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案例分析 | 中美贸易战与日美贸易战怎么考怎么答?

公选王遴选网 公选王遴选网 2020-09-03

请结合所给材料分析当今中国与当年日美贸易战时期的日本有哪些异同?日美贸易战对中国有哪些启示?

公选王预测2019年最新遴选案例分析题:中美贸易战与日美贸易战怎么考怎么答?转载请注明来自公选王遴选网!

公选王2019遴选案例分析之中美贸易战与日美贸易战怎么考怎么答

公选王遴选网材料:

从195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初的三十多年,日美经济争霸从六大行业的贸易战逐步升级为汇率金融战、经济战,从产业冲突到宏观协调和经济制度冲突,最终以日本金融战败陷入“失去的二十年”、美国维持世界经济金融霸权告终。

六大行业贸易战先后涉及纺织品(1957-1974年)、钢铁(1968-1992年)、家电(1970-1980年)、汽车(1981-1995年)、电信(1981-1995年)和半导体行业(1978-1996年),涉及行业的演进与日本从轻工业、重化工业、高科技产业的不断升级同步。贸易战的方式,从早期的日本“自愿限制出口”和贸易数值管理(纺织、钢铁、家电)到不得不接受扩大进口、取消国内关税(如汽车)、开放国内市场(如电信)、对出口美国的产品进行价格管制、设定美国产品在日本市占率指标(如半导体产品)等条件。为规避关税和汇率风险,日本汽车、家电厂家选择直接赴美投资,继而引发投资摩擦。但是日美贸易战并未根本解决贸易失衡问题。

因此,贸易战之外,美国还对日本挑起了汇率金融战强行使日元升值降低日本产品竞争力、经济战强行改变日本经济结构和政策等。1985年,在美国的主导和强制下,美、日、德、法、英等签署了“广场协议”,日元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升值;1989年,美国与日本签订了“日美结构性障碍协议”,要求日本开放部分国内市场,并直接强制日本修改国内经济政策和方针,之后日本政府通过举债的方式进行了大量扩大内需的公共投资。

“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导致日本出口增速大幅下降转负(日元计价),经济增速和通胀水平双双下行,为应对“日元升值萧条”以及美国要求日本扩大内需,日本银行不断放松银根。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国内流动性过剩,推升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投机热潮以及泡沫。“日本第一”的认知、政府及国民心态在80年代的过度膨胀、担心紧缩政策导致美元贬值,使得日本政府及央行(日本银行)错过宏观调控的最佳时机。1989年5月开始连续五次过快过急的加息及地价抑制政策最终导致了泡沫破裂和危机产生。

1990-1991年危机后,日本产生大量过剩产能、不良债权、过剩劳动力,银行等金融机构、企业破产倒闭、失业率和自杀率上升,动荡的政局(十年时间,九届内阁,七任首相)及错误的应对导致日本陷落。人口红利消失、老龄化加剧上升、城镇化进程已达较高水平、赶超型经济体制不再适应市场化、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时代的需要,总量型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始终未能解决结构性问题,日本再也没有资格挑战美国经济霸权,日美经济争霸以日本战败宣告结束。

公选王遴选网提问1:请结合所给材料分析当今中国与当年日美贸易战时期的日本有哪些异同?

公选王遴选网提问2:请结合所给材料论述日美贸易战对中国有哪些启示?

公选王遴选网第一问解析参考:

中美贸易战开战之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日盛。

公选王遴选网专家认为,从历史上看,当前的中美关系类似上世纪80年代美日关系及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英美关系,属于守成大国对新兴崛起大国的天然压制。目前的中国与80年代的日本相比,面临的环境既有相似,又有不同,只要正确、理性地应对,大可避免重蹈美日贸易冲突的覆辙。

1、中国与80年代日本相似之处:

第一,中国的金融与房地产业占GDP比重类似80年代日本。2017年中国金融业占比7.9%,高于日本80年代末的5.9%;中国房地产业占比6.5%,低于日本80年代末的10.9%,金融地产占比之和14.4%略低于日本80年代的16.8%,但我国房价同日本当年一样均处于绝对价格的较高水平。

第二,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信心膨胀,寻找“中国模式”与当年日本寻找并总结“日本模式”并无二致。2017年中国与美国GDP之比为63%,超过日本1985年广场协议前日美GDP之比的32%(之前最高达到42.5%)。1986年美国出口的全球占比10.6%,仅高于日本0.8个百分点;2017年美国出口的全球占比8.7%,低于中国的12.8%。这种占比变化和较高的经济增速导致部分人士未能客观、清醒、冷静地正视中美差距,中国人均GDP仅相当于美国的14.8%,而日本人均GDP在1987年就已超过美国。

