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年当胸怀壮志!走进校友的奋斗人生......

新媒体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4-02-03





迎难而上 勇攀珠峰

扎根基层 筑梦乡村振兴

让我们一起走进校友

开拓进取的奋斗人生



周磊:我在珠峰测绘



  2020年5月27日11时02分,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上珠峰之巅,并开展相关测量作业。这是自4月30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活动启动以来,登山队第三次向顶冲锋,最终将觇标竖立在珠峰之巅。



周磊(右一)与团队成员在珠峰大本营合影





  在这样一个无畏艰难的团队中,有一个名叫周磊的队员让资环学院师生激动不已。周磊,2010-2013年在我校资环学院攻读土地资源与空间信息技术硕士专业,毕业后在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工作。这位毕业7年的资环学子,正是本次珠峰之行的媒体保障人员。


  联系到周磊时,他们的团队正在下撤,远隔半个中国,万里风雪,却无法吹磨一颗对测绘保有热忱与情怀的心。


  周磊介绍,珠峰测量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并非是一个团队或者一个集体能够完成的,本次登顶测量的八名队员后面有着无数的集体在默默的付出,有提供气象服务的气象团队、有在6个交汇点进行三角测量的交汇组团队、有负责登顶直播数据传输的数据保障团队。





  “通常我们在讲测绘人的时候要提到测绘情怀——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这是一种责任,正是这种责任感支撑我们砥砺前行。”周磊表示,当强大的祖国能够在全世界面前定义珠峰新的高度,所有的付出与努力都是幸福的。


  征服珠峰绝非易事,回忆起此次珠峰之行,一切都历历在目。


  作为媒体保障人员,周磊曾经到达过6个交汇点中公认最难的交汇点——西绒交汇点。前往西绒交汇点的过程中,完全没有路的存在,需要横穿绒布河和绒布冰川,通过宽度仅为一脚宽的冰桥,攀爬坡度75-80度约300米的陡崖方能到达。当周磊刚攀爬上陡崖,仅仅在10分钟后,身后的陡崖就发生了坍塌。




  每年公认的最适宜攀登珠峰时间只有5月的三个窗口期,但今年的天气比较反常,受珠峰北坳雪崩和印度洋台风安攀的影响,前两个窗口期无法冲顶,摆在团队面前的只剩最后一个窗口期,错过这个时期就只能等明年重新再来了,这样的结果是所有人都无法接受的,最终登山队决定27日强行登顶。


  屋漏偏逢连夜雨。25日,珠峰大本营开始降雪,这场大雪有可能将宝贵的窗口期提前关闭,所有人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来自8300营地的消息。


  “大本营,大本营,8300小雪,登山队员准备出发,发起最后的冲刺!”周磊说,8300营地清晰的声音让所有人悬着的心都放了下来。


  按照原定计划,团队在27号上午10点应该登顶,但是当时钟指向10点的时候,安静的步话机再次将大家的心悬了起来。周磊说,直到步话机再次响起,大家方才知道是因为天气原因,登山队不得不减慢了行程,而信号也无法及时传回大本营。







  仿佛老天爷也被登山队的真诚感动,一直从夜间就笼罩在珠峰峰顶的云层也逐渐消失了,当珠峰再次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周磊的眼泪滑落了下来,心和目光也随着天文望远镜里登山队员沿着山脊一步步向峰顶挪动。


  最终,在11点整的时候,当步话机里传来,“大本营,大本营,登山队8名队员现已登顶”的时候,压抑了大家近两个月的情绪终于得到了释放。“我们终于做到了!”周磊至今激动不已。


  提起周磊,他的导师、资环学院地理信息科学系副教授齐雁冰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周磊在专业上格物求知,砥砺探索,此次珠峰之行,攻坚克难,风雪无惧,资环有其才,方知青年英俊,当如此魄力毅勇。”



张文宇:扎根泥土 无悔青春




  张文宇,男,我校理学院2018届毕业生,现任铜川市王益区王家河街道办事处主任助理、常家河村党总支书记助理、驻村工作队员。怀着对陕西厚重深沉文化的神往,他大学毕业后毅然考取陕西省定向选调生,扎根到王益区西北角的贫困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服务当地村民。两年来,他荣获学校优秀基层服务志愿者、王益区2019年度脱贫攻坚最美驻村干部、王家河街道优秀包村干部、王家河街道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立志励志  吃苦吃劲

