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陕西米脂学生遇袭悲剧发生后,微博矩阵不仅仅做到了政务公开

2018-04-29 政务新媒体学院 陕北新闻哥


责任编辑:江上渔者(个人微信:htx306483394)
订阅号宗旨:宣传社会正能量,关注民生与民情

4月27日18时许,陕西米脂发生袭击学生事件,19名学生受伤,其中9人死亡。事件发生后,事发地官博@米脂发布、@米脂公安   第一时间发声,并直到凌晨仍在持续公布事件动态;@榆林交警 、@绥德交警 等通过官博呼吁司机让开生命通道;@陕西发布 、@人民日报 呼吁市民为受伤孩子献血;@微博管理员 、@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  呼吁网民不发布血腥图片,不传播谣言。当地政府、公安、交警、媒体、站方等多方微博共同协调配合,第一时间公布真相、避免谣言滋生,缓解公众恐慌情绪,并打开生命通道,呼吁市民献血救助伤员。在灾难和悲剧面前,政务微博矩阵爆发了强大的正能量,不仅仅做到了政务公开,而是更好地履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事发地官博第一时间公布进展 传递官方声音


事件发生后,在媒体还没有大量报道前,@米脂发布 在事发2小时后第一时间通报相关事件,积极担当的官方处理态度,为处理危机做了较好铺垫。并坚持到凌晨,持续更新通报最新动态,第一时间公布真相、避免谣言滋生。



截至28日11时,该条微博转发超1.4万次,评论超1万条,@江宁公安在线 转发再次带动转发5000余次,成为关键传播用户。娱乐博主@伊比利亚的牛 、作家@夏正正 、果壳达人@江宁婆婆 ,以及拥有百万粉丝的普通用户@夏目家的小诗哥 、@M大王叫我来巡山 等微博用户也有效带动转发,降低了新型风险事件等次生舆情发生的风险。



@米脂发布 微博发声后,@陕西发布 、@米脂公安 等政务微博先后发布消息,以责任和担当快速响应,既保持了政务新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又把握了网络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注重信息发布细节 减轻舆论压力


当晚21时08分,@米脂公安 通报事件初步调查结果。通报内容中,既有舆论关注的死伤情况及“嫌疑人已被控制”的进展,也有“受同学欺负记恨学生”的作案动机,及“持匕首杀人”的作案细节。在阐述事实的基础上,说明后续工作“紧张有序开展”,侧面表明官方在有所作为,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以往因信息不对称、不通畅而造成的公众疑虑和负面舆论。




通过@微分析 工具我们发现,该条微博在传播中共形成12个转发层级,当晚22时达到转发、评论高峰。截至28日13时,该条微博转发超2.4万次,评论超2.5万条,点赞1.9万个。绘本作家@粽粽粽粽粽粽粽 以“垃圾”为转发语转发该微博,成为关键传播用户,@追风少年刘全有 、@然后下面就没了 等拥有上千万粉丝的橙V用户,以及@新京报 、@政府微博助理 等媒体蓝V用户的共同扩散下,使得相关事件在网络上得到了积极扩散,减少了违法有害信息传播的可能,一定程度上减轻舆论压力。



通过以上快速、恰当的回应,舆论得到了积极的引导。


政务微博线上呼吁 爱心市民连夜排队献血


事发当晚21时23分,@陕西发布 发出“急需AB型血的人帮助”消息,米脂、绥德等地爱心市民连夜赶往献血点排队等待抽血。微博认证信息为媒体人的@小佰姓 发布市民挤满广场等待献血的现场图片,网友深受感动,微博在网络上得到大量转发,还有人表示“瞬间眼泪就下来了”。


@陕西发布 也转发了该条微博,在评论转发中,有人为孩子们祈祷,@秦瑾晨帝 :希望孩子们平安无事;有人为爱心行为感动,@小先生_Towon :好人一生平安!也有网友@张掖微博头条 说:社会需要这样的正能量!



