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要求各个高中及高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将孕产期抑郁症筛查纳入常规孕检和产后访视;每年为辖区老年人开展精神健康筛查。该方案还针对抑郁症筛查、预防和治疗,给出了一套综合解决方法。一项权威研究显示,教师职业心理健康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心理问题是抑郁和焦虑,其中,小学教师心理状况最差。在此呼吁:要正确认识抑郁症。对待抑郁症患者,我们应该多一点关心,多一点理解,多一点陪伴。呵护心理健康,既要关注学生,也不能忘记教师群体!抑郁症,又被称为“心灵的感冒”,是一个发生率比较高,比较普遍,但隐藏很深的精神疾病,会影响人的感觉、思维和行为,并可能导致各种情绪和身体问题。
抑郁症正在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全球预计有3.5亿人患病。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开数据,在中国,抑郁症患者不少于9500万人。然而,很多人却还没有正确地认识这种疾病。有人认为,抑郁症是娇气、矫情、抗压能力差的表现,正是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很多患者未被及时发现和治疗。不是只有“压力山大”的人才得抑郁症;得了抑郁症也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尤其不要以为抑郁症一旦得上,这辈子就没盼头了……中国医师协会精神医师分会副会长、北京回龙观医院党委书记杨甫德教授指出:
“压力山大”的人患抑郁症风险较高。压力可以来自慢性应激状态,如学习、工作、经济压力等,也可以来自急性应激,如亲人意外离去、交通意外等。女性也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她们患抑郁症的风险是男性的两倍,尤其是在青春期、产后和更年期这三个比较特殊的阶段更明显。老年人由于逐步衰老、与外界交流减少、缺少陪伴等,也是抑郁的高发人群。还有患慢性躯体疾病的人,当疾病控制不理想或出现并发症时,很容易出现抑郁情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张骏医生表示,不要以为只有成年人才会得抑郁症,青少年、甚至儿童也会有。在15~19岁的青少年人群中,男性患病率约为3.1% ,女性患病率约为4.6%。张骏透露,在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最小的抑郁症患者才6岁。《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明确了六项重点任务:一是加强防治知识宣教。要求试点地区加强部门协作,采用多种宣传手段和渠道,广泛开展抑郁症防治知识科普宣传。
二是开展筛查评估。要求医疗卫生机构、体检中心、高等院校等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抑郁症筛查。
三是提高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能力。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院、中医院等开设精神(心理)科,加大对非精神专科医师的培训,提高抑郁症识别和诊疗能力。
四是加大重点人群干预力度。针对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高压职业人群,分别提出心理健康服务措施。
五是强化心理热线服务。要求将心理援助热线建设成为公众进行心理健康咨询、求助、疏导、危机干预、转介的便捷平台。
六是及时开展心理干预。要求各地建立健全专业化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组织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
针对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高压职业人群等重点人群,《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提出心理健康服务措施。如中学、高等院校均设置心理辅导(咨询)室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学、高等院校所有学生的必修课,每学期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授课,指导学生科学认识抑郁症,及时寻求专业帮助等。另外也注意到,2019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显示,教师职业心理健康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心理问题是抑郁和焦虑。其中,中小学教师心理状况与一般国民群体相比要差一些,小学教师心理状况更差,大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好于中小学教师。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教师群体注定要承受多种多样的压力:有源自工作本身的压力,有源自家庭和生活的压力,还有源自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方面的压力……
很多老师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找不到情绪的发泄口,有人闷在心里和自己较劲,有人一受挫就情绪失控,有人严重失眠,休息不够。这些问题看似细小,但是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很有可能会变成抑郁症的诱因。2017年,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在调研全国9省1842位教师后发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人性化管理对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很重要。教师们认为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由高到低依次是:给予教师人文关怀,保障教师权利(66.0%);减轻教师工作负担(63.8%);提升教师心理素质(61.7%);提升薪资福利待遇(61.1%);公正公平安排、评价教师工作(57.8%);社会各界对教师多一些体谅(56.3%)。该项研究指出,一些中小学校对教师心理健康服务重视不够。近半学校从未开展过教师心理健康服务活动;教师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形式多样,但有些效果不甚理想;一些中小学教师有寻求专业指导的意识,但缺少专业求助途径。该项研究建议,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在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急需重视教师的精神健康和心理健康。要合理设置教师“流动编制池”,补充因教师生病住院、培训进修而短期缺编学校的师资,减轻学校师资压力和教师心理压力,保障教师必要的专业成长的权利。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健全福利制度的同时,加大培训投入,丰富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提升教师教育境界、精神境界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增强教师人文修养水平和心理调适能力。通过论坛、座谈等形式,为教师创设更多“发声”平台,吸纳教师的教育管理智慧,提升教师的社会价值。协调相关部门,尽快将心理咨询健康服务费用纳入职工医疗保险保障范围。1.情绪表达出来
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痛哭、倾诉等方式给情绪一个宣泄的出口,来降低情绪的强度,让情绪得到缓解,可以更理性地看待事物。
2.放松训练做起来
通过腹式呼吸、冥想等方式来放松身心,学习有意识地控制肌肉放松,同时间接松弛紧张情绪,从而达到心理轻松的状态,有利于身心健康。
3.音乐听起来
每当被不听话的学生或者忙碌的工作搞得焦头烂额时,放几首自己喜欢的歌曲,戴上耳机,暂时让自己沉浸在音乐中,获得治愈。
4.美食吃起来
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吃点甜食来使自己心情变好。在办公室备好一些零食,偶尔也会成为释放情绪的佳品。
5.植物养起来
办公室的桌上可以放一点绿色植物,或者用一束鲜花开启新的一周。当情绪低落时,抬头就能发现桌角那一抹美丽,心情也自然能平缓很多。
6.身体动起来
心情得不到平复的时候,让自己动起来,那种大汗淋漓后躺在草坪上的感觉真是美妙!研究表明,运动促进大脑分泌多巴胺、内啡肽等有益于情绪稳定的神经递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跑步、游泳、瑜伽等,通过运动来减压,调节情绪。
7.爱好学起来
生活除了工作还有休闲娱乐,走进大自然,散步、爬山、骑行、赏景,或者培养和发展一个兴趣爱好,练字、绘画、乐器、烹饪、摄影…… 寻找适合自己的爱好,转移注意力。
8.新挑战找起来
不良的心态源自繁琐的工作或者平平淡淡的生活,每天重复着上课、批改作业、处理事务性工作,有时单调到让人提不起兴趣。你可以尝试加入一些新鲜元素,寻找新挑战,给自己设立一个新目标,去探索,并激励自己不断努力追求。
9.家人陪起来
与最爱的家人在一起,共话亲子教育、孝亲美德,排解工作中的劳累和烦恼,建立工作之外的美好心情。
10.同伴聊起来
以书会友,寻找共鸣。加入有意思的班主任团队、教学工作团队,与充满正能量的人一起,寻找共同的话题,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11.求助专业人员动起来
当通过上述方式仍不能改善自己的情绪和身体问题时,请务必寻求专业人员如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或精神科医师的帮助,尽快得到专业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亲爱的老师,您有哪些压力呢?您是怎么调整的呢?欢迎留言分享~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编写不易,去右下角给小培老师点一个“在看”呗!你的支持是我不断努力的动力
人教教材培训
微信号:rjjcpx
85后女教师小培老师
服务数百万教师家长
帮你培养出优秀孩子
长按二维码关注
给努力帮你的小培老师
点亮下面的“在看”呗
▼▼▼▼