做好地道的“村里人”






  张文宇从未在农村生活过、从未与农村事务打过交道。“没有吃过苦的青春是不圆满的”。他怀着期待、兴奋之情扑向农村各项工作。“我是为村子发展和村民服务的,可不能拖了乡亲们的后腿,反倒是让村民惦记我这个学生娃”。


  常家河村距离王益城区17公里,村子蜿蜒12公里,初到工作岗位,方言不通、沟通困难;没有食堂,饮食困难;村民分散,开展工作难。然而工作中艰难并没有击败这个年轻人,他自己买车解决交通问题、自己做饭解决饮食问题,从吃农饭说农话开始做起,向农村的点点滴滴学习。


  两年时间里,他入职时的车行驶了3万公里,他也成为农村基层工作的一把好手,学会了给树苗挖围水堰、浇水施肥、苹果套袋;学会了解决征地赔款矛盾、村民纠纷;学会了和耄耋之年的老村干拉家常。两年来,他的足迹遍布了常家河的最偏远、最幽深的山坳。




助贫爱贫  勇挑重担 

做群众的“贴心人”






  主责是党建和脱贫工作的他,通过美篇、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媒体引导村民党员学习十九大精神、新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努力提升党员、村民的政策知晓率。他自主完成了村民五类分级架构,拟定了“一般户、边缘户、贫困户、沉淀户、能人户”分类施策,村民互帮互助的服务模式。


  他发挥青年优势,带领村民贫困户参加王益区“乡村振兴运动会”,用协作和运动激发村子新合力。他结合数学专业逻辑思维优势,制定贫困群众光伏发电项目、果库项目收益分红考核方案,2019年为每户兑付1000元以上;将村子一向棘手的问题整改工作开展的井井有条,制定“两会四账一报告”流程。


  在“三排查三清零”百日冲刺行动之际,他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紧抓结果导向围绕政策落实、遗留问题、长效机制自查自纠,仅仅一个月时间入户130余次,召开专题会议11次,清查问题9个,倒逼整改落实进度,并实行动态化检测排查,每周研讨整改进度。为6名贫困群众、2名致贫风险群众申请公益岗位,为4户困难群众申请临时救助,奠定决战脱贫的牢固基础。





学农兴农  发挥优势

做农村发展“探路人”






  入职后,他参与三变改革的探索,开展“股权量化”“成员界定”“土地流转”“企业托管”工作,因地制宜从渭南蒲城引进51亩金银花,从铜川宜君引进20亩翡翠梨,又参与申请建成了设施蔬菜基地项目和300吨苹果储藏气调库项目,实现了常家河村集体经济产业从无到有的转变。


  作为西农的毕业生,他充分发挥校地合作桥梁纽带作用,促成学校在常家河村建立集互动媒体、实地教学、学生实践为一体的首家技术服务站计划;先后联系学校“三下乡”实践队、农学院师生团队两次到王益展开课题研究,为常家河村煤改电、生物质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并规划2019-2023五年产业发展新蓝图。


  依据街道党委“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发展理念,他联系杨凌农业农村部检测中心老师,为常家河村富硒平安果提供技术支持,成功打造富硒产品;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他与学校教授沟通苹果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计划,并拟定了“苹果酵素”生产可行性实施方案,为村集体经济“一产带三产促二产”目标造血强肌。




  在常家河村两年时间里,张文宇扎根黄土地,奋斗在一线。担任书记助理、驻村队员的同时,也是常家河村的民兵、防火员、防疫员、销售员。他从稚嫩走向坚定,从一名年轻学生娃锻炼成一名农村经验丰富的行家里手,以奋斗者的姿态,为群众谋发展,用自己的努力得到了群众的认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选调生的良好形象。


来源:党委宣传部 资环学院

作者:王学锋 张浩然 余思玉

图源:许嘉明 张贻晴 史文龙

相关阅读

有我!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西农往事——汪秉全教授“三个服务”的理念让我受益终生

今日立秋: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党委宣传部 新媒体中心

网络编辑:林晶晶

责任编审:王 婷

终  审:徐 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青年当胸怀壮志!走进校友的奋斗人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