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超牛逼案例:化解融资难题,只需这五步

2016-08-31 张奇 进门财经

导读:资金链紧张,融资难,融资贵是新三板挂牌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融资成功的关键在哪里?市值战略专家张奇,在进门财经APP分享了一个神奇的案例:一家建筑公司,如何从现金流紧张、到处找资金,做到让强势的甲方,例如华润这样的开发商预付账款,从而化解危机,涅槃重生。


我把融资成功的关键概括为十六个字:产业为本,金融为器;把握节奏,找对资金。在和企业接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不需要融资的企业可能在为了融资而融资,有些应该融资的企业却没有进行融资。这些都是就融资来谈融资的弊端。我的观点是: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融资是为战略服务的。产业为本,金融为器,一定要从产融互动的战略高度来看待融资。同时,融资的节奏和对象也很重要。


分享一个案例:这是一家从设计、施工到维修一体化的建筑公司,主营产品是石材幕墙。今年4月份找到我们,目的非常明确,老板一开口就讲:张老师,我们现在现金流很紧张,能不能帮我们找到资金或者投资我们?我们把它称为Y公司。


Y公司一年销售5个亿,净利润1个亿。就传统的行业来说,这个利润率还是不错的。这么一家赚钱的公司怎么会没钱呢?收付模式有问题。Y公司在石材幕墙行业也是领导品牌,客户都是那些知名的开发商,比如万科、保利、华润等。这些大客户,可想而知,相当强势:3个月的付款账期。一年5个亿营收,应收账款就是1.25亿,净利润只有1个亿。因此,资金链相当紧张,老板很着急。


我问老板:融资的目的是什么?

老板说:缺钱啊。融了资金,就能做大!

我再追问一句:做大了又如何?比如说一年做十个亿,又如何?

老板不说话了。显然,业绩增长一倍,应收账款也得增长一倍。我们会比今天更难受。这真是典型的“碎钞机”型企业:只见钱进去,不见钱出来。


怎么办?我们市值战略团队进行分析之后,建议:分五步解决资金问题。我们觉得这个解决方案很有代表性,会给很多成长型企业以借鉴,因此,就为它起了一个名字:融资五步法


第一步,向客户融资。好企业一定要有本事收到客户的预付款或者保证金。不是通过外部输血,而是恢复自身的造血功能。


Y公司觉得这太不可想象了,因为客户多强势啊。真的吗?


先提一个很“傻”的问题:为什么客户要压你3个月的款呢?这个问题对Y公司来说,太简单了,简单到他们从来没有思考过。他们不假思索:这是行业规则。


我的观点是:答案不在于客户而在于我们自己。我们虽然号称行业领导,其实并没有核心竞争力,竞争对手越来越多。就算客户曾经是付现款的,恶性竞争也会形成3个月的账期。应该说,大型开发商还是注重信誉的,并不是要赖账。根据他们的体量,每天财务都在刷刷地往外打款。能不能给开发商一个理由,让他们优先付款给我们呢?这并不增加开发商的资金压力。


这可把Y公司的团队难倒了。甲方越强势,乙方就越弱势,自然想不到还可以去和甲方谈条件。其实,高手都有命门。调查发现,甲方确实有一个痛点:工期延误。行业标准工期是3个月,时不时还会延误。甲方多次向Y公司抱怨,并没有引起真正的重视。


我们带着Y公司一起算了一笔账:如果工期延误了,意味着甲方会大幅增加人力成本和资金成本,这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可能会耽误别墅的准时交付,造成商誉的损失、市场份额的丢失,还有消费者的投诉和索赔等。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对于Y公司来说,一个别墅工程可能只是几百万的项目,但是一旦延误,给甲方造成损失几千万都有可能。我们注意到:新常态下,房地产行业也面临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应对这种局面,万科的郁亮提出“三快”:快速拿地,快速建设,快速销售。具体执行标准是“369”标准:拿到地之后3个月必须开工,6个月必须完成建设,9个月必须销售60%。只有这样快进快出,才能应付这样一个形式多变的市场。 “369”标准,建设周期只给了3个月,有时候我们还要延误,这对客户造成了严重的掣肘。


要想打破付款的潜规则,就要打破工期的潜规则。我请教Y公司,有没有办法45天完工?他们说,个别项目这样干过。把优先级提高,所有的资源押上去,确实有的项目在45天之内完工了。这是一个管用的战术,能否把它提升到公司战略的高度?先别考虑怎么干,先看看客户有没有需求!假如Y公司向客户主动提出:45天快速完工,请问客户会不会把更多的订单给我们?大家都说,这个可以有。工期从90天到45天,速度快了一倍。这意味着,即使是万科这样的体量,也可能做到一年干了两年的活,一年赚了两年的钱!


