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制造企业的通病,一个跑了1135家制造企业的观察者的自白!

2017-06-07 阚雷 印刷经理人杂志

前段时间,我担任了一个政府调研项目课题组的现场组长,调研了100家制造企业的智能制造发展情况,从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基础材料,到食品饮料、服装制造、图书印刷、软件电子,还有创业孵化器,不一而足。仔细算来,这些年跑过的制造企业不知不觉已经有1135家了!


走得多,见得多,感慨也不少。尤其是这几年制造企业日子不好过,大家纷纷动起了“转型升级”的脑筋,成功转型的企业有一些,但更多的是把自己玩死了。这些制造企业是怎么在转型升级中把自己玩死的?


巨婴病


在我走过的1000多家制造企业里,70%的企业都感觉四面楚歌。渠道、店铺全军覆没,人力、材料成本日日攀升,靠打鸡血、跳励志操、给员工洗脑、给客户送钱等老办法维系已经不行了。想突围呢?放眼一望,四面八方都是互联网、互联网、互联网!


于是他们纷纷开始“转型”,做吸尘器的改做机器人,做农机的改做无人机,做衣服的改做定制互联网平台,天下熙熙攘攘,皆为贴上互联网。


工业4.0、CPS、C2M、互联网+、智慧工厂、工业互联网……说起这些新词,他们一点都不陌生。然而当转进他们车间时,才发现乱七八糟、一塌糊涂,连20年前基本的精益生产都没有,如果你问一句,他们还会说“国内这个行业都是这样的,我们还是比较好的呢!”


这么说来,传统制造企业的困境与其说是因为外部环境的挑战,还不如说是自己内部作死。他们通过一次次美好而成功的战术,让自己最终陷入了战略困境之网,越挣扎勒得越紧。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发现,自己什么都不做反而活得好一些。这种看似的“好一些”,麻痹了他们对于现状和未来的判断,是另一种作死。


中国的传统制造企业总是在两个极端上来回摆动,一些老板听了某位大师的互联网思维讲座,热血沸腾,便豪掷千金。比如我见过一家做钢管的公司,口罩都舍不得给员工买,却投几千万元开发APP互联网平台。但这些“跨越式”发展的企业,一旦遇到挫折,又立刻缩回来,变得比任何人都保守,跟他说什么他都认为是忽悠、不切实际。然后开始怨天尤人,高呼“实业难做”,企图让政府出手救助。


中国的很多制造企业就像一个巨婴,不是大笑就是大哭,要么激进要么蜷缩,总是不能根据自己的现状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战略。如今上至政府、下至企业,人人都在谈转型升级,但真正能够转型升级的,少之又少。大多数都是“高举红旗,原地踏步”,要么根本不动,要么项目夭折,要么深陷泥潭不能自拔。


这次调研的企业中有两家食品制造企业,管理体系很类似,进车间都要先换衣服、带头套鞋套,然后全身吹风,洗手消毒后才能进去。表面上看起来管理都不错,但我在车间用手摸了几处地方,一家让我沾了一手灰,另一家一尘不染。前一家是中国的龙头企业,后一家是北京的一家日资企业,老板是日籍华人,60年代才去的日本。


这就是我们制造业的差距,看起来什么都有,但是照葫芦画出瓢总不是人家那么回事。为什么呢?


先说细节,这家日资企业,哪怕是维修车间的工具都摆放得整整齐齐,厂里每一个员工见面都会微笑着互相问“你好”,别小看这一句话,当员工有了主人翁意识的时候,每一项改进他们都愿意贡献智慧。将细节做到极致,是企业全员参与的结果,是企业文化的力量。



但中国的很多企业往往觉得企业文化是虚的、无所谓的东西,管理是领导一个人的事,跟我们员工没什么关系,自然就变成空有架子没有实际。看似不差的两家企业,文化差了一点就差了十万八千里。


所以我一直呼吁,中国制造之振兴,首先在于工业文化之振兴,破除巨婴情结,让企业学会面对现实,学会像成年人一样思考问题。


文盲病


去年走访一家做轮胎设备的企业,老板给我介绍自己转型升级的经验,讲了一堆“互联网+”的理念,还加上了乐视贾跃亭的跨界颠覆生态化反理论,说自己正跟日本专家合作,做一家高端牛叉带有互联网思维的医院!


