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巴曙松:“深港通”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引言


为促进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共同发展,2016年11月25日,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决定正式启动深港股票交易互联互通机制(简称深港通),深港通下的股票交易将于2016年12月5日开始。

 

11月22日晚,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巴曙松先生来到北大汇丰金融前沿讲堂,为北大师生和业界人士带来了题为“互联互通推动‘共同市场’发展:从‘沪港通’到‘深港通’”的精彩讲座。作为香港交易所的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教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从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为大家讲授了“深港通”政策的筹备过程和市场前景。


他在演讲中提到,沪港通启动之后,共同市场扩大了投资者的基础,对优质公司的吸引力也得到了提高。内地和香港市场的互动会变得更加多元,投资者和企业有更多的选择。股份流动性和市场的影响力也均得到了显著提高。以下为讲座的精彩视频片段与文字实录。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r0350r0x9el

演讲实录


关于互联互通形成的“共同市场”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第一,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基础扩大。以前,一个上市公司的投资者群体,可能要么是来自深圳,要么是来自上海。现在,上市公司股东名单中的投资者可能散布世界各地,比如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伦敦、还有纽约。所以,上市公司的投资者群体得到极大扩展。


第二,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的互动会更加多元。有人会问,有哪些互动套利机会?我认为,市场有足够的智慧去发现这些机会。今天上午,我刚接待了一个国内顶尖金融机构的代表团,他们很担心美元走强可能会造成的冲击。通常认为,美元过100之后可能会到110,还有10%的升值幅度,而人民币面临贬值预期,会否出现大量资金通过“沪港通”、“深港通”涌入香港,加大人民币贬值压力呢?我认为,总体上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首先,“沪港通”、“深港通”所形成的开放市场与资金单向流出的开放渠道是两回事,这是一个封闭可控的体系,就像一个透明天桥一样。比如,钱投出去买股票,三个月之后股票涨了,卖掉股票后,资金会原路返回。在港交所的内部文件中,我经常指出不要称其为资本流出渠道,这实际上是一个收益互换体系。在此期间,如果投资者买了香港的股票,享受了收益后卖出股票,资本就回流了。国际投资者卖出深圳的股票后,资本又流回深圳。即使当期的资本流出规模比较大,加剧短期流出压力,但是资本流出一段时间后,资产会被卖出,产生资本回流,形成支撑汇率的力量。所以,这只是做了一个资本的跨时间分配。


其次,据我观察,市场非常智慧。比如,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不强的时候,国内资金倾向于购买高分红的长线资产。买得最多的是什么呢?建设银行的股票。有贬值预期之后,增量的资金在购买非中国资产的股票,比如,友邦保险、汇丰银行的股票。汇率贬值预期产生时,投资者购买一些国外上市公司的股票,看似是购买了海外美元资产,但这些上市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可能来自中国,其资产也是人民币资产。人民币如果贬值了,这些公司股价可能也会有所调整。市场投资者敏锐地发现这一规律后,通过“沪港通”、“深港通”去购买非人民币资产的上市公司股票,所以互联互通会使两地的市场互动越来越多样化。第三,提高股份流动性;第四,提高市场的影响力。


摄影/剪辑: 熊艾华;审校:金颖琦



●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微信矩阵

昵称

微信号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pku_phbs

PHBSinternational

phbsint

北大汇丰MBA

phbs-mba

北大汇丰EMBA

phbsemba

北大汇丰EDP中心

edpphbs

北大汇丰校友会

bdhuifengxiaoyouhui

关注方式:长按ID复制,点击通讯录上的“+”按钮,粘贴即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