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必须对张译脱帽致敬

北大獾 北青艺评 2021-04-04

《金刚川》,三个段落,借助不同的视角重复同一个故事。电影借鉴了诺兰的《敦刻尔克》,结构方式新颖,但是由于取材更集中,因此叙事的空间不大,不同视角呈现出的主要是对作战细节的补充,不太能看到个人的选择。


相比诺兰自始至终的情感基调,《金刚川》的个人情感则是渐变的,最初很节制,经过第二部分“敌人”的铺垫后,才一步步堆叠起来。电影讲的既不是整体战争,也不是整个战役,而是一场战斗。这样一来,层次就少,显得单薄。不过,这种做法也同时减去了很多麻烦,表现战争太难,表现战斗则可以诉诸视听语言的渲染,轻装上阵。



电影匆匆成片,有现在的完整度,已经难能可贵。两个月能拍出这样一部电影,中国电影工业的水准让人惊叹。拍摄过程就像是金刚川战斗的隐喻:明天五点,必须过桥,即使有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电影题材似乎也受到影响,表现的不是单兵种的浴血奋战,而是各兵种之间的协调、平衡。这样一来,就可以借助巧思,来掩盖制作时间不足的局限。这样的前提,也将导演和主要演员的风格、气质凸显出来。三位导演里,路阳导演的第一段还看得不很清楚,这既是因为开篇要正面铺排,也是因为这一段本来就是要讲事发突然、左右为难的险境。而另外两位,郭帆和管虎,就都表现出了强烈的个人风格。


郭帆借助美军飞行员的视角,极大地扩充了电影的空间。不少观众批评说,为什么要借助外国人的视角,这是文化不够自信的表现,这种提法未免过苛。事实上,这是当时实际的作战条件决定的。如果当时,中美双方在空中也展开激战的话,电影当然会表现中方飞行员的视角,这样也更能凸显各兵种协调作战的风采。但是,金刚川之所以惨烈,正是因为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朝鲜战场上,美军完全掌控了制空权。


电影的特点是,无论中美双方,都将视角局限在战场上,美军现身的是飞行员,志愿军战士级别最高的是连长。影片集中表现战斗的惨烈,以及前线士兵的英勇壮阔。加入美军飞行员的视角,还是为了表现志愿军战士“打不死、打不垮”的战斗精神。



事实上,无论从战斗条件,还是战斗装备上看,在美军持续性的高空轰炸下修桥,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志愿军战士是用自己的血肉,冲击着人类的极限。而美军飞行员的个人主义,也将笼罩在集体主义下的整部电影推向高潮。在敌方飞行员看来,这场战斗一度成了他和高炮排战士的意气之争。你击落了我的同伴,我就要展开报复。然而最终,他还是意识到,高炮排的战斗只有一个使命,就是掩护修桥与过桥的大部队。这种意气之争,不过是他单方面的理解罢了。


在没有条件描摹战争群像的前提下,表现个人的英雄意气,的确是表现崇高精神的最好办法。但是无论金刚川,还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都主要是集体主体精神的体现。美军飞行员的铺垫,等于是给管虎表现吴京与张译的兄弟之情松了绑,提前交代清楚:被激发的兄弟情、战友情,依然被统摄在集体主义的精神之下。


相比《敦刻尔克》对个体的表现,如何在个人与集体之间,既表现出个人的身体、情感、义气,又不回避观众对集体主体的熟悉、期待,这可以说是主旋律电影的一种创举。整部电影拍到这里,已经竭尽所能,整体品质如何,能够达成怎样的表现力,剩下的任务则交给了张译。


必须对张译脱帽致敬。他在最狭窄的空间里,完成了起承转合的完整表演,并且在最后一刻,为整部电影赋予了充盈着血肉感的崇高灵魂。张译扮演的张飞,本来是电影里最谨慎的角色。因为弹药极为有限,必须掰着指头省着用,好完成掩护大部队渡河的任务。然而在最后,当一颗颗弹药被毫无顾忌地打出去,我们也在他身上看到了战斗精神最彻底的释放。


甚至可以说,这也就是民族精神的释放。抗美援朝战争,我方起初有许多顾虑,国家刚刚建立,本来的核心使命是救穷。然而若是不得不打,也就必须全无畏惧。因此,张飞甚至可以成为抗美援朝战争的一种象征。我相信多年以后,观众还将因张译的表演,而铭记这部电影。


电影在人物设置上,引入了三国故事里的刘关张三兄弟,不仅难以与人物对应,而且给观众造成了错觉,以为驱使英雄奋勇作战的精神,来自传统的兄弟义气。然而,瑕不掩瑜,《金刚川》在集体主义精神下对于个人情感表达的探索,在极有限的时间里呈现出了较完整的影像世界,可以说是交出了一份不止于合格而已的答卷。


文 | 北大獾  编辑 | 陈凯一

本文系独家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