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防控态势如何?“三区”能否再细分?“无疫小区”如何创建?区防控指挥部答记者问
4月11日本市启动“三区划分”,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一段时间来,闵行疫情防控整体态势如何?“三区划分”能否进一步细化?“无疫小区”如何创建?
区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今天(4月23日)接受记者采访,解答部分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
问:近期闵行疫情防控态势如何?封控区数量有何变化?
答:本市4月11日启动“三区划分”工作时,闵行每日报告的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量尚在每天数千例的相对高位,全区1245个居民小区、114个自然村中,被划为“封控区”的居村有1095个(占81.17%)。
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近几日每日报告的新增阳性感染者数已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至4月22日24时,全区被划为“封控区”的居村已降至695个(占51.52%)。数据的变化,也体现了全区疫情防控工作总体向好的态势。
问:封控区内的市民应该注意什么?
答:对居民朋友而言,尤其是目前暂时还处于“封控区”内的居民朋友,其中阳性感染者、抗原自测异常者(指出现“两条杠”)、密接者、次密接者,一定要服从政府疾控部门快速转运(进定点医院、方舱、集中隔离点)的安排,使潜在的“风险源”快速脱离居村;其他居民朋友,一定要自觉遵守和执行“足不出户”的管理要求。
这样,才能共同降低疫情交叉感染的风险,使“封控区”内不再“新增阳”,久久为功,“封控区”便会调整为“管控区”或“防范区”。
问:在居村内部,“三区”划分能否进一步细化?
答:随着组织阳性感染者“应转尽转”工作的及时推进,目前社区内的疫情传播风险正在逐步降低,单个居村已经具备了在内部“网格化、切块化”再细分“三区”进行分类管理的条件。
细分“三区”工作的关键是落实严格的物理隔断。有条件的居村,尤其是体量相对较大的居村,一是可以利用内部河道、绿化带等自然隔断,再细分“三区”;二是可以临时设置一些隔断板、铁马等,再细分“三区”;三是可以对报告阳性感染者的具体楼栋(村组)进行“封控区”管理,其他区域调整为“防范区”或“管控区”。
单个居村再细分“三区”后,如何严格落实分类管理,除了居村干部、物业人员、志愿者等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外,更主要的还得依靠居民朋友的自觉配合,要“眼里、心里、脚下”都有“隔断”的概念,避免“防范区”与“管控区”“封控区”之间的相互走动、出入。
问:上海已启动“无疫小区”创建,目前闵行情况如何?小区内的居民需要如何配合?
答:目前上海在全市范围内推动“无疫小区”创建。凡是最近14天内无新增阳性感染者,且第13天区域内所有人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的居民小区,可申报创建。
可以看到,“无疫小区”的申报条件与“防范区”的认定条件基本相同。目前被划分为“防范区”的居村,可以暂时将其视为“无疫小区”。全区此类居村的数量也一直在增多,4月11日为149个(占11.05%),至4月22日,已增加到475个(占35.21%)。
争创“无疫小区”,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对居民朋友而言,关键的动作有两个:一是尽可能减少流动性,少出门、少接触外物(如快递物品等),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二是做好个体防护,落实“三件套”(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提升个体健康管理。
面上减“交叉”、点上强“个体”,众志成城,“无疫小区”就会变成现实。
信息来源:今日闵行
编辑:汤玉莉
猜你喜欢
● 闵行区“三区”划分公告(含4月22日浦江镇“三区”划分名单)
● 全市性的封控还会持续多久?关于疫情防控攻坚,热点问答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