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2017十大民办教育年度人物(完整版)
导 读
—编者按—
从2018年起
中国教师报记者褚清源
开启一项新的观察
记录过去一年
他眼中的民办教育年度人物
这是一种独立视角的观察
也是他作为教育媒体人
“为民办教育立言”的承诺
当然
这一观察是建立在他一年来“遇见”基础上的
2017年,有哪些民办教育人物
走进了他的视野
有哪些民办教育人物
丰富了他的认知
且看教育记者褚清源的年度梳理
今天推出的2017十大民办教育年度人物的完整版。这是一个私人版本的民办教育年度观察。每年推出10个人物,通过他们为整个民办教育行业代言。我则通过这种方式为民办教育立言。(褚清源)
1.胡大白 黄河科技学院董事长
2017年年底,由教育部相关部门联合成立当代教育名家推选活动组委会,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推选出健在的90位当代教育名家。黄河科技学院董事长胡大白是全国民办教育领域的唯一入选的代表。
她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是具有教育情怀的教育创业家。“办一所对学生最负责任大学”是胡大白的办学愿景,也是她的承诺。从“30元办学、到处租教室、打游击”,到拥有四个校区3000余亩校园、30多亿元固定资产;从最初只有143名学员,到现在每年有1万名毕业生,胡大白筚路蓝缕创办的黄河科技学院,30多年来为国家累计培养输送了17万名各类人才,已成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界的一面旗帜,始终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领跑者。1994年成为全国第一所经国家教委批准实施专科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2000年,又成为第一个经教育部批准实施本科学历教育,黄河科技学院的发展案例曾两次被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商学院写进教学案例。
2.范胜武 北京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校长
北京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是全国首家“政府出政策、企业出资金、专家办学校”的学校。校长是范胜武是特级教师,在办学方面敢啃硬骨头,有人评价他颇有文人雅士少见的“武行气派”。在担任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校长之前,范胜武在多所公办学校任教25年,其中包括山东省重点中学——北镇中学,以及十一学校这样的京城名校。有着11年一线教师经验的他坦言,无论是做校长还是做老师,自己都很欣慰,因为,这是塑造学生心灵,改变很多人命运的高尚职业 。
2014年起,范胜武主持了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小学部“全课程”教育实验,将割裂的学科打通,以主题形式进行单元式双语教学。初中部全面推行“选课走班”。学部设置了必修、选修、综合实践三大类共计135个教学模块,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宽广平台。短短几年时间,他带领学校高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绩,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3.范希娟 湖南株洲景炎学校校长
她是一位女汉子型的校长。她的偶像是《亮剑》里的李云龙,她带领的是一支幸福团队。在这所学校,教师享受与公办学校完全一样的“五险一金”保障,同时学校还为教职工购买了职业年金,这是对工作在景炎教师未来退休后的一份长远呵护。有人评价说,她所带领的景炎团队“长者绝不藏私,悉心指导;幼者虚怀若谷,细心求教”,团队上下齐心,是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虎狼之师”。但作为女人,她更有柔情的一面,每每谈到办学的不易,谈到教师的不离不弃,她总会潸然泪下。
当年,范希娟主持景炎学校工作后,便开始了一段学校“救亡之路”的探索。而正是在这样的艰难困境中,景炎创造了株洲民办教育的奇迹。目前,学校已连续10多年创造了株洲市区中考各项指标第一的好成绩。但当地人都知道,景炎学校不只盛产考试的状元,也“疯长”着兴趣的小主人。
米新江是个传奇。他是中国教师报2017年教师节的10位致敬人物之一。
他是一位“牛师”,作为廊坊师范学院的教授,他一个人带着四个年级的400多名学生,开设200多门课程;他讲的内容90%与教材无关。
从2001年创建廊坊师范学院信息技术提高班开始,他以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培养出一群“狼”一样的学生,它允许每个年级的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进度。在他的班上,网络在这里绝不是众多家长眼中那个把孩子带坏的环境,而是学生们最有效的学习工具!他所培养的学生在这个找工作难的社会里却成为了各大公司的抢手货。
在很多学生心中,米新江是他们心中的偶像,因为他们在米老师这里总能听到与众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常常能刷新思维。而在教学上,米新江真正做到了陶行知先生“教是为了不教”,演绎了在现行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先天学习品质破坏的情况下,再造普通学生“学习生命力”的过程。
如今,他创立的“大米时代”,让这些普通的二本院校学生,经过4年的业余时间学习,毕业就可以拿到2万元的月薪,而且工作后的后续发展力远远高于同龄人。
李海林是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校长,曾任教育局长、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上海市重点中学洋泾高级中学校长。他是学者型校长,出版有《言语教学论》、《语文课程论稿》、《语文教学科研十讲》、《李海林讲语文》、《美国中小学课堂观察》、《事实和证据视野中的课堂教学诊断》等专著。
他做过一线教师、做过大学教授、做过中学校长、做过教育局长。52岁的那年,他的人生有了又一次转向,辞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教职,出任一所新建民办学校的掌门人。
“选择”是写入他职业生涯的重要关键词,这不是他第一次选择离开,却是至今为止最重要的一次选择。这一次,结束了33年的体制内生存。周围几乎所有的人都表示不解,但他毅然做了这一选择。三年后,他所领衔的这所民办学校成为上海教育的黑马。2017年7月,我与李校长畅聊了一下午,受益良多。他的一句话至今难忘:如果把50岁作为人生上下半场的一条分界线,那么上半场追求的是成功,下半场追求的就是意义。为了追求这份意义,他现在已经没有了退路,只有全力以赴。
6.李启书 四川遂宁遂州外国语小学校校长
一个从没有想过做校长的中层干部,一夜之间被董事长推到了校长的位置。2017年,遂外走过10年,这所年轻的学校在遂宁已经变得炙手可热,每到招生季可谓是一位难求。而这支年轻的教师团队也被他带出了精神,带出了经验,带出了“铁军”气质。这一年,我和报社的同事在跟踪这所学校3年后,为这支团队写了一本书叫《非常教师》。
李启书是名副其实的当家人,是全体教师的“好家长”。但将学校带向一个高度后,他却一直想请辞校长。他想重新回到课堂做教师。这一点绝不是矫情,而是虔诚的教学情结,他固执地认为,只有与学生在一起才会有真正的教育人生。之所以想辞去校长职务,还因为他有诚恳的反思:“我不能成为学校发展的天花板,我能带领学校走好下一个10年吗?”
