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强基有“种”,他们在西农生根发芽......

凤岗融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4-02-03


  今年是我校实施“生物育种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的第二年。两年内,我校面向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等10个省份招收了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


三人接受采访图


  如今,那一批怀着梦想的青年学生已经开启了他们在西农的“种子梦”。强基计划究竟是如何培养出未来国家种业科技的拔尖人才的呢?生物育种科学这个新专业是怎样的?当强基计划遇上生物育种科学,这颗“种子”梦究竟会如何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呢?





强基计划,应国家战略而生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办学特色和优势,学校实施生物育种强基计划,旨在选拔培养未来致力于国家种业科技发展和种源安全的拔尖创新人才,助力国家打好种业翻身仗。”招生办公室主任李景星这样介绍我校的强基计划。


王卓聊起秦冠苹果


  “在我的家乡甘肃广泛种植着秦冠苹果,后来我了解到这个苹果是西农研发出来的,并且是中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苹果品种。这让我对西农有了兴趣,也感到自己和西农是有缘的。”生物育种科学专业2301班王卓回忆起自己报考强基计划的原因时这样说道。说起对未来的规划,王卓说:“未来我想从事植物育种方面的科研工作,努力在这一方面做一点成就。”



  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是实施强基计划的目的。未来几年里,王卓和他的同学们将按照“3+N”本硕博衔接培养,“3”为本科基础阶段学习年限,“N”为硕博学习年限,时间3-5年。采取单独编班,实施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以及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等培养模式。


同学们在赵洪璋院士雕像下交流


  在今年的小学期中,学院专门为2022级强基计划的同学们开设了实验室轮训课程。在实验室轮训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导师的研究方向,走进实验室,跟着师兄师姐一起学习。生物育种2201班的何茜茜说:“这个课程有别于我们的专业课程,它可以让我们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同时也可以让我们了解到现在的科技前沿,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对于我们以后的科研来说是很好的启蒙。”





“种子”必须攥在中国人手里

  “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强调种子的重要性。



  种子是农业的“核心”,是农业的命脉所在。作为“农业核心”,如果在种质资源和种子安全上没有严格的把控,那么国家将会面临受制于人的困境。作为农业学科研究和育种人才培养重地,我校对于促进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提升种质研究实力应担负起应有的责任。

  2022年教育部发布相关通知,生物育种科学作为新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3年,我校开设“生物育种科学”专业,强基计划依托此专业进行招生。


陈明训教授图


  “生物育种科学专业是服务于现代种业强国建设,着力解决种子科学“卡脖子”技术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个新专业,同样是应国家战略而生。”农学院副院长、生物育种科学2301班班主任陈明训教授这样介绍生物育种科学专业。



曹涵韵谈自身规划

  

  曹涵韵同样是生物育种科学2301班的新生,她的家乡在山西省吕梁市。“我的家乡广泛种植着红枣和核桃。我对这些作物很感兴趣,未来也想从事育种方面的工作。” 2301班的同学们大多都对自己的专业认知很清楚,从事种业相关的科研工作几乎是他们共同的选择。





前人铺路,“种子梦”生根发芽

  自建校到今天的近九十载岁月里,一个农学院走出了许多杰出院士和专家教授。提起赵洪璋、李振声等先辈,2301班的同学们如数家珍地讲述着他们了解到的先辈的伟大事迹。“一个小麦品种挽救了大半个新中国”的事迹从入学之日起,就始终鼓舞着生物育种科学专业的同学们。先辈们严谨的治学精神始终感染着他们,成为他们“种子”梦扎根生长最肥沃的营养土。


金紫悦谈初入大学的体验


  “现在我们主要在学习一些基础课程,比如普通生物学。我对这些课程很感兴趣。”金紫悦是今年我校在陕西录取的本专业最高分考生。初入大学,她说:“刚来这两个月感到学习生活很充实,班里的同学学习劲头都非常足,都很‘卷’。”



  任何一项尖端技术的突破都离不开扎实深厚的基础学科能力。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起,一步一个脚印,生物育种科学2301班的同学们并不急躁,在未来八年甚至更久的时光里,他们将会以强基计划的培养目标为自身成长的方向,努力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做一粒充满无限可能的“种子”。


陈明训教授在田间工作


  “我期待他们未来能够学有所成,能够在生物育种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价值。”陈明训教授这样期望着自己班的孩子们。






  育一粒品质优良的种子,可能需要几年甚至更久的时间。育一个品质优良的专业人才,则可能更久。育种如育人,漫长的栽培过程终将迎来收获,这便是当初播种的意义。


同学们和李振岐院士雕像合影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颗“种子”梦刚刚扎根,正在发芽,慢慢生长……




作者:吕佳悦 高知心 张智泉部分图源:史雪燕 齐韵菡
相关阅读

有梦,有爱,有力量!他们在西农开讲!

当🤧🦁🧊🦒⏰🤩遇上西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十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诚邀全球优秀青年才俊!


党委宣传部 凤岗融媒体

网络编辑:赵子玥

责任编审:王 婷

终  审:徐 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强基有“种”,他们在西农生根发芽......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