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近法国 | 不朽的经典 — 巴黎圣母院



“在最高柱廊的顶上, 在中央玫瑰花形的圆窗上端,熊熊烈火从两座钟楼中间腾起来, 火星飞溅……” 


《巴黎圣母院》,维克多·雨果,1831年




在巴黎圣母院被肆虐的大火部分吞噬整整一年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发表讲话,再次感谢所有曾于昔日抢救这座大教堂和今天重建这座大教堂的人。



4月15日是巴黎圣母院遭遇大火一周年的日子。我们依然记得中国人民和政府从灾难次日就做出的诸多声援行动!我们非常高兴地欢迎两位中国专业人士来到巴黎圣母院的修复现场,他们将在此与法国团队并肩工作数周!



去年的4月15日,一场大火严重损毁了巴黎圣母院这座法国文化瑰宝。2019415日夜晚至16日,人们眼睁睁地看着巴黎圣母院这座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在熊熊烈火中燃烧,标志性的尖顶在浓烟中倒塌,巴黎最古老的木质结构屋架也被烧毁。

© Patrick Zachmann, 2019

巴黎圣母院的大火之所以令所有人扼腕叹息,是因为她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她的双塔、石像怪和玫瑰花窗是文学、电影、绘画、音乐甚至游戏中经常出现的画面。她是艺术家创作的灵感来源,也因此在我们的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文学“人物”

巴黎圣母院圣母院始建于12世纪,在法国大革命期间遭受多次破坏和掠夺,逐渐衰败。得等到19世纪人们才开始对她有新的认识,皆因维克多·雨果于1831年出版的同名小说。

 


《巴黎圣母院》手稿第一页
Première page du manuscrit Notre-Dame de Paris.© BNF

除了讲述驼背敲钟人卡西莫多和吉普赛女郎埃斯梅拉达的爱情故事,雨果写这部小说还另有目的,他希望人们了解这座哥特式建筑的价值,对其作出必要的修缮。


“尽管因保护不足而逐渐衰败,她却依旧那么美丽。面对因为时间流逝和人类不当行为导致这座古老的建筑被破坏、损毁,人们很难不叹息,不愤怒。”维克多·雨果,1831年



小说的巨大成功让当时的权力机关意识到这座宗教建筑遗产急待修缮,于是便在1844年将修复工作委托给欧仁·维奥莱-勒-杜克,修缮工程持续了二十年。

修缮中的巴黎圣母院,1847
Notre-Dame en travaux, 1847 © H. Bayard
 
雨果的小说不仅使得巴黎圣母院得到了修缮,还极大的提高了人们对哥特式教堂的关注,许多作家纷纷为其进行创作。比如热拉尔·德·内瓦尔在其《颂歌》的诗中写道“巴黎圣母院很老了,我们甚至可能将会为她送葬,但她却见证过巴黎的诞生啊。”保罗·克洛岱尔讲述自己在巴黎圣母院内感应到“无法言喻的启示”,促使他信仰宗教。
 

画布和菲林上的缪斯

好几个世纪以来,不朽的巴黎圣母院在众多伟大画家的作品中成为经典。如在卢浮宫展出的《拿破仑一世加冕礼》就是众多重现了曾在巴黎圣母院发生的历史场景的作品之一。皮卡比亚、霍普、毕加索、马蒂斯、夏加尔、德劳内等等,曾经画过巴黎圣母院的画家实在是太多了,而每个人又是以迥异的风格,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创作。 


雅克-路易·大卫,《拿破仑一世登基和约瑟芬皇后加冕 1804122日于巴黎圣母院》,1806-1807
© Coll. Musée du Louvre

圣·米歇尔河岸及巴黎圣母院,马克西米利安·吕斯

Le Quai Saint-Michel et Notre-Dame, Maximilien Luce, 1901


自画像,马克·夏加尔

 Autoportrait, Marc Chagall


巴黎圣母院一景,亨利·马蒂斯

Vue de Notre-Dame, Henri Matisse, 1914


巴黎圣母院,巴勃罗·毕加索

 Notre-Dame de Paris, Pablo Picasso, 1944



摄影师们同样被巴黎圣母院那些迷宫般的飞扶壁和滑稽的石像怪吸引着,他们将镜头对准建筑外立面,或者登上巴黎圣母院高处取景。
 

思提志

La Stryge ©Charles Nègre

巴黎圣母院,1930-1932年间拍摄

Notre-Dame vers 1930-1932 © Brassaï


巴黎圣母院教堂,1952-1953年间拍摄
Cathédrale Notre-Dame, 1952-1953 © Henri Cartier-Bresson
 
 

电影界的红人

雨果的小说也被翻拍成多部银幕作品,其中包括由威廉·迪亚特尔饰演卡西莫多的1939年版本,也有由吉娜·罗洛博丽吉达和安东尼·奎恩主演的1956年版本。


巴黎圣母院,1956年版
Notre-Dame de Paris, 1956

迪士尼版本的动画片《钟楼怪人》(1996年)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成功,是上映当年观看人数排名第五的电影。以小说作为灵感来源,该动画电影用鲜艳色彩和流行音乐的形式演绎出别具一格的卡西莫多和埃斯梅拉达。


作为巴黎的象征之一,具有浪漫和冒险精神的巴黎圣母院是必不可少的电影取景地,时常出现在第七艺术的画面之中。


奥黛丽·赫本和加里·格兰特于电影《谜中谜》(1963年)
Audrey Hepburn et Cary Grant dans Charade (1963)


伊桑·霍克和朱莉·德尔佩于《爱在日落黄昏时》(2004年)
Ethan Hawke et Julie Deply dans Before Sunset (2004)
 

同名音乐剧风靡全球

提到巴黎圣母院,许多人会不由自主的哼唱出由理查德·科西昂特和吕克·普拉蒙东在1998年创作的音乐剧旋律。这部经典的音乐剧已被翻译成九种语言版本,在二十多个国家巡演,观众累计超过1100万。

2019年7月,也就是巴黎圣母院火灾4个月之后,演出团队在中国首次重新再演此剧。这次的巡演充满了特殊的情感和意义。


穿越到电子游戏中

2014年,以法国大革命作为背景的电子游戏《刺客信条》将巴黎圣母院搬进游戏场景中。通过采集成千上万的图像、历史文献和雕塑模型,在虚拟空间中完美呈现了优雷·勒·杜克的中世纪浪漫主义风格大教堂。仿真的渲染效果让玩家感觉似乎走进了这一真实的哥特式艺术瑰宝建筑之中。一位玩家在大火后,分享了其在游戏中的虚拟游览,“让我带领你们到尖塔最高处,欣赏她的美吧。”



不难看出,巴黎圣母院作为世界遗产的非凡代表,她的形象早已深深印在人们的脑海中。火灾之后,就应当按照原样修复还是应当大胆重新进行建筑设计,众说风云争辩不休。

如今,我们的确应当感谢这些文学文艺作品,现实中的巴黎圣母院已有部分化为灰烬,但是作品中她完好无损的样子将永恒流传下去。

本文部分内容转自 法国文化 官方账号



▲向上滑动


法国在您身边


微信公众号

法国驻华大使馆


新浪微博

法国驻华大使馆


官网

www.ambafrance-cn.org


长按右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法国驻华大使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