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质量,生产产品就是在制造垃圾

2017-03-01 文颖 印刷经理人杂志

昨天我们发布了

再见,印刷!一位从业25年的老板选择

离场······》一文

没想到竟然霸占了大家的朋友圈

大家或转发,或留言



其中有对苏老板的致敬和祝福

有对做印刷不易的感叹和对时势的无奈

更有对未来道路何去何从的担忧


大家伙儿多少有些感伤,

做印刷难啊,

但我们始终认为,

现在的印刷业比以往任何时候

都更有活力、更加创新,

我们要向始终不渝、坚守初心的企业和人致敬。


有这样一家企业,

几十位员工,创造千万元产值,

用慢速度与笨功夫,啃着最难做的业务。

这家企业就是上海金顿印务

以下是致匠心的故事,

来,花点时间品读吧。



做手账,简约而不简单


位于上海的金顿印务有限公司,是业内一家规模不大、却专注工艺,致力于生产小众化、高品质精品的典范公司。自2007年成立以来,金顿长年与国内一家知名笔记本设计商通力合作,让印品设计师的想法和创意落地。


谈及2016年公司生产的最具“工匠精神”的产品,总经理汪建斌毫不犹豫地介绍起一款有着“最适合汉字书写”美誉的方格型系列手账。来源于日本的“手账”,指的是比笔记本在细节上更重视颜值、质感和功能性的一种产品类型。过去受物质条件限制,多数人大概只舍得花十几块钱购买一本普通的笔记本写写日记,而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情趣与个性表达,价格远高于笔记本的手账在国内逐渐成为香饽饽。与金顿合作的设计商,走的便是这一高端路线。


“这款手账系列,我们的品牌商设计总监筹划了很久,从最初的想法到最后把设计稿交到我们手里,大约花了几年时间。他们甚至连纸张用什么材质,都做了十分谨慎、仔细的选择与规划。”汪建斌说。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将图纸上的这一构想最终转换为实物,金顿印务也倾注了大半年时间。


“就像达芬奇学画画先练习画圆再练习画鸡蛋一样,简单的东西最考验功力和功底。与印刷精美图片或是画册相比,笔记本这种看似只满足书写功能的简单产品,反而更需要我们思考怎样让它‘简约而不简单’”,汪建斌打了个比方。


在市面上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的手账中,金顿印务打造出的这款方格型系列手账凭借“独创内页”及“180°完全平摊”两大优势脱颖而出,成为国内同类中性价比颇高的手账产品。


“独创内页”是指除去4页目录、2页年计划、24页月计划后的191页方格内页。在设计时,设计师的想法是格子线条既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既要让爱书写的人有框架可依,又要让爱涂鸦的人不受线条制约。为了配合设计师这一追求极致的想法,汪建斌和他的团队采用了迥异于传统网线印刷的专色印刷,并通过上印刷机打样,反复调整,保证了最后方格成型的“若隐若现”效果。这样的周到考虑使产品一上市便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有用户评价道,“市面上大多数手账看似功能多样,但往往对使用增添了不必要的限制,不如索性买这样一本只有年计划、月计划加一堆‘空白’格子的手账,供我自由发挥。”



“本子不能平铺”也是消费者普遍反映的手账的问题之一。尽管国外已经有许多设计商、厂商考虑到并开始解决这一难题,但在国内,这种现象依旧普遍。


汪建斌认为,看似普通的本子最本质的功能就是供人书写,而180°平摊才能保证本子的物尽其用,让人用着舒服。为了实现这一细节效果,金顿下足了功夫:书脊采用软胶,加上装帧布,经过一次次调节直到能完全展开为止;同时为防止散页采用了内页精装锁线技艺,使手账更加结实耐用。


尽管国际上有不少笔记本知名品牌,但汪建斌最为欣赏的还是眼前与他合作的这家国内设计商。“不是因为在商言商,而是他们真的做得非常好。不论是对产品的创新、对客户体验的重视,还是对工匠精神内涵的理解,他们都更为深刻,我也在不断向他们学习”,汪建斌忍不住赞美。古有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的美谈,而我们也能在汪建斌与设计商通力合作的故事中看到几分相似之处。


金顿不搞多元化,而是就自身体量小的特点,用心服务于目前的设计商,双方经过多年的磨合,早已不是客户与工厂的二元关系,而是已经融合为一个整体,相互信赖,共同分担。这一缘分并不是偶然,而是源自共同的理念——用心打造小众化精品。哪怕是一个很小的订单,设计商都会亲力亲为去把关,“有时候为了把关一个只有半小时的工序,他们甘愿来回折腾两个多小时的路程”,汪建斌说。


