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芝大·新闻 | 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简报(10) - 2023年夏季

UCHICAGO 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 2024-05-06



来自中心主任的问候



此时在北京写这段话,我感受着两种既对立又交织的时空经验。一种可以用“无缝衔接”形容——这是我过去几天学到的一个新的汉语词汇。北京的夏天是同样的热,芝大北京中心的内部陈设和周边环境均无大变化,我也刚在这里做了三年半之后的首次学术活动,见到许多熟悉的脸庞。挥之不去的感觉是似乎经历了一次瞬间穿越,甚至像是从未离开。但同时,一个更加理性的声音也在告诉我,这一千多天的时段不可能也不应该被遗忘和忽略,它给每个人留下的回忆和感悟、孤独和共情、失望和希望,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充分地理解和体味;这一期间出现的学术著作、各地组织的学术活动也都有案可查,见证了研究者不间断的思考和学术领域的持续发展。 

对于芝大东亚艺术中心来说,我们在这三年多时间里一直配合芝大美术史系的教学工作坚持运作。我们送出了四批新的亚洲和中国美术史博士(2020-2023),他们现在有的在国外和国内的高校中任职,有的获得了博士后奖学金正在完成第一部著作。硕士和学士毕业生中的一些人决定在美术史的路上继续深造,我们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来自国内的访问学者和访问博士候选人,在芝大构成了一个东亚艺术史研究的紧密团体,通过线上、线下等各种方式保持学术互动。 

疫情也没有打断中心的研究计划。“中国海外流散文物数字工程”不但继续进行而且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唐仲英基金会的支持下大大扩大了团队和项目的规模。中心在三年中的每一年里都组织了大型学术会议,汇集国际美术史家和策展人,分别就东亚美术在国外的历史发展和展示、中国艺术中的“情感”因素,以及数码技术在美术馆展示中的潜力等问题进行了严肃而活跃的讨论。前两次会议的论文集正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希望不久就可问世。关于中心的研究项目以及各届毕业生的情况,可以在前几期和本期简报中读到更详细的报道。 

中心即将迎来它的20岁生日。我们将利用这个时机反思以往走过的历程,希望在新的十年中加深与国内国际学者及研究机构的合作,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培养新一代美术史研究者这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在此我邀请所有对这些方面有兴趣的学者和学生,关注并参加我们的工作。
 
在一个为此制作的记录片里,中心成员、芝大美术史系主任和其他参与者对中心的成长和经验进行了回顾。我欢迎大家在下方观看。


2023年7月


新闻与公告



巫鸿教授在芝大北京中心的对谈


7月8日,世纪文景、新京报书评周刊、抖音《知识星期肆》联合邀请巫鸿教授与中央美术学院的美术史教授黄小峰在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进行了一场对谈,题目为《重探中国绘画:名作光环下的五代至南宋》。对谈就巫鸿教授今年6月出版的“中国绘画”系列的第二本——《中国绘画:五代至南宋》展开讨论。
 
巫鸿教授先是梳理了自己的个人学术经历,回顾自己过往数十年研究中与绘画相关的内容。他点出自己过去的研究从博士论文开始,就在画像石、绘画的媒材、考古材料中的绘画、空间与图像、以及绘画主题等角度不断思考着中国绘画这一大题目。巫鸿教授在撰写五代至南宋这一段中国绘画史的过程中,不以画家和名作为主导,而是尝试在更多新绘画材料、特别是考古发现的基础上寻找新的框架去搭建叙事。
 
这次对谈是巫鸿教授疫情以来回到北京中心的第一场学术活动,不少听众当日从北京等地赶赴北京参与活动,另据统计线上有92万人参与。您可
点击此处阅读对谈实录并收看活动回放。




五月会议纪要:文化遗产的数字展示 


5月5-6日,由东亚艺术中心策划的“文化遗产的数字展示”学术会议在古代文化研究院(前称东方研究院)成功举办。会议旨在探索如何藉数字平台等创新方法,展示和保护文化遗产。此次会议共有21场演讲报告,与会人员来自各大博物馆、文化机构以及中国、希腊、意大利、尼日利亚、瑞典和美国等地的大学。大会涵盖了虚拟现实(Virtual Rreality)、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3D扫描与建模、数据采集、处理及公开等议题。 会议的录像现已上传至本中心的YouTube账号。
 
本次会议由唐仲英基金会(Cyrus Tang Foundation)大力资助。另外也特别感谢古代文化研究与的Emily Smith和Logan Conley,以及黄聃婗(Danni Huang)和Ellen Larson的倾力协助。





东亚艺术中心领导层在中心二十周年纪念影片中分享其历程与展望


2023年春季,东亚艺术中心首次以纪念影片形式来庆祝中心成立二十周年 。这支影片由中心与Truth Documentary公司合作拍摄。在今年5月“文化遗产的数字展示”的会议开幕式上,林伟正教授已先行将影片同与会人员分享。在那之后,我们又做了更多剪辑,希望您能喜欢中心二十周年纪念影片的最终版本。这一影片的拍摄得到了唐仲英基金会(Cyrus Tang Foundation)的慷慨赞助。 




