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对社会了解得那么透彻 因为他曾是记者

2017-06-26 梅生 北青艺评

以“主席影展”形式展映当年金爵奖评委会主席的代表佳作,是每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惯例。今年上影节金爵奖的评审工作由罗马尼亚当代电影人、“罗马尼亚新浪潮”旗帜人物克里斯蒂安·蒙吉坐镇主持。他执导的四部剧情长片《幸福在西方》、《四月三周两天》、《山之外》、《毕业会考》,自然逐一在沪亮相。

蒙吉

算上1998年开启他导演之路的毕业短片《帕乌利什塔的手》、2009年联合罗马尼亚同行执导的《黄金时代的故事》等作品,踏进电影行业近20年的蒙吉创作的长长短短的影片数量,少得可怜。好在他是“量少质优”的代言人,连编带导的每部电影除了会被影迷视为心水之作,也一再得到戛纳电影节、欧洲电影节的宠爱。单在用金棕榈象征荣誉的戛纳电影节,他2002年凭《幸福在西方》入围“一种关注”单元,2007年因《四月三周两天》拿到最佳影片大奖,2012年用《山之外》斩获最佳编剧奖,2016年以《毕业会考》摘得最佳导演奖。

《毕业会考》

这些影片无一例外都是蒙吉对熟稔生活的冷静捕捉,手持摄像机制造的长镜头里,鲜有渲染情绪的配乐,只见他们紧张关系的不断变化升级,既有纪录片的真实质感,又具剧情片的严谨逻辑,见证经历1989年东欧剧变的罗马尼亚民众,在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生存实况、道德悖论与未来焦虑。而鉴于前社会主义国家罗马尼亚昔日的国情与中国也有相似之处,蒙吉电影中的角色也常让国内观众觉得有点“眼熟”。


悬在半空二十余年的民主形态



得益于恰好赶上国家颁发电影新政,1968年出生的蒙吉刚从罗马尼亚唯一培养电影人才的院校布加勒斯特电影学院毕业,就顺利成为职业影人,这点与他后来的创作屡屡拿脚下的土地开刀相比,颇为戏谑。2000年,为了挽救陷入低谷的电影产业,罗马尼亚政府启动国家电影基金着力扶植青年电影人才,学生时代曾随在罗马尼亚国内拍片的美国、法国等国外剧组辗转学习的蒙吉因此受惠,两年时间交出处女长片《幸福在西方》。

《幸福在西方》

《幸福在西方》中的“西方”并非惯常概念下的“西方社会”,特指相对罗马尼亚所在的东欧来说,以德国、意大利、英国、荷兰等为代表的西欧国家,影片的英文片名,是通常译作西欧诸国的“occident”。该片用三段交叉的情节,描述罗马尼亚摇身变作年轻的民主国家之后,民众对未来更为困惑,无论低收入者还是中产家庭子女,都无力于身边糟糕的现状,寄希望于逃离国门,走向西方。正如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2011年拍摄的电影《一次别离》,潜意识里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伊朗的圆的西敏,把移民国外视作新生的起点。出国对《幸福在西方》中的一众年轻角色而言,意味着一切都会随之改天换地,被收养的孤儿自此拥有健康的教育和成长环境,远嫁的姑娘可以衣食无忧甚或实现某些不切实际的梦想,打工的男孩则能够挣下娶妻买房的钞票。

出国的执念及其背后的社会问题,比如人情买卖司空见惯、各类犯罪事件频发、丈夫出轨寻找慰藉等等,充当纽带将蒙吉的最新作品《毕业会考》与《幸福在西方》连接,罗马尼亚改变政体虽然已有二十余载,但民主形态依旧只是悬在半空,人们的行为模式与二十多年前比,本质上并无变化。只是出国的途径,已从齐奥塞斯库独裁统治时期的偷渡,慢慢变成现在的正大光明。

随之改变的,还有蒙吉打量国土的目光,看似与过去一样冷静凝视,不动声色里其实已渗入一抹温情。《毕业会考》中的父亲对女儿留学英国才能出人头地的偏执态度,远甚于《幸福在西方》里渴望自己或者家人能与西方亲密接触的诸君,可是他渐渐明白国家由外至内焕然一新是否需要时日不再重要,关键是女儿和同龄人一样,已经学会做主自己的前程,不像他们的父辈,只能守着一亩三分地,在或主动或被动制造的人工漩涡里打转。


定格不同年代的社会景象



在情节和主旨上与《幸福在西方》观照的蒙吉作品,不止《毕业会考》。《幸福在西方》除了描绘罗马尼亚的年轻人无奈之下急于出国淘金的浪潮,亦借对昔日的偷渡客“置之死地求后生”心态的讲述,间接质疑、批判齐奥塞斯库政权。关于这种政权的荒诞与可怖,《黄金时代的故事》与《四月三周两天》分别从喜与悲的角度,正面说明。

