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4月30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一个良心医生的奉劝:能口服就不要打针,能打针就不要打点滴!

2014-08-21 世外家园

[点击上面“世外家园”作者名字可立即关注我们]

每日定期发布儒释道、中医、财富人生等内容


小小的针头可能是使用最广的医疗器械,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针头虽小,但几乎没有人没有受到过针头的刺痛。不过,现在打(肌肉注射)针的人越来越少。很多人宁可接受点滴(静脉注射),也不愿意接受打针,唯一可以解释的原因似乎就是“怕痛”。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永远没有这么简单,经济的、心理的、愚昧的都包涵在里面。


为什么有些药要吃进去,有些药要打进体内呢?主要的考虑应该是药物的吸收与代谢,通俗一点说就是是否起效,起效快慢和效果何时消失等。药物经口到达胃肠道后,不会马上全部进入血液循环,而是先在消化道有个吸收的过程。有的药物吸收得很快,有的药物吸收得慢,所以起效时间就存在差异。对于那些吸收率非常高的药物,应该尽量口服,效果与点滴无异。比如,甲硝唑口服的吸收率高达98%,根本就没有必要点滴。但是,同样一个疗程的甲硝唑,如果买口服的片剂,40片可以吃一周总的费用还不到3元钱,而点滴的剂量,一天两瓶就要20多元。所以,这个问题上,经济因素的影响是主要的(医院要赚钱,编者加)

有些药物由于各种原因,不得经过消化道,就不得不经过注射进入体内。如一些灭活的病毒或细菌活疫苗,难以忍受消化道内酶的分解,所以得注射,而且得皮下注射,如牛痘(预防天花)、卡介苗的接种,都是如此。但也有利用感染消化道的能力而选择口服的。如预防脊髓灰质炎的减毒活疫苗,因为感染消化道而使人体获得免疫力,专门做成糖丸,给儿童口服。不仅吃起来甜甜的,而且外面的糖衣可以抵抗胃酸的腐蚀,使减毒活疫苗安全到达肠道。实际上是利用了肠道病毒的特点。


一般而言,药物以点滴方式进入体内最快,肌肉注射次之,口服最慢。而药物要起作用,必须达到一定的浓度后,才会发挥作用。在药物进入体内后,会经血液循环到达肾脏和肝脏,有的经肾脏代谢(排除),有的经肝脏排除(胆道系统),在吸收与排除之间有个动态平衡。研究这个过程的学问叫药代动力学。可惜,我们绝大多数医生对此并未深刻理解,在大学里仅仅学习2个小时。以这两个小时的功夫,应付今后的很多临床问题,很多人就感到力不从心。好在很多药物说明书上都列出了相关数据,使用前看一下,对处方有好处。


有的药物只能经过口服和静滴,不宜经过肌肉注射。比如氯化钾这个药就很怪,口服非常安全,静脉慢慢地点滴也很安全,但不得快速点滴,更不能推注。


不过临床上像氯化钾这样的药物并不多,决定药物进入体内的标准多数都得依据药代动力学。从安全的角度来看,静脉注射实际上是种危险的医疗措施。

年轻时我还经历过一件大事。有位本院职工的女儿怀孕生孩子,大家都很照顾她,主治医生给这位孕妇开了瓶“人体白蛋白”点滴。无论当时还是现在,白蛋白都是紧缺物资,所以很多医生没有指征是不随便开白蛋白的。当时这家医院的产房连着新生儿病房,而新生儿使用白蛋白的量很小,所以有时把新生儿没有用完的白蛋白留给大人,或者在大人的白蛋白中匀一点给小孩。那天也是合当有事。


有个护士怕浪费这价格昂贵的白蛋白,就顺手把一瓶小儿没有用完的白蛋白递给了外面的护士。没想到这个患者还没来得及做妈妈,就在白蛋白的点滴过程中,突然发生了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而很快去世。由于大家看着这孩子长大,马上要做母亲了,但这孩子却说走就走了,不仅令人十分遗憾,而且家属与医院之间还发生了一场严重的医疗纠纷。当时争论的焦点是,病人在点滴白蛋白的过程中,到底是怎么死的?家属认为开封后的白蛋白可能被细菌感染,点滴引起急性毒血症导致死亡;院方认为临死前的症状、体征很像过敏性休克。双方各执一词,法院最后的判决我看是笔糊涂帐。不过被告方律师在法庭上提供的一条证据倒是让我牢记于心:当时国内期刊上已经报道了好几起白蛋白点滴过程中的死亡事件。由于那时医疗纠纷的处理没有现在这么规范,家属得到的赔偿并不多。要是现在,估计至少也得百万。这件事情给我的心理阴影很大,我到现在也不大开白蛋白,除非这人的指征特别明显。从医这么多年,从我手里处方出去的白蛋白,全部加起来也不到10瓶,可见这件事情对我的影响有多大!


10多年前,有天晚上我去看望一位生病的朋友,那人给我讲了他白天经历的恐怖经历。他当时因头晕到医院内科打点滴,邻床的一个病人跟他吊一模一样的药物。两人几乎是同时开始点滴。在吊了一个多小时后,邻床的那个病人突然呼吸加快,口说不适,没几分钟就挂了。这位朋友当时吓得半死,打完一瓶药后,坚决要求回家。我去看他的时候,他还未从惊吓中恢复过来,说话都有点语无伦次。他问我那人死于什么原因,是用错了药,还是打错了针?我到现在也回答不出来。


点滴虽然是个最小的侵入性操作,但实际上存在很大的危险。前几年几乎每家大点的医院都有自己的制剂室,生产葡萄糖水、生理盐水等“医院内制剂”。恕我 直言,有些医院的药剂科或制剂室根本不适合做这些事,消毒灭菌工艺不严,制剂保存条件不够,这样出来的产品怎么合格?好在01年颁布的《药品管理法》把这些伪劣产品统统排除在进入人体之外,这类的恐怖故事明显减少。


发生静脉输液导致患者死亡后,绝大多数家属首先怀疑医生护士是不是把药弄错了。其实,药物弄错了固然会导致患者死亡,但这样的情况并不多。更多见的是输入的液体本身发生了感染,行话叫“污染”。很多液性药物内含有糖,或者生理盐水,或糖盐水等。这些液体在生产制造和运输的过程中,混入了支原体、衣原体甚至真菌,它们在这些药液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输入药物的过程,其实就成了输入毒素的过程。轻者使人在短时间内发生寒战、发热,重者会要人性命。虽然护士在药物注射前要仔细检查、核对一遍,但实际上并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是火眼金睛。


医生做得越久,耳闻目睹的恐怖事件越多,胆子就会越小。可能是因为我这个人一直在临床上混,所以我的胆子越来越小。能够口服的药物不要打针,能够打针的不要点滴,唯一的原因就是安全。但现在的药物制造的水平越来越高,医生的胆子也越来越大。像我这样胆小如鼠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也有的患者,根本不把吃药当成治疗的一部分,你要是给他开点药,他会把药给扔了,只有点滴他才会接受,才会觉得那才是药;有的患者视肌肉注射为刑场,只希望点滴而不接受肌注。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打点滴,只要有一次输入了含有毒素的液体,人就会挂掉(死亡)。


其实,临床上很多药物不需要静脉点滴,口服的效果与点滴是一样的,但各级政府为了显示对卫生工作的重视,急诊室越修越多,越修越好,唯一的功能就是创造条件,让人在内面打点滴。君不见,现在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还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点滴不是一道显眼的风景线吗?


白衣咸饭 发表于:2008/9/2 23:13:00 发表与新语丝。

(编者有删减,点击查看原文可看完整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