“极速45”就这样出台了。经过讨论,我们发现这事可以大规模地干!其实只要做好五件事就行了:

第一,建立石材的标准化数据库;

第二,建立期初石材库存,压缩采购周期;

第三,自建施工队伍,随时开工;

第四,确立快速响应的项目管理机制;

第五,形成接力赛跑的企业文化。


只要做好这五件事,我们的项目就有可能大规模在45天内完工。这个理由足够让客户给我们预付款了吗?Y公司找到一个甲方,进行了探讨。先向对方道歉:这些年来工期延误,给你们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甲方消了气,Y公司接着讲:我们也算是行业里面的领导品牌,应该推动行业的进步。从今以后,中国有两种建筑商了,一种是我们公司,一种是其它公司。我们卖的不是石头,而是一个快速完工的解决方案。其它公司都是90天的工期,还不保证按时完工;我们要做建筑业的顺丰, 45天快速完工,晚1天赔10万。客户一听,你们动真格的了!因为这个项目才几百万,晚一天赔10万,太有说服力了。客户向Y公司确认:真的能做到吗?Y公司详解了五大措施。客户放心了,愿意一起打造示范项目,甚至提出将来要让其它的供应商都来学习。


Y公司趁机提出:压缩工期,要备一些石材库存,资金有点紧张,能不能打点预付款?甲方给了一个让我们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40%的预付款,而且以前财务是2个月结一次账,现在改成20天结一次账!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Y公司不仅解决了的资金问题,而且找到了产业升级的方向。从一个超级包工头,变成了客户的战略合作伙伴。


第二步,向员工融资。股权激励做好了,既解决了公司的资金问题,也锁定了人才,可谓是一举两得。


Y公司的老板很在意自己的股份和控制权,既然现金流问题有望解决,他就不打算去融资了。不行!必须得接受员工的投资。员工本以为这个行业没什么做头了,现在启动了“极速45”示范项目,大家至少看到了未来十年的希望,纷纷要求入股。这也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员工的资金用得最好的一家企业,是华为。华为的老对手中兴上市了,在A股和H股一共融了40多个亿吧。华为没有上市,从员工手中融了265个亿。高下立判。资本市场也普遍把内部人购买公司股份视作一大利好。


第三步,向同行融资。从产业升级走向产业整合,成为产业王者。中国类似的建筑商非常多,Y公司做大之后,没必要重复建设,而是直接整合产业,吸纳人才,资金和资源。


一旦示范项目验收之后,我们可以开一个发布会,把所有执行“369”标准的甲方负责人都请过来,宣布我们重新定义了建筑行业,一次性锁定优质订单。我们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和知识,最终会让我们成为一家工程管理公司,向同行输出“极速45”工程解决方案,再把这些订单分包给他们。他们的传统业务放弃一部分,把时间,精力和资金投资到新项目中去,我们就实现了向同行融资。


走好这三步之后,Y公司真的是不缺钱了。那还要不要继续融资呢?必须的。资本市场存在的目的就是让资金得到最高的配置效率,话句话说,钱是有灵性的,一定要流到增值最快的地方。好项目,不缺钱,所以不融资?这叫浪费社会资源。


第四步,向战略投资人融资。发挥巴菲特效应,让股东结构为企业的发展背书。

如果一个做教育的,拿到了俞敏洪的投资,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其它人可以放心投了。


第五步,向财务融资人融资。财务投资人,最关心投资回报。看到客户,员工,同行,战略投资人都在买进我们的股份,财务投资人一定跟进。企业就可以实现:小小的股份分出去,大大的现金流进来!


5000多家新三板公司至今无一笔交易,这和他们不懂得融资的节奏和对象很有关系。他们一上来就寻求财务投资人的投资,反倒让财务投资人不敢投!


走到第五步,问题就会变为:融了那么多资金,怎么花?不是去买理财。而是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业整合和全球化布局,为下一轮的产业升级备足子弹!这就是我们市值战略团队为Y公司设计的融资之路!


结论:产业为本,金融为器;把握节奏,找对资金。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直播厅,查看完整版音频和PP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