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三农”学堂来了!
在西农
“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的西农精神
每一个人都牢记于心
但如何以社会学角度了解“三农”问题
一门涉农的“小众课堂”
如何能接连上线
中国大学慕课MOOC(2019年)
和学习强国(2021年)
两大学习平台
迄今为止
播放量已达455116人次
近日
这门课程已入选
第二批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立项名单
今天
让我们走进
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张红主讲的
《“三农”学堂》
《“三农”学堂》
线上一流课程
课程负责人:张红
张红教授精心设计课程内容,课堂教学从微观到宏观,层层递进,微观层面以“人”为中心,介绍农民的生产与生活,扩展到初级社会关系的农村家庭与家族;中观层面探讨农村社区的建设路径、农村社会组织变迁及功能等;宏观层面阐释农村社会分层趋势、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等。
授课过程中,张红教授以农业为本体,从社会学视角阐释农业内涵、农业与农村社会、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农村为载体,以改革开放历史为主线,详细介绍了我国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社会治理、社会分层与流动的巨大变化;以农民为主体,细致讲解了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大时代历史事件中,农民从幕后走到前台的精气神变化。
同时,在相关知识点讲解过程中总结了乡村治理、建设和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积极借鉴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
以学生为中心构成形成性评价体系
将农村社会学的学习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课前预设问题、线上观看视频;课中线下研讨、教师答疑;课后延伸阅读,课上在讨论时会运用到有关的理论知识需要从经典阅读中获得,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兴趣自由选择书目。
课程成绩往往和评奖评优挂钩,但仅以卷面成绩作为评估过于片面。形成性评价体系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期末一次性评估的局限,让具有科研潜力的的学生也能拿到满意的分数。
得益于这门课程,很多学生组建了团队,拿到了国家级课程项目或是高校的田野调查项目,而且项目评估都是优秀,借此还发表了小论文。“这门课程在之后科研的选题等多方面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引导,让我们能够有效抓住农村社会的特点,更好的面向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同时,老师在课程中也一直在锻炼我们的思维方式,在真正走进科研时有很大的帮助。”社会1902班学生黄思远说。
线上线下结合教学
线下教学重在深加工和高效产出。课堂充分体现师生面对面互动的授课优势,课程是拓展性的,是将线上所学习知识运用到现实社会的能力,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培养和科研训练。
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下以课堂的表现,发言的情况,出勤率作为评估依据;线上则通过学生对章节思考题的完成情况、单元测试和阶段性测试成绩反馈。最终打分时,张红教授会将这些学习记录作为重要参考。在线课程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推动了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合力促成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
多种教学方法
老师通过调查获取案例,把它开发成一个案例应用到课堂上,然后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讨论,从中抽象出一些观点,以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这是案例教学法。
“社会学非常注重实证研究,只有通过社会调查,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深入农村,在做科研时才能更接近真相,对问题背后的分析才能更深入。同时在社会调查中我搜集到的案例可以反哺课堂,比起只为学生讲解PPT,教授相对枯燥的理论,可以让教学更接地气、更有活力。”张红教授介绍道。
但是案例教学并不等同于是讲故事、举例子。对于教师而言,好的案例可以大大帮助科研与教学,因为开发案例不仅是教学改革的成果,也是可以充分应用到课堂的。对于学生而言,做好案例调查分析,尤其有助于学生的实习与学术论文写作。教师积极参与案例库建设,申报案例库,应用好案例教学法,可以盘活“一整潭水”,连接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学生的毕业论文和实习,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情景模拟法则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学习和练习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比如讨要高额彩礼的话题,张红教授往往会采用情景模拟法,找学生扮演相应角色,学生热情极其高涨,往往会反串扮演,其他的学生就当做社会调查指标。表演结束后,社会调查者向扮演者提问。学生处于逼真的情景里,更能发散思维,这时老师再从旁点播,深入话题,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立德树人,相辅相成
学生受益匪浅,张红教授亦然,“有次我在课堂上提问农民工是农民还是工人?一位来自湖北农村的学生反问我,‘我应该是农民还是学生?’”这次对话引发张红教授对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的思考,借此发表了一篇论文。
“现在想想,那天的早晨是多么美好!”提及这门课程的开始,张红教授仍然记忆犹新,那是九八年的一天,作为社会学专业的年轻教师,系主任把《农村社会学》这门课程安排给她,从这天起,张红教授和《农村社会学》的缘分就正式开始了。
26年来,张红教授面向本科生主讲《农村社会学》课程,为研究生主讲《农村社会学专题研究》,为博士生主讲《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专题》,形成本硕博贯通的课程体系,整合了课程内容,优化了课程体系。课程的主要讲述内容和关注的重点问题也在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跟随时代的步伐,聚焦国家战略发展和社会需求。“课程体系贯通后,下一步我们想做到本硕博三个层面的培养方案贯通。”张红教授告诉我们。
情系三农,润物无声
“三农情怀”不需要高谈阔论,学生通过课堂掌握理论知识,这是“知”,“行”则来自教学案例,亦可源自社会调查、支教,知行合一,亦能知农识农爱农。“很多学生亲自去到乡村,去实地调研或是支教,有了这些经历后,‘三农情怀’反而是他们讲给我听。”张红教授如是说。
自2019年以来,课程已完整开课三期,第四期正在运行。面向其他高校的开放学习程度高,东北财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12所院校使用了《“三农”学堂》视频资源。从反馈的信息来看,学习者普遍认为课程内容丰富,教师讲授逻辑严谨、重点难点讲解透彻,促使学生更全面、深刻地认识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三农”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学习者主要包括2019年以来,教育部职成司“全国涉农职业教育领导干部培训班”、农业农村部“全国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轮训班”、陕西省委组织部“县处级、乡镇领导干部、村两委”等学员,以及青海、江苏、河北等省市委组织部、人大政协等部门委托的培训任务,通过课堂讲授、“学习强国”平台等多种应用模式参与本课程学习,累计5000余人。
“高校有几项职能。第一是教学的功能。第二是科研的功能。第三是社会服务的功能。第四是技术推广的功能。作为人文社科的老师,我无法推广一项技术。”张红说,“但是社会公众能够通过《“三农”学堂》对三农有所了解,这就是我作为高校教师的价值吧。”
《“三农”学堂》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子,“这门课程加深了我在学术化导向下对三农问题的理解和思考,只有去真正了解农村,关注农民,促进农业,才能让我国农村社会走上更加富庶、美好的发展之路。”“通过课程学习我感觉对农村社会有了更多的了解,张红老师深入浅出地带领我们学习交流、一起思考,讲的是三农,学的是中国。这既培养了我们知农爱农的情怀,又促进了我们对三农问题的积极关注。”诸如此类的对课程的评价还有很多。
张红教授说:“作为涉农高校的学生,‘三农情怀’是非常重要的,乡村振兴的前提一定是乡村要有人才,没有‘三农情怀’,人才怎么可能愿意回到乡村、振兴乡村呢?”她始终觉得,只要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对三农有了解,三农情怀厚植于心,那她的努力就没有白费。
部分来源:人文学院张红
文字:刘佳月 张加琳
图源:段兴未 谷嘉豪 周雪茹
黄芯萌 郑祺亲 史雪燕
十校联动!小满遇上521,农大学子与你一起向光而行庆祝!三周年!
校长吴普特:向世界推广旱区农业的“西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