李启书如今想得最多的是,要解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董事会已经通过他的建议,为这群一起工作的教职工建一所老年大学,“最浪漫的事就是一群人在一起慢慢变老”,这不是一种愿景,而是一种约定、一种承诺。
7.王昌胜 湖北宜都(郑州)创新实验学校校长
王昌胜,是我眼中最年轻的职业校长。
2010年,因为工作的需要,他走上了校长岗位,在短短三年时间里,与老师们一道将一所陷入困的学校建设成为生源爆棚的市民公认好学校。2013年,在刚刚任校长的第三年,因为办学成绩突出,区教育局聘请他同时兼任三所小学校长。
同时兼任三所学校校长,全国并不多见。而且,这三所学校中既有民办也有公办。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最核心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引领教师走向研究。”“只有走向研究,教师才能享受职业的幸福。这位刚刚出道的年轻校长,能在短时间内创造不平凡的业绩,称得上一匹校长队伍中的“黑马”。
如今,他带出了一个名叫“我们”的组织,这是一个志同道合、相对松散的自组织。“我们”工作室,是由一群(20多位)有着共同教育梦想、致力于“未来学校”研究与实践的教育工作者共同组建起来的。“未来学校”项目组在以北师大中国教育研究院刘坚院长为首席专家的专业团队指导下,目前跨省管理着多所学校(湖北宜都创新实验学校、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郑中国际小学等)。
8.李建华 河南郑州艾瑞德国际学校校长
2017年8月,南京莲花实验学校校长李建华校长辞去公职,加盟河南郑州艾瑞德国际学校,在这里开启了“走自然生长教育之路,办有温度有故事学校”的新探索。
10多年前,他曾辞去工作,在中国民办教育的第一航母南洋教育集团工作,后来再次回到公办学校,曾把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和南京莲花实验学校两所学校发生的每一个温暖、细腻、美好的小故事记录成书,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其中,莲花小学曾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报道。他办学的DNA:温度和故事。而莲花小学是他“做有故事的教育,办有温度的学校”教育哲学的发源地。
在艾瑞德国际学校,他主张“教育=联系+关系。”他通过智慧父母课堂,拉近了与家长的联系,借助“八月会议”拉近了与老师的联系。他倡导,“用花的念想来培土,用孩子的念想来教书”。今天的艾瑞德是一所教学楼没有保洁工的学校、校园没有垃圾桶的学校、作业本上没有×的学校、班级没有‘插秧式’座位的学校,也是一所大手拉小手的学校、开设家长课堂的学校、校长8:30打电话的学校、拥有300亩教育农场的学校。
他是保定市美术中学董事长兼校长,是北京市八一学校保定分校董事长,连任三届保定市人大常委,入选教育部教育家型校长的培养对象。美术中学有多牛,看一下学校荣誉就知道了,该校被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北省文明单位”,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最高荣誉——“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017年是美术中学建校20年,这一年,作为创始人贺宇良先生正式提出了“自教育”思想。如果说,过去的20年,贺宇良带领他的团队是在用实践照亮实践的话,那么,下一个20年,自教育思想将开启“用理论照亮实践”的新旅程。如今,《自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也被纳入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
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势,2015年,保定市美术中学与保定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北京市八一学校合作创办北京市八一学校保定分校,开创了河北省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先河。这所学校致力于建设成为京津冀地区基础教育的旗舰校。
10.刘英明 西安高新第一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这所小学,学生个个爱阅读,人人能“出书”。60%的学生写有小说,创作最多的已有7部作品,字数达14万,最小的小说作者年仅7岁,被当地媒体认为是一种独特的“00后小作家群体现象”。10年来,这所小学一如既往地进行着一场温和的教育改进行动。没有强制和约束,只有相互影响和带动,校长、教师、家长共同组成了学生读写部落的守望者和陪伴者。每一位家长都见证了自己孩子6年来的读写传奇,他们因此成为这所小学读写课程的忠实支持者。2017年9月,中国教师报以《一支迷恋读写的学生部落》为题报道了该校的经验。
“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无限相信阅读的力量,无限相信陪伴的力量。小学教育是根教育,我们要做好孩子阅读和写作的引路人,让他们结束6年小学生涯的时候,带走更多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素养。”这是校长刘英明对读写教育的全部期待。
“十年磨一剑”。由单纯推进习作到海量阅读,到读写融合形成读写课程,再到如今,刘英明带领他的教师团队正在探索走向跨学科背景下的全学科读写,这是一项全新的探索……
褚清源,中国教师报记者,出版有民办教育三部曲:《中国民办教育观察》、《为民办教育立言》《非常教师:一个民办学校团队的成长故事》。
本期编辑:果果
★ 关于中国民办教育共同体
这是一个贴地行走的研究组织,一个公益性的学习社区。我们坚持抱团取暖,信仰行动哲学,以学习、改进、共享的方式,推动民办教育的集体繁荣。
★ 联系我们
电话:18611016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