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OOF
恒基·旭辉天地
恒基·旭辉天地 THE ROOF 是让•努维尔在中国的首秀,也是中国首个光影建筑作品,其设计延续了新天地文化根基,融入光影与自然元素,以红与绿、内与外、新与旧等碰撞手法,打造的专属于上海且为上海市民而服务的设计。
本期「设计共话」特别邀请到让·努维尔建筑事务所中国区负责人陈晨,与我们分享恒基·旭辉天地 THE ROOF 背后的故事。
△建筑师陈晨
陈晨,建筑师,Ateliers Jean Nouvel 合伙人,中国事务所负责人,于 2007 年加入法国让•努维尔事务所。参与建筑项目:恒基·旭辉天地、上海浦东美术馆、青岛西海艺术湾、广州腾讯总部大厦、深圳大歌剧院等。
©摄影师 10 Studio
建筑是用来见证时代的,它展开了城市的篇章,供人们来阅读。地标必定是唯一性的、时代性的。我们打造恒基·旭辉天地,不是毫无根据地创造,而是在新天地中,重新发现了它。设计中,我将内街与外街做了明显的性格区分。外街低调,与街区环境更好融合。内街则大胆采用张扬的丹霞红,如舞台般,让热情的生活在此展开。同时引入植物,创造由花钵组成的建筑立面,构成贴近邻里,符合街区理念的新生活场景。
恒基·旭辉天地整个项目用地面积 8594㎡,总建筑面积约 4.5万㎡,建筑一共有 9 层,其中地上 6 层,主要业态为商业和办公,地下共 3 层,包括停车库和地下商业。一起设计:恒基·旭辉天地天地的设计可谓是十分大胆创新,它设计构思和理念是如何产生的呢?陈晨:恒基·旭辉天地是一个融合了上海传统文化与城市肌理,又大胆、热烈、超群的充满生机的创新空间,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将周围的文化元素编织到建筑中,并将鲜活绿色纳入城市,为未来城市创造出一种人和自然繁荣发展和谐共生的空间模式。它的存在像是一个响应,而不是一个商场,与周围的场地性和属性皆有不同。整个项目由两座建筑构成,中间贯穿一条 140 米的内街,顶部半开半合的全景天幕玻璃屋顶,将自然光引入室内,在不同层次的空间中,营造通透、独特的流动性叙事风格。
地上 6 层楼宇之间,通过交错的廊桥、阶梯连接,增加了空间的灵动感和开放性,进一步的拉近了建筑与人中间的距离。单层动线也设计十分合理,具有交互感、通达性,就像一个下沉式街心花园,营造出休闲舒适的氛围。从空中俯瞰恒基·旭辉天地,以内街空间为根基,塔楼呈南北两排建筑,与地下层的围合界面共同构建出一条半室内的街道,形成 3 条 140 米长的商业界面,这也是街道最大化场地特点。
让努维尔从上海的石库门中,感受到结构的序列性,从里弄里感受到上海这个城市的城市肌理,从合肥路上得到色彩的启示,从而营造了一条底楼开放的,融入周围的生活气息的「街道」。
在延续原有城市肌理与空间形态的同时,又重新规划设计公共空间体系,引入更多的文化艺术元素,更是对当代高品位生活场景的创造。
这样非传统购物中心的设计,既区别于常见的全封闭的盒子型商业空间,也区别于常见的露天式街区型商业。
©让努维尔事务所提供
石库门是弄堂的入口,也是里弄想法的来源▽
一起设计:在恒基·旭辉天地的设计中,是怎样想到将里弄的传统基因大胆的渗透到项目的各个细节里?陈晨:恒基·旭辉天地在马当路建国路路口,周边有旧时街区的小弄堂,八十年代的住宅楼,新开发的豪宅,巨型商场,居住、生活、工作,怀旧、市井、摩登,全都交织在一起。因此我们希望构建一个当代演绎弄堂生活的街区。走进来你会发现我们儿时熟悉的坡屋顶,内部通道就是一条条弄堂,一切都在我们熟悉的尺度里,但又是一种居住和工作边际模糊的新的生活状态。旭辉新天地是一个「网红」建筑,但它的「红」没有年龄限制,不局限于某段年龄层或者某类人群。陈晨:上海是世界上最具标志性的、现代化的、快节奏的、人口密集的国际大都市之一,这座在中国被称为「魔都」的城市,满是伫立的高楼大厦与行色匆匆的步伐。当远离车水马龙的繁忙街道,走入里弄窄小空间里时,会感到极具悠闲和生命生长的气息,那里有很多值得玩味并为之停留的空间。我们正是从上海老城区规划中选择了这种典型的里弄巷道设计,来凸显上海社区和本土文化。团队的设计工作从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深化设计,施工图设计审核,以及现场施工阶段。便对整个项目进行了透彻分析,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对里弄空间的深入感知,以及对社区活动的观察入微,所有的这些都为最终呈现出恰如其分的设计成果与实现项目美好愿景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才能呈现出这样一个垂直化的城市剧场。©让努维尔事务所提供