巫鸿教授在Seminary Coop书店的新书发布会


5月1日,巫鸿教授与同属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的古代美洲艺术专家克劳迪娅·布里滕纳姆(Claudia Brittenham)教授一同来到Seminary Coop书店,就他的三本英文新作:《中国艺术与朝代时间》(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22年)、《空间的敦煌:感受莫高窟》(华盛顿大学出版社,2023年)和《物·画·影:穿衣镜全球小史》(芝加哥大学出版社,2022年)展开讨论。 

巫鸿教授首先向观众介绍了三本新作的写作背景、章节内容以及驱动研究的核心问题。《中国艺术与朝代时间》是他对自己在2019年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国家美术馆进行的六次梅隆讲座的延伸。这本书重新审视了中国艺术史研究中对“朝代时间”这一概念的普遍依赖。《空间的敦煌:感受莫高窟》则以空间为方法,重新构想了对莫高窟的学术研究。布里滕纳姆教授指出,这种方法使人们能够更深入地“体验(在莫高窟)现场的身临其境”的感觉。《物·画·影:穿衣镜全球小史》则追溯了穿衣镜的全球演变史,将欧洲的镜子技术与亚洲对的屏风的使用相结合,鼓励读者构想穿衣镜被发明出来的不同渊源。这本书中囊括了三个大洲的例子和多种媒介, 一本书所能涵盖的材料之广,让布里滕纳姆教授不禁赞叹。综合来看,她认为这三本书展现了巫鸿教授“摒弃艺术史中惯常使用的研究范式”的能力,他的研究也往往能够引人发现更多新的研究课题。
 
在问答环节当中,巫鸿教授与在场观众分享了他的研究过程,同时写作多本著作是他做研究的常态。他也强调了往往是研究材料本身的属性启发了他最终选择的讲述故事的方式,做研究不应将预设的故事和观念强加于材料和对象之上。由于三本书的两本也几乎同时有相应的中文版问世,巫鸿教授也解释了他为美国和中国受众写作时的风格差异。导致风格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近年来阅读中文的艺术史类书籍的(业余)读者群体远比英文读者庞大。问答环节以巫鸿教授回答他目前正在进行写作的项目、以及对艺术史学界当前对“物质性”的兴趣的看法两个问题作结。


本次活动作为东亚研究中心East Asia By the Book!系列活动之一,由东亚研究中心赞助,Seminary Co-Op书店协办。




东亚艺术中心进入芝加哥Healy小学课堂


5月是美国的亚裔美国人和太平洋岛民传统月(Asian American and Pacific Islander Heritage Month)。为庆祝这一节日月,东亚艺术中心和位于芝加哥南郊桥港区(Bridgeport)的Robert Healy公立小学合作,开设了一堂有关佛教艺术中的肢体语言以及北京智化寺的课程。中心的工作人员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学习佛教手印的相关知识,并讨论这些手印如何与佛教教义相联系。 
 
此外,中国海外流散文物数字工程(DCADP)的负责人东亚林伟正教授与小学课堂作了数次连线,分享了他是如何成为一名艺术史学者,并讲述了研究中国海外流散文物的意义。请扫码浏览完整的报道。这一活动由唐仲英基金会(Cyrus Tang Foundation)大力资助。 



学生活动



Alice Casalini获2023年度纪念刘聪东亚艺术和视觉文化最佳论文奖


东亚艺术中心很荣幸地宣布Alice Casalini为2022-23学年的纪念刘聪东亚艺术和视觉文化最佳论文奖的得主。她的获奖论文题为《揭示一个视觉系统:克孜尔石窟中心柱窟的宗教体验》。中心的指导委员会在此对她表示祝贺。 


纪念刘聪的论文奖旨在表彰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和视觉文化方向研究生的学术成果,并鼓励学生锻炼论文写作与发表能力。该奖设立于2010-11学年,其目的是纪念芝加哥大学美术史系博士生刘聪 (1979-2008)。刘聪因不幸罹脑癌早逝,去世前大家都很钦佩她出众的才华、奋斗的精神和充沛的活力。 





与东亚艺术中心有关的记忆:来自本年度博士毕业生的分享


今年六月的毕业典礼为我的博士项目划上句号。过去的七年里,东亚艺术中心在我的学术和职业发展上起了重要作用。自2016年起,我有幸参与到中心的一系列项目中,包括天龙山石窟计划、东亚卷轴画网站和中心网站等。亦有幸在中心举办的2018年“数字化亚洲艺术史工作坊”上分享我在敦煌建筑方面的数字化工作。这些机会使我能够跟进数字人文的最新趋势并反思自己在其中的作用。多亏中心提供的旅行资助,我得以参加亚洲研究协会2018年年度会议和全美高校艺术协会2019年年度会议并发表论文。前者后来发展为我的第一篇期刊论文。在此我由衷感谢东亚艺术中心所提供的机会和支持!—— 周真如