没有质量,生产产品就像是在制造垃圾


然而,金顿也从未让人失望。他在环节上处处彰显的工匠精神,让他成为客户信赖的合作伙伴。


产品全部上印刷机打样,绝非只是2016年生产方格型系列手账时才有的特例。在金顿工厂,这早已是不成文的规定。“一般我们打样的产品,以后都是要做大货的。我只是提前做一个路演,到时再按照这个流程去走,不会等之后再去修改。”一般来讲,普通打样选用数码样机,唯有客户要求颇高时,才会改用印刷机打样。为了能够直观地看到问题,进行及时修改,单独制版已属不易,何况版数也不是能预计的,付出的成本那么大,而汪建斌又是怎么考虑的?“既然要做产品,就一定要做到最好,做成能持续的精品,我更看重长远的利益”,他说。


众所周知,质量是产品的生命。质在前,量在后。质就是前面的1,量就是后面的0,若是没有前面的1,后面的0再多,也无济于事。“没有质量,生产产品就像是在制造垃圾,增加垃圾的数量。”


企业要依存质量发展,汪建斌对此坚信不疑。在他的工厂,品控是出了名的严格,“哪怕产品已经全部印制完成,只要客户流露出一丁点的不满之意,我们都会重做。”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机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但金顿却在品检上投入大量人力,坚持“人人皆当品检员”的理念,还要求大家时刻紧盯流水线,防微杜渐。“误差是累积的,一开始的疏忽,经过多道工序,最后一定会酿成成品危机。”


品检的严格把关,必然也会带来高废品率。汪建斌算了算,废品率至少达到了10%,“一千本的话,会按照30%来加量”。即便换作一些大公司,这样的比例也难以承受,然而汪建斌觉得这是自己对事业的一份坚守。在金顿,一个被称为废品区的地方占据了工厂很大一部分空间,它的存在时刻提醒着员工们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任何产品只要有了次品,我们一定会自己承担,绝不会勉强客户去接受。”


在公司初创的几年里,有员工问汪建斌:“这么做能赚钱吗?”还有员工说,“安排这么多人做品检,要求还这么高,松一点的话,应该也不会有人看出来吧?”但如今,这个20几人的小型团队里,早已了没有了质疑之声。作为公司灵魂人物的汪建斌早已用行动和成绩打消了大家的顾虑。


汪建斌是技术出身,早年在一家大型港资印刷企业从事手工制版,干了整整十几年。日夜颠倒的工作性质、颇为原始的手工状态、长期的一线实战锻造了他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因而对于工匠精神,自然也比他人多几分感性体悟。


直到现在,汪建斌也常常跑到车间里,亲自上阵,一年中只有春节才会忙里偷闲几天。不过,这位大家眼中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却从不将这一要求强加于自己的员工。“劳逸结合方能创造效率”,他深信有些东西欲速则不达,尤其是眼前的行业更需要时间去沉淀,所以他不会揠苗助长,他希望员工可以多学习、多体会、多理解。“团队很小,但流动性很低”,汪建斌说这靠的是对人才与劳动的尊重,“大家一起做,让员工在团队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让员工的付出得到相应的回报”,汪建斌一直在努力。


当被问到国内工匠精神所处的现状时,汪建斌回答道:“现在大多数人还是希望走捷径,在大环境上的过渡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如果以国家来评价,日本作为工匠精神的代表国家当之无愧。充满秩序感的日本文化,让日本人在做事时更具条理性,不会牺牲小众利益去迎合大家的利益。尽管我没有去过当地的企业,但参观过日本人管理的工厂,很欣赏他们对于细微之处的追求。”


有人觉得“工匠精神”过于传统,但汪建斌认为传统与时代的革新不仅不矛盾,反而是相互融合的,“我们这个行业的印刷品也可能变成一个收藏品,这是它的本质之一,而日新月异的技术也是如此。传统,之所以能被传承下来,本身必然是有着生命力的,这样才能和现代融合。”在这一点上,汪建斌与日本老牌酱油企业龟甲万的堀切总裁那句名言“传统不过是革新的不断累积”不谋而合。


质量的保证、装帧的精美,渐渐改变着大众对于传统笔记本的消费习惯,即便价格上涨或是维持小贵状态,用户依旧心动不已。汪建斌对自己所在行业的前景充满信心,只要用心做出精美的文化产品,一定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与青睐。


“撸起袖子加油干”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的新年寄语,这句话也被汪建斌引用来表达对2017年的期待。这位从不说什么大道理的朴实企业家,用脚踏实地的行动诠释着“精诚所至,顿显底蕴”,相信由匠人之气的汪建斌所带领的这支团队,必将让金顿印务在未来实现更大的跨越。


本文来自《印刷经理人》2017新春特辑“特别报道”栏目。点击“阅读原文”,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往期回顾:

1. 再见,印刷!一位从业25年的老板选择离场······

2.【印刷经理人】15周年华彩。2017年会,把欠下的约定都还上。

3.纸价虽上涨,这家包装企业经营向好,再投5亿扩大产能;玖龙称纸价还将上调【经理人周报】

4.纸价又上涨?商业印刷老板们也不淡定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