第三,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与80年代日本提出的“雁型发展”模式有相似之处。不过中国的战略更多地倡导国际合作,而非日本“建立由东京紧密协调的区域分工”“将亚太地区统一到日本领导之下”。

第四,中国当前的高杠杆、违约潮可能引发的不良债权债务与日本当时存在的高杠杆、大量不良债务有相似之处。

第五,冲突原因都是自身的崛起挑战了美国经济霸权以及制度冲突(日美间属于资本主义不同道路的冲突,中美间属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突)

2、中国与80年代日本的不同之处和优势:

第一,中国的政治体制具有举国体制之优势,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举全国之力应对美国,这是日本不可比拟的。(公选王:东西南北中,党政军学民,党是管一切的。党一声号令,举国行动。比如汶川地震、抗洪救灾。)

第二,中国的市场是一片“大海”,不是经不起风浪的“小池塘”,这是日本不能比的,中国对美国的制约比日本强。

第三,中美经济仍有很强的互补性,而非日美贸易战期间产业间的直接竞争并占领美国市场。

第四,中国的主权和宏观调控政策独立,中美间是独立的两个大国,而非日美间的政治从属依赖关系。

第五,当前相较80年代存在更加有效的多边协调机制,中国较80年代的日本较具国际谈判经验,从加入WTO的谈判到近年来贸易争端,中国的贸易争端解决经验逐步丰富。

第六,日本的过剩产能和不良债务迟迟得不到处理,中国已经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公选王拓展】供给侧改革

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将之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准确把握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主要矛盾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3年多的实践充分证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是改善供给结构、提高发展质量的治本之策。在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都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

【理论依据与概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根本不是一回事。它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既包括改善商品和服务供给又包括改善体制机制和制度供给,强调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体现,归根结底是要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3年多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三去一降一补”和“破、立、降”深入推进。钢铁、煤炭行业“十三五”去产能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一大批“僵尸企业”出清。去库存取得积极进展,2018年9月末,商品房和商品住宅待售面积分别比2015年末下降26.0%和42.5%。去杠杆稳步推进,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降成本持续发力,2018年减税降费规模达1.3万亿元。补短板成效明显,创新驱动、基础设施、脱贫攻坚、城乡统筹发展、民生建设、生态环保等领域投入力度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重点行业供求关系发生明显变化,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改善,系统性风险发生概率趋降。尤其应看到,近几年特别是2018年由于国际环境变化,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6.5%—6.9%的合理区间,成绩来之不易。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作出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是改善供给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治本之策。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他还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两个重大论断赋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的更高要求和更重要意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都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

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怎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出发的立足点。3年多的实践证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抓住了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要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要保持战略定力,在巩固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加大“破、立、降”力度,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动更多产能过剩行业加快市场出清释放大量沉淀资源;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降低全社会各类营商成本,继续减轻企业负担;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的力度。

2、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和企业优胜劣汰。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落实保护产权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发挥企业和企业家主观能动性,发展更多优质企业。破除妨碍各类生产要素流动的壁垒,加大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力度,实施竞争中立政策。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继续改善营商环境。

3、提升产业链水平,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要以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为目标,强化科技创新,大力培育新动能,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要注重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加快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提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水平,促进新技术、新组织形式、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

4、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以生产为起点经过流通、分配到达消费为终点的周而复始的循环十分通畅,社会扩大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要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激发内需和国内市场的潜力,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供原动力。要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消除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结合的障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障碍、人力资源和实体经济需求的结构性障碍、政府各部门协同为市场和企业服务的障碍,形成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公选王遴选网第二问解析参考: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日美贸易战背后是经济争霸和改革战,其启示如下:

1、把握“两个特征”:中美贸易战具有长期性和严峻性的特征。要放弃幻想,做好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的一切准备。美国对日本发动贸易战,一方面是为了改善美国贸易失衡,另一方面也是对日本经济崛起的遏制,是霸权国家对新兴崛起挑战国家的遏制,尤其是随着两国经济实力此消彼长,以及产业从互补走向竞争,形势将日益严峻。这在历次世界领导权更迭中均有典型案例,如果双方管控失当,从贸易战升级到金融战、经济战、意识形态战、地缘战、军事战,则落入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修昔底德陷阱几乎已经被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修昔底德陷阱”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观点,这位历史学家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正如公元前5世纪希腊人和19世纪末德国人面临的情况一样。这种挑战多数以战争告终。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成就急剧崛起震惊了陆地强邦斯巴达。双方之间的威胁和反威胁引发竞争,长达30年的战争结束后,两国均遭毁灭。修昔底德总结说,“使得战争无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在斯巴达造成的恐惧”。“修昔底德陷阱”翻译成当代语言就是: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来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公选王遴选网关于“修昔底德陷阱”专文附后,请理解消化并在考试中运用】。日美贸易战历时30多年,最终以日本金融战败宣告结束。

