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在田间地头“自讨苦吃”,给这群西农青年点赞!
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能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是要“自找苦吃”……五四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回信,提出殷切希望。近日,记者走进合阳、延安、洛川等地,探访了研究生在基层、一线、大田,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的故事。
5月10日,在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金峪镇方寨社区的樱桃园里,我校派驻合阳第10批研究生助力团成员侯宇翔正与社区党总支书记陈银榜一起查看樱桃生长情况。“再过几天,方寨樱桃就要集中上市。最近我每天都要过来看看,心里才会踏实些。”侯宇翔说。
长期以来,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注重在乡土中国深处厚植青年学子爱农情怀,苦练强农本领,为助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奉献青春力量。
在方寨社区的樱桃园,研究生助力团成员侯宇翔
正与社区党总支书记陈银榜一起查看樱桃生长情况
同是第10批研究生助力团成员的彭豪挂职在合阳县王村镇。最近几天,他每周都要到王村镇尧头社区金银花种植园两到三次,检查金银花长势以及病虫害发生情况。自今年2月份以来,彭豪经常走村入户开展调研,了解到尧头社区金银花种植普遍存在产量偏低、效益不高,采摘后叶片发黄等问题,他及时联系学校专家给予针对性指导,并到田间随时观察记录。
学校派驻合阳第10批研究生助力团团长王淦锋告诉记者,助力团的研究生们来到合阳后,主动深入基层、扑在一线,在调研中寻找解决当地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多方联系商讨对策,自身素质和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让全体助力团成员倍感振奋,大家第一时间进行了学习,将牢记嘱托,继续在乡村振兴主战场担当作为、作出贡献。
丁午阳是学校派驻合阳第5批研究生助力团成员,这位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90后年轻人于2022年考取了陕西省选调生,专门选择继续回到合阳工作。“研究生助力团的经历让我对乡村振兴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对三农、对合阳产生了浓厚的感情。我将继续担负起强农兴农使命,在广阔的乡村振兴舞台上干出一番事业。”丁午阳表示。
5月11日,在合阳县新池镇南沟小学,学校派驻合阳的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张宇、张欣然正在为孩子们上课。张宇任三年级班主任,讲授语文、美术、科学等课程,兼任一至四年级体育教师。张欣然任二年级班主任,讲授语文等课程,兼任一至六年级音乐教师。
“张宇和张欣然等4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到来,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活力与改变。他们克服饮食、语言、生活等方面的重重困难,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热情投入教育教学,成效显著。此外,他们还主动走近学生、走进学生家庭,扶智更扶志,深受老师、学生和村民的尊重和喜爱。”南沟小学校长雷志强告诉记者,在刚刚结束不久的期中检测中,张宇所带的三年级语文位列全镇第一,张欣然所带的二年级语文位列全镇前三。南沟小学的整体教育质量、教学水平也由全镇中下游跃升至全县前五名。
秦梦瑶和行思涵分别是南沟小学五年级、六年级的学生,提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老师们,她们满脸欢喜。“来支教过的8位老师我们都认识,他们对我们可好了,是我们的知心大哥哥、大姐姐,我们有什么心事都愿意给他们说。”
2018年以来,学校先后派出402名研究生助力团成员、146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赴农业农村一线,开展产业帮扶、教育帮扶、文化帮扶、助农销售、志愿服务等工作,涌现出获评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的赵健,“锅巴镇长”杜好田,“果农心中最可爱的人”郑璐玮,被小学生们誉为“神仙老师”的李珉梦、王卉,研发设计大黄采收机械的赵开元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为当地乡村振兴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顶着烈日,葡萄酒学院生物与医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李磊正在田间为葡萄去雄
5月10日,在学校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大田里,葡萄酒学院生物与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李磊正带着师弟郝勇江、张学昊为葡萄去雄。“我们是8日晚上到的试验站,9日一大早就到地里忙碌了,每天都要工作8小时以上。”李磊介绍说。