我二话不说,送给他一本《新华字典》,扉页上写了“转型”两个字,兄弟拜托,“转型”并不等于“转行”啊!结果证明他投资重金的医院不但没搞起来还赔了不少钱。


转型是指在自己熟悉的行业、熟悉的轨道上转变思维,实现创新;转行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一个企业冒然转到全新的行业,既没有行业经验,又没有客户基础,也没有熟悉监管的团队,失败是大概率事件。而且只有专注于一个行业,才能发现行业中的痛点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有人提出质疑,谷歌不也跨界去做无人汽车吗?但无人驾驶技术本来就是谷歌的长项,它并没有跨界,而是把它的核心技术延伸到了自动驾驶上。很多自动驾驶原本用的就是谷歌的图像处理技术,图像和数据处理的技术这正是谷歌搜索多年来积累的优势所在。所以不能把谷歌的汽车看成是一辆汽车,应该把它看成是一部强大的数据处理器。


德鲁克说过:“创新未必需要高科技,创新在传统行业中照样可以进行。”美国的创新型企业有3/4来自传统行业,只有1/4是来自科技行业。


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非要去搞什么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转型的关键在于价值创新,为整个产业链赋予新的价值,没有了价值创新,“转型”只能沦为“转行”。


模式病


这几年互联网行业急速发展,某种程度上给制造企业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迷信“模式创新”。


现在传统制造企业非常热衷于搞各种各样的“模式”,而这些模式说到底其实就是“找个新渠道卖货”。线下代理商不行了改电商,电商不行了换微商,再不行就做直播,做社群营销,做IP营销,C2C、C2B、C2M、O2O、OAO……动不动设个小目标,砸几个亿建平台,最后发现,无论建了多少个平台,用了多少种模式,自己的品牌、自己的产品还是不值钱。


其实无论是什么模式,最终能让我们记住的,还是那些好的品牌,而品牌的背后,归根到底还是产品,产品能不能给客户、给消费者以信任感。


比如我走访的另外一家德资企业——罗森伯格,一家典型的德国隐形冠军。它的规模并没有多大,其亚太工厂就生产一种汽车上用的连接器。这种连接器技术含量并不高,模式也很简单,即生产后卖给汽车企业。在国内,这种不过就是个乱糟糟的五金加工厂,但这个德资企业,生产管理体系、人才培养体系、质量控制体系之完善,让人禁不住竖起大拇指。比如车间的电镀环节,一般污染较重,在北京都属于要尽量疏解的环节,但是它那里居然没有一丝异味,而且连电镀泥都要拉回德国二次提炼。它的负责人很自豪的说,建厂十几年,没有污染过中国一寸土。



你知道它的逻辑,它的模式是什么吗?没错,它做的就是个小东西,在整个汽车里,它占的成本恐怕连千分之一都未必有,但是它的品牌认知度高,产品品质好,作为汽车厂商,不可能为了在这么个小东西上省点小钱,就买一些烂厂商做的东西。所以它看起来是个门槛不高的行业,但事实上被替换的可能性极低。比如刚才说的这家企业,在如今车市不景气的情况下,它还能维持每年百分之三四十的增长,靠的不是高科技、不是新模式,而是把小东西做到极致,让你换无可换,这就是德国隐形冠军的“模式”。所以即便车市不景气,它还能维持每年百分之三四十的增长,靠的不是高科技、不是新模式,而是这就是德国隐形冠军的“模式”。


中国制造企业不要迷恋各种模式,在卖货的道路上一往无前的狂奔,而忽视掉品牌和产品的建设,归根到底,我们卖的是产品,不是模式。


牛人病


这几年受各种互联网转型培训班的忽悠,传统制造业的企业家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于是萌生“干脆找牛人来替我干”的想法,于是就上阿里巴巴挖人、上同行业大企业挖人,再不行去美国挖人。


牛人进来,敲锣打鼓欢迎一番,但新鲜感一过去,发现好像没什么效果,于是反攻倒算,数落别人的各种不是,最后甚至“撕”得不亦乐乎。


我们很多制造业企业家的逻辑是一群牛叉的人(比如阿里巴巴十八罗汉)凑到一起就能做成一件牛叉的事,只要把牛叉的人挖过来,我的企业就会慢慢也牛叉。


但真相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一群普通人组织到一起,通过协作,加上点运气,做成了一件牛叉的事,于是所有的这些普通人都成为了大神。所以这些大神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机、平台和资源下功成名就的,而你的企业能够匹配这些资源给他吗?