2、打好“两个战争”。中美贸易战实质上是汇率金融战和经济战。要做好中美贸易战升级为汇率金融战和经济战的准备。美国对日本贸易战的路径清晰:从有竞争冲突的产业贸易战,逐步到汇率金融和经济战,且在打的时候充分使用其国内301、232等条款进行威胁,美国露出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美国利益优先的本质。

2等条款进行威胁,美国露出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美国利益优先的本质。

3、做到“两个避免”。避免国民心态的过度膨胀,避免民粹主义、民族主义情绪的舆论导向。80年代中后期,“日本第一”的过度膨胀导致对形势认识不清,一再误判并错失机遇。在此次中美贸易战之前,国内存在一些过度膨胀的思潮。中美贸易战无异于最好的清醒剂,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金融服务、大学教育、关键核心技术、军事实力等领域跟美国的巨大差距,中国新经济繁荣大部分是基于科技应用但是基础技术研发存在明显短板,我们必须继续保持谦虚学习、韬光养晦、改革开放。转危为机,化压力为动力。

4、坚持“两个防止”。一是防止采取货币放水、重走刺激老路的方式应对。公选王遴选网专家认为,贸易战必然打击外需,但是如果为了扩大内需而转向货币放水刺激,则容易酝酿金融泡沫。近期金融去杠杆和中美贸易战引发货币再度放水刺激的呼声和讨论,这是非常短视和误国的,如果面临中美贸易战的外部冲击重回货币刺激的老路,将重演1990年日美贸易战的失败教训。

二是防止走闭关锁国的老路。外部霸权是内部实力的延伸,中美贸易战,我方最好的应对是以更大决心更大勇气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冷静和战略定力。中美贸易战不宜往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方向引导,而应往形成改革开放共识的方向引导,冷静深入的思考。最好的应对是顺势以更大决心更大勇气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类似1960-1980年的日本、1960-1990年德国产业升级应对模式,而不是1985-1989年日本货币放水刺激应对模式),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开国内行业管制、降低制造业和部门服务业关税壁垒、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和执行、下决心实施国企改革、改革住房制度、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大规模降低企业和个人税负、改善营商环境、发展基础科技的大国重器等。

5、注重“两个更高”。建设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市场经济和开放体制,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被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牵制,更不要跟随。中美贸易战,公选王遴选网专家不赞同现在的部分舆论气氛,看热闹不嫌事大,这很不冷静。我们要积极拥抱全球化,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战,最好的应对是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开放,建设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市场经济和开放体制,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们可以与中日韩、欧盟搞自由贸易区,建立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区,零关税。我们的对内对外开放确实有很多地方值得改进,不管美国怎么做,我们保持战略定力,继续改革开放,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采取这种办法,中美贸易战反而把中国推到了道德高地上,我们展现了大国开放的姿态,把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往前推进一大步。特朗普小商人出身,四面开战,格局比较有限。

6、加快“两个自由化”。坚持对外开放,尤其扩大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但要控制资本项下金融自由化的步伐。日本在80年代的资本账户过快开放,导致热钱打进打出,成为资产价格泡沫形成以及破裂的重要推手。在内部转型不到位的情况下,过早的对外开放便利短期资金进出的资本账户,容易引发金融债务风险,19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1990日本金融危机、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等均与此有关。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负面清单管理等总体上有利于中国吸引外资、贸易便利,但推动资本项下的开放要有节奏、渐进地进行,避免短期内迅速地冲击人民币汇率以及资本大规模流入流出对经济金融系统的冲击。

7、聚焦“三个产业”。公选王遴选网专家认为,产业政策重点在于支持教育、融资、研发等基础领域,而非补贴具体行业,尤其不应该补贴落后产能和行业。

8、抓好“两个稳定”。一是稳定政治环境,二是稳定民众、企业、政府部门间的关系。只有同心协力,才能应对外部的压力。日本80年代政府部门间矛盾及90年代政局的动荡导致应对不利。贸易战背后更深层次的是改革战,与其打嘴仗、挑动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情绪,不如韬光养晦、实事求是地做好改革开放和结构转型,历史和人民最终会给出最公平的答案。

点击文末处阅读原文查看附件



收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最全应知应会知识!
公文写作范文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方案
市直遴选面试真题 | 入户调查时居民不配合,你怎么办?


在看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