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上市!上市!滴滴的命太硬了!
滴滴终于要上市了。
6月11日,滴滴正式向美国证监会(SEC)递交上市招股书,目前市场估值950亿美元。如果滴滴此次能顺利募集100亿美元资金,则将成为自2014以来,中国公司在美规模最大的一次IPO。
其实,从2018年开始,就不断有滴滴上市的消息传出。但滴滴这家公司的上市经历却异常艰难,像坐过山车一样,刚有起色就立马跌到谷底,三年经历了三次大劫。
正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滴滴的“福报”便是从三次“渡劫”中修来的。
至暗时刻,触底反弹
2018年4月,《华尔街日报》传出了计划滴滴上市的消息,估值约700多亿美元。
此时的滴滴,已先后“吞并”快的、优步中国两大打车平台,结束了网约车补贴大战,核心业务在国内难逢敌手,一时风头无两。在所有人看来,上市几乎是水到渠成。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将滴滴打回了原形,也打碎了它的上市梦。
2018年5月6日,郑州的一位空乘搭乘滴滴顺丰车途中,惨遭司机杀害。尽管事后滴滴主动担负责任,全力配合警方调查,依然难以平息万千网友的怒火,滴滴的名声自此一落千丈。
还没等事件平息,8月24日又有一名乐清的滴滴顺丰车乘客被司机杀害,情节与上一次如出一辙,都是强奸后杀人灭口。最终凶手被判处了死刑。
如果一次恶性事件还能用意外搪塞,短时间内两起命案,无疑是宣告了滴滴“社会性死亡”。
08月25日,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紧急约谈滴滴平台浙江区负责人,勒令滴滴整改顺风车业务。9月27日,滴滴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无限期下线顺风车业务。庞大的顺风车市场,不得不拱手送出。
网上骂声一片,业务被迫关停,滴滴的上市计划自然也是泡了汤。此时摆在滴滴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做好产品,不然既无法给股东一个交代,也无法给公众一个交代。
一年后,一个崭新的滴滴顺风车出现了。为了让顺风车回归本质,滴滴永久下线了用户真实头像、性别等个人隐私,确保司机无法挑单。为了保证司机身份的真实性,滴滴推出了动态视频验证,避免出现的线上和线下实际人员身份不一致情况。
此外,与网约车一样,滴滴顺风车内也可实现110报警、行程分享、路线偏移提醒等守护功能,并为女性用户提供了安全助手功能,可以看到同乘人的一系列信息。
的确,增加这些功能不可能杜绝犯罪,但至少提高了犯罪成本,让一部分有心之人远离了顺风车。更重要的是,滴滴的举措倒逼传统出租车行业作出了整改,司机的整体素质也随之提高。
而且一个事实是,不管是顺风车还是专车,这三年中再也没发生过类似的恶性事件了。在安全方面,滴滴在能力范围内做到了极致。
做好了产品,用户自然会给予应有的回馈。
疫情之下,滴滴重踩油门
随着事件影响的消退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滴滴的口碑和营收双双回升。但“好日子”没过多久,滴滴又遇上了第二场大劫——疫情。
疫情爆发初期,为了响应国家的防疫措施,人们自觉在家隔离,能居家办公的都停止了通勤,路上的车辆大大减少。去年春节后的那段时间,滴滴的单量一度下降到春节前的1/7。
疫情当前,出行生意怎么做?经历过顺风车的教训,滴滴的思路变得异常清晰:必须从安全上解决问题。
虽然疫情减少了人们出行的频次,但很大一部分人仍然有打车的刚需,只是因为担心感染而放弃了。因此滴滴要做的就是提高安全系数,减少他们的顾虑。
那么滴滴是怎么做的呢?2020年2月18日,滴滴宣布要在全国范围内给滴滴网约车“免费贴膜”,也就是在驾驶室安装一套防护膜,尽可能防止飞沫传播,安装费用全部由滴滴承担。
滴滴此举不仅提高了用户的接受度,更是切实保护了司机的安全。每天面对不同乘客的司机,是疫情下的高危职业。因此滴滴最怕的不是乘客不愿坐,而是司机不愿开。
为了让司机放心大胆地接单,在贴膜的基础上,滴滴在全国城市设置司机防疫服务站,为坚守在服务一线的司机师傅们免费发放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并免费提供疫情专项肺炎险,为司机解除后顾之忧。
此外,利用强大的运力,滴滴也对武汉等抗疫前线提供后勤支持,比如设立医护保障车队,免费接送一线医务工作者;滴滴旗下的青桔单车,也为全国防疫一线的工作者提供免费骑行服务。
一方面保障司机和乘客的安全,另一方面全力支持国家的抗疫工作,赚钱的同时承担起社会责任,这就是滴滴此次“渡劫”的策略。2020年5月,滴滴的单量就已经恢复到了疫情前的60%-70%,可以看到,成功十分显著。
盈利,最后一道难关
如果说前两次大劫都是来自外部的偶然,那么第三次大劫就是来自内部的必然。
没错,盈利,是滴滴上市前面对的最后一道难关。
别看滴滴占有全国90%的网约车市场,拥有1300万活跃司机和3.77亿活跃用户,日交易量高达4000多万次,但这些年来始终没盈利,2018-2020年的净亏损额分别为149.79亿元、97.33亿元和106.08亿元人民币,三年亏了353亿。
你可能会问,滴滴抽成那么高还赚不到钱,钱都花在哪了?答案是营销和补贴。作为纯工具类平台,用户基本是哪家便宜选哪家,没什么用户黏性可言,因此滴滴只能持续补贴,拉开与出租车、其他网约车平台的价格差距,才能留住用户。
此外,滴滴还有很大一部分资金用在投资新业务上了,比如去年推出的社区团购平台“橙心优选”就是一个烧钱的大头。但新业务却又不得不做,因为它们的盈利空间更大。
滴滴的股东应该也明白,滴滴的主业务目的不是赚钱,而是吸引用户和流量,靠打车引流给其他业务,把流量变现。
这一点,滴滴和美团倒十分相似,都是“刚需领进门,变现看个人”,利用闲置的劳动力、运力,提高配送、出行效率方便消费者,最后“推销”其他产品。至于外卖、打车的主业,不亏钱就不错了。
即便如此,滴滴还是实现了盈利。招股书显示,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三个月,滴滴的净利润为54.83亿元,利润率3%。如果主业务能自负盈亏,那么上市融来的钱就能悉数投入到新业务去,这无疑的股东想看到的。
在上市前夕,滴滴扫清了最后一块障碍。
2012年的某个冬夜,北京下着鹅毛大雪,程维在寒风中排队等待出租车,被冻得瑟瑟发抖。那时他暗自下定决心,要让大家出行不再如此辛苦,都能舒服地打到车。
如今滴滴上市在即,程维离他的梦想更近了。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
第一时间了解电商新动态
(二维码时效有限,请尽早加入)
30分钟必达!外卖能有什么坏心思呢,只是可能淘汰传统电商罢了
当理发师、大学生、程序员都开始送外卖,是时候重新审视这个行业了!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QQ:2881339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