政务新媒体矩阵发力 为救助生命打开绿色通道


线下爱心在传递,线上陕西当地多个公安新媒体也在积极传递大爱。因赶往献血点的志愿者较多,@榆林交警 、@榆林榆绥交警大队 、@绥德交警 、@西安交警灞桥大队 、@榆林交警二大队 等纷纷发布提醒,希望志愿者能够遵守交通秩序,服从现场交警指挥,按序通行,积极为孩子们打开生命通道,获得网友认可,纷纷表示“感谢”“辛苦了”。



事件发生后,陕西省教育厅官方微博@陕西省教育厅 在微博上发出倡议:因现场比较惨烈,请网友不要在微博和朋友圈发布和传播血腥视频和图片。此外,我们注意到,@陕西省教育厅 还制作“我们在一起”主题海报为受伤学生祈福,其微博头像也改成了黑白照片,以悼念罹难的学生。



此外,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官方微博@陕西检察 、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官方微博@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等都原发或转发评论相关事件微博。多个政务微博对相关事件进行传播,形成政务微博群,充分发挥官方在微博平台阵地作用,很好地引导了舆论风向。


呼吁不传播视频及血腥图片 舆论趋向积极理性


因为前期各项处置和应对恰当、及时,面对此次突发事件,舆论反馈趋向理性。@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 当晚发布微博,呼吁:“为了孩子,请不要传播相关视频!不发布血腥的图片!不制造传播谣言!请以官方消息为准”。该条微博截至28日,转评已过万。



微博平台也及时通过@微博管理员 账号发出呼吁,请不要传播相关视频!不发布血腥的图片!不制造传播谣言!



此外,国内多个多系统政务新媒体及自媒体、普通网友也都参与到理性呼吁队伍当中,如公安新媒体@平安辽宁 、@苏州公安 ,公安系统自媒体@王于京 、@陈士渠 、@四级警长 ,媒体人@记者谈春平 等。


面对突如其来的暴行,我们震惊、悲痛、不寒而栗。但这一次陕西当地政务微博应对舆情的系列表现,正如知政观察团成员@盐都小警察 所说:“公安能顶住压力,3个小时发出通报,介绍基本案情,阻止谣言和猜忌传播也属不易”。此外,知政观察团成员@黄埔一投 也表示:“滚动发布重大恶性案件通报是政务微博抢占舆论阵地的有效途径,也是遏制谣言、稳定民心的最佳方式,米脂发布做得很到位”。


国办政策定位政务新媒体:不仅仅是媒体,更是服务平台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18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重大政务舆情回应不妥当将追责,澎湃新闻此前就曾发表社论《舆情亦民情,无视当问责》,文中指出“重视舆情,已成现代政府的‘自我修养’”。文中还表示,“积极回应政务舆情是担当也是责任,政务舆情应对不力,本质就是履职不到位。也只有懂得怎么去妥善应对舆情,才不至于在网络时代的刷屏面前失措,为自身的责任缺失‘交学费’”。此次面对突发灾难,陕西政务微博矩阵做了一个好的示范。


同时,中国传媒大学专家侯锷在解读国办政策指出,国办对于微博等新媒体的综合功能发挥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政务新媒体”不仅仅是“媒体”,更是服务平台。本次灾难面前,政务微博矩阵除了做好政务公开和舆情应对,更是在开辟生命救助通道、号召市民为伤者献血等方面,进行了更深入的灾后重建类的政务服务。


各方专家及网民精彩点评


@松平春饼:微博与微信最大的不同是极尽广泛公开的传播机制,这种机制让空间的距离都被压缩,同时对信息具有增益作用。因此,微博展现的恶无处藏身,微博展现的善又足以鼓舞世人。开源而广泛的舆论场还让真相总从这里开始战胜谣言。这样一个阵地对于社会各方都是至关重要的,放弃微博必然是愚行。

@民警刘小川:#知政观察团# 突发事件中各部门的官微各司其职,形成了矩阵效应,矩阵不应该单纯的接力转发,这次突发事件的应对给了所有政务微博一个指向。

@黄埔一投:突发死伤多人的恶性刑事砍人案件,引发群众恐慌,急需权威通报,获取案件信息,@米脂发布 及@米脂公安 等政务微博案发二小时后就及时发出组合通报,回应群众关切,消除民众恐慌,与社会猜测及谣言赛跑,后续矩阵各级通报交警的绿色救援通道及献血通报也尤显政务微博的快速传播及权威功能。

@治安君:#知政观察团# 米脂遇袭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多部门协调配合,各司其责,并都通过微博发布信息、进展,回应关切。这样的矩阵联动,最大程度的避免了谣言滋生和恐慌蔓延,让公众及时了解真相,做出正确判断,维护了现实中的社会稳定。

@马鞍山当涂公安交警在线: 重大舆情面前,政务微博的作用尤为凸现。一次次的事件提醒我们的政府部门,舆情不知道何时会出现,但政务微博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把平台建设好,锤炼好,在遭遇重大舆情时,政府责任部门才能够有效引导舆论。事实再次告诉我们,有舆情不是微博的错,不作为才是政府的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