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绵竹。
摄影·后期·撰文 │ 老唐这厮
SMALL CITY
文字是图片的灵魂,建议图文一起阅读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行摄他乡的小城,这一站,老唐选择了位于成都平原北部的一座千年小城-绵竹。
绵竹是四川省德阳代管的县级市,人口约50万,于公元前201年(西汉)设置绵竹县。因其地滨绵水两岸,多竹,乃名之绵竹。
绵竹享有“小成都”之美誉,是中国名酒“剑南春”的原产地;也是“戊戌六君子”杨锐的故乡;绵竹还是三国时期,蜀魏决战的最后一城;也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发源地。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品读下面这些图片和文字,从多角度去感受一下绵竹这座小城独特的魅力。
绵竹新城区
新城往往代表一个城市的风貌
其代表着经济发展,也预示着未来和希望
......
↑ 位于新城区的绵竹市文化广场
↑ 回澜大道中段的东方明珠小区
↑ 苏绵大道,估计因5.12地震江苏援建绵竹而命名。
↑ 宽敞漂亮的苏绵大道
↑ 苏绵大道的一个十字路口
↑ 苏绵大道的一个十字路口
↑ 绵竹市体育中心
↑ 南京大道上的高档小区-龙岭华府
↑ 南京大道上,新天地商业广场的餐饮区。
↑ 四川省绵竹中学
绵竹老城区
老城,是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根基
老城,也是很多绵竹人的青春和记忆
老城,是在他乡游子的乡愁和思念
......
↑ 瑞祥路是一条美丽的林荫大道
↑ 路边的植被非常美
↑ 满地的落叶,让人不敢相信这是在5月里的风光。
↑ 老树新芽,演绎着老城特有的浪漫。
↑ 开往汉旺镇的公交车
↑ 马尾河边的河滨路,绿化带里很多“酢浆草”。
↑ 满地的酢浆草,装扮着这个美丽的小城。
↑ 马尾河上的人行拱桥
↑ 站到人行拱桥上看风景
↑ 站到人行拱桥上看风景
↑ 侨爱道行中学门口,一条唯美的城市街道。
↑ 市中心
↑ 市中心
↑ 市中心明阳街,剑南老街路口。
↑ 三星街也很唯美
↑ 三星街与马尾河交汇的路口
特色地标
每个城市
总会有一些特殊的建筑和小品
成为地标,家喻户晓
让人记忆深刻
↑ 南京大道与马尾河交汇处的一座塔。
↑ 另一个角度看塔
↑ 干涸的马尾河与远处的积英桥
↑ 回澜大道上的明珠塔
↑ 马尾河上的一座人行拱桥
↑ 马尾河上的一个观景台
↑ 滨河东路的风车,为小城增添了几分北欧风情。
↑ 马尾河上的北门竹桥
剑南春 & 剑南老街
绵竹是川酒发源地之一,据《晋书》记载,绵竹产酒历史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其有着两千多年的酿酒历史和文化。
名噪大江南北的中国名酒-剑南春,绵竹就是它最正宗的原产地。
在唐朝,百业兴旺,唐代时人们以“春”名酒,因绵竹位于剑山之南,故名“剑南春”。绵竹成熟酿酒技艺下诞生的“剑南烧春”,倾动朝野。
剑南老街,是以绵竹“天益老号”酒坊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依托。投入巨资,按明清时期建筑风格而打造的一条历史文化老街,用以展示绵竹深厚的酿酒历史与文化。
↑ 剑南老街路口的牌坊
↑ 剑南老街路口的雕塑小品
↑ 剑南老街的树
↑ 位于城市中心的剑南老街
↑ 广场上的游客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益老号酒坊遗址
↑ 天益老号门头特写
↑ 剑南老街的游客
↑ 颇有情调的爬山虎,为老街增添了不少情趣。
↑ 屋檐下随风摇曳的灯笼
市井人文
市井人文,民生百态
是一个城市最真实的写照
......
↑ 抬着梯子过街的两个小哥哥
↑ 马尾河人行拱桥上的路人
↑ 马尾河边上一个卖枇杷的地摊
↑ 小姐姐在地摊上买了几斤枇杷
↑ 三星街:小吃街4号的“冰粉西施”正在店里忙碌。
↑ 过街的小姐姐
↑ 侨爱道行中学门口,林荫大道风景。
↑ 街上的车和行人
↑ 一条很市井的街
↑ 走在晨光中的老人,现实版的陪你慢慢变老。
↑ 香溢街上的糖锅盔
↑ 两把很传统的竹椅
↑ 行走在城中村的小哥哥
↑ 城中村:一大早,大妈洗了很多衣物。
↑ 田园诗画般的城中村
↑ 阳光照进一个老院子
人民公园
绵竹人民公园
是位于城西边的一个老公园
这里环境优美,风景秀丽
......
