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能当饭吃——《火星救援》的启示
文 风灵
可能是看电影看得少,孤陋寡闻,我并不觉得《火星救援》非常出彩,甚至感觉情节落入俗套,至于有些花痴女人被男主迷得神魂颠倒,恨不能以身相许,我就更是理解不能了。不过,《火星救援》的确是一部严肃认真的科幻片,其中的科技手段既真实可信又出人意料,既没有违背物质守恒定律之类的低级错误,也不借助动辄超越光速过去未来一锅炖,其中种土豆那节尤其戳中我萌点。
马特·达蒙主演的植物学家宇航员马克·沃特尼被遗弃在火星的临时生活区里,与外界联络中断,孤立无援,几年内都不会有补给送到,别的还好说,活活饿死是最大的威胁。但他就像是点石成金的神奇魔法师,几乎是无中生有地在寸草不生的火星上种出了一片绿油油的土豆。民以食为天,解决了吃饭问题,一切都有了希望。当然,文似看山不喜平,情节发展需要,土豆苗是一定会死的,不然就不是电影了。
故事安排植物学家留守火星显然是故意的,于是他就可以靠专业知识吃饭。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土豆就可以殖民火星。这不是开玩笑,我们知道,有民间团体筹划的火星移民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预计2024年就会把首批地球居民送往火星。而这趟火星之旅没有回程票,探险的勇士们都将定居火星,成为真正的火星人(Martian)。《火星救援》这部片子可以算是移民火星计划的模拟效果图。
设想一下,飞往火星的飞船上会带上些什么呢?衣食之类的生活资料定然是很有限的,黄金白银暂时怕也用不着,有些必要的设备,但更重要的是,知识!显然,他们也必须像沃特尼那样,在火星上开荒种地,自己动手生产必需品,殖民那片红色的荒漠。人类千万年来的知识积累将是他们最大的后盾,当然,通讯设施也会帮助他们获得地球上即时的知识支持。虽然我们预料不到究竟会发生什么些故事,但至少可以合理地猜测,这一计划会有很大的可能性成功,如果成功,火星人的生活水平至少不会比地球人差得太远。
我们在直觉上往往更重视有形的资源,如土地、石油、粮食、矿藏等等,担心人口爆炸,担心石油耗尽,担心粮食短缺。谈到无形的知识,总觉得虚无缥缈,“读那么多书做什么?又不能当饭吃!”大错特错!能当饭吃的恰恰是知识,不是资源!什么是资源?只有人类知道了该如何利用某种东西,有了相应的知识,某种东西才能成为资源。人类不会利用煤的时候,煤就是废物而不是资源,人类不会利用石油的时候,石油也不是资源。远古的时候,当人类不会种植的时候,植物就是植物,不是作物,不是粮食。
大约400年前,1620年五月花号到达北美,102人开始在新大陆建立殖民地。他们面前是广袤而富饶的土地,自然环境比火星上的红色沙漠不知好了多少倍,但即使有了这上帝的恩赐,新移民当年面临的境遇却困难得多。无他,这400年间,人类的知识已经扩展了无数倍。
如著名经济学家诺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所言,知识的增长大体上是“不可逆”的,因此人类的发展也是不可逆的。换言之,人都是会死的,财富或资本也可能被破坏,但知识大体上不会消亡。这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特点。尤其是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不仅储存知识极其容易,传播、以及在传播中改进和创新也前所未有地便利。心理学家平克认为,人类进行理性思考的机制是一种十分独特的官能。他这样描述现代新知识的产生:“这些想法从我们反复的思考中产生,通过语言,经由我们的社会网络传播,从而进一步微调、修改和整合。如果有恰当的社会基础设施——识字能力、公开的辩论、人员和思想的流动性、共同致力于逻辑的一致和经验的可检验性——那么高水平的科学、深刻的数学真理、以及有益的发明就可能不经意地从闲谈中出现。”
对稀缺性的恐惧或许是人类进化而成的本能,这种恐惧激励人们努力求生,激励人们去改变、去创新、去发现新的资源或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但我们不必过分忧虑,更不必将之当成不可逾越的给定条件,资源再稀缺也不会比火星上更稀缺。不提移民火星的可能,就算只有一个地球,占地球表面积70%的海洋也远未得到充分的利用,还不说地下、天空和荒漠,而且即使已经开发的土地,也还有无限的潜力,因为人类的知识积累是“不可逆”的,并且呈爆炸性增长。
有人可能还在念念不忘“马尔萨斯社会”。1798年,马尔萨斯发表《人口学原理》,提出如果没有限制,人口呈几何速率增长,而食物供应算术速率增长。只有自然原因(事故和衰老),灾难(战争,瘟疫,及各类饥荒),道德限制和罪恶(马尔萨斯所指包括杀婴,谋杀,节育和同性恋)能够限制人口的过度增长。与马尔萨斯同时代的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当时就进行了敏锐的反驳。“萨伊认为,稀缺性将被企业家精神和服务所战胜,将被交换和创新所战胜。”“萨伊对了,而马尔萨斯错了。”(埃曼努埃尔•马丁)
不过,就历史情况而言,二百多年前的马尔萨斯确实有些道理。因为知识的增长(或生产力的提高)并不是如马克思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外生于人类社会的。社会制度对促进知识增长有决定性的作用。诺斯提出,人类历史上有两次经济革命。第一次发生在大约一万年前,人类从狩猎文明转变为农耕文明。第二次则是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迄今仍在继续。这一时期,知识和财富都以前所未有的不可思议的速度增长,人类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我们每一天都在见证奇迹。这种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之重要原因在于知识产权制度的广泛建立,使得知识的私人收益接近社会收益,这极大地激励了知识的生产,尤其是科学理论的研究。
《火星救援》片中马克·沃特尼的乐观令人印象深刻,虽然有点做作,比如留下遗言献身于“伟大而壮丽的事业”,科幻片里乍冒出保尔·柯察金,让我瞬间凌乱,以为是穿越了。不过,若是他濒临绝境,你也不用紧张,要知道他绝不是赤手空拳的一个人,除了可以想象他周围都是我们看不见的摄像机和剧组人员外,还有人类千百年来锤炼的最强大武器——知识,与之同在。
风灵订阅号flthinking,致力于原创和翻译,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扫描或长按下列二维码可关注:
文章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写作与翻译需要您的鼓励、赞赏,多少不论,皆铭感在心。识别下面的二维码即可随喜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