我们有多少制造企业,引入了牛人大神们之后,各种大会小会,各种脑风暴,结果哪个项目讨论出结果了,会议结束,大家做鸟兽散,一切归零,然后再来一轮。


所以今天做企业面对的困难,从来不是因为缺少牛人,不是因为你的人不行,而是因为人的协作方式不行,也就是你的内部组织架构和沟通机制出了问题。当体制不行的时候,用一群牛人,还不如用一群怂人,至少他们不打架。


老板病


很多企业还有一个通病。以开会为例,三个多小时的会议,全是老板一个人在讲话,讲业务想法,讲发展方向,讲人员分工,其余的人好似“空气”一言不发。这样的公司可想而知,除了老板一个人拼死拼活,其他人都是旁观者,团队肯定没有战斗力。


在我们很多传统制造企业里,老板、领导都是全能选手,无所不能。公司内大小会议都可以成为老板个人成功经验的交流会,员工还不敢提不同意见,怕被老板说不切实际、不服管。这就是我们制造业企业家们对自己过往成功经验深度迷信的结果。


不可否认,传统企业家很多都是筚路蓝缕的发展,依靠个人的聪明才智、人脉关系逐渐壮大起来的。但悲剧就在于,这种成功对于企业家自身的束缚,已经成为了企业转型升级最大的障碍,导致他们既看不到变化,也不愿变化。


更可怕的是,这种成功的老板,会在企业内部培养出一个依赖于这种成功的生态系统,也就是跟着老板一起筚路蓝缕开创成功的元老团队,他们是这种成功的既得利益者。所以任何人都不能质疑这种成功经验,改变就意味着威胁他们的地位,这股强大的保守力量,足以扼杀任何外来的新鲜血液。


所以,对于传统制造业企业家,尤其是曾经很成功的企业家,转型升级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破除自己的权威,摘掉自己的光环,即便痛苦也要去做。因为只有突破过往成功的束缚,才能迎来更大的成功。


这几年走访了这么多家制造企业,感慨良多。


感慨我们和外资企业的制造水平差距还很大,真的很大。比如我拜访松下电器,25年的老旧工厂,生产的早已没有人买的非智能手机,业务连年下降。但是走进车间,整个工厂干干净净,精益管理体系十分完善,品质控制一丝不苟,让我对日本的制造业水平有了深深的敬意。


感慨我们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百态,糊里糊涂者有之,朝令夕改者有之,怨天尤人者有之,在死亡边缘挣扎着更有之……


然后我也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亮点企业,车间里播放着流行音乐的时尚工厂,楼道里一尘不染的精益工厂,科研能力卓越的技术工厂,智能化水平极高的未来工厂……


紧挨着两家服装企业,用一大块布料的西装50元愁卖,一小块材料的内衣1000元抢着买,同一个行业,同一个地区,冰火两重天。


这就是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也是我经常会说的一句话:


“只有产业的新陈代谢,没有帝国的夕阳。”


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我们一直在路上。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兔哥94阚雷(ID:tuuge123),略有删减。作者阚雷,转型工场CEO,工业区块链实验室首席研究员。



微信最后,我们继续安利一则广告。

2017年中国印刷包装企业100强评选正在如火如荼的报名阶段,如果您的企业在2016年销售收入超过2亿元人民币、业务范围涉足出版物印刷、包装印刷、其他印刷、制版装订等相关领域,热烈欢迎您报名参与评选。


本次排榜继续秉持公益、公平、自愿的原则,坚持科学、真实、公正的目标,选取产品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对外加工贸易额、职工人数等六项作为调研指标。其中,年度销售收入将作为排行总指标,其余五项为辅助分析指标。20177月刊,我们将在该期《印刷经理人》杂志上刊登百强榜单及分析报告。


百强评选为公益活动,不涉及任何收费,主办方科印传媒·《印刷经理人》杂志,请参选企业注意甄别。


2017全国印刷经理人年会暨百强颁奖盛典2017年9月6~8日于广东•深圳召开,欢迎莅临。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报名表。



往期精彩:

1. 有一个和陈春花交流90分钟的机会,你要试试吗?
2. 印刷经理人杂志@你:一个挑战硬指标的任务等你来!
3. 苏州紫兴之后,上海中隆将关厂;新华社:环保管控不能一刀切;印刷人造访阿里巴巴【经理人周报】
4. 李克强总理助阵,这家企业这么牛逼?速来围观
5. 劳动力成本奇高的德国和瑞士,如何留住了制造业?
6. 北京故宫一年10亿文创收入?!博物馆文创的春天来临了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