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七星岩这个亭子居然不让人进去!里面有宝贝?

文明肇庆 2019-07-03

▲“景福”二字刻在七星岩石室岩龙岩洞入口近水处,字的一半已被水浸没

李邕题书《端州石室记》毕,余兴未尽,又挥毫题书“景福”两个大字,镌刻在七星岩石室岩下的石室洞内东壁。字体端庄,笔法娴熟,一挥而就,苍劲雄浑。

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尚书郎、广南东路提点刑狱康卫重游七星岩,写下“天坠北斗星,人间书景福”(《游七星岩》)之句,将“景福”与“北斗”并列。后人干脆把石室洞称为“景福洞”,连端州的主要堤围亦取名为“景福围”。

那么,李邕为何有这么大的名气呢?

李邕(678-747),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字泰和,广陵郡江都县(今江苏扬州市)人。初为谏官,官至汲郡(今河南卫辉市)、北海郡(今山东潍坊市)太守,人称“李北海”。以书法、文章、碑刻出名,被誉为“北海三绝”,声名显赫,名扬天下。

李邕的书法,初学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学到精妙之处,又别出心裁,笔力沉雄,自成一家。

▲李白像

唐代大诗人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云:“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

像李白这样一个空前绝后的浪漫主义“诗仙”,在他最为“浪漫潇洒”的时候,还记得李邕的“英风豪气”!用现在的话来说,李邕就是李白的偶像!

北宋书画家米芾盛赞李邕的书法:“李邕书如乍富小民,举动倔强,礼节生疏。”(赵颜卫《云麓漫钞》)

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官修内府藏帖典籍《宣和书谱·李邕》云:李邕“资性超悟,才力过人,精于翰墨,行、草之名由著。……初学,变右军行法,顿锉起伏,既得其妙。复乃摆脱旧习,笔力一新。……当时,奉金帛而求邕书,前后所受钜万余,自古未有如此之盛者也。观邕之墨迹,其源流实出于羲之。议者以谓骨气洞达,奕奕如有神力,斯亦名不浮于实也。”

南宋著名理学大家之一的吕祖谦编《诗律武库·卷十一·文章门》云:“李邕能文,中使临门,索其新文。尤长碑颂,中朝衣冠,多持衣帛往求其文。”

因为《端州石室记》石刻上面有一个马蹄形印痕,故人们又称它为“马蹄碑”。

关于马蹄碑的来历,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一个故事传说呢!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祖籍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寓居于润州无锡县(今江苏无锡市)。“六岁而孤,母卢氏教以经义。”(《旧唐书·李绅传》)元和元年(806),进士及第,任国子监助教。在节度使李琦门下任幕府,因不满李琦谋叛,被囚禁狱中,后被释放。元和十四年(819),升右拾遗。次年,任翰林学士。后卷入“牛李党争”,乃李德裕党的重要人物,与李德裕、元稹誉为“三俊”。

长庆四年(824),李党失势,李绅被贬谪为端州司马。

▲李绅雕像

李绅是一个敢于抨击朝政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一个名重于世的书法高手。他来到端州后,好长的一段日子都是闭门谢客,独自闷坐于书房中。

一天,李绅得知七星岩石室岩下的石室洞口外南侧有“书中仙手”李邕题书的石刻,喜极忘形,按捺不住。他立即从马厩牵出坐骑,跃马扬鞭,马不停蹄,直奔七星岩。坐骑疾驰,马蹄声声,尘土飞扬。顷刻间,坐骑就跑到了七星岩。

《端州石室记》石刻就在眼前,罩护在五彩祥云中,透射出熠熠的红光……这一奇异景致,让李绅喊绝,叫坐骑惊异!李绅见此奇异景致,欲快些下马细看,便猛勒缰绳。不料,缰绳勒得太猛,坐骑突然一惊,扬蹄长嘶,腾空而起,一只前蹄正好踏在石刻上,留下了一个深深的马蹄形印痕。

民国二十七年(1938),为了保护《端州石室记》石刻,广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兼保安司令李磊夫捐资建造护碑亭。

1962年,肇庆市人民政府拨款为护碑亭覆盖瓦顶,使《端州石室记》石刻免受风雨的侵蚀,并予以维修。

▲游客游览李北海碑亭

后来,到七星岩景区观光的游人越来越多。为了避免人为的损坏,防止游人用手触摸《端州石室记》石刻,避免手汗的酸性对字面造成腐蚀,肇庆市人民政府又为护碑亭加建水泥柱和铁栏栅。

现在,游人虽然失去了与《端州石室记》石刻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却为百年后的他人能够继续欣赏石刻,创造了一份可能。


来源:星湖美美

本文摘自贾穗南著《宋城怀古》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编辑:肖韵玲

审核:夏惠琼、邝小云、潘月媚


【此处应有掌声】中国文明网给“肇马”选手和幕后英雄点赞!看看有没有你的身影!

世界厕所日|小公厕大民生,让“方便”更方便

不用出社区,就有人为他(她)免费理发?

唤起邻里守望,社区志愿者来助力

从“披云鹤唳”到“披云鹤泪”,最终的结局竟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