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萧太后到萧燕燕:史观的进步与大女主的变迁

刘婷 北青艺评 2021-04-04


作为2020年第二部(也是最后一部)上星(通过卫视频道播出的电视剧)的古装剧,《燕云台》在11月3日登录北京卫视与腾讯视频,它为即将过去的2020年献上了很多话题,却也让我们看到当下人们对历史的迷惘与“执着”。抛开对剧情、演技、制作等层面的讨论,有一点让我很好奇:“燕云台”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燕云地区的和平


关于燕云台的来历,小说作者说这是一个虚构的地名,她还写道:“站在燕云台上,两个人(剧中男女主)感慨幽州的黎民百姓刚经历完一场战争,韩德让(男主)说,你看这燕云十六州,百万黎民,在这片土地上,已经活了几千年,一代代薪火相传。我们都是过客,只有他们才是永远。”


所以在作者心目中,“燕云台”是一个可以俯瞰整个燕云地区的地方,显然这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它更多是象征意义上的地点,甚至我们可以说整部小说和电视剧就是“燕云台”,它在凝望这一片区域。


我的学历史的朋友告诉我,燕云地区自古便是农牧交错地带,我们现在会有一种农牧分界线的概念,其实这些边界在古代是模糊的。燕云十六州引起史学界和大众注意的原因是唐末一位造反者——石敬瑭——造成的。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儿皇帝”为了获得权力,和契丹人约为父子之国,献出了燕云十六州。从公元936年之后,燕云地区就在契丹人的控制之下了。契丹政权建立时间是907年,当时的国号还是“契丹”。契丹国号常常更改,改了不下有18次,后世为了统一称呼,只以“辽”相称。与辽对立的政权是宋,而宋的建立时间为960年。所以燕云地区的“丢失”是在宋之前,宋一建立就面临这样一个失去北方屏障的局面,这成为他们心头的一把剑。于是围绕着燕云十六州,宋辽之间开战了。



在古代冷兵器时代,寸土之地都是在血肉横飞之间获得的。早期,宋、辽之间的战争很寻常、频繁和残忍,这种政权之间的对立很容易演变为族群之间的冲突,从而在各自内部产生特定的刻板印象。时至今日,这种印象是否消失了,可能还是一个问题。


所以如果能够结束战争,对于地区稳定、人民幸福、经济繁荣,都有很大好处。有人说如果1000年前有诺贝尔和平奖,那么应该颁发给萧燕燕——《燕云台》的女主角。这位作者的理由是萧燕燕和北宋签订了一个和约,从而维持了燕云十六州100多年的和平。这显然有点异想天开,或者说夸大了战争某一方的作用。宋辽之间的和约缔结的过程大致如下:辽人打到了北宋家门口,他们被北宋打败了,但是北宋主动求和,双方签订了一个不利于北宋的协约,约为兄弟之国,换来了和平。情形如此,还要颁发“和平奖”给辽方代表,这显然说不过去的。不过,在促进与北宋之间的和平,萧燕燕确实是有其历史功绩的,在燕云地区,萧燕燕的经营无疑意义重大,甚至影响至今。

 

辽南京与北京

 

在南方,萧燕燕是一个传说,这个女人阴险狠毒,而且喜好杀戮。在宋人北征故事中,萧燕燕总是第一阻力。但是在北方,萧燕燕的形象则比较正面,至今仍然有很多与她有关的遗迹,这些遗迹是她曾经治理功劳的体现,北京通州地区的萧太后河便是一个典型。萧太后河又称为萧太后运粮河,是北京(当时称为辽南京)历史上的早期运河,它是北京地区唯一一条以人物命名的河流,对于北京城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学者考证指出,这条运河是辽人利用古永定河的故道,通过疏浚修建而成,它上承蓟水,中连辽南京护城河,下接今天的北运河。传闻中是萧燕燕主持修建的这条人工运河,它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辽南京的粮食等物资的需求。