海角点的学年末野餐


2023年6月3日午后,在蔚蓝的密歇根湖畔的芝加哥新地标——海角点( Promontory Point),东亚艺术中心邀请师生们相聚,以野餐活动来庆祝一年以来大家取得的成就。日落后,大家升起篝火,围绕在火边一起烤制棉花糖。野餐结束后,大家又将各自奔赴暑假的行程,开启新的旅途。


对话陈强



陈强目前任教于西安交通大学。他于201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设计学硕士学位。他的研究方向是CG艺术、计算机辅助艺术风格分析以及文物数字化修复。2018年,他参与了一项唐仲英基金会资助的文化传承创新项目。近几年内,他在东亚艺术中心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的数字化修复项目中担任重要工作。


Greg Panciera是东亚艺术中心的网页和软件设计师,主要负责为中心的文化遗产3D数字化项目创建交互性体验。


Greg:

你现在正在进行佛教造像中缺损部位的修复研究,这一工作非常振奋人心。一会儿我就会问及你的这项工作,不过在那之前,我们先来聊一聊你的背景。请问你之前的研究工作集中在哪些方面?你又是如何开始将重心聚焦到数字修复上来的呢?


陈:

非常感谢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关注并肯定我关于佛教造像数字化复原方面的研究。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既有吸引力也极具挑战性的跨学科课题。这项课题开始于我的博士论文研究,起初,我的研究目标是借助计算机和数学方法使得雕塑造型修复变得更加合理、精确和可重复。传统的个案修复研究需要修复人员具备非常专业的雕塑造型技能,以保证复原部位与残存区域保持造型风格的协调和统一,这是一项极为耗时、且往往难以重复的实验过程。在不断地摸索实践中,我们发现修复雕塑的缺损部位在本质上是利用已知信息推测未知信息的过程,而数学和统计学为定量地描述这一过程提供了启发性的工具,在人脸识别的工程研究领域中,这些方法成效卓著,这启发了我将其应用于雕塑造型艺术方面的相关研究。


Greg:

能否介绍一下您目前的研究工作? 


陈:


我现在主要从事的研究是佛像头部三维形状的统计分析研究,换句话说就是通过统计分析的数学工具探讨佛教造像这一特定类型的雕塑艺术在几何特征上的分布特点。通过统计学模型我们可以从已知的雕塑形状中学习到特定类型的三维形状不同区域之间是如何相互关联在一起的,在复原部分残缺的文物的情境下,这一属性为我们提供了定量形式的造型推测工具方法,它的优势是绝对的客观和可重复性, 但是其前提是具备足够丰富的学习样本。 


Greg:

您是否有机会将这些方法应用到中国海外流散文物数字工程的具体项目中?


陈:

我的这项研究是芝加哥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开展的DCADP项目的一部分,目前在龙门石窟宾阳中洞和响堂山石窟复原项目中都有与之相关的应用场景,目前的实验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一方法在重建效果上较强的鲁棒性和高效性,我非常期待我的这项研究能够在这两个项目中得到实际应用。当然这项研究工作仍然在不断地完善,我希望能够基于DCADP项目的研究平台在更加丰富和多样的佛教造像数据样本上来进一步训练和完善这一模型,使其在更为复杂的应用场景下中获得更好的表现。


陈强(最左侧)指导龙门石窟宾阳中洞的3D扫描工作 


Greg:

在您研究或应用这些方法期间,遇到过哪些挑战?


陈:

统计形状分析的挑战在于训练数据集的制作,具体来说分为两个方面,首先就是同类型三维数据的获取问题,例如我们要分析佛教造像,我们可能需要成百上千的佛像三维模型,但是实际操作中,这些样本收藏和保管分散在世界各地,很多不具备三维数据采集的条件,此外还有很多样本存在缺损和不完整的情况,另一个方面的挑战来自技术方面,那就是形状注册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如何确定三维模型之间的位置对应关系,这是进行形状比较的前提和基础,虽然目前已经有一些自动注册算法可以实现常规形状的三维注册,但是如果要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其精度还达不到分析问题的要求。因此半自动的三维形状注册方法对于保证高精度的注册效果而言仍然至关重要,但是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劳动。 


Greg:

除了残损造像的重构外,这一技术手段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应用价值?


陈:

统计形状分析具有非常宽泛的应用场景,残损造像的修复仅仅是其条件化属性应用的一个方面,我们还可以在造像的相似度计算、风格聚类、人工样本合成、单幅图片的三维重建等方面开展大量应用,当然我们往往需要将统计模型与其他的算法相结合。换而言之,只要是涉及同类型三维形状的比较的问题我觉得统计形状分析都能起到重要作用。


Greg:

太精彩了。我很期待您的研究在响堂山以及其他项目中的应用成果。非常感谢您的分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