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张宗勤教授告诉记者,为葡萄去雄好比“绣花”,不仅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还需要细心和耐心。如果基本功不扎实、耐心不足,很容易破坏到柱头,影响试验的正常开展。郝勇江告诉记者,他们将在试验站呆两周多时间,为葡萄杂交育种研究开展去雄、授粉等工作。“为了国产葡萄育种事业,再苦再累也值得。”张学昊说。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是陕西省乡村振兴示范镇,也是我校山仑院士工作站、乡村振兴专项研究生实习所在地。资源环境学院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研究生段淑方近期正在山仑院士工作站开展工作。去年7月以来,她几乎每个月都要从学校过来,针对当地土壤肥力较低的问题开展土壤绿肥实验,这次来主要检测土壤水分。她表示,本来就挺喜欢和土地打交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更加坚定了继续走下去的信心和决心,决定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刘锦绣是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管理专业乡村振兴专项硕士研究生,在河庄坪镇赵家岸村实习。去年10月以来,她积极参与当地疫情防控、资料整理、入户调研、理论宣讲、项目申请以及自身课题研究等工作,得到多方面的锻炼提升。“从学校到基层,由课堂到实践,转变是巨大的。走进乡土中国,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历练与成长,也让我更加热爱基层,热爱乡村振兴事业,并矢志为之继续努力奋斗。”刘锦绣说。
河庄坪镇党委书记刘震表示,河庄坪镇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研究生们能吃苦、肯奋斗,为当地带来了活力,也带来了动力。希望继续深化合作,共同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在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
水保所所长冯浩教授正为研究生们讲解实验进展情况
“通过学习和开展实验,我更加坚定了把论文写在延安果园、写在祖国大地上信心和决心。”5月12日,在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水利工程专业研究生欧阳啸丰坚定地说。
和欧阳啸丰一起到南沟的,是学校“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黄土高原旱作适水改土与产能提升技术模式及应用”团队的师生。当天,在项目组成员、水土保持研究所所长冯浩教授的带领下,他们到南沟村开展主题教育,到果园了解实验进展情况。欧阳啸丰主要开展适水改土实验,目的是提高延安山地苹果雨水利用效率,提高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肥力,助推延安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资源环境学院植物营养学硕士研究生杨泽主要围绕果树对养分的高效利用开展实验,资源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李卓凡主要开展堆肥纳米材料的腐熟实验研究。
“今年我已经是第三次到延安果园开展实验了,每次要呆10天到两周左右。看到我们的科研工作能确确实实给果农带来帮助,看到果农开心的笑脸,心里十分高兴。”欧阳啸丰说。
冯浩表示,带着学生到延安来,就是要在生产一线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凝练科学问题,并围绕这些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综合方案。2015年以来,团队重点围绕山地果业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土壤贫瘠、干旱缺水和水土流失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探索实施了果园油菜绿肥还田、微地形集雨快速入渗保墒、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等技术,果园土壤结构改良、固碳培肥、节水抑蒸、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助推了延安山地苹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真正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得到当地政府和果农的认可。
在离南沟村140多公里的学校洛川苹果试验站,一群来自园艺学院的学生正在果园里忙碌着。
高溢苒是园艺学院果树专业研究生,主要针对苹果树不同负载量对果实品质和贮藏期影响开展研究。这次到试验站主要是为果树疏果,要在站上呆一周左右。对她来说,风吹日晒、田间地头已是常态。“我觉得这个专业挺好的,也没觉得苦和累,可能是习惯了吧。看着苹果树从开花到结果再到采收,对苹果树也产生了感情,隔三差五总想见一下,要不心里空落落的。”高溢苒说。
和高溢苒一起来的有10多名同学,他们有的开展辐射楸子抗旱性评价及生长结果习性调查研究,有的开展化肥对果树生产影响的研究,有的开展不同苹果矮化自根砧对果树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有的开展杂交后代果实品质评价研究。农艺与种业专业研究生管增辉主要围绕病虫害生物防治开展研究,他每年从3月份到10月份都要驻站,因为这段时间虫害发生量大,便于开展实验。近期到站上的主要任务是调查主要害虫的发生情况,并选取效果最为明显的防治方式。“我的目的只有一个,要为农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管增辉表示。
洛川苹果试验站站长安贵阳研究员告诉记者,每年有300多名学生到试验站开展“接地气”的实习和科学研究,在实践中增长了解决现实问题的本领,真正做到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
作者:王学锋
视频:周天弘
来源:党委宣传部
封面图源:税诗雅
大师沈煜清!我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科的开拓者!
这个夏天,遇“健”多巴胺|寻宝不一样的西农!
炫酷!主打的就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