大辽共有五京,这是契丹的“捺钵制度”决定下的必然选择。所谓“捺钵”,就是在一年之中,随季节变化,皇帝到不同地方去巡幸和行猎。辽五京都具有汉文化中首都的功能。辽太宗在位期间,每年都要到辽南京住上一段时间,由此辽南京增加了许多人口,经济与文化得以繁荣。这拉开了北京建都史的序幕,从此这里除了是军事要略之地,一变而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有了意义,成为时局中的核心地区,开始对全中国的局势发生影响。辽南京的建成,启发了后来的金代统治者,他们意识到了要想占领中国,就必须以北京作为都城,是以有金中都的建立,此后则演变成元大都,明清时期的首都,以至于今。


历史上,在辽南京,宋辽之间发生了一场决定彼此命运的战争:高粱河之战。高粱河在不同朝代有不同名字,在今天名为长河。当时宋太宗赵光义领导的宋军,一路北伐,势如破竹,到达辽南京后,双方决战于高粱河边。不过这一战,北宋大败,成为辽宋关系的重要转折点,此后北宋连战连败,直至签订澶渊之盟,两国才携手步入和平时代。这一战发生的时间,萧燕燕已经开始参与到大辽政治之中。经过战火的洗礼之后,辽南京必定又经过一番重建,但是对于辽在北京的建设历程,由于史料之阙如,我们如今已经知之不多了。这是因为对辽代,我们的历史向来有所轻视,甚至于借助影视剧传播的辽文化、辽史知识都是很少的,因此将辽代人物的故事搬上荧幕对现代观众来说较为“水土不服”。

 

今天的萧燕燕与以往不同

 

据我了解,以萧燕燕的故事为蓝本创作的影视剧,已有《大辽巾帼》(48集电视剧)、《大辽太后》(85分钟电影),《燕云台》算是第三部了。要是三部都看过的话,我们可以直观得出一个历史哲学现象:历史是有两种的,一种是过去真实发生的事情,一种是对其的叙述(或写作,或呈现)。历史只有一个,其呈现却可以五花八门。


我心中有一个疑问:和前两部相比,《燕云台》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有两点需要点出来:一点是女性意识的崛起;另外一点是史观的进步。关于前者,女性意识今时不同往日,《燕云台》所展示的大辽女性的潇洒做派与现代女性精神是相一致的,在儒学逐渐理学化的当时,萧燕燕追求自由和自我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对比今天“女德”复兴的现实,又多少有点讽刺味道。




关于第二点,细细想来是很令人欣慰的,我们已经不再局限于对辽文化的异域想象,而更多将之接纳为整个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以《大辽巾帼》为例,剧中除了展示对外的战争与和平,还讲述了萧燕燕的内部改革,而所谓改革就是“汉化”。稍微懂得一些辽史的人都知道,辽人并没有彻底汉化,他们也不盲目追求汉人的制度,反而是在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治理办法,即所谓“因俗而治”。在辽政权之中,汉人和契丹人共掌权力,高层之间也互有通婚。《大辽巾帼》所体现的历史意识,还是以汉文化为主体地位,以中原文明为各种文明的归途,因而忽略了历史局势的复杂和历史现实的多样。

《燕云台》则占据了史观上的优势,它创作和播出的时候,狭隘的“汉化”思路在中华民族观念较为普及的当下得到了扬弃,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辽文化并不一定是落后、野蛮的,辽文化也不是单一的游牧文化,随着考古学的新发现,历史学的观念革新,辽文化的丰富性逐渐展现。比如我们现在还在关注的应县木塔,便是辽代建筑;此外在佛教文化方面,辽也为现代社会留下了许多遗产。辽代的墓葬考古,所发现的精美器物,也是能够代表同时期中国整体文明水平的杰作。


“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句令人印象深刻的流行语,让我们看到历史在现实中的运用往往很随意。仔细想想,这句话和克罗齐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似乎不无异曲同工之妙,人们总是在将自己时代的观念投射到历史的研究、呈现和运用之上。“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当下的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所展现的其实就是我们自身的历史意识。它是好是坏,且不做评价,但它确实会成为一个凝视我们自身的窗口。



文|刘婷

编辑|史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