↑ 下午两点,公园里的人很多。
↑ 公园小景
↑ 公园小景
↑ 公园里的绣球花开得正艳
↑ 公园里的大妈
↑ 一个绵竹的网红小姐姐,正在公园里直播唱歌。
↑ 一个大爷,睡出了一个很销魂的姿势。
↑ 公园小景
↑ 一个打翻的花坛,演绎着一个唯美的春天。
↑ 更多人来到了公园里
↑ 公园里有个广场,广场上立着杨锐的塑像。
杨锐,1857年生于绵竹小西街。其出生书香门第,家境殷实。
杨锐自幼聪明好学,成绩优秀。1874年,17岁的杨锐中秀才。
1875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成都创办四川最高官办学府。18岁的杨锐被首批选中,其成为张之洞最钟爱的五大弟子之一,后成为张之洞重要幕僚。
1882年,杨锐入京朝考中第一名。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后被迫向日本割让台湾及辽东,并巨额赔款。有识之士康有为、梁启超、杨锐等提出变法强国的主张。并在京城发动十八省举人和市民集合在都察院门前,要求代奏。响应者多达1300余人。此事史称“公车上书”,其拉开了中国变法的序幕。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发布“定国是诏”,决心变法自强。更启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杨锐等仁人志士,实施变法,史称“戊戌变法”。
“定国是诏”是光绪独自发起的行动,其不仅触动了朝廷保守派的利益,更危及到慈禧太后的权利和地位。于是,慈禧与光绪之间形成两大派系,斗争激烈。
慈溪欲痛下杀手,8月,光绪与众人已发觉事态不对。康有为随即逃离北京,梁启超则逃到日本使馆。明知大祸临头,杨锐,谭嗣同等人,仍坚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拒绝逃亡、坚守真理、从容等死。
1898年9月24日,杨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一起被捕。
9月28日,杨锐等六人被斩于京城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杨锐殉难时,年仅41岁。
↑ 诸葛双忠祠,为纪念三国诸葛亮战死绵竹的儿子和孙子而修建的祭祀祠堂。
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双双战死绵竹。
诸葛家族,爷、子、孙三代人,效忠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三世忠贞,被后人所景仰。
后人为了纪念诸葛瞻、诸葛尚父子二人的英勇忠烈。在其合葬墓前修建了“诸葛双忠祠”,以表彰其功绩,供后人祭祀。
公元263年冬天(三国),魏国征西将军邓艾奇袭阴平(今甘肃文县),进入四川。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将军率军前往抵抗,在涪县(今绵阳)与魏军对阵。
邓艾率军长驱直入,蜀军前锋被打败,诸葛瞻被迫退守锦竹。邓艾遣使者劝降诸葛瞻,诸葛瞻大怒,斩杀邓艾使者。
面对强敌,诸葛瞻悲叹曰:“我于内不能除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不能守护国土。我有三罪,还有何面目回去!”。诸葛瞻和众将士决心死战。
三国时期,蜀魏两国最后一战在绵竹爆发。诸葛瞻摆阵等待邓艾,首战告捷。魏将邓忠、师纂败退,并告知邓艾:“敌人难以击破!”
邓艾大怒,欲斩二人,曰:“生死存亡,在此一举,有何不可胜?”
邓艾与诸葛瞻亲自对阵,邓忠、师纂二人戴罪立功,奋勇向前。蜀军多为御林军,缺少实战经验,不敌魏军,最终溃败。诸葛瞻将军被困无法突围,自刎殉国,年仅37岁。
其子诸葛尚驻守绵竹城,得知家父阵亡,哀叹道:“我父子受国家恩惠众多,而未提早斩除黄皓,以致惨败,还有何面目活下去!”于是率众冲入敌阵,最终阵亡,年仅17岁。
绵竹之战蜀军甚是悲壮,诸葛瞻率领的蜀国主要将领悉数阵亡,包括张飞之孙张遵。
绵竹之战,是蜀国抵抗魏国的最后一战。绵竹失守后,蜀国再也无险可守。邓艾军队长驱直入,直取成都。最后,刘备之子刘禅不敢抵抗,率众投降,从此蜀国灭亡。
客观地说,蜀国气数已尽,亡国是早晚的事,但诸葛瞻也算是个改写历史的悲剧人物。当时蜀国大将军姜维,在剑阁囤有重兵抵御魏将钟会。邓艾冒险远征,一路偷袭进入成都平原,兵力不多,略显狼狈。但诸葛瞻却在绵竹之战中,彻底葬送了蜀国的命运。最终姜维得知消息,回救成都都已来不及,空留遗憾。
估计诸葛瞻稍显年轻气盛,对年迈好战的姜维兵权在握不满。想以绵竹之战奠定自己的军权地位,所以未曾向姜维发出增援请求。以至惨败,终成为千古遗恨。
↑ 诸葛双忠祠的前厅,上面书写着:汉室忠烈
↑ 诸葛瞻、诸葛尚之墓,据传邓艾因念其父子忠勇,将其合葬于此。碑文:后汉行都护卫将军平尚书事诸葛瞻子尚之墓
关帝庙
这座关帝庙位于剑南老街的广场边上,此庙自然是为了纪念三国时期的关羽将军而修建。但修建年代我未曾去深入考证,不得而知。
↑ 广场上的关帝庙
↑ 关帝庙里面的场景
绵竹年画村
绵竹年画,是绵竹的一张城市文化名片。
2002年,绵竹年画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19年,绵竹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绵竹年画,起源于北宋,发展于明清,因绵竹出产竹纸而得以兴盛。其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远销印度、日本、越南、缅甸等国家。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并称为中国四大年画。
绵竹年画享有“四川三宝”、“绵竹三绝”之美誉,是世世代代民间画师们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 绵竹年画村(照片拍摄于今年春节)
↑ 绵竹年画村(照片拍摄于今年春节)
↑ 绵竹年画村(照片拍摄于今年春节)
↑ 绵竹年画村(照片拍摄于今年春节)
↑ 绵竹年画村(照片拍摄于今年春节)
↑ 绵竹年画村(照片拍摄于今年春节)
后记
昨天发了绵竹的第一篇游记,但感觉人气有点惨淡。
今天发布的本该是第二篇游记,但为了拯救一下人气,不得已直接把两篇内容进行了融合。所以,这一篇有很多与上一篇重复的图片,特此说明。
滑到文章底部,关注此公众号,跟着摄影师去更多小城旅行.....
商业用途使用这些图片,请联系作者购买版权
— 支持原创 · 请勿盗图 —
Copyright © 2019 Camerist Tang.All Rights Reserved.
END
— 感谢阅读 —
更多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