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肇庆好声音】第三期:爱·坚守

文明肇庆 2019-04-06


第3期

肇庆好声音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生活在一个声音的环境中,通过声音进行交谈、表达思想感情以及开展各种活动。从重大历史事件的珍贵瞬间,到衣食住行的点滴变迁,只要细心留意,就会发现,那一张张质朴善良的面孔,一个个真实温暖的故事,凝聚成点滴的感动,温暖着这座城市……


“肇庆好声音”第三期,文明君带你走进封开县莲都镇,听听这位乡村教师是如何诠释“爱·坚守”的精神,让我们一起聆听肇庆的好声音……

爱·坚守

乡村教师孔维钦

37载扎根乡村 倾注心血育桃李


在肇庆这个小小的城里,善良的人儿多不胜数,温暖美好的故事处处上演着……


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岁月里,把青春和梦想倾注于山区教育事业。37年来,他用爱心坚守,以汗水浇灌,培育了一批又一批芬芳桃李。他,就是孔维钦。




孔维钦现年55岁,1981年参加教学工作,他一直扎根山区教学,用自己艰辛的劳动托起孩子们斑斓的梦想,先后多次荣获镇、县、市、省的“优秀党员”“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最美封开人”“肇庆身边好人”“广东省乡村优秀教师”等荣誉。他的优秀事迹也被拍成电视片,并荣获全国电视片评比二等奖。


点击观看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632794ysd&width=500&height=375&auto=0

《爱·坚守》短片。视频来源:网络


别人离开,唯他坚守

驱车从封开县莲都镇圩镇往西约十公里,便来到芬守小学。这是广东的“名校”——以贫困著称的农村小学,这里有位名校长——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的78代后裔孔维钦。他坚守乡村教育30余载,扎根“村小”培育桃李芬芳,成为四乡八里的佳话。1981年参加教育工作,孔维钦先后在三所乡村小学(教学点)担任教书。2011年8月,由于芬守小学原校长退休,孔维钦就被调到镇上设施条件最差的芬守小学继任,这是他所执教过的离家最远也最贫穷的一所学校,没想到一教六年。



芬守小学坐落在镇西竹筒岗上远离圩镇的偏僻地区,一幢80年代建造的两层钢筋水泥楼教室,教室因年久失修,墙残窗坏、椅破桌旧;雨天漏水、冬天漏风、夏天闷热。曾经每逢节假日,学校常常被人“光顾”,篮球、挂钟、水壶、热水煲、教本和教具等,常常不翼而飞。校外道路弯多路窄、坑坑洼洼,险象环生。孔维钦上班的第二个星期就发生了车祸。那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他被摩托车撞到,跌入深坑,车损人伤,幸好有人看到,家长们赶来帮手,全力将他和摩托车吊起,并送他到医院救治,康复以后,他还依旧回到这所学校教书。



为了改善教学环境,孔维钦利用业余时间,从自家拿来木板钉子把破烂的桌椅修好,并拿来报纸带领学生把墙棚裱糊一新,自费买来玻璃和油漆把门窗装饰一新。不仅如此,学校还严重缺水,一年之中最少有几个月缺水,孔维钦只能每天从家里带水到学校用。但是带来的水是有限,根本解决不了学生的基本用水问题,于是,孔维钦就带领学生去有水的地方采水。“刚来的时候很无奈,门窗和桌椅都是坏的,是我找来木板加固修好。学校里没有水,我就和学生老师一起到离学校3公里的高地提水,要打到76米深才有水。”孔维钦说。


孔维钦一心扑在教学工作上,兢兢业业,对家庭疏于照顾,他的爱人承担家中的大小事务,默默支持着他的工作,孔维钦之所以能够做好教学工作,离不开家人为他做好后勤保障。


由于学校环境不佳,条件艰苦,当地教师宁可远走他乡,也不愿意在本地任教。原本在这里的老师一个个都走了,但孔维钦不仅选择留下了,还动员女儿也来这里教学。有人问他为何能留下来,他笑笑说“总得有人在这里教学,别人都走了,我唯有留下来咯”。