《四月三周两天》

蒙吉编剧的《黄金时代的故事》包含六部短片,涉及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后期的多个阶层。其中《飞天椅》、《高帽子》、《扫盲运动》、《肥猪炸弹》四个篇章,联袂道出罗马尼亚民众如何用天生的乐观精神,应对习以为常的领导检查、全民学习、物资短缺,让人哭笑不得的一个个意外,皆由当时僵硬的官僚制度引发。与爱情有关的《瓶装爱情》、《鸡蛋外遇》,一老一少两个男人分别利用体制漏洞,试图与他们心仪的女性玩转爱情冒险游戏,结果以令人目瞪口呆的方式牺牲爱情、葬送自由,带出残酷。

《四月三周两天》放大了这种残酷性。东欧剧变之前的1987年,罗马尼亚的法律明文禁止堕胎,首都布加勒斯特的在校女大学生帮助室友秘密堕胎的过程,精神和肉体的接连受辱——看似由谎话不断的室友、阶层有别的男友、坐地起价的龌龊医生等一系列行为导致,实则与山雨欲来前的人人自危与人心惶惶脱不开干系。这部影片原本是《黄金时代的故事》里的一则,因为二十几分钟的时长难以承载沉重的主题,蒙吉先行将之发展为长片。

民主世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换了天地的罗马尼亚,“灵与欲”的悲剧事件当然也不会就此停止发生,只不过由过去的举国如此,演变为现在的局部如是。《山之外》的故事设定在2005年前后的某个偏远山区的修道院,面对从德国打工归来一脸兴奋的女友,将灵魂交由上帝的修女决定单方面终止两人一起在孤儿院长大时结下的暧昧情谊,连同神父一道试图说服女友也皈依上帝。女友将上帝与神父等同看作“奴役”修女和自己的男性强权奋起反抗,神父驱魔,最终酿就惨剧。

比起《四月三周两天》,《山之外》中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坏人,只有使人心寒的愚昧,法律制裁抑或道德审判,都难以找到参照标准。但影片结尾溅到车前挡风玻璃上的一团脏水,与《四月三周两天》尾声时女大学生默然看向观众的眼神的含义近似,都是对某个时期罗马尼亚社会景象的定格。


“电影应该受到生活的影响”



蒙吉善于捕获小人物的爱恨情仇,敏锐折射大时代,或许是因为他正式从影之前做过记者。他迄今保有阅读报纸,翻看新闻,街头随耳听闻,从中找寻创作灵感的习惯。《山之外》的故事真有其型,蒙吉最初获取“罗马尼亚某修道院修女的女性朋友被绑在十字架上直到死亡”的新闻,正是通过罗马尼亚报纸铺天盖地的报道。事件经BBC的新闻发酵,蒙吉了解到更多真相,包括死去女孩的身世、与修女的关系、被绑在十字架上的原因、为何没被及时救助等等,最终他拿起摄影机用镜头直指冰冷的事实:盛行东正教的罗马尼亚,其时的教堂数量有4000多个,然而整个国家的医院加起来不足450个,学校则随时随地都在被关停。女孩的死亡不仅仅是宗教钳制人心的结果,条件单薄的教育和医疗体系,也要共同担责。

《山之外》

《毕业会考》的创作源起,同样是拜媒体的报道所赐。蒙吉注意到越来越多有关制度与教育腐败的新闻见诸报端,加上在公园长椅上听闻一些家长对他们年纪尚小的孩子的将来的忧虑谈话,萌生拍摄一部用父辈对子女所受教育的焦灼,揭示罗马尼亚蔚为壮观的关系攀附网络的电影。

这样的创作方式,自然而然地降低电影与生具备的欺骗性,属“罗马尼亚新浪潮”某些共同理念下的产物。尽管“罗马尼亚新浪潮”没有形成步调统一的美学流派,但大体准则是大量运用长镜头拍摄,并用较为简单的剪辑方式保留画面内容,以期尽可能地减少创作者对影像的操控,呈现罗马尼亚的“此时此地”。

“电影应该受到生活的影响,或者说生活是电影的规则和源泉”,蒙吉的电影,是对他这句话的如实反映。

文| 梅生

本文刊载于20170623《北京青年报》B6版


文艺能超脱

评论是态度

北青艺评

往期精选


社会一旦被诗性思维绑架 祸将不远


四个高级和尚和他们的万能朋友圈


️热闹的女权 愤怒的女神以及丑陋的女德


看透人生  却还是得做点什么


“小确幸”已成往事 如今流行“小确丧”


《喜欢你》:给小姑娘看的爱情


给这位父亲贴“直男癌”标签  不公平


芝麻开门!丝路上的货仓就打开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