们对我为人处世、格局形成影响很大。”郑粉莉说。

在教书育人中郑粉莉始终坚持“任务带学科,学科促科研、科研融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爱心、耐心、责任心,坚持,坚守,不气馁”的人生格言教育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严格要求学生在科学研究中要做到“六要”(即要保持头脑清晰、要勤于思考、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要态度端正、要勤奋努力、要有强壮的体魄)和“四到”(即心到,眼到、脚到、手到)。

目前,郑粉莉所培养的硕博士研究生达70余人,大多数都成长为本专业领域核心骨干。如,青年拔尖人才李志教授、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和“陕西高校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人物”的姜义亮博士等。

时任世界水土保持协会青年委员会主席和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的王彬博士对恩师郑粉莉评价到:“她严谨治学的科研态度对我影响终身。”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连续10年的人大代表经历,对我来说,绝对不是荣耀自身的政治光环,而是从来未敢忘怀、时刻牢记在心的神圣责任,更意味着一份辛劳的义务。”郑粉莉如是说。

作为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提交议案120多件,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对渭河治理和保护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无论是在野外进行考察和实验,还是在课堂教书授课,只要有空隙时间郑粉莉就会深入到农村和农民、学生和教师、科技工作者中去,带着各种问题开展深入调研、访问和座谈。提交的议案和建议涉及教育、环境、三农、民生、医改、民主政治、灾害防治等百姓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

2003年8月,陕西省渭河流域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洪灾,给渭南市带来了巨大灾难,20余万人被迫撤离家园。“我第一反应就是要向有关部委提交建议,要采取措施从根本上根治渭河水患。”郑粉莉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多次深入现场,实地勘察,了解灾情,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在掌握了大量事实材料后,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她提交了《关于请求国家采取综合治理措施解决陕西三门峡库区防洪问题的议案》,就如何综合治理渭河提出了具体建议,当时有61位代表在这份议案上签名。这一议案被作为当年的重点办理议案得到了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批示。水利部也于2005年1月到陕西省与代表座谈,随后国家通过了黄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投入资金200余亿元。

此外,郑粉莉撰写的“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建议”、“关于生态补偿的建议”、“关于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民主政治建设的若干建议”等也被国家有关部委采纳,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次次地深入调研、一次次地提出议案、一次次地看着“蓝图”变成“美景”,欣慰的同时,郑粉莉更感到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为民履职的重任。

郑粉莉老师就像黄土高原的土,看上去简简单单,但骨子里朴实厚重。她待人谦虚和蔼,遇事敢说敢干,科研工作中总是冲锋在前,做给大家看、带着大家干,充满激情,一丝不苟,在她身上感受到更多的是追求科学真相的执着、敢打敢拼的顽强、协力攻关的团结和吃苦奉献、奖掖后进的无私。水保所副书记韩锁昌动容地说,埋头工作的她竟然找不到几张工作照,仅有的一部分照片还是在学生群征集得来。

而就是这位平素不喜欢站在聚光灯下的低调女科学家,在今年被授予了“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衣着靓丽地拍摄了“定妆照”。

作为女性科学家,郑粉莉希望自己感染更多人,让女性的力量、科技的力量被更多人看见。谈到这里,郑粉莉嘴角挂着自信的微笑,周身散发出坚持和笃定的光芒。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张鹏飞  付文婷

图源:张佳奎  谷嘉豪


相关阅读
优秀!首批!三品种入选!
春暖花开,母校约起!
大会开幕!一张图带你了解两会!

党委宣传部 新媒体中心
网络编辑:奚柳芸责任编审:王 婷终  审:徐 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