用心灌溉,润物无声

走进芬守小学,时常有这种声音在耳边环绕,“对不对?”“对!”“鼓掌!”……那是孔维钦正在执教四年级数学课。他每问完一个问题,都会出现上述的对话,然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正是他独特的教学方法之一。


芬守小学只有59名学生,孔维钦每天要备幼儿班的语文,以及一、三、四年级的数学课。孔维钦上课,只靠一支粉笔,两本书(教本和教辅书),就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孔维钦十分注重创新,努力探讨适合自己班学生学习的新路子,让他们自主学习,互相交流,教师作画龙点睛,作教学小结,采用灵活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爱听课、爱动脑、爱学习、按时完成作业。



由于孔维钦采用灵活多变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他的教学质量一直都是名列全镇前茅。2014—2015年第一学期,孔维钦担任四年级的数学科在全县统一抽测中,成绩平均分87.98分,名列全县第一,超出县平均分20多分。班中的梁钦源、孔祥和两位学生数学满分,并列全县第一名。由于教学成绩突出,孔维钦多次获得县、市“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被同事们喻为“常青树”。


关爱学生,视如己出

坚守山区教学的孔维钦,把满腔热忱和心血都倾注在学生身上,对待自己的学生如子如孙。他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缺少点爱心,也难以教育好学生,更不要谈什么传道授业了。”



在孔维钦的抽屉里,经常放些驱风油、感冒药等一些应急药。平时在学校偶尔也会有学生发病,如头痛、肚子疼、小流血、发烧等,遇到这些小问题,孔维钦会免费为学生治疗,给伤者止血、止痛,减少他们的痛苦。的确没有办法解决的,就马上用摩托车送学生回家,让家长及早处理。


有一次,学生李勇在活动时碰伤了鼻子,流血不止,孔维钦一边用手舀水,时而轻轻拍他的太阳穴,时而拍拍他的颈椎,帮他清洗干净脸上的血迹,半支烟工夫,血止了。留守儿童陈晓丽穿着一条裤腿脱线的裤子来上学,上体育活动课时,裤子爆裂更大了,孔维钦拿起针线包,戴上老花镜给她缝补。有时下雨天,有的学生忘了带雨具不能回家,孔维钦就给学生做饭,让他们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孔维钦还特别留意那些性格内向孤僻、学习困难、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那些超越亲情的大爱,使学生们感到温暖如春。



当别人问他辛辛苦苦图什么时,孔维钦回答:“我不图得到什么,只要我的学生从我的付出中能学到文化,成为有知识的人,我就满足了。”


夕阳最美,晚照情浓。如今,50多岁的孔维钦仍然坚守三尺讲台,用热血放飞大山的希望,把心血和汗水付诸给这里渴望走出大山的孩子们。他那深深浅浅的脚步印在泥泞的山路上,一步一步踩出沉实之美。



事迹拍成获奖片

2017年以来,中央组织部组织开展了第十四届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孔维钦的事迹被拍成电视片,这部全程由广东米果传媒旗下执大象文化策划摄制,广东省委组织部和肇庆市委组织部选送的《爱·坚守》,最终在全国958部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典型事迹片类二等奖。


“最美封开人”颁奖词曾这样说道:孔维钦扎根山区教学30余年,为学校解决水源问题;因地制宜,自制教具;为提高学生的成绩,刻苦钻研,不断地学习;用心辅导,关爱学生,他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如今,他女儿接过他手中的接力棒,与父亲并肩在乡村教师的希望之路,一路前行,继续为爱奉献着。这是对孔维钦最佳的肯定,他的事迹也将随着电视片的不断播放继续传扬。由于工作需要,父女俩于2017年秋季调到莲都中心小学工作。


孔维钦未必学历很高,但一直践行着“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并持之以恒地传授给下一代,直至桃李芬芳满天下。


肇庆文明网 慕容桂珍 综合

资料来源:腾讯大粤网肇庆、肇庆西江网


编辑:肖韵玲

审核:夏惠琼、邝小云、潘月媚


您有一份《学習小手册》,请注意查收!

你不是盖世英雄,却能护我周全!

如果可以,我们一起留在肇庆啊!

【图说创文】还城市本来面貌 原来肇庆长这样!

【肇庆好声音】致敬肇庆省运会“高颜值”项目背后的“超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