除了结构,让人耳目一新的还有恒基·旭辉天地的景观设计。早在 2018 年初的时候,ASPECT Studios 接到旭辉集团的委托,作为主景观设计顾问加入到由法国著名建筑大师让·努维尔(Jean Nouvel)领衔设计的 The Roof 项目中,为这座标志性建筑提供景观设计和主体立面的生态垂直绿化设计。设计师将约 2500 个花钵布满整个建筑的外立面与内街区,形成一个水平和垂直的立体花园,尤其建筑外立面的一个个花钵像极了上海老洋房阳台上种的花花草草。
©摄影师 10 Studio
整个项目共有 10 个立面,花钵从内延伸到外部立面,展示了一个随着四季更替不断变化的生态画面,这一设计也是对当代里弄生活的一种重新演绎。
这样的绿植外立面在上海可谓独一无二,也是在高密度空间内寻求怡然自得的生活情趣的一种表达,更是对于一座城市时代和生活的一种致敬。
一起设计:恒基·旭辉天地外立面布满了约 2500 个花钵,在立面景观设施安全性上有哪些可行性研究呢,如何确保植物后期养护问题?陈晨:花钵作为本项目非常独特的亮点,展现了建筑师让·努维尔对于上海经典年代的街道、建筑、空间关系的理解,以及重唤街区空间活力的手法的奇思妙想。绿化设施的安全性也是整个设计的第一要点,我们将所有景观花盆都固定在与混凝土墙体连接的一个定制的金属托盘上,花盆在其中部高度被一个金属环形箍咬紧,避免在恶劣天气状况下发生横向位移。这样设计起到了两道安全设防,如果顶部构件失效,紧靠底部螺纹套管固接,可保证安全,底部固接失效,按铰接设计时依靠顶部构件抗弯,可保证安全。
©RFR©RFR
花盆本身的材料为纤维加强混凝土,其特性是:比传统钢筋混凝土轻,材料中的纤维让混凝土不会断裂,圆柱形的造型更加强了结构的整体性。
©RFR
此外我们还做了一系列精细化集成设计,在严苛的 100mm 退界构造空间内集合了具有拆卸功能的花钵支座、隐藏式滴灌管线,UHPC 板干挂系统、灯光走线等。
©RFR
一起设计:如何确保植物呈现的效果,在景观排布上做了哪些设想?陈晨:在设计初始阶段,我们便收集了有关太阳能、风能、日照和其他与建筑和其周围环境有关的微气候的数据,并使用最新的微气候建模工具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数字化深入分析,景观设计团队就基于这些数据,选择适合每个立面花盆的确切条件和详细指标,如植物物种,它的朝向,海拔和以及精确到花盆的大小。为了确保可以掌握种植情况以及保证种植后的生长成功率,我们还设置了编码系统,该系统定义了每个立面、竖向、朝向、层高、花钵位置以及植物的种类。这样做可以清晰的掌握和每个花盆植物的季节性生长情况,减少植物种植失败概率。关于排布问题,我们是将中国山水画作为排布的主要构思,尽量体现:留白的意境、精美的景观造型、含蓄的景观连续性。选择的植物包括:绣球花、绣线菊、杞柳、红叶石楠 、蓝羊茅、杜鹃花、冬青、桃金娘、南天竹、日本女贞、大花六道木、千叶兰、水果兰,水黄扬木、栀子花、杜鹃花、金银花等。最后再来看看恒基·旭辉天地不得不提的另个一亮点「色彩」,建筑设计中内街与外街在颜色上做了明显的性格区分,外街低调与街区环境更好融合,内街则大胆采用张扬的丹霞红。低调的砂色外立面,承载着浓郁的老上海风情,与城市自然融入却又独具魅力,既是对石库门老建筑浸润岁月的敬意,亦是在深刻挖掘传统文脉之后,对这片土地之上内敛性格的外在表达。内街运用 15 种不同色度的红色混搭在一起,充分呈现色彩的饱满度和层次感。一起设计:恒基·旭辉天地,内与外、红与绿的奇妙色彩渐变,拥有极强的辨识度和视觉冲击,在设计中是如何取色的呢?陈晨:建筑的红色来源于周边街区的红瓦、红砖、矿物质涂料,这是旧时弄堂建筑里用的矿物质原料,我们做了夸张、提升和浓缩,成为了一个大惊喜。那些绿色的植物也是建筑的一部分,每一个花盆的设计、每一株植物的选择都体现着上海人的生活趣味,把上海旧时生活记忆融进当下生活模式,在上海人熟悉的自由生活里,打开一扇门,引领人们走向新的审美境界。©让努维尔事务所提供
中国广东省“丹霞山地质公园▽
©让努维尔事务所提供
多样化的建筑廊桥串联起了商业空间,为空间提供了一个灵活多样的商业街道▽
©让努维尔事务所提供
陈晨:恒基·旭辉天地在客群定位上是极有针对性,主要以白领阶层以及年轻消费者为客群。因此在品类方面,也选择了办公群体刚需的餐饮、美颜美体和健康生活方式为主要品牌业态。
©让努维尔事务所提供
恒基·旭辉天地作为上海新天地商圈「颜值」新担当,以「艺术、玩趣、人文」为基调,容纳生活、社交、分享、创造等多重场景,是游逛、休憩的极佳场所,通过设计亮点和品牌业态的吸引,打造出一座沿街感极强的创新建筑。
©让努维尔事务所提供
在首层商业店铺的选择上,更偏向于小的零售型品牌,让人们可以在这条街道上停留、生活,使这条街道「活」起来。
地下商业空间▽
©让努维尔事务所提供
©让努维尔事务所提供
我毕生都在与平庸的建筑抗争、 为不同的建筑而奋斗, 每一项工程都是一次历险。
©让努维尔事务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